一种隔离网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167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网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网室。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部分植物的自交结实率非常低,需人工辅助授粉或借助授粉昆虫进行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费工费时,容易串粉,人工辅助授粉容易损伤植株,制种效果较差。蜜蜂是目前常见的授粉昆虫,农业生产中已经使用的蜜蜂品种有熊峰、中蜂、壁蜂、切叶蜂等。其中,壁蜂属于蜜蜂总科(apoidea)切叶蜂科(megachilidae)中的一个壁蜂属(osmia),是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苹果、梨、桃、樱桃、杏、李等蔷薇科果树以及猕猴桃等的优良授粉昆虫,其优势在于:壁蜂1年1代,自然生存,繁殖力强,性温和,无需喂养,它一年中有320天左右在管巢中生活,在管巢外授粉活动中生活40天左右,便于放养管理,也自然避免了与果蔬打药的矛盾,壁蜂适合早春活动,耐低温,繁殖率高,活动范围小,传粉速度快,授粉效果好,管理简便,即使在雨天等恶劣天气也能出巢授粉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春天授粉。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隔离网室,以将待授粉的植物与蜜蜂隔离圈舍在一起且适于植物与蜜蜂在其内不受影响地自然生存,利于蜜蜂对植物进行高效高质地授粉,利于农业作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网室,该隔离网室可以将待授粉的植物与蜜蜂隔离圈舍在一起且适于植物与蜜蜂在其内不受影响地自然生存,利于蜜蜂对植物进行高效高质地授粉,利于农业作业。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离网室,包括大棚膜或遮阳网、隔离网罩以及用于支撑隔离网罩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管、水平管以及顶管,所述顶管的中间为圆弧状,所述顶管为长度大小可以调节的可伸缩管,所述竖直管为长度大小可以调节的可伸缩管,所述水平管为长度大小可以调节的可伸缩管;

所述竖直管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所述顶管的连接管,所述顶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竖直管上的连接管上且所述顶管的另一端套设在相应的另外一根所述竖直管上的连接管上从而实现将所述顶管固定在两根所述竖直管上;

位于同一行上的竖直管通过所述水平管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水平管与所述竖直管通过铁丝缠绕连接;

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行上的顶管通过所述水平管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水平管与所述顶管通过铁丝缠绕连接;

所述隔离网罩罩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隔离网罩的长高侧面通过卡扣装置与所述竖直管卡扣连接,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槽、丝线以及卡扣,所述卡槽通过所述丝线固定在所述隔离网罩上,所述卡扣固定在竖直管上,所述卡槽卡扣在所述卡扣中;

所述大棚膜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离网罩的外顶面上以防雨雪;

所述遮阳网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离网罩的外顶面上以调节光照。

优选的,所述隔离网罩的外长高侧面与外宽高侧面上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设置有大棚膜以用于低温天气下保温。

优选的,所述水平管的一端封闭,且所述水平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且所述水平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串出风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由竖直管与水平管构成的第一端面支撑架,所述第一端面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活动门架,所述第一活动门架与所述第一端面支撑架的主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活动门架上铺设有隔离网以构成用于方便进出的第一活动门。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由竖直管与水平管构成的第二端面支撑架,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端面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且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上设置有隔离网以将所述隔离网室内的空间隔成一大一小两个空间;

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活动门架,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与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的主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上铺设有隔离网以构成用于方便进出的第二活动门;

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构成二进门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离网罩为40~60目的尼龙网罩。

优选的,所述竖直管、连接管、顶管以及水平管均为镀锌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网室,包括隔离网罩、用于支撑隔离网罩的支撑架以及大棚膜;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管、水平管以及顶管;本申请提供的隔离网室可以根据地块大小,调整隔离网室的尺寸大小,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增加大棚膜或遮阳网,以防雨雪或调节光照,且加工制作与安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从而实现了将待授粉的植物与蜜蜂隔离圈舍在一起且适于植物与蜜蜂在其内不受影响地自然生存,利于蜜蜂对植物进行高效高质地授粉,利于农业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网室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1顶管,2竖直管,3水平管,4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径向”、“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离网室中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隔离网室,包括大棚膜或遮阳网、隔离网罩以及用于支撑隔离网罩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管2、水平管3以及顶管1,所述顶管1的中间为圆弧状,所述顶管1为长度大小可以调节的可伸缩管,所述竖直管2为长度大小可以调节的可伸缩管,所述水平管3为长度大小可以调节的可伸缩管;

所述竖直管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所述顶管1的连接管,所述顶管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竖直管2上的连接管上且所述顶管1的另一端套设在相应的另外一根所述竖直管2上的连接管上从而实现将所述顶管1固定在两根所述竖直管2上;

位于同一行上的竖直管2通过所述水平管3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水平管3与所述竖直管2通过铁丝缠绕连接;

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行上的顶管1通过所述水平管3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水平管3与所述顶管1通过铁丝缠绕连接;

所述隔离网罩罩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隔离网罩的长高侧面通过卡扣装置与所述竖直管2卡扣连接,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槽、丝线以及卡扣,所述卡槽通过所述丝线固定在所述隔离网罩上,所述卡扣固定在竖直管2上,所述卡槽卡扣在所述卡扣中;

所述大棚膜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离网罩的外顶面上以防雨雪;

所述遮阳网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隔离网罩的外顶面上以调节光照。

本申请中,竖直管的下端插入地面4中以进行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网罩的外长高侧面与外宽高侧面上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地设置有大棚膜以用于低温天气下保温;当释放蜜蜂进行授粉时,如果碰上低温天气,会降低蜜蜂的孵化率以及蜜蜂的活动能力,影响授粉效率与授粉质量,为此,当授粉遇到低温时,用大棚膜将整个隔离网室包裹起来,以提高隔离网室中的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管3的一端封闭,且所述水平管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热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且所述水平管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串出风孔;当隔离网室被大棚膜包裹起来后,利用热风机向隔离网室内吹送热风,进一步地提高隔离网室中的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由竖直管2与水平管3构成的第一端面支撑架,所述第一端面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活动门架,所述第一活动门架与所述第一端面支撑架的主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活动门架上铺设有隔离网以构成用于方便进出的第一活动门,以方便人们进出隔离网室,到隔离网室中进行除草、施肥以及浇水等等农业作业,且不破坏隔离网室的隔离状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由竖直管2与水平管3构成的第二端面支撑架,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端面支撑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且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上设置有隔离网以将所述隔离网室内的空间隔成一大一小两个空间;

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活动门架,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与所述第二端面支撑架的主体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门架上铺设有隔离网以构成用于方便进出的第二活动门;

所述第一活动门与所述第二活动门构成二进门式结构;

设置二进门式结构,是为了通过内外两道隔离网门,减小在开关门过程中蜜蜂从门中的逃逸的概率以及数量,提高了该隔离网室的实用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网罩为40~60目的尼龙网罩。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直管2、连接管、顶管1以及水平管3均为镀锌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网室,包括隔离网罩、用于支撑隔离网罩的支撑架以及大棚膜;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管2、水平管3以及顶管1;本申请提供的隔离网室可以根据地块大小,调整隔离网室的尺寸大小,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增加大棚膜或遮阳网,以防雨雪或调节光照,且加工制作与安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从而实现了将待授粉的植物与蜜蜂隔离圈舍在一起且适于植物与蜜蜂在其内不受影响地自然生存,利于蜜蜂对植物进行高效高质地授粉,利于农业作业。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