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386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农作物种植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地膜。



背景技术:

在现代农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期,以及为了提前农作物的上市期,广泛地使用塑料地膜来覆盖地表,用来保墒和提高地温,使种子可以提早发芽。在实用地膜时,一般在播种前已经将地膜铺好,并在地膜下的土壤中完成种子的播种,在种子发芽后,芽苗会将地膜顶破然后伸出地膜,继续生长,在将地膜顶破前,芽苗会抵在地膜的下表面,由于白天收到阳光的直射,部分芽苗会由于地膜的温度过高而烫伤,甚至会造成部分芽苗死亡,在部分芽苗死亡后,需要进行补种,使同一区域的农作物的生产期不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膜,该地膜可有效地避免芽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地膜的阻碍而死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地膜,其包括成长条状的塑料薄膜;沿塑料薄膜的长度方向,在塑料薄膜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纵向加强带;在塑料薄膜上开设有生长孔,所述生长孔沿塑料薄膜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并位于塑料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任一生长孔的内缘设置有环状的增强圈;沿塑料薄膜的长度方向在生长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防撕带。优选地,所述增强圈为呈环状的塑料圈;在加强带上开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用于钩挂在位于地面上的固定件上。

本实用新型上的生长孔用于种苗从地下长出时穿过,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沿设定的方向铺设好地膜,并将地膜的四周压实,防止由于风的吹动而移动,然后沿生长孔将种子种入地下,种子在发芽后逐渐长出地面,并从生长孔中穿出,由于预先在地膜上设置了生长孔,种苗在长出地面后,不会碰到地膜,避免了地膜对种苗的伤害。

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农作物周围的土体在农作物的挤压下会向上拱起,在传统的地膜中,由于地膜是被种苗顶破或人工撕破而形成一个孔洞,孔洞的四周具有不规则的缺口,这些缺口在土体向上的顶压下,以及在风力作用下,孔洞会逐渐扩大,降低地膜的保墒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生长孔的内缘设置了增强圈,增强圈增强了生长孔周边的抗撕裂能力,可有效地降低生长孔被破坏。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常会在地膜的边缘用土壤覆盖,将地膜保持在地面,但是被土壤覆盖住的部分地膜通常会粘结在土壤上,不易剥离,当地膜使用完后,部分地膜会残留在土壤中,无法清除,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一定的伤害,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固定孔后,可在土壤中设置专门的钩挂件,然后将地膜上的固定孔穿过钩挂件后固定在地面,方面对地膜的清除。

进一步,沿塑料薄膜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横向加强带。优选所述横向加强带搭接在纵向加强带上。设置横向加强带,并将横向加强带与纵向加强带搭接后,可以同时增强地膜的纵向强度和横向强度。

进一步,所述横向加强带为与塑料薄膜相同材质的塑料带。所述纵向加强带为与塑料薄膜相同材质的塑料带。

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可以提高地膜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在适当位置标注的箭头W表示塑料薄膜的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宽度方向。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地膜,其包括成长条状的塑料薄膜11,沿塑料薄膜11的长度方向,在塑料薄膜1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纵向加强带12,在塑料薄膜11上开设有生长孔15,生长孔15沿塑料薄膜11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一列并位于塑料薄膜11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任一生长孔15的内缘设置有环状的增强圈14;沿塑料薄膜11的长度方向在生长孔15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条防撕带13。增强圈14为呈环状的塑料圈,采用热压方式固定在塑料薄膜11上。

在加强带12上开设有固定孔17,该固定孔17用于钩挂在位于地面上的固定件上。

沿塑料薄膜1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横向加强带16。横向加强16带搭接在纵向加强带12上。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加强带与纵向加强带均为与塑料薄膜相同材质的塑料带,横向加强带与纵向加强带均采用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塑料薄膜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