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058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的加工与生存领域,尤其是一种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内含有多类对人体有益成分,故食用菌的种植产业已成为我国种植产业的重要部分。而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则由于其在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的前提下,实现食用菌安全、环保、高效的生产处理,故会逐渐取代传统人工生产成为该产品种植产业的主流方式。

在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其往往需要将自生产线上完成初步处理的食用菌菌筐移动至育菇室内进行培育处理;现有的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基本采用人工操作以完成上述搬运处理,其不仅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且易于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物料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其可在食用菌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实现菌筐的自动排列以及上架处理,进而使得搬运效率得以显著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其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之中包括有两个彼此相对的升降轨道,以及在升降轨道之间进行延伸的升降端架,所述升降端架包括有支撑端架,以及在支撑端架内部进行延伸的多层安置端架;所述机架之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端架沿升降轨道进行升降的驱动液压缸,其连接至升降端架的支撑端架之上;所述升降端架之中,每一层安置端架均对应连接有上架丝杆,上架丝杆沿安置端架宽度方向进行延伸,其通过设置在升降端架之中的上架电机进行驱动;每一层安置端架之中分别设置有多个菌筐上架装置,其在安置端架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菌筐上架装置包括有沿安置端架宽度方向延伸的上架气缸,以及设置在上架气缸侧端的菌筐检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轨道内部设置有升降链条,所述升降端架的支撑端架连接至升降链条之上,所述机架之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链条进行传输的升降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升降链条的设置以辅助驱动液压缸以使得升降端架相对于升降轨道进行升降处理,进而使得升降端架在任意高度位置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致使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的物料上架稳定效果得到提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轨道以及升降端架的相对端面之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导向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导向滚轮的设置以在升降端架与升降轨道之间进行相对运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处理,进而使得升降轨道可实时保持良好的水平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端架之中,每一层安置端架均对应有至少2个上架丝杆,每一个上架丝杆均对应连接有驱动蜗轮,所述上架电机之上连接有驱动蜗杆,多个驱动蜗轮均连接至驱动蜗杆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多个上架丝杆的设置以对于安置端架进行驱动处理,进而使得安置端架在进行上架处理过程中的支撑以及位移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多个上架丝杆采用上架电机的统一驱动处理致使其运动的同步性得到提高,以使得安置端架的运动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菌筐检测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以及光电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其可在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实现对于生产线上输出的菌筐的自动排列与堆叠处理,并对于上述完成排列与堆叠的菌筐进行自动搬运上架。实际工作过程中,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通过每一层安置端架之中的菌筐检测传感器以对于安置端架之上的菌筐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当安置端架之上未检测到菌筐存在时,则通过驱动液压缸将该层安置端架升降至食用菌生产线中的菌筐传输平台对应高度,以使得自上述传输平台输送的菌筐直接进入至安置端架之中;当升降端架之中所有安置端架内检测至其排列有定量的菌筐时(菌筐数量为2至4个,实际与安置端架之中的菌筐上架装置的数量相符),即可将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运输至育菇室中的床架区域,并使其行驶至相邻两个床架之间。

上述床架之中对应的传感设备对于床架状态进行检测,当床架之上未安放有菌筐时,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将升降端架提升至对应床架高度,并通过上架丝杆驱使安置端架朝向床架方向进行运动;当安置端架运动至与床架相接触位置时,即可控制安置端架之中的菌筐上架装置内的上架气缸以推动菌筐运动至床架之上,从而完成菌筐的自动上架处理。通过调节升降端架在不同高度位置以对于不同层高的安置端架之上的菌筐均可搬运至床架之上。

上述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可在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实现食用菌自生产线朝向仓储床架之中的自动搬运处理,进而使得其整体搬运效率以及操作安全性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端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端架侧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机架、2-升降轨道、3-升降端架、301-支撑端架、302-安置端架、4-驱动液压缸、5-上架丝杆、6-上架电机、7-上架气缸、8-菌筐检测传感器、9-升降链条、10-升降电机、11-导向滚轮、12-驱动蜗轮、13-驱动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其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之中包括有两个彼此相对的升降轨道2,以及在升降轨道2之间进行延伸的升降端架3,所述升降端架3包括有支撑端架301,以及在支撑端架301内部进行延伸的多层安置端架302;所述机架1之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端架3沿升降轨道2进行升降的驱动液压缸4,其连接至升降端架3的支撑端架301之上;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所述升降端架3之中,每一层安置端架302均对应连接有上架丝杆5,上架丝杆5沿安置端架302宽度方向进行延伸,其通过设置在升降端架3之中的上架电机6进行驱动;每一层安置端架302之中分别设置有多个菌筐上架装置,其在安置端架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菌筐上架装置包括有沿安置端架302宽度方向延伸的上架气缸7,以及设置在上架气缸7侧端的菌筐检测传感器8,菌筐检测传感器8采用光电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其可在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实现对于生产线上输出的菌筐的自动排列与堆叠处理,并对于上述完成排列与堆叠的菌筐进行自动搬运上架。实际工作过程中,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通过每一层安置端架之中的菌筐检测传感器以对于安置端架之上的菌筐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当安置端架之上未检测到菌筐存在时,则通过驱动液压缸将该层安置端架升降至食用菌生产线中的菌筐传输平台对应高度,以使得自上述传输平台输送的菌筐直接进入至安置端架之中;当升降端架之中所有安置端架内检测至其排列有定量的菌筐时(菌筐数量为2至4个,实际与安置端架之中的菌筐上架装置的数量相符),即可将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运输至育菇室中的床架区域,并使其行驶至相邻两个床架之间。

上述床架之中对应的传感设备对于床架状态进行检测,当床架之上未安放有菌筐时,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将升降端架提升至对应床架高度,并通过上架丝杆驱使安置端架朝向床架方向进行运动;当安置端架运动至与床架相接触位置时,即可控制安置端架之中的菌筐上架装置内的上架气缸以推动菌筐运动至床架之上,从而完成菌筐的自动上架处理。通过调节升降端架在不同高度位置以对于不同层高的安置端架之上的菌筐均可搬运至床架之上。

上述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可在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实现食用菌自生产线朝向仓储床架之中的自动搬运处理,进而使得其整体搬运效率以及操作安全性得以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轨道2内部设置有升降链条9,所述升降端架3的支撑端架301连接至升降链条9之上,所述机架1之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链条9进行传输的升降电机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升降链条的设置以辅助驱动液压缸以使得升降端架相对于升降轨道进行升降处理,进而使得升降端架在任意高度位置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致使本申请中的育菇室自动上架搬运设备的物料上架稳定效果得到提升。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轨道2以及升降端架3的相对端面之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导向滚轮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导向滚轮的设置以在升降端架与升降轨道之间进行相对运动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处理,进而使得升降轨道可实时保持良好的水平稳定性。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端架3之中,每一层安置端架均对应有至少2个上架丝杆5,每一个上架丝杆5均对应连接有驱动蜗轮12,所述上架电机6之上连接有驱动蜗杆13,多个驱动蜗轮12均连接至驱动蜗杆13之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多个上架丝杆的设置以对于安置端架进行驱动处理,进而使得安置端架在进行上架处理过程中的支撑以及位移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多个上架丝杆采用上架电机的统一驱动处理致使其运动的同步性得到提高,以使得安置端架的运动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菌筐检测传感器8采用红外传感器。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