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重复使用的油樟育苗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3910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工具,具体涉及可以重复使用的油樟育苗钵。



背景技术:

油樟具有生长速、萌蘖强,载叶多,病虫少,树形美观,姿态雄伟,木质柔韧,纹理致密的特点,寿命长达千年,是成片造林和四旁绿化的首选树种,因此油樟的需求量很大,而使用育苗钵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

育苗钵(又称营养钵、育苗杯、育秧盆、营养杯),其质地多为塑料制作,纸杯大小的多用于育种、育苗、花盆大小的多用于温室种植。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保肥作用,干旱时节具有保水作用;用营养钵育种、育苗便于集中培育和移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广泛用于花卉、蔬菜、瓜果等农业种植。使用营养钵其实是相对于苗圃地育苗而出现的一种容器育苗方法。

现有技术中的育苗钵采用较薄的塑料制成,其特点在于轻便,缺点在于几乎都是一次性使用,在育苗之后基本上都破烂了,不能够再次育苗,这样不仅浪费材料,增加成本,丢弃的塑料育苗钵还会污染环境,这对于长久发展是不利的,同时也不符合国家的绿色发展政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育苗钵属于一次性使用工具,成本高,污染环境,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重复使用的油樟育苗钵,减少耗材,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可以重复使用的油樟育苗钵,包括两个呈半圆台筒的钵壁,两个钵壁不接触拼接形成育苗钵本体;两个钵壁靠近的两端边缘外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呈“7”字型,每个连接耳与钵壁之间形成空腔;还包括两个连接扣,连接扣呈方形筒状结构,并且筒状的一侧不完全开口,不完全开口一侧的两端嵌入相邻的两个空腔中;两个钵壁的下侧设置在圆形的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中油樟育苗钵本体由两个钵壁构成,再卡钳在圆形底盘上,这样就形成了育苗钵;由于两个钵壁卡钳在圆盘底盘上,其稳定性较低,当向育苗钵中加入营养土时,营养土的向外膨胀会导致两个钵壁向外分开,因此,在两个钵壁的两端边缘外侧各设置一个连接耳,相邻的两个连接耳构成一组待锁紧结构,再用一个连接扣从待锁紧结构上侧向下滑下将两个连接耳扣在一起,这样就能保证育苗钵的稳定性了。当需要育苗时,将钵壁、底盘和连接扣安装好构成完整的育苗钵,再将营养土放入育苗钵中,再进行之后的种植工序;当需要移植育苗钵中的树苗时,将两个连接扣从连接耳上抽出,再将两个钵壁以及一个底盘从树苗的根系土里剥离,取下的钵壁和底盘以及连接扣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且剥离出的树苗的根系也是没有任何伤害的,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传统育苗钵的树苗成活率,而且达到了育苗钵重复利用的目的,降低了成本支出,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浪费,减小了环境污染。

进一步地,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和卡槽,底盘本体为圆盘,卡槽设置在底盘本体上表面,所述钵壁卡钳在卡槽中。本实用新型将钵壁卡钳在底盘中,保证了底盘与钵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形成的育苗钵本体内侧以及底面设置有一层可降解薄膜。加入一层可降解薄膜,可以降低树苗根系与育苗钵接触的面积,避免在树苗剥离时伤害树苗根系;可以降低营养土中的营养流失率;可降解薄膜有助于树苗与育苗钵剥离时降低树苗根系上营养土的掉落,便于树苗移植,提高成活率。

进一步地,钵壁采用黑色硬质塑料制成。黑色硬质塑料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重复利用率。

进一步地,在每个钵壁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个拉手。拉手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育苗钵。

进一步地,两个钵壁靠近的两端之间的距离至多为育苗钵本体的上侧圆面直径的1/10。钵壁两端之间的距离大小直接影响了育苗钵中营养土的营养流失率,钵壁两端之间的距离越小,营养流失率越低,发明人做过实验,当两个钵壁靠近的两端的距离超过育苗钵本体的上侧圆面直径的1/10时,营养土的营养流失率很大,达到50%以上,当两个钵壁靠近的两端的距离在育苗钵本体的上侧圆面直径的1/10以及1/10以下时,营养土的营养流失率开始从50%呈线性降低。对成本以及营养流失率综合考虑之后,1/20是最优选择。

进一步地,两个钵壁靠近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育苗钵本体的上侧圆面直径的1/2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既保证了传统育苗钵的树苗成活率,而且达到了育苗钵重复利用的目的,降低了成本支出,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浪费,减小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钵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钵壁,21-连接耳,22-连接扣,3-底盘,4-拉手,31-底盘本体,3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可以重复使用的油樟育苗钵,包括两个呈半圆台筒的钵壁1,两个钵壁1不接触拼接形成育苗钵本体;两个钵壁1靠近的两端边缘外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耳21,所述连接耳21呈“7”字型,每个连接耳21与钵壁1之间形成空腔;还包括两个连接扣22,连接扣22呈方形筒状结构,并且筒状的一侧不完全开口,不完全开口一侧的两端嵌入相邻的两个空腔中;两个钵壁1的下侧设置在圆形的底盘3上。

底盘3包括底盘本体31和卡槽32,底盘本体31为圆盘,卡槽32设置在底盘本体31上表面,所述钵壁1卡钳在卡槽32中。

形成的育苗钵本体内侧以及底面设置有一层可降解薄膜。

钵壁1采用黑色硬质塑料制成。

在每个钵壁1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个拉手4。

两个钵壁1靠近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育苗钵本体的上侧圆面直径的1/20。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可以重复使用的油樟育苗钵,包括两个呈半圆台筒的钵壁1,两个钵壁1不接触拼接形成育苗钵本体;两个钵壁1靠近的两端边缘外侧各设置有一个连接耳21,所述连接耳21呈“7”字型,每个连接耳21与钵壁1之间形成空腔;还包括两个连接扣22,连接扣22呈方形筒状结构,并且筒状的一侧不完全开口,不完全开口一侧的两端嵌入相邻的两个空腔中;两个钵壁1的下侧设置在圆形的底盘3上。

底盘3包括底盘本体31和卡槽32,底盘本体31为圆盘,卡槽32设置在底盘本体31上表面,所述钵壁1卡钳在卡槽32中。

形成的育苗钵本体内侧以及底面设置有一层可降解薄膜。

钵壁1采用黑色硬质塑料制成。

在每个钵壁1的外侧各设置有一个拉手4。

两个钵壁1靠近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育苗钵本体的上侧圆面直径的1/1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