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捕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78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捕鼠装置。



背景技术:

老鼠可以传播人畜共患的疾病,能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人致病的有57种。经研究老鼠传播疾病有三个途径:一是鼠体外寄生虫作媒介,通过叮咬人体吸血时,将病源体传染给人;二是体内带致病微生物的鼠,通过鼠的活动或粪便污染了食物或水源,造成人类食后发病;三是老鼠直接咬人或病源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由此可见老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

为了应对老鼠随身携带的病毒,科研工作经常需要捕捉老鼠活体,但是目前大部分捕捉老鼠的技术比较单一,如投放老鼠夹、老鼠粘板,经常捕捉活体失败。

同时,相关的弹簧式和重复使用式捕鼠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由于客观限制,影响其真正发挥作用。比如投放的弹簧式捕鼠器,会由于弹簧处于长期拉伸状态导致回弹不灵敏造成捕鼠失败;对于连续重复使用的捕鼠器,也会由于老鼠灵敏的嗅觉,或老鼠对鼠笼内部声音的识别,后面的老鼠很有可能不会再次进入而被捕。

对比文件CN201004268Y提供了一种鼠种类、鼠密度监控仪,其通过远距离监控单元控制的电子击杀装置来捕捉老鼠,虽然同样能捕捉活体老鼠,但是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无法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效捕鼠装置,包括困鼠箱,所述困鼠箱呈多面体空心结构并形成有箱体空间,

所述困鼠箱包括捕鼠面和放鼠面,所述捕鼠面上开设有进鼠口,所述放鼠面可打开地设置在所述困鼠箱上,所述箱体空间内设置有闭合挡板、支架、联动部件和诱饵部,所述诱饵部设置在所述困鼠箱内,所述联动部件连接所述闭合挡板并绕设所述支架抵设在所述诱饵部上以保持所述闭合挡板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高效捕鼠装置中,老鼠在诱饵部上触发联动部件后,联动部件无法抵设诱饵部从而使闭合挡板失去拉力并关闭,堵住进鼠口,避免了使用弹簧结构时弹簧的弹性性能降低而影响捕捉老鼠成功率的情况,提高了捕捉老鼠的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困鼠箱的箱体为多层结构,所述箱体外层为木质层,所述箱体内层为金属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困鼠箱呈长方体结构并包括前部和顶部,所述前部和所述顶部连接,所述前部为所述捕鼠面,所述顶部为放鼠面,所述闭合挡板通过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前部内侧以使所述闭合挡板关闭时遮挡所述进鼠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困鼠箱还包括左部和右部,所述左部和右部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顶部和所述前部,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左部和右部上以保持稳定,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诱饵部上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部件包括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连接所述闭合挡板和所述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二联动件呈向远离所述闭合挡板方向弯曲的形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诱饵部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第二联动件抵在所述支撑部上以保持所述闭合挡板打开,所述诱饵部上设置有诱饵放置处,所述诱饵放置处靠近所述支撑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联动件抵设在所述凹槽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闭合挡板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鼠口的面积且所述闭合挡板关闭时密封所述进鼠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困鼠箱可拆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放鼠面通过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困鼠箱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高效捕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效捕鼠装置100,包括困鼠箱10,困鼠箱10呈多面体空心结构并形成有箱体空间。困鼠箱10包括捕鼠面12和放鼠面14,捕鼠面12上开设有进鼠口122,放鼠面14可打开地设置在困鼠箱10上,箱体空间内设置有闭合挡板16、支架18、联动部件11和诱饵部13,诱饵部13设置在困鼠箱10内,联动部件11连接闭合挡板16并绕设支架18抵设在诱饵部13上以保持闭合挡板16打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高效捕鼠装置100中,老鼠在诱饵部13上触发联动部件11后,联动部件11无法抵设诱饵部13从而使闭合挡板16失去拉力并关闭,堵住进鼠口122,避免了使用弹簧结构时弹簧的弹性性能降低而影响捕捉老鼠成功率的情况,提高了捕捉老鼠的效率。

具体地,为了应对老鼠身上携带的病毒,科学实验经常需要捕捉活体老鼠,但是在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夹子等暴力捕鼠装置捕捉老鼠,一来无法保证老鼠被捕后还能保持存活,给科学实验带来了麻烦;二来,暴力器械捕捉老鼠易于在器械上留下老鼠的血液或者老鼠挣扎留下的皮毛,使得捕鼠装置后续用于捕捉时,老鼠嗅到捕鼠装置内的气味而不会进入捕鼠装置,捕鼠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从暴力捕鼠装置中取出老鼠也比较麻烦,甚至有可能在取鼠过程中造成人员被老鼠咬到的情况,影响了人员的安全性;三来使用弹簧结构的捕鼠装置由于弹簧长期处于拉伸状态,弹性性能易于衰减,捕鼠效果会随时间而变差。

而本实施方式中,老鼠被设置在困鼠箱10内的诱饵部13上的诱饵诱惑,从进鼠口122进入箱体空间,老鼠走到诱饵部13上后,触发抵设在诱饵部13上的联动部件11,联动部件11无法抵设诱饵部13,闭合挡板16失去保持开启的拉力,从而关闭进鼠口122,将老鼠困在困鼠箱10中。在整个捕鼠过程中,老鼠不会受到伤害,从而保证了老鼠的生命。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的困鼠箱10大约为100平方厘米。如此,困鼠箱10的空间大小和老鼠的日常居住空间大小相近,提高了老鼠进入困鼠箱10后的安全感,减少了老鼠困在困鼠箱10内后的撕咬,保证了老鼠的情绪稳定,保证了科研数据可靠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困鼠箱10的箱体为多层结构,箱体外层为木质层,箱体内层为金属层。

如此,木质层的外层散发的气味符合老鼠的生活习性,更易于吸引老鼠,增加高效捕鼠装置100的捕鼠成功率。同时,金属层的内层可防止老鼠困在困鼠箱10中后咬坏困鼠箱10逃走,保证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捕鼠成功率,同时也延长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困鼠箱10的箱体为多层结构,木质层的外层和金属层的内层之间可以设置隔音层、加强层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困鼠箱10为2层,即木质层和金属层,木质层和金属层通过固定件连接。如此,减少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制造工序,同时也降低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制造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困鼠箱10呈长方体结构并包括前部和顶部,前部和顶部连接,前部为捕鼠面12,顶部为放鼠面14,闭合挡板16通过转动件设置在前部内侧以使闭合挡板16关闭时遮挡进鼠口122。

如此,捕鼠面12设置在长方体结构的困鼠箱10的前部更易于老鼠进入困鼠箱10,增加捕鼠的成功几率。放鼠面14设置在顶部,则易于用户打开困鼠箱10,取出老鼠,同时,也避免了放鼠面14设置在其他面上时被老鼠逃脱的可能。闭合挡板16转动设置在困鼠箱10上,易于实现打开和关闭进鼠口122。

进一步地,在一个例子中,放鼠面14上开设有通孔142,通孔142上覆盖有通孔盖(图未示)。如此,由于困鼠箱10内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通孔盖可以保持打开状态,增强困鼠箱10的透气性和散热性,避免老鼠在困鼠箱10中窒息,影响科研数据的准确性。当捕捉到老鼠后,可以通过通孔142向困鼠箱10内注射麻醉气体,比如乙醚,再关闭通孔盖一段时间,以麻醉老鼠,便于人员取出老鼠进行科研工作,减少取鼠时的麻烦。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高效捕鼠装置100的闭合挡板16和放鼠面14通过活页15连接困鼠箱10。如此,闭合挡板16能灵活开闭,提高高效捕鼠装置100的捕鼠成功率。同时,活页15维修和更换较方便,延长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当然,闭合挡板16和放鼠面14不限于通过活页15连接困鼠箱10,还可以通过铰链等结构进行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困鼠箱10还包括左部和右部,左部和右部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顶部和前部,支架18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左部和右部上以保持稳定,支架18设置在诱饵部13上方。

如此,联动部件11可绕设支架18,较稳定地抵设在诱饵部13上,保证闭合挡板16开启的稳定性。

具体地,支架18距离开设有进鼠口122的前部为10-15厘米,支架18距离放置诱饵部13的平面5-8厘米。如此,老鼠钻进困鼠箱10且处于闭合挡板16下方时,不会接触闭合挡板16,从而避免了老鼠位于闭合挡板16下方时闭合挡板16关闭造成捕鼠失败。

在本实施方式中,困鼠箱10的底部不设置多层结构,而是直接放置在地板上,诱饵部13则直接固定在地板上。如此,节省了困鼠箱10用料,从而降低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制造成本。在一个例子中,困鼠箱10的底部和其他部位一样设置有多层结构,如此,诱饵部13固定在困鼠箱10的底部,避免了在地板上打孔的情况,也使得高效捕鼠装置100易于根据老鼠分布情况灵活移动位置,增强了高效捕鼠装置100的机动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联动部件11包括第一联动件112和第二联动件114,第一联动件112连接闭合挡板16和第二联动件114,第二联动件114呈向远离闭合挡板16方向弯曲的形状。

如此,第一联动件112连接闭合挡板16,第二联动件114连接第一联动件112,并在支架18处改变第一联动件112和第二联动件114施力的方向,从而使第二联动件114能稳定抵设在诱饵部13上。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联动件112的长度为保持闭合挡板16打开时,第一联动件112的一端与闭合挡板16的连接处到支架18的距离。第二联动件1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勾,连接勾勾住第一联动件112另一端,从而使得闭合挡板16保持稳定打开状态。

可以看出,在高效捕鼠装置100中,支架18起一个受力转向作用,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的结构都能使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此外,第二联动件114呈向远离闭合挡板16方向弯曲的形状使得第二联动件114抵设诱饵部13时能保持稳定,同时保持相当高的灵敏度,老鼠行走到诱饵部13上会立即触发第二联动件114,并关闭闭合挡板16,完成捕捉老鼠的程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诱饵部13上设置有支撑部132,第二联动件114抵在支撑部132上以保持闭合挡板16打开,诱饵部13上设置有诱饵放置处134,诱饵放置处134靠近支撑部132。

如此,老鼠在诱饵放置处134进食时更易触发抵设在支撑部132上的第二联动件114,从而关闭闭合挡板16,增加了捕鼠的成功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诱饵放置处134设置在支撑部132原理进鼠口122的一侧。如此,进一步提高了捕鼠的成功率。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诱饵放置处134设置有勾状结构,勾状结构上设置诱饵。如此,老鼠为了吃到诱饵,需咬动勾状结构,从而使诱饵部13发生移动或震动,导致触发第二联动件114,增加了捕鼠成功的几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32上开设有凹槽1322,第二联动件114抵设在凹槽1322上。

如此,增加了没有老鼠接触到诱饵部13时第二联动件114抵设诱饵部13的稳定性,避免了第二联动件114抵设的灵敏度过高,导致闭合挡板16自动关闭,影响捕鼠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诱饵部13包括底部联动杆136,底部联动杆136由铁丝环链接的两个短杆组成,支撑部132设置在远离进鼠口122的短杆上,当第二联动件114抵设在凹槽1322上时第二联动件114保持稳定。当诱饵被触碰时,第二联动件114脱离凹槽1322,关闭闭合挡板16,同时,由铁丝环链接的远离进鼠口122的短杆实现回弹,回到初始位置,便于下次设置闭合挡板16打开时设置第二联动件114。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闭合挡板16的面积大于进鼠口122的面积且闭合挡板16关闭时密封进鼠口122。

如此,保证了老鼠触发联动部件11,关闭闭合挡板16后闭合挡板16能封住进鼠口122,防止闭合挡板16遮挡进鼠口122不够严实,老鼠从进鼠口122逃跑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闭合挡板16的质量较大。如此,闭合挡板16关闭后,才能稳定封住进鼠口122,否则老鼠能从困鼠箱10内部通过转动闭合挡板16逃脱。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困鼠箱10可拆卸。

如此,便于困鼠箱1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和消毒,减少之前困鼠箱10内捕捉到的老鼠留下的气味,增加后续使用时捕鼠成功的几率。

具体地,困鼠箱10的每面之间可通过插销等结构连接。如此,困鼠箱10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当然,还有其他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可用于困鼠箱10的结构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放鼠面14通过转动件设置在困鼠箱10上。

如此,捕捉到老鼠后,用户可以通过打开放鼠面14取出老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放鼠面14上可以设置承重块等或者放鼠面14和困鼠箱10之间可以设置紧固件,如此,放鼠面14可以稳定盖设困鼠箱10,避免了老鼠从困鼠箱10内部打开放鼠面1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