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挂底爆炸钩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883阅读:8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挂底爆炸钩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钓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挂底爆炸钩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垂钓过程中,爆炸鱼钩深受钓鱼爱好者的喜爱,起到了诱调兼顾的作用,效果非常好,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自然水域垂钓过程中常常挂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垂钓的效果和乐趣,其原因是当团状的饵料入水化开后,鱼钩就会和水底的石头、木桩、水草等其他杂物接触,导致在起竿时挂住,不但影响垂钓效果,同时失去整个钩组,可能没钓多久备用的钩都被挂掉,给垂钓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挂底爆炸钩组,提高了钓鱼效果,也避免了丢失整个爆炸鱼钩钩组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挂底爆炸钩组,包括拴线环、钓鱼线、鱼钩、铅坠、塔簧和防挂底座,所述钓鱼线一端与拴线环连接,另外一端与多个鱼钩连接,所述铅坠与防挂底座底部连接,所述塔簧套在多个鱼钩的外部,且钓鱼线从塔簧的中间穿过,塔簧位于防挂底座内部,且塔簧与防挂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铅坠一侧设有栓线孔,所述钓鱼线上设有限位缓冲橡胶豆,所述限位缓冲橡胶豆与防挂底座连接,所述栓线孔上设有牵引绳,且牵引的一端与栓线孔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缓冲橡胶豆连接。

优选的,所述拴线环为铜环,所述铅坠设在防挂底座的底部,且做成水滴形状。

优选的,所述防挂底座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做成圆弧流线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挂底爆炸鱼钩,所述铅坠与防挂底座底部连接,在沉降过程中,铅坠比重较大,水阻力小,而防挂底座和团状的饵料比重相对较轻,水阻大,保证了入水后铅坠永远在下方,保证了团状的饵料和鱼钩不会和周边水底的其他物体接触,不会产生挂钩的现象,保证了垂钓过程中不会挂底,增加了垂钓乐趣和钓获量,减少了因挂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所述塔簧套在多个鱼钩的外部,且钓鱼线从塔簧的中间穿过,塔簧位于防挂底座内部,且塔簧与防挂底座内壁固定连接,将团状的饵料按压在塔簧上,且被防挂底座托住,入水后,团状的饵料受到防挂底座的保护,不会在入水冲撞中散开,保证团状的饵料完整的沉入钓点,实现在打竿过程中保证团状的饵料不会散开,正常沉入水底;相比传统爆炸鱼钩,能更容易的打入预钓水域且能打的更远,更容易更准确,团状的饵料不会半空中散开。

所述铅坠一侧设有栓线孔,所述钓鱼线上设有限位缓冲橡胶豆,所述限位缓冲橡胶豆与防挂底座连接,所述栓线孔上设有牵引绳,且牵引绳的一端与栓线孔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缓冲橡胶豆连接,保证了防挂底座固定在爆炸鱼钩的限定位置,保证在打竿过程中不会移动,使爆炸鱼钩能够以理想状态沉入预定的钓点。

所述拴线环为铜环,避免生锈;所述铅坠设在防挂底座的底部,且做成水滴形状,降低拉线时水的阻力;所述防挂底座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做成圆弧流线状,制作方便、简单易行,不会造成带色的异物感,且材质薄韧性好可随团状的饵料形状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该防挂底爆炸鱼钩主视图;

图2是该防挂底爆炸鱼钩左视图

图3是该防挂底爆炸鱼钩俯视图;

图4是该防挂底爆炸鱼钩放好饵料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防挂底爆炸鱼钩入水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拴线环;2、钓鱼线;3、鱼钩;4、铅坠;5、塔簧;6、防挂底座;7、饵料;40、栓线孔;41、牵引绳;60、限位缓冲橡胶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挂底爆炸钩组,提高了钓鱼效果,也避免了丢失整个爆炸鱼钩钩组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拴线环1、钓鱼线2、鱼钩3、铅坠4、塔簧5和防挂底座6,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钓鱼线2一端与拴线环1连接,另外一端与多个鱼钩3连接,所述铅坠4与防挂底座6底部连接,所述塔簧5套在多个鱼钩3的外部,且钓鱼线2从塔簧5的中间穿过,塔簧5位于防挂底座6内部,且塔簧5与防挂底座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铅坠4一侧设有栓线孔40,所述钓鱼线2上设有限位缓冲橡胶豆60,所述限位缓冲橡胶豆60与防挂底座6连接,所述栓线孔40上设有牵引绳41,且牵引绳41的一端与栓线孔40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缓冲橡胶豆60连接。

所述拴线环1为铜环,所述铅坠4设在防挂底座6的底部,且做成水滴形状,降低拉线时水的阻力。

所述防挂底座6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做成圆弧流线状。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该防挂底爆炸鱼钩,所述铅坠4与防挂底座6底部连接,在沉降过程中,铅坠4比重较大,水阻力小,而防挂底座6和团状的饵料7比重相对较轻,水阻大,保证了入水后铅坠4永远在下方,保证了团状的饵料7和鱼钩3不会和周边水底的其他物体接触,不会产生挂钩的现象,保证了垂钓过程中不会挂底,增加了垂钓乐趣和钓获量,减少了因挂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所述塔簧5套在多个鱼钩3的外部,且钓鱼线2从塔簧5的中间穿过,塔簧5位于防挂底座6内部,且塔簧5与防挂底座6内壁固定连接,将团状的饵料7按压在塔簧5上,且被防挂底座6托住,入水后,团状的饵料7受到防挂底座6的保护,不会在入水冲撞中散开,保证团状的饵料7完整的沉入钓点,实现在打竿过程中保证团状的饵料7不会散开,正常沉入水底;相比传统爆炸鱼钩,能更容易的打入预钓水域且能打的更远,更容易更准确,团状的饵料7不会半空中散开。

所述铅坠4一侧设有栓线孔40,所述钓鱼线2上设有限位缓冲橡胶豆60,所述限位缓冲橡胶豆60与防挂底座6连接,所述栓线孔40上设有牵引绳41,且牵引绳41的一端与栓线孔40连接,另外一端与限位缓冲橡胶豆60连接,保证了防挂底座6固定在爆炸鱼钩的限定位置,保证在打竿过程中不会移动,使爆炸鱼钩能够以理想状态沉入预定的钓点。

所述拴线环1为铜环,避免生锈;所述铅坠4设在防挂底座6的底部,且做成水滴形状,降低拉线时水的阻力;所述防挂底座6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做成圆弧流线状,制作方便、简单易行,不会造成带色的异物感,且材质薄仍性好可随团状的饵料7形状变化。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