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水体水面植物种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219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水体水面植物种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土栽培技术,特别是在大体积、大面积水面种植技术方面,可以为无土栽培的植物提供肥力,为大体积水面无土种植方法提供一项施肥技术。



背景技术:

粮食安全历来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随着工业、交通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使得土地尤其是优质可耕地大量减少。同时由于环境的恶化也造成可耕地减少。相反,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和间接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也在逐步增加。因此增加粮食总产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有大量的水库和湖泊,形成了大面积的水面。这些水面面积很大,除了一小部分进行水草、荷、芦苇等浅水植物种植外,大部分都闲置。为了开辟粮食的种植渠道,可在水库、湖泊等水面进行粮食、蔬菜等作物的种植,以扩大粮食种植的绝对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可以种植的蔬菜品种较多,可以进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蔬菜、水稻等作物在水面生长,有光照强、通风好、病虫害少等优点,同时其根部可以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及其他造成污染的物质。有些水库、湖泊的水受面源污染较严重,溶解入水中的化肥等较多,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净化水质。但是也有一些水体肥力不够,没有足够的氮磷钾等元素供作物生长,作物生长不好,产量低,甚至死亡。因此需要给作物进行施肥。但是由于是无土栽培,肥料无法象有土栽培一样直接施肥,否则会迅速消失在大水体中;也不能像工厂化无土栽培那样配制营养液直接作用于根部。因此,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在水中缓慢释放的装置,使得根部逐渐吸收。此发明就是根据这种要求而发明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水库、湖泊等大面积、大体积水体中给无土栽培植物提供养分的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水体水面植物种植施肥装置,包括有主管,在主管的中间设有支管,其特征在于:在支管的末端套装固定透水石托,透水石托的内底与支管的末端持平,与透水石托配合设置压盖,压盖上开有透水孔,压盖和透水石托通过螺纹连接,支管的末端设置透水石,支管的末端与透水石中间设置密封垫,透水石用压盖压紧,将多个主管用软管连接起来,并用扎紧带扎紧,软管内装有肥料,在整体装置的两端分别用密封头密封。透水结构的数量和软管的长度根据植物种植的面积设置。

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到种植植物的浮床中,水通过透水石进入到软管中,溶解肥料并通过透水石渗出,进入到水体中,供作物吸收。

基本结构设计是这样的:在合适直径主管的中间部位,焊接支管,形成三通,在支管的末端设有透水石托,中间设有透水石和密封垫,上面设有压盖,压盖和透水石托通过螺纹连接。主管的两端连接有软管,软管内装有复合肥。软管两端用密封头密封。在使用时,通过软管一段的密封头内装上复合肥,然后将密封头密封。在使用时,将施肥带放置在水培植物的根部,水通过透水石进入到管道中,同时也会渗出,进入到水体中被根部吸收。透水石的渗透系数可以调节,以调整渗出速度。

本实用新型可在水库、湖泊等大面积或大体积水体中给无土栽培植物提供养分,保证了水体中无土栽培植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管,2、支管,3、透水石托,4、压盖,5、透水孔,6、透水石,7、密封垫,8、软管,9、扎紧带,10、肥料,11、密封头,12、螺纹。

具体实施方案

参照附图,一种大水体水面植物种植施肥装置,包括有主管1,在主管1的中间设置有支管2,其特征在于:在支管2的末端套装固定透水石托3,透水石托3的内底与支管2的末端持平,与透水石托3配合设置压盖4,压盖4上开有透水孔5,压盖4和透水石托3通过螺纹12连接,支管2的末端设置透水石6,支管2的末端与透水石6中间设置密封垫7,透水石6用压盖4压紧,将多个主管1用软管8连接起来,并用扎紧带9扎紧,软管8内装有肥料10,在整体装置的两端分别用密封头11密封。主管1的中间部位焊接垂直的支管2。透水结构的数量和软管的长度根据植物种植的面积设置。

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到种植植物的浮床中,水通过透水石6进入到软管8中,溶解肥料10并通过透水石6渗出,进入到水体中,供作物吸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