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蛳诱捕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882阅读:38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领域,具体是一种螺蛳诱捕网。



背景技术:

螺蛳是一种底栖的水生动物,不仅能够食用,还是青鱼、河蟹、小龙虾等鱼虾蟹的优质饲料,螺蛳常栖息于水体底部的水草丛或杂物中间,起捕螺蛳一般使用拉网方式进行,拉网捕螺不仅破坏水体底部环境,而且容易增加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螺蛳诱捕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蛳诱捕网,其特征是,螺蛳诱捕网采用直径2米、网目0.4-0.8厘米的聚乙烯网片制作,所述聚乙烯网片分为中心网片和周边网片,所述中心网片的直径为1米,在中心网片的周边设置直径2-4毫米的钢筋制作的圆环钢筋,在圆环钢筋的内侧设置“米字形”立体框架,所述“米字形”立体框架为四个长方形框架交汇而成,“米字形”立体框架采用直径2-4毫米的钢筋制作,“米字形”立体框架的高度为0.5米,“米字形”立体框架底端钢筋两端连接于圆环钢筋上,“米字形”立体框架的中心汇聚于中心网片的圆心的中心立柱处,“米字形”立体框架的内侧设置网目0.4-0.8厘米的聚乙烯材质的立体网片,在周边网片的周边设置直径0.3-0.5的聚乙烯纲绳,沿“米字形”立体框架底端钢筋放射方向设置活动支撑,活动支撑采用直径2-4毫米、长度为0.5米的钢筋制作,所述活动钢筋为8支,每支活动支撑的外侧连接于弧形钢筋的中间,所述弧形钢筋采用直径2-4毫米、长40厘米的钢筋制作,弧形钢筋的弧度与周边网片的外围圆弧一致,所述弧形钢筋固定于周边网片的周边聚乙烯纲绳上,所述活动支撑固定于周边网片上,活动支撑靠近圆环钢筋一侧与圆环钢筋之间留有0.5-1.0厘米的空隙,在每个活动支撑与弧形钢筋的交汇点处连接1支分支绳,在中心立柱的上方连接1支分支绳, 9支分支绳汇聚于悬挂绳,悬挂绳的上端设置使用塑料泡沫材料制作的浮子。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螺蛳诱捕网,把螺蛳诱捕网展开平铺于螺蛳生活水域的底部,在“米字形”立体框架上设置螺蛳诱捕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待螺蛳汇聚“米字形”立体框架附近时,收拢浮子,提起悬挂绳,带动活动支撑立起,弧形钢筋汇聚使螺蛳诱捕网成为直径1米、高度0.5米的活动筐,螺蛳集聚活动筐内,提起诱捕网即可收获螺蛳,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浮子,2悬挂绳,3分支绳,4“米字形”立体框架,5立体网片,6中心立柱,7活动支撑,8弧形钢筋,9周边网片,10中心网片,11圆环钢筋,12聚乙烯纲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螺蛳诱捕网,其特征是,螺蛳诱捕网采用直径2米、网目0.4-0.8厘米的聚乙烯网片制作,所述聚乙烯网片分为中心网片10和周边网片9,所述中心网片10的直径为1米,在中心网片10的周边设置直径2-4毫米的钢筋制作的圆环钢筋11,在圆环钢筋11的内侧设置“米字形”立体框架4,所述“米字形”立体框架4为四个长方形框架交汇而成,“米字形”立体框架4采用直径2-4毫米的钢筋制作,“米字形”立体框架4的高度为0.5米,“米字形”立体框架4底端钢筋两端连接于圆环钢筋11上,“米字形”立体框架4的中心汇聚于中心网片10的圆心的中心立柱6处,“米字形”立体框架4的内侧设置网目0.4-0.8厘米的聚乙烯材质的立体网片5,在周边网片9的周边设置直径0.3-0.5的聚乙烯纲绳12,沿“米字形”立体框架4底端钢筋放射方向设置活动支撑7,活动支撑7采用直径2-4毫米、长度为0.5米的钢筋制作,所述活动钢筋7为8支,每支活动支撑7的外侧连接于弧形钢筋8的中间,所述弧形钢筋8采用直径2-4毫米、长40厘米的钢筋制作,弧形钢筋8的弧度与周边网片9的外围圆弧一致,所述弧形钢筋8固定于周边网片9的周边聚乙烯纲绳12上,所述活动支撑7固定于周边网片9上,活动支撑7靠近圆环钢筋11一侧与圆环钢筋11之间留有0.5-1.0厘米的空隙,在每个活动支撑7与弧形钢筋8的交汇点处连接1支分支绳3,在中心立柱6的上方连接1支分支绳3, 9支分支绳3汇聚于悬挂绳2,悬挂绳2的上端设置使用塑料泡沫材料制作的浮子1。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螺蛳诱捕网,把螺蛳诱捕网展开平铺于螺蛳生活水域的底部,在“米字形”立体框架4上设置螺蛳诱捕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待螺蛳汇聚“米字形”立体框架4附近时,收拢浮子1,提起悬挂绳2,带动活动支撑7立起,弧形钢筋8汇聚使螺蛳诱捕网成为直径1米、高度0.5米的活动筐,螺蛳集聚活动筐内,提起诱捕网即可收获螺蛳,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