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443发布日期:2018-08-14 17:2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



背景技术:

杏鲍菇培育菌种要提前70天开始制种。杏鲍菇优良菌种的标准是“纯、正、壮、润、香”五字。“纯”是菌种纯度高,不污染杂菌,无变异和含有其他菌类:“正”是菌丝色泽洁白如丝,有光泽,无异色斑块;“壮”是菌丝粗壮,分枝多而密,生长旺盛;“润”是指培养基湿润适度,于瓶壁紧贴不干缩、不吐黄水,含水量适宜;“香”是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杏鲍菇培育菌种包括以下几个程序:①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2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按常规法制作。②原种,常见的培养基有麦粒培养基、棉子壳培养基、木屑培养基等。现以麦粒培养基为例:配方是小麦98公斤、碳酸钙2公斤。选麦皮略厚些的小麦,加水浸泡4—5小时,捞取放入锅中加水煮沸20—25分钟,以煮至没有“白心”为度,捞出沥干多余的水分,再与碳酸钙混匀装瓶,高压灭菌2—2.5小时,并按常规方法接种,于25℃培养25—30天,菌丝走满瓶。③栽培种,直接用于栽培袋制作的菌种,其培养基与原种一样,可以采用麦粒培养基、棉子壳培养基、木屑培养基或其他培养基。棉子壳培养基配方:棉子壳78%、麦皮20%、蔗糖1%、石膏粉1%;木屑培养基配方是:阔叶树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以上两种配方的培养基经过高压灭菌(2—2.5小时)或常压灭菌保持10小时。常规接种培养,在25℃左右下培养35—45天,待菌丝走满即可用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

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杏鲍菇发菌条菌种袋,包括袋体,在袋体的两侧对称制有通气孔,两个通气孔内侧的袋体上粘贴保护层,通气孔的外侧的袋体上固装气体止逆阀片;袋体的下底面中部为通气区,在通气区内制有通气孔,袋体内的通气孔上覆盖粘贴过滤网层,袋体内外的通气孔区外侧密封粘贴气体过滤袋,气体过滤袋制有开口,开口对应袋体的通气区,气体过滤袋内粘贴气体过滤层,气体吸附层内填充活性炭吸附包;在气体过滤袋底部连接一气调进气管。

而且,在气体过滤袋外接另一湿度气体进气管。

而且,所述湿度气体进气管直接对应气体过滤袋于袋体底部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的内部周围具有缓冲层,能够保证菌种袋内的充分的气体调节空间,气体尤其是氧气含量高以后,有利于菌种的快速生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在根部具有通气垫,通气垫能够对菌袋内的气体进行更换和调节,使发菌条具有充足的氧气,保证气体循环通畅,提高菌种的“纯、正、壮、润、香”特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具有全新的气体过滤垫,能够保证气孔不堵塞,通气顺畅,气孔接口连接快捷,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功能杏鲍菇发菌条菌种袋,包括袋体3,袋体为塑料材质,在袋体的两侧对称制有通气孔,两个通气孔内侧的袋体上粘贴保护层1(材质为海绵网、无纺布、金属丝网、玻璃丝、尼龙网),保护层能防止通气孔堵塞,通气孔的外侧的袋体上固装气体止逆阀片2,可以采用粘贴等方式,一定气体压力才能开启,防止袋体外侧的气体从通气孔进入袋体内。

袋体的下底面中部为通气区,在通气区内制有通气孔7,袋体内的通气孔上覆盖粘贴过滤网层6,袋体内外的通气孔区外侧密封粘贴气体过滤袋8,气体过滤袋制有开口,开口对应袋体的通气区,气体过滤袋内粘贴气体过滤层5(超细玻璃纤维滤纸),气体吸附层内填充活性炭吸附包4,多层吸附能够保证进入袋体的气体新鲜、无菌。在气体过滤袋底部连接一气调进气管9,进入的气体是事先配好的,含有适宜发菌条生长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在气体过滤袋外接另一湿度气体进气管10,进入的空气含有一定含水量,来调节袋体内的发菌条生长的湿度,保证发菌条的生长速度。湿度气体进气管直接对应气体过滤袋于袋体底部连接处,便于加快进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杏鲍菇培养发菌条菌种袋在根部具有通气垫,通气垫能够对菌袋内的气体进行更换和调节,使发菌条具有充足的氧气,保证气体循环通畅,提高菌种的“纯、正、壮、润、香”特性。具有全新的气体过滤垫,能够保证气孔不堵塞,通气顺畅,气孔接口连接快捷,操作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