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合蜂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733发布日期:2018-08-10 19:1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蜜蜂的蜂箱装置领域,尤其是两组合蜂箱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蜂箱大多为单一长方形蜂箱,存在的缺陷:(1)在养殖蜜蜂过程中管理非常麻烦,产密区与繁殖区在一起,不方便清理蜂箱内蜜蜂的粪便和蜜蜂残留物,也不方便消毒和预防,这就导致蜜蜂很容易滋生疾病,对蜜蜂产卵和蜜蜂产蜜都会产生影响,轻微的蜂群减少,蜂王感染,蜂王易到储蜜区产卵,蜂蜜减产和质量低;(2)再就是割蜜损害幼蜂严重,因为蜂箱里面蜂巢成熟蜜和蜂巢幼蜂连在一起,而幼蜂蜂巢又长在成熟蜜蜂巢下面,要想割掉上面的蜂蜜,必须先把下面蜂巢割掉,而长在下面的蜂巢正是幼蜂,这些幼蜂就会割下来扔掉,导致第二年蜂群减少,蜂蜜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单一蜂箱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两组合蜂箱装置,隔离蜜蜂的储蜜区与繁殖区,提高蜜蜂繁殖量、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

为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两组合蜂箱装置,包括一个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蜂箱、上蜂箱,

上蜂箱、下蜂箱叠加安装,箱盖盖在上蜂箱上,上蜂箱与下蜂箱的长度一致,下蜂箱的宽度比上蜂箱小,下蜂箱上设有巢门,下蜂箱内是繁殖区,上蜂箱内是储蜜区;上蜂箱的底板设有隔蜂王栅格,能保证蜜蜂到储蜜区,而蜂王不能通过到储蜜区产卵;

下蜂箱内安装有3-5张巢础,上蜂箱内放置有多个巢蜜盒。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上蜂箱及下蜂箱的内腔长度为50公分,上蜂箱的内腔宽度为30公分,下蜂箱的内腔宽度为20公分,下蜂箱的内腔高度为15公分,下蜂箱内安装有4张巢础,下蜂箱的内腔高度减少空间变小,里面满满的蜜蜂巢虫无法生存,高度的减少能够预防巢虫滋生。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上蜂箱和下蜂箱通过锁扣连接,便于定位和固定,操作方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蜂箱、下蜂箱叠加并分隔成繁殖区、储蜜区,因为蜂箱结构原因,能使蜜蜂减少工作量专心投入采蜜工作中,上蜂箱、下蜂箱连接处设置隔蜂王栅格、控制蜂王到储蜜区产卵,那样既能保证巢蜜的质量,也能保证巢蜜的产量;通过对上蜂箱及下蜂箱的尺寸限制,能够预防巢虫滋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外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巢蜜盒的主体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巢蜜盒的主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两组合蜂箱装置,包括箱盖3、下蜂箱1、上蜂箱2,上蜂箱1、下蜂箱2叠加安装,箱盖盖3在上蜂箱2上,上蜂箱2与下蜂箱1的长度一致,下蜂箱1的宽度比上蜂箱2小,下蜂箱上设有巢门1-1,下蜂箱1内是繁殖区,上蜂箱2内是储蜜区;上蜂箱的底板2-1设有隔蜂王栅格2-2,能保证蜜蜂到储蜜区,而蜂王不能通过到储蜜区产卵;上蜂箱内放置有多个巢蜜盒(标号4-1、4-2所示)。

如图1、图2所示,上蜂箱2及下蜂箱1的内腔长度为50公分,上蜂箱2的内腔宽度为30公分,下蜂箱1的内腔宽度为20公分,下蜂箱1的内腔高度为15公分,下蜂箱内安装有4张巢础,下蜂箱1的内腔高度减少空间变小,里面满满的蜜蜂巢虫无法生存,高度的减少能够预防巢虫滋生。

如图2所示,上蜂箱2和下蜂箱1通过锁扣6连接,便于定位和固定,操作方便。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巢蜜盒是现有技术,包括巢蜜盒框4-2、储蜜巢础4-1,巢蜜盒框4-2上设有插槽4-3,储蜜巢础4-1插接固定在巢蜜盒框4-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