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281发布日期:2018-06-02 12:49阅读:17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羊的养殖场,羊毛是需要定期进行整理的,这样即方便羊的生长,而且羊毛的价值也非常的高,羊毛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但是在养殖场剪羊毛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虽然现在有羊毛脱毛机,但是目前的设备过于复杂,而且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我国一些小型的养殖场是无法负担起这么高的费用的,而如果采用人工进行剪羊毛,则需要花费的时间就特别的长,而且羊是一直在动着的,在剪羊毛的时候非常的麻烦,稍不留神就会伤害的羊,从而给养殖场的带来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上板和挡板,并在固定架一侧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插杆,插杆上设置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并在支撑杆上设置紧固装置,以此来达到便于控制羊从而有利于剪羊毛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架、上板、挡板、第一插杆、第二插杆、上固定带、下固定带、挂钩和紧固装置,固定装置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横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构成,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有横杆,在固定装置的立柱的顶端设有上板,上板上设有挡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设有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一个挂钩,挂钩上设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由第一卡块、拉绳和第二卡块构成,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之间设有拉绳,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分别卡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面上的挂钩上。

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结构相同,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为棱柱型或圆柱型结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互平行,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中部设有横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均与上板的底部面相连接,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上板为长方型结构,上板与支撑杆位于立柱的两侧,上板的一侧与立柱相连接,上板的另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与上板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棱柱型或圆柱型结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垂直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立柱的中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第一插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立柱的中部相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插孔,插孔内设有第二插杆,插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插孔内设有内螺纹,插杆通过外螺纹旋入到插孔内与插孔内的内螺纹相咬合。

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结构相同,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均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的下方设有下固定带,下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底部侧面相连接,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之间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带,上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顶部侧面相连接。

所述上固定带为圆弧型结构,上固定带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下固定带为U型结构,下固定带的U型开口与上固定带的半圆型开口相对应,下固定带至少为两根,下固定带之间相互平行,下固定带沿着插杆的轴线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结构相同,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均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挂钩为L型结构,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直径大于挂钩L型开口的大小,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设置在挂钩的上方,拉绳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两侧的挂钩与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相连接。

所述挡板上设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挡板与紧固板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架、上板、挡板、第一插杆、第二插杆、上固定带、下固定带、挂钩和紧固装置,通过在固定架上设置上板和挡板,并在固定架一侧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插杆,插杆上设置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并在支撑杆上设置紧固装置,以此来达到便于控制羊从而有利于剪羊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不但可以很好的将羊控制住,防止了羊因为动而无法剪羊毛的现象,而且加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畜牧企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立柱;2、第一支撑杆;3、上固定带;4、第一卡块;5、第一插杆;6、下固定带;7、拉绳;8、上板;9、挡板;10、第二立柱;11、横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二卡块;14、挂钩;15、第二插杆;16、插孔;17、螺纹;18、紧固螺栓;19、紧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架、上板8、挡板9、第一插杆5、第二插杆15、上固定带3、下固定带6、挂钩14和紧固装置,固定装置由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10、横杆11、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构成,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之间设有横杆11,在固定装置的立柱的顶端设有上板8,上板8上设有挡板9,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上,在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上分别设有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之间设有上固定带3和下固定带6,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一个挂钩14,挂钩14上设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由第一卡块4、拉绳7和第二卡块13构成,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之间设有拉绳7,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分别卡在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的外侧面上的挂钩14上。

所述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结构相同,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均为棱柱型或圆柱型结构,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相互平行,在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的中部设有横杆11,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顶端均与上板8的底部面相连接,在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

所述上板8为长方型结构,上板8与支撑杆位于立柱的两侧,上板8的一侧与立柱相连接,上板8的另一侧设有挡板9,挡板9与上板8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结构相同,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均为棱柱型或圆柱型结构,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分别垂直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10,第一支撑杆2的一端与第一立柱1的中部相连接,第一支撑杆2的另一端设有插孔16,插孔16内设有第一插杆5,第二支撑杆12的一端与第二立柱10的中部相连接,第二支撑杆12的另一端设有插孔16,插孔16内设有第二插杆15,插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17,插孔16内设有内螺纹17,插杆通过外螺纹17旋入到插孔16内与插孔16内的内螺纹17相咬合。

所述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结15构相同,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均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之间的下方设有下固定带6,下固定带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的底部侧面相连接,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之间的上方设有上固定带3,上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的顶部侧面相连接。

所述上固定带3为圆弧型结构,上固定带3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下固定带6为U型结构,下固定带6的U型开口与上固定带3的半圆型开口相对应,下固定带6至少为两根,下固定带6之间相互平行,下固定带6沿着插杆的轴线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结构相同,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均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挂钩14为L型结构,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的直径大于挂钩14L型开口的大小,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设置在挂钩14的上方,拉绳7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两侧的挂钩14与第一卡块4和第二卡块13相连接。

所述挡板9上设有紧固螺栓18,紧固螺栓18穿过挡板9与紧固板19相连接。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剪羊毛辅助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先通过固定架顶部的上板8和挡板9将固定架挂在指定的羊圈的栏杆上,并通过挡板9上的紧固螺栓18和紧固板19将固定架固定在羊圈的栏杆上,然后分别将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分别拧入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2的端头处,然后调整下固定带6和上固定带3之间的开口大小,这样可以使得羊嘴能够深入到上固定带3和下固定带6形成的开口中,羊嘴深入到上固定带3和下固定带6形成的开口中之后,下固定带6至少为两根,下固定6带可以将羊头托起来,而上固定带3可以正好卡住羊嘴,使得羊在剪羊毛的时候不会脱离开,另外,再通过紧固装置上的拉绳7将整个羊头都卡在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15之间,这样就可以对羊进行剪羊毛了,在防止羊动的同时也避免了羊收到惊吓而产生的不必要损伤。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