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清洗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9358发布日期:2018-07-03 20:4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猪清洗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猪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猪清洗仓。



背景技术:

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需定时对生猪进行清洗以保证生猪卫生,养殖场内的清洗方式大多以人工清洗和机器清洗为主,人工清洗的清洗效果好但耗费人力较多,机器清洗的方式存在清洗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猪清洗仓,以解决现有的清洗生猪方式清洗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生猪清洗仓,包括仓体、水箱、清洗液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回流管道、废水收集箱、喷淋头、固定装置,水箱和清洗液箱设置在仓体的左右两侧,喷淋头分布在仓体内部的上、下、左、右、前、后面上,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喷淋头连接,清洗液箱通过第二水泵与喷淋头连接,回流管道与仓体的底部连接,固定装置包括推柱和固定架,推柱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对称设置在仓体的两侧,固定架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仓体顶部两侧且固定架与推柱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可分别将水箱内的清水和清洗液箱内的清洗液通过多个喷淋头先喷洒到生猪上来对生猪进行全方位清洗,在清洗过程中生猪被固定装置固定防止生猪移动而影响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对生猪进行两次全方位清洗,清洗效果好,同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生猪来进一步加强清洗效果,固定装置为纯机械机构,使用和维护简单方便。

进一步,回流管道的末端分叉且分别连接有左回流管和右回流管连接,左回流管和右回流管与回流管管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回流管控流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清洗液、清洗液与清水的混合物从回流管道排出后分别进入清洗液回流管和清水回流管,清洗液、清洗液与清水的混合物的浓度不同,通过将两者分离处理可提高处理效率。

进一步,水箱和喷淋头、清洗液箱与喷淋头之间分别设置有控流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流阀的设置可以防止清洗液流入水箱中对水箱中的清水造成污染,还可以防止清水流入清洗液箱中稀释清洗液。

进一步,仓体内部的底面设置内凹面,内凹面的两端向中心处内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凹面可以加快清洗液、清水和清洗液的混合物排出仓体的速度并防止清洗液、清水和清洗液的混合物残留在仓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喷淋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仓体;101、内凹面;2、水箱;3、清洗液箱;4、第一水泵;5、第二水泵;6、回流管道;601、清水回流管;602、清洗液回流管;603、控流阀;7、喷淋头;8、推柱;9、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生猪清洗仓,包括仓体1、水箱2、清洗液箱3、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5、回流管道6、喷淋头7、固定装置,水箱2和清洗液箱3设置在仓体1的左右两侧,喷淋头7分布在仓体1内部的上、下、左、右、前、后面上,水箱2通过第一水泵4与喷淋头7连接,清洗液箱3通过第二水泵5与喷淋头7连接,清洗液箱3与喷淋头7、水箱2与喷淋头7之间都设置有控流阀603,回流管道6与仓体1的底部连接,仓体1的底部设置有内凹面101,内凹面101的外形为两端向中心处凹陷,固定装置对称设置在仓体1内的两侧,固定装置包括两组推柱8和两组固定架9,仓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推柱8,推柱8与仓体1螺纹连接,两组固定架9以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仓体1的顶端,推柱8和固定架9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将生猪赶入仓体1后通过旋动推柱8进而推动固定架9从两侧向中间靠拢,固定架9靠拢后将生猪夹住以固定,随后关闭水箱2与喷淋头7之间的控流阀603和清水回流管601上的控流阀603,第二水泵5将清洗液箱3内的清洗液抽出并通过喷淋头7喷淋到生猪上,除生猪表面上残留的清洗液外,大部分清洗液落在内凹面101上后向内凹面101中心处汇集并通过回流管道6流入清洗液回流管602中,清洗液喷淋完成后打开水箱2与喷淋头7之间的控流阀603和清水回流管601上的控流阀603,关闭清洗液箱3与喷淋头7之间的控流阀和清洗液回流管602上的控流阀603,随后通过第一水泵4将水箱2内的清水抽出并通过喷淋头7喷淋到生猪上以清洗生猪表面残留的清洗液,清水与残留清洗液的混合物通过回流管道6进入到清水回流管601中,生猪清洗即完成。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