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监测用暴露鱼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5581发布日期:2018-06-08 17:3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监测用暴露鱼笼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暴露笼具,具体涉及一种水质监测用暴露鱼笼。



背景技术:

鱼类是水体理想的指示生物,已有大量学者将清洁环境中的鱼类移居至监测点进行水质安全评价。但是在以往暴露过程中暴露笼具的选择较随意,鱼容易逃脱,投喂不方便、取样困难等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亟需发明一种合适的暴露笼具,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野外暴露鱼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质监测用暴露鱼笼,能防止实验鱼逃脱、能够持续暴露、避免缺氧、保证正常生存、取样简单、得到实验结果更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质监测用暴露鱼笼,包括笼体和笼盖,所述笼盖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笼体上,所述笼体和所述笼盖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笼盖上安装有喂食装置,所述笼体外侧固定有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入水的同时防止实验用鱼从鱼笼中逃脱,同时投喂和取样均方便,可以持续暴露。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笼盖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喂食装置包括进料斗和与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的中空的进料杆,所述进料杆的下部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的螺纹,所述进料杆的顶部和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投喂方便,保证实验用鱼正常生存状态。

进一步,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挂耳和固定绳,所述挂耳固定在所述笼体外侧,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所述挂耳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悬挂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调节暴露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悬挂装置至少有四个,四个所述悬挂装置沿所述笼体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鱼笼的悬挂更稳当。

进一步,所述笼盖的侧面上设有至少四个搭扣,所述笼体上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搭扣一一对应的搭扣座,每个所述搭扣各与一个所述搭扣座配合将所述笼盖压紧在所述笼体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鱼从鱼笼中逃脱。

进一步,所述搭扣铰接在所述笼盖上,所述搭扣为环形,所述搭扣座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部与所述搭扣座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的上部钩挂在所述搭扣的内孔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笼盖和笼体之间不限于使用搭扣,搭扣替换为现有多种连接件如卡扣、锁具也可正常使用。

进一步,还包括充氧泵,笼盖上开设有溶氧孔,所述充氧泵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溶氧孔与所述笼体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水体溶氧不足造成鱼类缺氧死亡,提供鱼生存所需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笼体,2、笼盖,3、通水孔,4、进料杆,5、进料斗,6、挂耳,7、固定绳,8、搭扣座,9、搭扣,10、挂钩,11、充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水质监测用暴露鱼笼,包括笼体1和笼盖2,笼盖2可拆卸的安装在笼体1上,笼体1和笼盖2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水孔3,笼盖2上安装有喂食装置,笼体1外侧固定有悬挂装置。笼盖2上开设有螺纹通孔,喂食装置包括进料斗5和与进料斗5固定连接的中空的进料杆4,进料杆4的下部设有与螺纹通孔配合的螺纹,进料杆4的顶部和进料斗5的底部连通。

悬挂装置至少有四个,四个悬挂装置沿笼体1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悬挂装置包括挂耳6和固定绳7,挂耳6固定在笼体1外侧,固定绳7的一端与挂耳6连接。笼盖2的侧面上设有至少四个搭扣9,笼体1上设有至少四个与搭扣9一一对应的搭扣座8,每个搭扣9各与一个搭扣座8配合将笼盖2压紧在笼体1上。搭扣9铰接在笼盖2上,搭扣9为环形,搭扣座8上设有挂钩10,挂钩10的底部与搭扣座8固定连接,挂钩10的上部钩挂在搭扣9的内孔中。另外,笼体1和笼盖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还可采用扣接、卡接或者卡箍连接等等常见两个零件之间进行限位固定的连接方式。扣接可以是笼盖2上开设有凹槽,笼体1上铰接有卡扣,通过转动卡扣将卡扣卡进凹槽内完成扣接。卡扣为中间弯折的板或框,其两个支撑端中一个铰接在笼体1上,另一个上套设有可旋转的套筒,通过套筒与凹槽配合,完成扣接,采用套筒是因为套筒为圆柱形,扣接时与笼盖2滚动摩擦,减小阻力,便于使用。

实验时,将实验用鱼放进笼体1内,盖上笼盖2,将进料杆4安装到笼盖2上,人手持固定绳7的自由端,将鱼笼下放至待评价水体内,达到合适位置时,将固定绳7手持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固定绳7的另一端使得鱼笼在水体内保持一定位置,水体内的水通过通水孔3进入笼体1内供鱼使用。通过定时向进料斗5内投放饵料,饵料经中空进料杆4落入笼体1内供鱼食用。暴露一定时间后,就可以直接提起固定绳7将笼体1拉回地面,进行取样,即可通过检测该样品的相关指标得到水体生物毒性的相关数据,从而对水体进行评价。取样完成后,还可将鱼笼继续放回水中进行暴露,能够持续暴露、多次取样,便于对水体进行更精确的评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充氧泵11,笼盖2上开设有溶氧孔,充氧泵11的输出端贯穿溶氧孔与笼体1内部连通。

当暴露水体为臭水沟或者一些污染严重的水池湖泊时,其中经常溶氧量不足,造成实验用鱼快速死亡,无法顺利开展水体暴露实验,就可以通过溶氧孔连接充氧泵11,持续对鱼笼内进行充氧,保证实验用鱼能够获得足够生存的氧气,保证在该水体内长时间的生存,能够通过该鱼类的生存状况对水体进行评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笼体1和笼盖2为网状的笼子,优选均采用不锈钢钢丝网制作而成,钢丝网上的网孔为通水孔3,无需额外开设通水孔3,节省成本,制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