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5396发布日期:2018-09-07 21: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水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有越来越多的休闲空间,饲养宠物成为一种娱乐也是用来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在水族箱内饲养宠物鱼,所以水族箱就成为家庭或工作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家具或装饰品之一。

现在的水族箱越来越大,则水族箱的排水和换水就成了一大难题,目前通常采用虹吸水管或水泵加虹吸水管向箱外排水。当只使用虹吸水管时,需要先排空管内的空气。当使用水泵加虹吸水管时,需要另外准备水泵和虹吸水管,以及必要的管道连接等。这样排水和换水操作十分复杂,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亟需一种出水转换装置,能够实现对水族箱便捷快速的排水和换水,降低排水和换水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转换装置,实现对水族箱便捷快速的排水和换水,降低排水和换水难度的技术效果。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水转换装置,包括:

出水座,所述出水座位于抽水管道的出水一端;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插接于所述出水座内,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出水口,当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出水座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当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出水座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出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为一端封闭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插接于所述出水座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侧壁上或所述出水管的封闭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内部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出水管分割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弧形侧壁上上或所述出水管的封闭端上,所述第三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弧形侧壁上,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开口为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开口为第二进水口;

所述出水座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口;

当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出水座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闭合,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当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出水座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所述第二出水口闭合,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出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封闭端设置有钮把,所述钮把用于转动所述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外壁上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外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出水座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侧壁向下凸设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远离所述出水管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座底部端面卡接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侧壁上向下凸设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一卡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与凸设在所述出水座底端的限位板相配合用于限制所述出水管的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座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连通管的侧壁上沿径向向内凸设有限位板,所述出水管插接于所述连通管内,且当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连通管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的端面与所述限位板抵接而闭合所述第一进水口,当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连通管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三出水口错开而闭合所述第二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座还包括导流机构,所述连通管设置于所述导流机构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水转换装置,设置有出水座和在出水座内设置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出水口,将出水座和旋转机构配合安装在水族箱内水泵的抽水管道上,通过调整旋转机构的位置,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出水口和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能够实现水族箱内水的循环;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能够实现将水族箱内的水排出水族箱外,以进行换水操作,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地解决了水族箱排水和换水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出水转换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出水管的第一轴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出水管的第二轴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出水转换装置在第一装配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出水转换装置在第二装配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出水转换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出水管的第一轴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出水管的第二轴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出水座的第一轴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出水座的第二轴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出水转换装置座第一装配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出水转换装置在第二装配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中:

1、出水座;11、连通管;111、限位板;112、第二出水口;113、挡板;12、导流机构、121、固定管;122、导流板;

2、出水管;21、导流管;22、第一卡板;221、卡扣;23、第二卡板;24、密封圈;25、钮把;26、第三出水口;27、隔板;28、第一进水口;29、第二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水转换装置,包括出水座1和旋转机构,出水座1安装在水族箱内已有的水泵抽水管道的出水一端。旋转机构为一端封闭的出水管2,出水管2插接于出水座1内,出水管2的侧壁上或出水管2的封闭端上设置有与出水管2内腔体连通的出水口(图中未示出),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出水口与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出水口与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出水通道。

将上述出水座1和旋转机构配合安装在水族箱内的水泵抽水的出水管道上,通过调整旋转机构的位置,当旋转机构与出水座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出水口和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能够实现水族箱内水的循环。当旋转机构与出水座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出水口和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出水通道,能够实现将水族箱内水排出水族箱外,以进行换水操作,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地解决了水族箱排水和换水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上述出水座1包括导流机构12和设置于导流机构12内部的连通管11,导流机构12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管121和与固定管121固定连接的导流板122,导流板122水平设置,且其与固定管121垂直连接。连通管11远离抽水管道一端的截面为斜截面,连通管11的侧壁上向下凸设有限位板111,限位板111整体呈L型,具体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沿连通管11的侧壁向下凸设,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垂直设置。

如图2和3所示,出水管2的封闭端设置有钮把25,钮把25用于转动出水管2,出水管2的侧壁上或出水管2的封闭端上设置有与出水管2内腔体连通的出水口和与出水口连通的导流管21,出水管2的侧壁上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4,在将出水管2安装至连通管11内时,密封圈24与连通管11的内壁接触。通过设置密封圈24能够实现出水管2外壁与连通管11内壁之间的密封,防止抽水管道内的水从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之间的缝隙流出。

上述出水管2的侧壁向下凸设有第一卡板22和第二卡板23,第一卡板22远离出水管2一端设置有能够与连通管11底部端面卡接的卡扣221,用于当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限制出水管2的轴向移动。第二卡板23与第一卡板22相邻设置,第一卡板22和第二卡板23与限位板111相配合,用于当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限制出水管2的周向转动。

以下对该出水转换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当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导流管21的出水端朝向水族箱内方向,出水管2的下端面与限位板11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同时限位板111对出水管2的第二卡板23进行限位,限制出水管2在周向的转动。此时,水族箱内的水经抽水管道、连通管11、出水管2、出水口和导流管21再次流入水族箱内,实现水族箱内水的循环。

如图5所示,将出水管2向上提升且旋转180°后与连通管1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导流管21的出水口背离水族箱内方向,连通管11的管壁下端面与第一卡板22上设置的卡扣221的上表面接触,限制出水管2在轴向的移动,防止出水管2继续上升而脱离连通管11。此时,水族箱内的水经抽水管道、连通管11、出水管2、出水口和导流管21而排出水族箱外,实现水族箱的排水操作。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水转换装置,其包括出水座1和旋转机构,出水座1安装在水族箱内已有的水泵抽水管道的出水一端,出水座1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口112。旋转机构插接于出水座1内,如图7和图8所示,旋转机构为一端封闭的出水管2,出水管2上设置的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26,出水管2插接于连通管11内,出水管2的封闭端设置有钮把25,钮把25用于转动出水管2,出水管2内部沿其轴线方向上设置有隔板27,隔板27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出水管2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7的长度等于出水管2的长度。隔板27将出水管2分割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底部开口为第一进水口28,第二腔室的底部开口为第二进水口29,第一出水口设置在第一腔室的弧形侧壁上或出水管2的封闭端上,第三出水口26设置在第二腔室的弧形侧壁上。在出水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管21,导流管21一端与第一出水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腔室的截面积,第一腔室的截面积小于挡板113的面积,使得出水管2下端与挡板113接触时,挡板113能够将第一腔室封闭,即实现闭合第一进水口28。

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第一进水口28闭合,第二出水口112、第三出水口26、第二腔室、第二进水口29与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第二出水口112与第三出水口26错开而闭合,第一出水口、第一腔室、第一进水口28与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出水通道。

为了实现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之间的密封,出水管2在第三出水口26的上方和下方沿其周向各开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4,密封圈24与连通管11的内壁抵接。

为了实现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之间的顺利切换,出水管2在位于第二腔室一侧的侧壁上向下延伸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卡板22和第二卡板23,第一卡板22远离第二腔室的一端设置有与连通管11底部管壁的端面卡接的卡扣221,第二卡板23的面积大于第二出水口112的面积,使得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第二卡板23能够将第二出水口112完全封堵,实现第二出水口112的闭合。通过第一卡板22下端设置的卡扣221与连通管11底部管壁的端面相互配合,当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实现对出水管2轴向的限位,防止出水管2继续提升而脱离连通管11。通过第一卡板22和第二卡板23与挡板113相互配合,当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和第二装配位置时,实现对出水管2在周向的限位,防止出水管2在周向上发生转动。

将上述出水座1和旋转机构配合安装在水族箱内的水泵抽水的管道上,通过调整旋转机构的位置,当旋转机构旋和出水座1位于第一装配位置时,第二出水口112、第三出水口26、第二腔室、第二进水口29和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能够实现水族箱内水的循环。当旋转机构和出水座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导流管21、第一出水口、第一腔室、第一进水口28与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二出水通道,能够实现将水族箱内水排出,以进行换水操作,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地解决了水族箱排水和换水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

如图9和图10所示,上述出水座1包括导流机构12和设置于导流机构12内部的连通管11,导流机构12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管121和与固定管121固定连接的导流板122,导流板122水平设置,且其与固定管121垂直设置。连通管11设置于固定管121内部,连通管11远离抽水管道一端的截面为斜截面,连通管11与抽水管道连接处沿连通管11径向向内设置有挡板113,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13为不规则形状,挡板113的面积小于连通管11的横截面积,连通管11的底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1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管121与导流板122之间设置有与第二出水口112相配合的连通孔,第二出水口112、第三出水口26和连通孔形成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孔呈竖向设置,当第一出水通道连通时,由第二出水口112流出的水经流通孔流动到导流板122的圆弧形面板上,进而再流至水族箱内,实现水族箱内水的循环。

通过设置与第二出水口112相配合的连通孔,能够减缓水族箱内的水在导流板122上的流动速度,使得水流充分与空气接触,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过在导流板122上设置圆弧形面板,能够实现水的定向流动。

以下对该出水转换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1所示,当出水管2与连通管11处于第一装配位置时,挡板113对第一卡板22和第二卡板23进行周向限位,防止出水管2在周向上发生转动,此时第一腔室靠近挡板113的一端与挡板113紧密接触,即第一进水口28闭合,此时第二出水口112、第三出水口26、连通孔与抽水管道连通形成第一出水通道,此时由水泵抽出的水经抽水管道内抽出的水经第二进水口、第二腔室、第三出水口26、第二出水口112、连通孔和导流板122再次流入水族箱内,实现水族箱内水的循环过滤。

如图12所示,将出水管2旋转一定角度并且向上提升,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的角度为90°,出水管2与连通管11位于第二装配位置时,第一卡板22下端设置的卡扣221位于连通管11的底部管壁的端面下端,且卡扣221的上表面与连通管11底部管壁的端面接触,实现连通管11对出水管2的轴向限位,防止出水管2继续提升而脱离连通管11,同时挡板113对第一卡板22和第二卡板23进行周向限位,进而对出水管2进行周向限位,防止出水管2在周向上发生转动。此时第二卡板23将第二出水口112封堵,第三出水口26被连通管11的内壁封堵,即第二出水口112和第三出水口26均闭合,此时由水泵抽出的水经抽水管道、第一进水口28、第一腔室、第一出水口和导流管21流出水族箱外,实现水族箱的排水,以进行换水操作。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