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8948发布日期:2018-07-03 20:1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大棚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管。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温室的搭建需要使用温室大棚管,搭建时需要将大棚管焊接牢固,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异型大棚管及其连接结构(申请号为201621012760.5),由管体及螺孔构成,在所述管体的管身上沿其轴向向内挤压成型有多条间隔均布的内凹面,使管体的截面形成内凹面与外凸弧相间隔设置的结构;所述管体的较粗一端形成套装部,管体的较细一端形成插装部,在套装部及插装部上均制有螺孔;还涉及一种异型大棚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大棚管及螺钉,一根异形大棚管的插装部插装在另一根异形大棚管的套装部内,并通过螺钉实现二者的连接固定。该实用新型强度高、不易变形,但是搭接时需要以螺钉进行加固,操作麻烦。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接头连接牢固性好,安装后不易散架和分离的温室大棚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温室大棚管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接头连接牢固性好,安装后不易散架和分离的温室大棚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大棚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的内表面设有凸块,所述第二管口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管口内部还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连接有限位球,所述第二管口设有容纳所述限位球穿过的孔洞,所述弹簧未压缩时,所述限位球伸出所述孔洞。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口内还设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位于所述凸块的内侧,该防滑圈能够增大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间的摩擦力,增强连接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管体在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一端设有波纹外罩,将波纹外罩拉伸覆盖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能够更好的保护管间连接。

优选的,所述波纹外罩的末端设有固定扣,所述管体在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扣相配合固定块,该结构用于波纹外罩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管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均为不锈钢,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管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外表面喷涂有防锈油漆,防止大棚管生锈,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凹槽和凸块,使管与管间通过插接的方式即可实现方便安装。

(2)本实用新型设有弹簧和限位球,弹簧未压缩时,限位球从第二管口的孔洞伸出,当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插接时,限位球因压力向第二管口内移动,弹簧被压缩并给予限位球反弹力,从而将第一管口压紧,实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牢固连接,使之不易散架和分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相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管口与第二管口相接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管体;2、第一管口;3、第二管口;4、凹槽;5、限位球;6、凸块;7、波纹外罩;8、固定扣;9、固定块;10、防滑圈;11、限位腔;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温室大棚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第一管口2的内表面设有凸块6,第二管口3的外表面设有与凸块6相配合的凹槽4,第二管口3内部还设有限位腔11,限位腔11内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连接有限位球5,第二管口3设有容纳限位球5穿过的孔洞,弹簧12未压缩时,限位球5伸出该孔洞。第一管口2内还设有防滑圈10,防滑圈10位于凸块6的内侧,防滑圈10能够增大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间的摩擦力,增强连接牢固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管体1在靠近第一管口2的一端设有波纹外罩7,将波纹外罩7拉伸覆盖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能够更好的保护管间连接。波纹外罩7的末端设有固定扣8,管体1在靠近第二管口3的一端设有与固定扣8相配合固定块9,该结构用于波纹外罩7的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管体1、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均为不锈钢,且三者的外表面均喷涂有防锈油漆,能够防止大棚管生锈,使用寿命长。

如图3和图4所示,当需要进行大棚管安装时,将凸块6与凹槽4对齐,使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以插接的形式安装,此时,限位球5因压力向第二管口3内移动,弹簧12被压缩并给予限位球5反弹力,从而将第一管口2压紧,实现第一管口2和第二管口3的牢固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应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