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464发布日期:2018-09-04 20:2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检测控制装置,具体地指一种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气候箱在科研和生产中广泛使用,将农作物幼苗放入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对气候箱内温度、湿度、光照进行实时监控,进行育种栽培研究,同时,在作物的育种栽培研究中,通常需要对植株的相关性状进行检测,以评价作物植株的改良效果。研究人员在进行改良植株与未改良植株相关性状对照差异检测试验时,经常需要使试验组(改良组)与对照组(未改良组)的外部环境因素处于相同的变化范围内,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数据的可比性。但是,目前的人工气候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箱内温湿度不均匀,气流大,对育苗损害很大;2)不能与外界自动换气,内部气体无法更新,造成育苗的生长不均匀,好坏差异大,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高;3)难以保证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对照实验数据的可比性不高,增加了实验研究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该培育箱不仅可以实时监控室内温湿度,还可以自动调整到预设值后保持箱内温湿度均匀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包括箱体和控制单元,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加热和抽湿的加热抽湿风机、制冷风机及若干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外设有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及加湿器,所述加热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加热抽湿风机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制冷风机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所述制冷装置的出风口及所述加湿器的加湿口分别与箱体进风管相连,所述箱体进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抽湿风机、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制冷风机及所述加湿器的执行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箱体进风管间连有通热风管道,所述制冷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箱体进风管间连有通冷风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器的加湿口与所述箱体进风管间连有通湿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布置在所述箱体内上部的上层温湿度传感器和布置在所述箱体内下部的下层温湿度传感器,所述下层温湿度传感器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加热抽湿风机和所述制冷风机的布置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三分之一高度处,所述上层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三分之二高度处,所述箱体进风管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所述上层温湿度传感器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前面通过折页铰接有对开式密封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加湿器、加热抽湿风机、制冷风机及若干温湿度传感器的妥善配合,不仅可以达到对育苗箱内各个点的温湿度数据的实施采集,同时对培育箱内温湿度的做到稳定控制,大幅提升了箱内温湿度的均匀性,使用极为方便,对开式密封门可密封可敞开,实现内外气体交换自如。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培育箱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受外界干扰,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还可以自动调整到预设值,而且保持室内温湿度均匀稳定;尤为重要的是,还可与作物幼苗生长性状检测装置结合,一起工作,构造适用于高通量检测的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的主要组成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管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4所示的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包括前侧的箱体1和后侧的控制单元9,箱体1前面通过折页13铰接有对开式密封门14,其上设有门把手,该对开式密封门14关上后可使得培育箱达到密封状态,打开后放入或取出幼苗,控制单元9为一总控箱,箱体1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箱体1的箱体支架15,箱体1内顶部设有为幼苗提供光源的LED灯16,箱体1内还设有用于加热和抽湿两的加热抽湿风机2、制冷风机3及六个温湿度传感器4,在作物幼苗的培育过程中,通过这六个温湿度传感器4对各个位置的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箱体1外设有加热装置5、制冷装置6及加湿器7,加热装置5可采用空气加热器,制冷装置6可采用空气制冷器,加热装置5的进风口与加热抽湿风机2连接,制冷装置6的进风口与制冷风机3连接,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制冷装置6的出风口及加湿器7的加湿口分别与箱体进风管8相连,箱体进风管8的出风口8.1位于箱体1内;温湿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单元9分别与加热装置5、加热抽湿风机2、制冷装置6、制冷风机3及加湿器7的执行端相连。其中,加热装置5的出风口与箱体进风管8间连有通热风管道10,制冷装置6的出风口与箱体进风管8间连有通冷风管道11。加湿器7的加湿口与箱体进风管8间连有通湿气管道12(如图5所示)。

上述方案中,如图4所示,六个温湿度传感器4分为两组,包括固定在箱体1内三分之二高度处的三个上层温湿度传感器4.1和固定在箱体1内三分之一高度处的三个下层温湿度传感器4.2,上层温湿度传感器4.1通过箱体支架固定,下层温湿度传感器4.2通过支架固定在箱体1底板上方,加热抽湿风机2和制冷风机3布置在箱体1底板上。箱体进风管8呈弯折状,位于箱体1内的上层温湿度传感器4.1上方。总控箱上设有用于防止漏电的漏电保护器17,为系统电路部分降温的散热扇18及实时显示箱内温度、湿度和设定温度、湿度的显示屏19。

上述作物幼苗生长培育箱的工作过程如下:

1、设定温湿度阈值:根据相应的作物幼苗生长最适温度和湿度设定系统的温度和湿度阈值,可以直接在总控箱上进行设定;

2、系统检测温湿度值:通过六个温湿度传感器4检测箱体1内的摄氏温度和相对湿度并进行数据储存;

3、显示当前温湿度:将步骤2中检测到的六组温度和湿度数据的平均值分别在显示屏19上显示出来;

4、温湿度的控制:将步骤3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平均值和步骤1设定的温度和湿度阈值进行对比,会出现以下五种情况:

1)若温湿度检测的数值在设定的温湿度阈值范围内则系统平稳工作;

2)若检测的温度值低于设定的温度阈值,则开启加热抽湿风机2,对培育箱进行加热;

3)若检测的温度值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则开启制冷风机3,对培育箱进行降温;

4)若检测的湿度值低于设定的湿度阈值,则开启加湿器7,对培育箱箱进行加湿;

5)若检测的湿度值高于设定的湿度阈值,则开启加热抽湿风机2,对培育箱抽湿。

其中,在控温过程中:如果温度的平均值在设定的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培育箱保持温度不变;若温度平均值低于温度阈值,则系统控制加热装置5和加热抽湿风机2进行工作,热风通过通热风管道10再经箱体进风管8进入箱体1内对箱体1内进行加热达到设定阈值后停止加热;若温度高于设定的阈值则系统控制制冷装置和制冷风机3进行工作,冷风通过通冷风管道11再经箱体进风管8进入箱体1内对箱内进行制冷,达到设定阈值范围内停止制冷。另外,在控湿过程中:如果湿度的平均值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培育箱保持湿度不变;若湿度平均值低于设定的阈值,则系统控制加湿器7进行工作,通过通湿气管道12将水进行雾化,水雾通过通湿气管道12经箱体进风管8进入箱体1内对箱内进行加湿,当达到设定阈值范围内停止加湿;若湿高于设定的阈值则系统控制加热抽湿风机2进行工作,对箱内进行抽湿,此时加热装置5不工作,箱体进风管8将培育箱内的湿气抽出,完成抽湿降湿的工作,当湿度达到设定范围内停止抽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