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消毒功能的电动打顶抑芽剪及打顶抑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2427发布日期:2018-08-04 10:5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消毒功能的电动打顶抑芽剪及打顶抑芽系统。



背景技术:

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经济价值主要决定于叶片的产量。因而要去除烟草植株在生长过程中的顶端优势,尽可能促进烟草植株的叶片生长。故目前通常采取打顶抑芽的方式对植株进行处理,去除顶端优势,从而大幅度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主要还是采取人工打顶抑芽的方式,操作人员直接采用打顶刀对植株打顶,然后再统一喷洒抑芽剂。该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而且喷洒抑芽剂时经常会出现喷洒不均或漏喷的情况,最终导致抑芽效果远低于预期值,难以大幅度增加烟叶产量。除此之外,剪切端面为平面,在烟杆中心易形成积水,积水容易渗透至空心植株内部,造成植株腐坏,且存在极少数被感染的烟草杆,当打顶刀对其打顶时,刀刃极易携带病毒或细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最终致使植株大面积坏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消毒功能的电动打顶抑芽剪及打顶抑芽系统,可提高打顶抑芽效率,增强打顶抑芽效果,同时能够快速便捷对刀刃进行消毒,防止烟草植株交叉感染,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消毒功能的电动打顶抑芽剪,包括三级齿轮传动部件、喷药部件、抑芽剂输送管和消毒液输送管,以及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的定刀体和动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刀体前端的定刀刃相对于定刀体后端的定刀柄呈向下倾斜 30°设置,所述动刀体前端的动刀刃相对于动刀体后端的动刀柄呈向下倾斜 30°设置;

所述定刀体和动刀体外侧均设有呈弧状结构的喷药部件,所述喷药部件上设有药液流道,喷药部件内壁底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与药液流道连通的喷孔;

所述喷药部件的定喷药头设置在定刀体上,喷药部件的动喷药头设置在动刀体上,所述定喷药头内的药液流道与抑芽剂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动喷药头内的药液流道通过连接管与定喷药头内的药液流道相连通;

所述定喷药头内侧设有弧形凹槽用以安装消毒构件,弧形凹槽上均匀设有消毒液浸出孔与定喷药头内的消毒液流道相连通,且该消毒液流道与消毒液输送管相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将定刀刃和动刀刃的剪切面朝下设置,使得被打顶的植株顶端切口呈斜面,在顶端枯萎过程中,烟杆中心不会形成积水,避免了积水向植株内部渗透,从而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而在打顶的同时,喷药部件开始工作,朝下方植株喷洒抑芽剂,促进老叶生长,抑制嫩芽发展,从而保证植株枝繁叶茂;而消毒构件能够及时便捷的对刀刃进行消毒,避免植株交叉感染,从而确保存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定刀体和动刀体通过枢轴铰接,所述定喷药头后端设有的定喷药头连接柄和定刀体后端的定刀柄一起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动喷药头后端设有的动喷药头连接柄,连接板和动刀体后端的动刀柄可拆卸地与扇齿轮安装在一起,所述枢轴穿设在定刀体、动刀体、定喷药头和动喷药头的重合位置。采用上述结构,实现喷药部件与定、动刀体随同运动,保证准确均匀的喷洒抑芽剂。除此之外,还便于各个部件的组装与拆卸,易于保养与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构件嵌设在定喷药头内侧弧形凹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实现对刀刃进行实时消毒,便于安装消毒构件。

作为优选:所述消毒构件为海绵。采用上述结构,材料易获得,成本低廉,且擦拭消毒效果佳。

作为优选:所述喷孔向下倾斜45°设置。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喷射而出的药液呈锥状汇至于烟杆上,避免药液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扇齿轮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相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轴和电机固连;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安装在固定板的相应位置。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实现,且可靠性高。

一种打顶抑芽系统,其关键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固定于扇齿轮上设有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磁信号传感器安装于固定板上设有的凸缘通孔内,剪刀闭合时,第一磁铁位置靠近第一磁信号传感器;所述第二磁铁固定于扇齿轮上设有的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磁信号传感器安装于固定板前端设有的通孔内,剪刀张开时,第二磁铁位置靠近第二磁信号传感器。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准确的检测刀刃闭合或者张开的位置,且传感器采购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盒和固定板相固定安装,所述电机安装于手柄盒上部,开关按钮安装固定于手柄盒内侧,电磁阀镶嵌安装于手柄盒底部凹槽。采用上述结构,手柄盒结构紧凑,符合人机工程,便于操作人员持握。

作为优选:所述供液箱内部包括消毒液存储仓和药液存储仓,所述消毒液存储仓与消毒液输送管,药液存储仓与药液输送管连通,所述供液箱上设有用于背挎的软带。采用上述结构,操作人员能够将供液箱背挎在肩上,便于携带,同时药液箱能够提供充足的消毒液和药液,满足连续工作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消毒功能的电动打顶抑芽剪及打顶抑芽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携带,操作方便,仅仅只需按动按钮,特别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作业;打顶抑芽工序同时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打顶后植株剪切面为斜面,避免了积水向植株内部渗透,防止植株腐坏;采用实时消毒的方式,有效避免了植株交叉感染,保证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打顶抑芽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动打顶抑芽剪结构俯视图;

图3为电动打顶抑芽剪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定刀体和动刀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及手柄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喷药部件和消毒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动喷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定喷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喷药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板及磁信号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2至图10所示的带消毒的电动打顶抑芽剪,主要包括三级齿轮传动部件、喷药部件(4)、抑芽剂输送管(17)和消毒液输送管(18),以及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的定刀体(1)和动刀体(2),如图4和图5所示,定刀体(1) 前端的定刀刃(1a)相对于定刀体(1)后端的定刀柄(1b)呈向下倾斜30°设置,动刀体(2)前端的动刀刃(2a)相对于动刀体(2)后端的动刀柄(2b) 呈向下倾斜30°设置,定刀体(1)和动刀体(2)通过枢轴(3)铰接;本实施例中定刀刃(1a)为厚的钝刀片,动刀刃(2a)为薄的锐刀片,工作时,主要依靠动刀刃运动切削烟杆,采用该结构就可以实现植株的剪切面为向下的倾斜面,有利于顶端封闭。

参考图2、图4和图10,在扇齿轮和固定板上分别安装两对磁铁和磁信号传感器,用以准确检测刀体张开和闭合位置。第一磁铁(19a)固定于扇齿轮(7) 上设有的第一通孔(7a)内,第一磁信号传感器(20a)安装于固定板(10)上设有的凸缘通孔(10a)内,第一磁铁(19a)和第二磁信号传感器(20a)垂直相对时,即刀体闭合位置,同时也是喷药系统开始喷药的信号;第二磁铁(19b) 固定于扇齿轮(7)上设有的第二通孔(7b)内,第二磁信号传感器(20b)安装于固定板(10)前端设有通孔(10b)内,剪刀张开时,第二磁铁(19a)和第二磁信号传感器(20a)垂直相对时,即刀体最大张开位置,用以打顶抑芽剪复位。

参考图2、图3和图6,定刀体(1)和动刀体(2)的外侧均设有呈弧形喷药部件(4),两个喷药部件(4)互补,近似成圆环,且具有一定高度。其定喷药头近刀刃端(4a1)相对于定喷药头(4a)后端的定喷头连接柄(4a2)呈向下倾斜30°设置,定喷药头连接柄(4a2)和定刀体(1)后端的定刀柄(1b) 一起安装在固定板(10)上,本实施例中定喷头连接柄(4a2)与定刀柄(1b) 通过螺栓一起安装固定在固定板(10)上,且定喷药头连接柄(4a2)位于定刀柄(1b)下方;其中动喷药头近刀刃端(4b1)相对于动喷药头(4b)后端的动喷药头连接柄(4b2)呈向下倾斜30°设置,动喷药头连接柄(4b2)、动刀体(1) 后端的动刀柄(1b)、连接板(6)、扇齿轮(7)安装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动喷药头连接柄(4b2)、动刀柄(1b)、连接板(6)、扇齿轮(7)通过螺栓相连接,连接位置从上至下依次为动喷头连接柄(4b2)、扇齿轮(7)、连接板(6)、动刀柄(1b);定喷药头(4a)和动喷药头(4b)对应枢轴(3)的位置均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枢轴(3)贯穿定刀体(1)和动刀体(2)、定喷药头(4a) 和动喷药头(4b),运行时,这四者绕枢轴转动协同配合工作。

参考图2、图3、图6至图9,喷药部件(4)内部设有药液流道(4c1),并且两个药液流道(4c1)借助设置在喷药部件(4)后面的连接管(4c3)实现管路连通,喷药部件(4)下侧内壁设有45°倒角,喷孔(4c2)均匀的布置在倒角面上,且与各自的药液流道(4c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结合实验,喷孔(4c2) 喷射角度为向下倾斜45°,使得喷射的药液呈锥状汇至于中心,确保药液都能喷至烟杆上,避免药液浪费,增强抑芽效果。

参考图6、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依靠在定喷药头(4a)上设有的消毒构件(5)实现对刀刃及时有效的消毒。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在正对定刀刃(1a) 位置的定喷药部件上设有弧形凹槽(4a3),消毒构件(5)镶嵌安装在弧形凹槽(4a3)内,弧形凹槽(4a3)上均匀分布着消毒液浸出孔(4a4),浸出孔(4a4) 与定喷药头(4a)内设有的消毒液流道(4a5)相连通,消毒液流道(4a5)与消毒液输送管(18)相连接,实现消毒液从消毒液输送管(18)至消毒液流道 (4a5)、浸出孔(4a4)、消毒构件(5)的输送。剪刀闭合剪切时,动刀刃(2a2) 将嵌入消毒构件(5),完成对动刀刃(2a2)的擦拭消毒。本实施例中,为减少成本,便于安装,消毒构件(5)可以采用海绵,海绵的吸水特性能够大大减少消毒液的浪费。

参考图2、图4、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采用三级齿轮传动方式,扇齿轮(7)和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 和第三齿轮(13)分别相啮合传动,第三齿轮轴(13a)和电机(14)固连;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3)分别安装在固定板(10)的相应位置。动力从电机(14)至第三齿轮(13)、第二齿轮(12)、第一齿轮(11)、扇齿轮(7)依次传输,最终带动与扇齿轮(7)相固连的动刀体(2)和动喷药头 (4b)绕枢轴(3)转动,实现动力的传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用人持握,所述手柄盒(9)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手柄盒(9)结构紧凑,安装在固定板上,开关按钮(16)安装固定于手柄盒(9) 内侧,电机(14)安装在手柄盒(9)上部,电磁阀(15)镶嵌安装于手柄盒(9) 底部凹槽。持握时,食指恰好能够放置于开关按钮(16)之上,轻轻拨动食指就能按动开关按钮(16),实现打顶抑芽工序的控制。

参考图1所示的打顶抑芽系统,主要由供液箱(8)和带消毒功能的电动打顶抑芽剪组成,如图所示,供液箱(8)整体呈长方体状,由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供液箱(8)上端敞开,上部形成中控的收纳室(8a),不使用时可暂时用于存放打顶抑芽剪及其他的工具;下部包括消毒液存储仓(8b)和药液存储仓 (8c),消毒液存储仓(8b)与消毒液输送管(17),药液存储仓(8c)与药液输送管(18)连通,为喷药系统和消毒系统提供充足的药液;供液箱(8)上设有用于背挎的软带(8d),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供液箱(8)背挎在肩上,易于携带,便于持续工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