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628发布日期:2018-07-10 20:50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收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禽畜饲养业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巨量的畜禽粪便会对环境造成氮磷污染,粪便中还含有大量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形成病原菌污染。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已经受到国家及各级部门的重视。对畜禽粪便处理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将畜禽粪便转化成无臭、无害的作物有机肥。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又称亮斑扁角水虻,属于双翅目水虻科,其幼虫(又称凤凰虫)取食各种有机物,是一种可以高效处理畜禽粪便的生物反应器。畜禽粪便经黑水虻转化后,可使粪便总重减少36%以上,粪便中的总氮减少31%以上,粪便中沙门氏菌降低2000倍以上,处理后的残余物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这种有机肥可以替代培养牧草所需的商业性肥料;可明显减少叶部及土传病害的发生。

黑水虻老熟幼虫及蛹还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可以作为饲养宠物、水产的蛋白饲料或添加剂,进一步提高了畜禽粪便的利用价值。因此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生产优质有机肥的产业前景广阔。然而在黑水虻饲养过程中,需要将老熟幼虫和粪便残渣分离开,需要合适的装置进行分离,利用黑水虻老熟幼虫自动爬出取取食物渣堆的行为特性,设计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包括围挡结构、用于饲养幼虫的第一容器及用于容纳蛹的第二容器;所述围挡结构与所述第一容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围挡结构通过粘结剂与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粘结为一体。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容器部分地嵌套于所述第二容器上。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容器的外侧粘接有两个对称的把手,所述把手位于第二容器的中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围挡结构为方形围挡或圆形围挡,其为pp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方形围挡由四条边框依次围合而成,所述边框的宽度为6cm,厚度为2mm。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容器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所述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老熟幼虫进入口及老熟幼虫爬出口,沿着所述老熟幼虫爬出口向内压设有倒梯型槽。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容器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容器为空心长方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容器的内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粘结有相同的档条。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圆形围挡的直径为48cm,厚度为2mm。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容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老熟幼虫进入口及老熟幼虫爬出口,沿着所述老熟幼虫爬出口向内压设有倒圆台型槽。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容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上分别对称地粘结有两个相同的档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用本装置饲养黑水虻可以达到自动分离黑水虻蛹及畜禽粪便残渣的效果,替代人工用筛子使虫、粪分离的过程。用本装置收集蛹节省人工成本,同时收集到的蛹体干净,便于深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围挡结构与第一容器的组装示意图,图中黑色箭头表示老熟幼虫的爬行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容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第一容器的内部结构(倒梯形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围挡结构与第一容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箭头表示老熟幼虫的爬行方向;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围挡;2-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4-老熟幼虫;5-粪便残渣;6-老熟幼虫进入口;7-老熟幼虫爬出口;8-老熟幼虫进入口;9-内部挡条;10-把手;11-倒梯型槽;

1’-围挡;2’-第一容器;3’-第二容器;5’-粪便残渣;6’-老熟幼虫进入口;7’-老熟幼虫爬出口;8’-老熟幼虫进入口;9’-内部档条;10’-把手;11’-倒圆台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收集黑水虻蛹的装置,包括围挡结构1、用于饲养幼虫的第一容器2及用于容纳蛹的第二容器3;所述围挡结构1通过粘结剂与所述第一容器2的顶部粘结为一体,形成结构A(高度为21cm),将结构A部分地套嵌在所述所述第二容器3上以使得第一容器2与第二容器3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容器3的外侧粘接有两个对称的把手,所述把手位于第二容器的中部,把手长度为20cm,宽为1cm,厚度为1cm。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围挡结构1可以为方形围挡或圆形围挡,其作用是为了防止老熟幼虫爬走、跌落至容器2的外部;所述围挡结构1、第一容器2及第二容器3均为塑料(pp)材质。

当所述围挡结构为方形围挡时,所述方形围挡由四条边框依次围合而成,所述边框的宽度为6cm,厚度为2mm。所述第一容器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其壁厚为2mm,长为b=53cm,宽为a=40cm,高为d=15cm,且所述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老熟幼虫进入口及老熟幼虫爬出口,沿着所述老熟幼虫爬出口向内压设有倒梯型槽11,所述倒梯型槽11的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j=45°,且所述倒梯型槽11的上表面为长46cm(f),宽20cm(e)的长方形,其下表面为长28cm(h),宽20cm(i)的长方形,其中两个侧面为上底28cm(h),下底46cm(f),高9cm(g)的等腰梯形;老熟幼虫进入口为两个形状相同、位置对称的椭圆形开口,其长轴为30cm,短轴为6cm。所述第二容器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壁厚为2mm),其长度为n=53.4cm,宽度为p=40.4cm,高度为m=12cm。且所述第二容器的内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对称位置分别粘结有相同的档条(用于承载结构A),档条长为50cm,宽为1cm,厚为1cm,且所述档条与两个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档条距方形围挡上沿的距离为k=6cm。(见图2-图5)。

当所述围挡结构为圆形围挡时,所述圆形围挡的直径为48cm,厚度为2mm。所述第一容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其直径为a’=48cm,且所述所述第一容器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老熟幼虫进入口及一个老熟幼虫爬出口,沿着所述老熟幼虫爬出口向内压设有倒圆台型槽11’,所述倒圆台型槽11’的侧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j’=45°,且所述倒圆台型槽11’的上表面直径为28cm,其下表面为长14cm,其高为7cm(d’);老熟幼虫进入口为四个形状相同、位置对称的椭圆形开口,其长轴为27cm,短轴为6cm。其中所述第二容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壁厚为2mm),其直径为p’=48.4cm,高为m’=12cm。且所述第二容器的内壁上分别对称地粘结有两个相同的档条(用于承载结构A),档条长为40cm,宽为1cm,厚为1cm,且所述档条与侧壁紧密贴合。所述档条距圆形围挡上沿的距离为k’=6cm。(见图7-图9)。

具体实施时,将黑水虻卵和畜禽粪便(二者的重量百分比为1:1000)由第一容器2的老熟幼虫爬出口加入,常温孵化7-12d后,黑水虻卵孵化为老熟幼虫并自动沿该倒梯型槽的斜面或该倒圆台型槽的侧面爬出,进入第二容器3化蛹,2-3天后(待80%老熟幼虫自动爬出后)即可收蛹(见图2,图8)。将上述的结构A取下后,就可以将第二容器3中的黑水虻蛹取出,并将第一容器2中黑水虻蛹的粪便残渣清理,从而达到分离黑水虻蛹和粪便残渣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