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588发布日期:2018-09-25 18:4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增大,人类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现状,生态保护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关注,生态环保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重视,而应用领域也已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园林建设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绿色环保建设。目前,在降雨的时候由于地面硬质化,雨水还没来及补充到地下水就迅速流走,无法对雨水进行充分的收集和利用,尤其是在干旱季节,地下水缺乏导致园林绿化体系需要大量水进行灌溉,浪费水资源,市政人员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同时,大量的雨水迅速流走给市政管网的排水系统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专利201520982665.7公开了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防蒸发层、渗透层、种植土层和蓄水层,起到了吸收并储存雨水,减小地表水流,减小城市绿地建设成本的作用;

但是该种生态带各层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易松动造成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提高了生态带中层与层之间结合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稳定性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保水层、种植土层和蓄水层,所述植被层种植绿色植物,保水层由活性炭和沙土混合组成,种植土层由黏土和石英砂混合组成,蓄水层由砾石和卵石混合组成;

植被层的厚度为h1,保水层的厚度为h2,种植土层的厚度为h3,蓄水池的厚度为h4,h1:h2:h3:h4=1:0.8:4:1.5;

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中还设有固结机构,所述固结机构包括主支承机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第三支撑机构;

主支承机构包括第一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和第三支承板,第二支承板和第三支承板倾斜向外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两侧、使主支承机构整体呈等腰梯形结构,若干主支承机构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主支承机构之间通过第四支承板加以连接,第一支承板连接在第二支承板和第三支承板底部之间,主支承机构设置在种植土层中;

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第一支撑杆和成螺旋状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外部的第一插接杆,第一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承板上、另一端穿过种植土层设置在保水层中;

第二支撑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第二支撑杆和成螺旋状固定在第二支撑杆外部的第二插接杆,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四支撑板上、另一端穿过种植土层和保水层设置在植被层中,第二支撑杆位于植被层中一端的长度为2-4cm;

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五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一端固定在一个主支承机构的第一支承板底部、另一端向第三支承板倾斜的插入蓄水层中,第四支撑杆一端固定在上述主支承机构位于第三支承板一侧的第四支承板底部、另一端向第二支承板倾斜的插入蓄水层中,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位于蓄水池中的一端通过第五支撑杆加以连接。

上述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杆倾斜向上设置。

上述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其中,第二插接杆倾斜向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结机构提高了生态带中层与层之间结合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植被层1、保水层2、种植土层3、蓄水层4、主支承机构5、第一支撑机构6、第二支撑机构7、第三支撑机构8、第一支承板9、第二支承板10、第三支承板11、第四支承板12、第一支撑杆13、第一插接杆14、第二支撑杆15、第二插接杆16、第三支撑杆17、第四支撑杆18、第五支撑杆19。

如图所示一种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自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1、保水层2、种植土层3和蓄水层4,所述植被层种植绿色植物,保水层由活性炭和沙土混合组成,种植土层由黏土和石英砂混合组成,蓄水层由砾石和卵石混合组成;

植被层的厚度为h1,保水层的厚度为h2,种植土层的厚度为h3,蓄水池的厚度为h4,h1:h2:h3:h4=1:0.8:4:1.5;

园林雨水蓄留生态带中还设有固结机构,所述固结机构包括主支承机构5、第一支撑机构6、第二支撑机构7和第三支撑机构8;

主支承机构包括第一支承板9、第二支承板10和第三支承板11,第二支承板和第三支承板倾斜向外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两侧、使主支承机构整体呈等腰梯形结构,若干主支承机构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主支承机构之间通过第四支承板12加以连接,第一支承板连接在第二支承板和第三支承板底部之间,主支承机构设置在种植土层中;

第一支撑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第一支撑杆13和成螺旋状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外部的第一插接杆14,第一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承板上、另一端穿过种植土层设置在保水层中,所述第一插接杆倾斜向上设置;

第二支撑机构包括圆柱体结构的第二支撑杆15和成螺旋状固定在第二支撑杆外部的第二插接杆16,第二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四支撑板上、另一端穿过种植土层和保水层设置在植被层中,第二支撑杆位于植被层中一端的长度为2-4cm,第二插接杆倾斜向下设置;

第三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17、第四支撑杆18和第五支撑杆19,第三支撑杆一端固定在一个主支承机构的第一支承板底部、另一端向第三支承板倾斜的插入蓄水层中,第四支撑杆一端固定在上述主支承机构位于第三支承板一侧的第四支承板底部、另一端向第二支承板倾斜的插入蓄水层中,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位于蓄水池中的一端通过第五支撑杆加以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