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6581发布日期:2018-07-24 18:3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以果蝇为代表的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有以下几种:(1)、人工防治:及时把遭受果实蝇危害的果园的落果、烂果清除掉,可以采用深埋、焚烧、水烫等处理方法杀死果内幼虫,杜绝繁殖;(2)、诱杀雄虫:利用性引诱剂和专门的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减少雄性果实蝇数量,降低雌雄交配产卵数量;(3)、化学防治:采用农药防治,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1000倍、90%的敌百虫稀释800倍或4.5%高效氯氰菊酯稀释1500倍,喷施杀虫;(4)、瓜果套袋:采用套袋保护是有效的物理防治措施,对瓜果用塑料薄膜或者纸袋等套袋,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可以提高瓜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然而,现有的防治方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人工防治工作量大,只能除掉部分幼虫,没法杜绝成虫危害;诱杀雄虫的方法只能引诱雄虫,而雌虫产卵没法杜绝,危害依然严重;化学防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害虫的抗性进化,具有抗杀虫剂的昆虫种类呈指数上升,并出现具有交叉抗性或进一步发展成具有多种抗性的昆虫,使得化学防治日益困难,而且化学防治产生的化学毒物和生物的放大作用,使得化学毒物通过食物链富集于人体,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瓜果套袋会造成水果光合作用减弱,糖分积累减少,口感不佳。

因此,研发出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虫害防治存在着防治效果差、易造成杀虫剂富集以及影响瓜果品质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虫害防治存在着防治效果差、易造成杀虫剂富集以及影响瓜果品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所述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单元、害虫收集单元和引诱液释放单元;

所述诱捕单元、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以及所述害虫收集单元依次连接且相通;

所述诱捕单元为一双层结构,所述诱捕单元的夹层中设置有光源,所述诱捕单元的表面设置有孔状结构,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释放的引诱剂通过所述孔状结构释放到害虫诱捕装置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设置于所述诱捕单元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防护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诱虫色板。

优选地,所述防护单元为伞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防护单元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诱捕单元与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通过螺纹和/或卡扣连接,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与所述害虫收集单元通过螺纹和/或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诱捕单元与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通过第一通道连接,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与所述害虫收集单元通过第二通道连接;

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通道的直径为30~45mm;

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为90~135mm。

优选地,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包括:吸附层、诱虫液、棉线以及外壳;

所述吸附层、诱虫液以及棉线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分别于所述害虫收集单元和诱捕单元连接固定;

所述吸附层吸收有诱虫液,所述棉线与所述吸附层连接,所述棉线伸入所述诱捕单元和/或所述害虫收集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还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吸附层放置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所述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单元、害虫收集单元和引诱液释放单元;所述诱捕单元、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以及所述害虫收集单元依次连接且相通;所述诱捕单元为一双层结构,所述诱捕单元的夹层中设置有光源,所述诱捕单元的表面设置有孔状结构,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释放的引诱剂通过所述孔状结构释放到害虫诱捕装置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诱捕单元夹层中的光源以及通过孔状结构释放的引诱剂二者,均可以起到吸引害虫从诱捕单元的孔状结构进入诱捕单元,同时,引诱液释放单元中的引诱液可进一步引诱害虫进入害虫收集单元,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整个诱虫灭虫过程不使用杀虫剂,不会在瓜果表面形成残留和/或影响瓜果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虫害防治存在着防治效果差、易造成杀虫剂富集以及影响瓜果品质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挂钩1、防护单元2、诱捕单元3、孔状结构31、引诱液释放单元4、吸附层41、棉线42、第一通道51、第二通道52以及害虫收集单元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虫害防治存在着防治效果差、易造成杀虫剂富集以及影响瓜果品质的技术缺陷。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进行具体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单元3、害虫收集单元6和引诱液释放单元4;诱捕单元3、引诱液释放单元4以及害虫收集单元6依次连接且相通;诱捕单元3为一双层结构,诱捕单元3的夹层中设置有光源,诱捕单元3的表面设置有孔状结构31,引诱液释放单元4释放的引诱剂通过孔状结构31释放到害虫诱捕装置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虫害防治存在着防治效果差、易造成杀虫剂富集以及影响瓜果品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诱捕单元3的夹层中设置有光源,此处的光源起到了光诱的效果,尤其是在昏暗的夜间,可吸引周边甚至远处的害虫通过诱捕单元3表面的孔状结构31,进入诱捕单元3的内部。

与此同时,由于引诱液释放单元4与诱捕单元3连接且相通,引诱液释放单元4中的引诱液也可以扩散到诱捕单元3中,然后,再进一步地通过孔状结构31扩散到害虫诱捕装置的外部周边环境中,与光诱相配合,起到味诱的技术效果,吸引害虫通过孔状结构31进入诱捕单元3中。

第三,害虫收集单元6与引诱液释放单元4也是连接相通的,害虫可进入害虫收集单元6中,更加不易飞出,确保了良好的诱虫效果,将害虫诱入装置内部后,不易飞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诱虫效果良好,整个诱虫的过程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类产品,不会造成蔬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同时,不会有任何对蔬果表面起到覆盖影响光合作用的操作,确保了诱虫效果的同时还不会由于缺乏光合作用而影响蔬果的品质。

为防止雨水、露水等液体通过孔状结构31进入害虫诱捕装置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防护单元2,防护单元2设置于诱捕单元3的上方。防护单元2可起到一个遮蔽作用,有效的防止液体或者是其它杂物,如灰尘等进入害虫诱捕装置的内部,确保了装置内部的诱捕单元3中的光源不会损坏以及引诱液释放单元4中的引诱液不会被稀释,有效延长了害虫诱捕装置的单次使用周期,无需频繁维护,既可以确保良好的诱虫效果,又降低了了诱虫的繁琐程度。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提升害虫诱捕装置整体对于害虫的吸引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防护单元2的外表面设置有诱虫色板。诱虫色板可以制作成果蔬的色彩,与前述的味诱和光诱共同配合,提升诱捕装置的诱虫效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根据所诱捕害虫种类的不同,选用不同颜色的诱虫色板,如:亮黄色、翠绿色等。

在确保防护单元2对于诱捕单元3良好的诱捕效果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以防护单元2体积小、安装方便的设计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中,防护单元2为伞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还包括:挂钩1,挂钩1与防护单元2的顶部连接。挂钩1可方便害虫诱捕装置的拆卸及安装,将害虫诱捕装置固定在各种需要进行诱捕的地方,同时,还可以确保良好的固定效果,安装完成后,不会轻易掉落。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所吸引的害虫种类的不同,需在引诱液释放单元4放置不同类型的引诱液,同时,还需根据释放的时间增添引诱液,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诱捕单元3与引诱液释放单元4通过螺纹和/或卡扣连接。螺纹和/或卡扣的连接方式,既可以确保诱捕单元3与引诱液释放单元4连接稳定,安装后不会掉落分离;同时,拆卸、固定都很方便,便于技术人员操作使用。

同理,为便于害虫收集单元6的定期清洗,同时兼顾以引诱液释放单元4和害虫收集单元6连接稳定不发生掉落,本实用新型实施提共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中,引诱液释放单元4与害虫收集单元6通过螺纹和/或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要确保害虫通过孔状结构31进入诱捕单元3后,可以顺利的经由引诱液释放单元4进入害虫收集单元6;第二,要确保引诱液释放单元4中的引诱液可以充满装置的整个内部腔体,使得害虫不愿意飞出装置,优化诱捕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诱捕单元3与引诱液释放单元4通过第一通道51连接,引诱液释放单元4与害虫收集单元6通过第二通道52连接;第一通道5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通道51的直径为30~45mm;第二通道52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通道52的直径为90~135mm。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在确保引诱液释放单元4可以稳定、持续的释放引诱液维持较长的时间,可向害虫诱捕装置的整个装置内部扩散引诱液,同时,兼顾以引诱液释放单元4结构简单、便于日常安装维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引诱液释放单元4包括:吸附层41、诱虫液、棉线42以及外壳;吸附层41、诱虫液以及棉线42设置于外壳的内部,外壳分别于害虫收集单元6和诱捕单元3连接固定;吸附层41吸收有诱虫液,棉线42与吸附层41连接,棉线42伸入诱捕单元3和/或害虫收集单元6中。

进一步地优化引诱液的扩散效果,本实用引诱液释放单元4还包括:支架;支架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吸附层41放置在支架上。吸收有引诱液的吸附层41在支架的作用下悬空放置,可更好地向装置内四面八方扩散引诱液,从而起到了更加优化的诱虫效果。

为便于引诱液释放单元4的清洗及日常维护,如增添、更换引诱液,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中,支架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害虫诱捕装置,所述害虫诱捕装置包括:诱捕单元、害虫收集单元和引诱液释放单元;所述诱捕单元、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以及所述害虫收集单元依次连接且相通;所述诱捕单元为一双层结构,所述诱捕单元的夹层中设置有光源,所述诱捕单元的表面设置有孔状结构,所述引诱液释放单元释放的引诱剂通过所述孔状结构释放到害虫诱捕装置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诱捕单元夹层中的光源以及通过孔状结构释放的引诱剂二者,均可以起到吸引害虫从诱捕单元的孔状结构进入诱捕单元,同时,引诱液释放单元中的引诱液可进一步引诱害虫进入害虫收集单元,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整个诱虫灭虫过程不使用杀虫剂,不会在瓜果表面形成残留和/或影响瓜果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害虫诱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虫害防治存在着防治效果差、易造成杀虫剂富集以及影响瓜果品质的技术缺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