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33482发布日期:2018-06-08 19:25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花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大色艳,型美香浓,雍容华贵,艳丽多姿,历来被视作富贵、平安、吉祥和喜庆的象征。牡丹春节催花自产生之日起,为历代国人所喜爱,赏牡丹、送牡丹自古就是我国南、北各地的习俗。通过催花技术,让牡丹在春节盛开,并且可以利用冬季的自然低温,使牡丹单株花期延长到20-40天,延长了人们赏花的时日,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色彩。

新疆属于寒旱区,乌鲁木齐市植物园经度87°33´ E,纬度43°53´ N,海拔715m-721m,土壤酸碱度7.2,年平均温度7.3℃,极端最高温度40.6℃,极端最低温度-41.5℃,年平均降水量245mm,年平均蒸发量2500mm。地区春节期间开花植物较少,对牡丹进行反季节催花,可在春节期间观赏,将大大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新疆乌鲁木齐市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根据牡丹生物学特性、抗性能力等方面,对牡丹作重点引种驯化、并进行反季节催花,可丰富乌鲁木齐市的牡丹种质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严寒地区及干旱地区的天气和土壤等问题,设计和实施一种增长花期,增艳花色,花繁叶茂,提高催花质量和成功率的牡丹冬季催花技术手段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起苗:每年10月上旬,从苗圃中选取4-6年生牡丹植株,所选牡丹植株上至少有 5-8 个枝条,每个枝条上至少有 2个膨大的顶花芽;

二、移栽:牡丹植株起苗后剪除病根、弱根,先晾根7天进行上盆,移栽前药液浸泡处理根系2小时,预防病害,促进发根,移栽后浇水并在-6℃-0℃低温处理20-30天后移入温室,进行催花;上盆后 3-4 天每天均浇透水一次,加速植株“返水”,浇水时间为日出后1-2h之内进行,并保持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80%-90%;

三、温室管理:

(一)第一阶段缓苗期至露芽期,此阶段约为8-10 天;牡丹植株移入温室后先经过一周的相对低温阶段,第一周温度控制在夜间不低于8℃,白天平均温度17-19 ℃;第二周之后,夜间最低温度一般不低于13℃,白天平均温度 20-22℃;

(二)第二阶段显蕾期至透色期,此阶段是催花的关键时期,牡丹由花蕾初现至含苞欲放需要20-23天,(1)药剂处理:牡丹上蕾后,在幼蕾膨直径为1-1.5cm时,剥叶,每个蕾下留3片叶,去掉3-4片叶子;剥叶后,用250mg/L 赤霉素 GA3和0.1% 的维生素C涂抹,涂抹时用毛笔蘸取赤霉素绕花蕾的基部向上均匀涂抹,顶尖不抹,未剥叶不抹,隔日再次涂抹一次;(2)温室管理阶段,用67mg/L的芸苔素内酯在整个植株上进行喷洒,喷洒时间为进温室5天一次,牡丹植株现蕾80-90%时一次,展叶时一次,共计三次,(3)温室管理阶段,补光时间为叶片长出后,需要增加光照;(4)温室管理阶段,牡丹生长迅速,需水量较大,每天喷水1-2 次,3-5 天补水一次,每7-10 天浇透水一次;

(三) 第三阶段从绽口期到盛开期,单花开放至落蕾10-15天,待开花后,调低温室内的温度,保持室温5℃以上即可延长花期;同时,温室管理阶段,要及时修剪枝条,施肥,以及增加花盆土壤的透气性。

进一步,在上述步骤二中所述药液为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双吉尔、多菌灵和赤霉素3mg/kg的混合溶液,对牡丹植株进行浸泡处理根系,预防病害,促进发根。

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克服了新疆乌鲁木齐市严寒地区及干旱地区的天气和土壤等问题,使得牡丹在冬季增长了花期,增艳了花色,花繁叶茂;效果极其显著。另外,实践中,乌鲁木齐市植物园作为中国最西部牡丹第一园,于1985年首次引进20个品种,32棵牡丹种苗,经过专业科研人员30年的不断引种、改良、驯化,园中的牡丹数量由最初的32棵发展到目前的3万余棵,品种由过去的20种发展到目前的70余种,极大的丰富了西北地区牡丹品种的种质资源,从而奠定了中国最西部牡丹第一园的地位。我园于2015年2月10日至3月22日举办了首届牡丹展活动,进行赏牡丹、品牡丹等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并与2016、2017举办第二、三届牡丹展。

附图说明

附图1-附图4为冬季牡丹紫二乔经过反季花期调控技术处理和未处理后的对比图;附图5-附图10 为冬季牡丹迎红巧对经过反季花期调控技术处理和未处理后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春节供花为主要目标,以2个牡丹催花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研究解除牡丹花芽休眠的促成栽培技术。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牡丹品种从苗圃选取4-6年生的适于催花的紫二乔和迎红巧对,所选择的植株上至少有 5-8 个枝条,每个枝条上至少有 2 个膨大的顶花芽,其中紫二乔22株,迎红巧对12株。

包括下述步骤 :1)起苗:中秋前后,从苗圃选取4-6年生的适于催花的牡丹植株,所选择的植株上至少有 5-8 个枝条,每个枝条上至少有 2 个膨大的顶花芽;

2)移栽:起苗后剪除病根、弱根,先晾根一个星期后进行上盆,准备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呈黑色的优质草碳,移栽时,要用适宜 20-30mg/L 的吲哚丁酸溶液加多菌灵和辛硫磷进行浸泡处理根系,预防病害,促进发根。移栽后要浇足水分,并在-6℃-0℃低温处理后移入温室,进行催花;

3)药剂处理:牡丹上蕾后,在幼蕾膨大期直径约 1-1.5 cm时,对紫二乔和迎红巧对进行剥叶,每个蕾下留3片叶,去掉3-4片叶子。剥叶后,用 250 mg/L 赤霉素 GA3和1% 的维生素C涂抹,涂抹次数不可过多,太多容易造成发育畸形。涂抹时用毛笔蘸取赤霉素绕花蕾的基部向上均匀涂抹,顶尖不抹,未剥叶不抹,隔日涂抹一次,紫二乔共处理 8次,迎红巧对共处理3-4次;就停止使用。涂赤霉素的目的防止花蕾败育,剥叶后通常会有一半花蕾枯萎,涂抹后会有90%的花蕾可以保留下来。涂抹后促使花蕾生长大小一致,提高成蕾率,增强观赏效果。用67mg/L的芸苔素内酯在整个植株上进行喷洒,喷洒时间为进温室3天一次,现蕾80%-90%时一次,展叶时一次,共计三次。在此期间随时抹除茎基部萌蘖,并进行松土、拔草等管护工作;

4)宏观观测:在反季节牡丹整个生长期内,对紫二乔和迎红巧对进行物候观测和生长量测量,测量包括株高、冠幅、蕾高、蕾直径,并对蕾数、成花数,结实数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和对照试验的长势;

5)生理指标测定:对反季节牡丹紫二乔、银红巧对的根、茎、叶、花蕾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补光:待叶片长出后,要特别注意增加光照,促进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照不足时,要增加人工光源加光;

温室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缓苗期至露芽期,此阶段约为8-10 天。给此阶段牡丹鳞芽经水分、温度刺激后,休眠芽萌动,鳞片开列,芽尖外露;

温度:牡丹开花需经过一个由低到高的升温过程,所以温室内温度也应模拟自然界的变化。使植株先经过一星期的相对低温阶段,第一个星期,温度一般控制在夜间不低于13℃,白天平均温度17-19 ℃。第二周以后,适当提高温度,夜间最低温度一般不低于14-15℃,白天平均温度 20-22℃。待开花后,调低温度,保持室温5℃以上即可,温度较低则可延长花期;

同时,要及时修剪枝条、去除植株低部的丛生芽、经常对花盆基部的土壤进行划锄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要土施高浓度的腐熟的豆饼肥溶液,注意浓度适宜,勿使肥料过量。温度控制可通过开关风口来调节,但风口应缓慢开大,使植株逐渐适应。这一阶段晚上温度要求不太高,若温室内能达到此温度范围可不加温;

湿度:花芽的萌动必须有充足水分。上盆后 3-4 天每天均浇透水一次,加速植株“返水”,浇水时间宜于日出后1-2 h之内进行,水温与基质接近,可提前蓄积。要求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80%-90%。当表层基质微干时,可用喷雾器向植株茎基部喷水,保持基质湿润。

第二阶段显蕾期至透色期,此阶段是催花的关键时期,牡丹由花蕾初现至含苞欲放大致需要23天,幼蕾期蕾对温度极为敏感,要尽量保持温度稳定,防止寒流带来的强降温导致花蕾萎缩。植株进入展叶期后,白天加大通风。此阶段夜温升高,启动加温系统,随时监控温度的变化,避免过高过低;

水分:牡丹在这 40 天中生长迅速,需水量较大,应增加喷水次数。天气晴好不浇水时,一般每天喷水1-2 次,3-5 天浇小水一次,每 7-10 天浇透水一次。当植株进入展叶期时,适当加大浇水量;

剪枯枝:剪去枝条上部的枯枝,即当年生枝顶端,在入冬前回缩成一段枯死枝。在枝条顶端第一饱满花芽处距花芽1cm处斜剪,剪口斜面下端在所剪花芽的正背面。抹芽强壮枝条顶部留2个花芽,中庸枝留顶部1个花芽,其余花芽、叶芽、萌蘖均抹除;

抹芽:继续抹除萌蘖及无用芽,节约养分。压柄是指把侧向上生长的复叶柄用手将其压平或压弯,使叶片平伸或略下垂,消除顶端优势,使养分集中供应花蕾。压柄于叶柄 5 cm 以上时开始,可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在此期间,如果发现植株生长不良,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等叶面肥。

第三阶段从绽口期到盛开期,花朵即将开放,单花开放至落蕾正常情况下10-15天;

对春季正常生长开花的紫二乔和迎红巧对进行管护,物候观测,生长量测量及生理指标测定。

通过物候观测记录发现:

(1)冬季处理紫二乔在进温室后第2天现蕾,第12天开始展叶,第15天开始透色,第20天始花,第28天盛花,第36天末花并结实,第43天果变大;

(2)春季正常生长的紫二乔,4月10日现蕾(为和冬天时间对应,则4.9算第一天),第11天开始展叶,第25天花蕾透色,第33天始花,第37天盛花,第45天末花结实,第60天果变大;

(3)冬季迎红巧对进温室后第2天现蕾,第16天开始透色,第18天开始展叶,第27天始花,第34天盛花,第62天末花,第72天果变大;

(4)春季正常生长的迎红巧对,4月15日现蕾(为和冬天时间对应,则4.14算第一天),第19天开始展叶,展叶盛后花蕾败育。

通过生长量测量发现:一、如附图1-附图4所示,紫二乔:(1)处理的紫二乔红牌株高、蕾高、蕾直径整体大于未处理株高;(2)紫二乔未经过激素处理,在其生长过程中,花蕾败育,花蕾逐渐变小,变干瘪;(3)未处理的冠幅整体较大;(4)紫二乔处理的所有植株均开花,且开花数较,未处理的只有两株开花,且开花数较少,均只有一朵。结论:通过使用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效果极其显著。

二、如附图5-附图10 所示,迎红巧对:(1)处理的迎红巧对株高与未处理差异不大;(2)未处理的冠幅、蕾高、整体较大;(3)迎红巧对花蕾蕾高、蕾直径相对紫二乔较大;(4)迎红巧对处理、未处理的植株均开花。结论:通过使用寒旱区牡丹冬季花期调控方法,效果极其显著。

通过生理测定显示,经过激素处理的花株,其内含赤霉素水平,生长素水平和细胞分裂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紫二乔花部赤霉素含量在激素处理期间含量提升50%以上,迎红巧对花部赤霉素含量在激素处理期间含量提升130%以上;紫二乔花部生长素含量在激素处理期间含量提升1.5倍以上,迎红巧对花部赤霉素含量在激素处理期间含量提升3倍以上;紫二乔花部脱落酸含量在激素处理期间含量显著减少至几乎无含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