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的鞭向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9108发布日期:2018-06-19 19:05阅读:1371来源:国知局
雷竹的鞭向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雷竹的种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雷竹的鞭向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雷竹是禾本科植物,原产于浙江临安、安吉、余杭,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实为早竹的变种。雷竹性文雅,质脆弱,喜肥沃,怕积水,鞭细根少,3月初开始出笋,4月底结束,5月份新竹生长,抽枝展叶,6月份开始地下鞭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笋出土。雷竹以1年为一个周期,连年出笋。在年平均温度15.3℃、年降水量14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雷竹对土壤要求为疏松的沙质壤土,pH值微酸至中性,普通红壤与黄壤也适宜栽培。由于雷竹没有种子,所以雷竹造林一般采用移母竹造林或鞭节育苗造林。但鞭节育苗,要发展成高产竹林,速度慢、不经济,所以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移母竹造林。雷竹的种植应适当浅栽,种竹宜浅不宜深,一般以竹鞭在土中20-24厘米为好。竹子的生长点在鞭芽上,鞭根、芽都需要呼吸。而在实际栽种过程中,受重力影响,竹鞭容易朝底层土壤延伸,在实际浇水时,水分也容易受重力堆积在土壤下层,从而导致竹鞭栽种过深受较多水分影响而引起鞭根、芽缺氧,容易导致竹鞭烂芽烂鞭。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雷竹的鞭向处理装置,以对雷竹的鞭向进行处理,保证竹鞭在土壤中的深度,避免竹鞭烂芽烂鞭。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雷竹的鞭向处理装置,包括垂直分布的主套筒和侧套筒,主套筒和侧套筒之间滑动连接,主套筒包含多个层叠分布的主套环,相邻主套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网,远离侧套筒的主套环上固定连接有主齿条;侧套筒包含多个层叠分布的侧套环,相邻侧套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网,远离主套筒的侧套环上固定连接有侧齿条,侧齿条和主齿条之间卡合,侧齿条、主齿条、主套环和侧套环顺次连接并围合成矩形。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主套筒用于套装母竹,侧套筒用于套装竹鞭,从而使得母竹和竹鞭呈垂直状态而被种植于土壤中。当竹鞭在重力作用下向土壤下层歪长时,竹鞭的重量将压动侧套筒发生倾斜,从而使得与侧套筒固定连接的侧齿条跟随发生倾斜。通过观察侧齿条在地面上的部分是否倾斜,即可知道竹鞭的生长深度是否发生了改变;且侧齿条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竹鞭的生长深度变化越大,从而提醒种植人及时处理,以达到保持竹鞭鞭向正常生长的目的。第一弹性网和第二弹性网一方面能够降低对竹鞭上鞭芽的损害,利于鞭芽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便于主齿条或侧齿条的移动,当鞭向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侧齿条与主套筒之间的距离,可使侧套筒长度发生变化而将长歪的竹鞭套进侧套筒内而保证其在土壤中的深度,避免竹鞭生长深度过深而导致烂芽烂鞭;当母竹长歪时,可通过移动主齿条,带动主套筒移动而对母竹进行支撑,从而对其生长方向进行调节,以保证母竹与竹鞭同时正向生长,利于雷竹的成活。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连接盘,连接盘上转动连接有凸盘,凸盘与连接盘之间具有间隙,主齿条和侧齿条均穿过间隙,且凸盘朝向连接盘的一面设有斜面,斜面与侧齿条相抵,主齿条滑动连接在连接盘上。通过转动凸盘,使得斜面远离侧齿条而令侧齿条与主齿条之间松弛,从而便于对侧齿条进行位置的调整;沿主齿条滑动连接盘,可将主齿条和侧齿条的不同部位连接固定在一起,以保证装置对母竹和竹鞭的支撑作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凸盘的圆周侧部设有防滑纹。防滑纹能够防止人手打滑,便于对凸盘的转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凸盘侧部固定连接有转柄。转柄能够便于人手对凸盘的操作,利于凸盘运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主套筒和侧套筒之间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能够防止主套筒和侧套筒之间滑脱,保持二者的稳定连接。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处理雷竹鞭向的方法,包括选地开垄、母竹挖掘、母竹栽植、鞭向管理,母竹栽植步骤中,包括以下具体操作:A.挖种植坑,在垄上开挖种植坑,并在种植坑的侧壁开挖通向垄沟的横向的沟渠;B.母竹栽植,取雷竹的鞭向处理装置,调节侧套筒至主套筒底部的距离使其与母竹和母竹上的竹鞭适应,将母竹套入主套筒内,竹鞭套入侧套筒内后,将主套筒置于种植坑内、侧套筒置于沟渠内,并将主套筒和侧套筒掩埋;掩埋时,将主齿条露出地面并贴于地表,侧齿条竖直卡合在主齿条上;C.垄沟填补,在垄沟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碎石、壤土、竹叶和壤土;鞭向管理步骤具体操作为:每周观察侧齿条的状态,当侧齿条发生倾斜时,转动凸盘,将侧齿条远离主套筒移动,并将侧齿条重新卡合在主齿条上。利用上述方法能够对竹鞭的生长深度进行调节。当侧齿条发生倾斜时,表示侧套筒受到竹鞭的压力作用而变倾斜,此时转动凸盘,使凸盘上的斜面远离侧齿条而令侧齿条与主齿条之间的卡合力减弱,从而便于对侧齿条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以此改变侧套筒的长度而对竹鞭进行生长深度的限定,防止竹鞭生长深度过深而导致烂鞭烂芽。当竹鞭长至垄沟内后,在碎石的阻挡下难以向土壤深处生长,从而较好限定竹鞭的深度,壤土和竹叶间的空隙为竹鞭呼吸提供通道,使其得以正常呼吸和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雷竹鞭向处理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连接盘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套筒1、侧套筒2、主套环3、侧套环4、第一弹性网5、第二弹性网6、主齿条7、侧齿条8、连接盘9、凸盘10、斜面11、转柄12、母竹13、竹鞭14。一种雷竹鞭向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操作:1.选地开垄,选取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地域并整地开垄;2.母竹挖掘,将母竹带土挖起,对母竹支稍进行修剪和消毒;3.母竹栽植,包括:A.挖种植坑,在垄上开挖种植坑,并在种植坑的侧壁开挖通向垄沟的横向的沟渠;B.母竹栽植,取如图1所示的雷竹的鞭向处理装置:包括垂直分布的主套筒1和侧套筒2,主套筒1和侧套筒2之间滑动连接,主套筒1和侧套筒2之间连接有定位螺栓。主套筒1包含四个层叠分布的主套环3,相邻主套环3之间粘接有第一弹性网5,最上层的主套环3上焊接固定有主齿条7;侧套筒2包含四个层叠分布的侧套环4,相邻侧套环4之间粘接有第二弹性网6,第一弹性网5和第二弹性网6均由橡胶制成,最右侧的侧套环4上焊接固定有侧齿条8,侧齿条8和主齿条7之间卡合,侧齿条8、主齿条7、主套环3和侧套环4顺次连接并围合成矩形。还包括连接盘9,如图2所示,连接盘9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凸盘10,凸盘10与连接盘9之间具有间隙,主齿条7和侧齿条8均穿过间隙,且凸盘10的圆周侧部设有防滑纹,凸盘10朝向连接盘9的一面设有斜面11,斜面11与侧齿条8相抵,凸盘10侧部焊接有转柄12,主齿条7滑动连接在连接盘9上。使用时,调节侧套筒2至主套筒1底部的距离使其与母竹13和母竹13上的竹鞭14适应,将母竹13套入主套筒1内,竹鞭14套入侧套筒2内后,将主套筒1置于种植坑内、侧套筒2置于沟渠内,并将主套筒1和侧套筒2掩埋;掩埋时,将主齿条7露出地面并贴于地表,侧齿条8竖直卡合在主齿条7上,转动凸盘10,使凸盘10上的斜面11将侧齿条8向主齿条7方向抵紧固定;C.垄沟填补,在垄沟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碎石、壤土、竹叶和壤土;4.鞭向管理,每周观察侧齿条8的状态;当竹鞭14向下层土壤生长时,竹鞭14的重力将压动侧套筒2的右端向下倾斜,侧套筒将带动固定连接的侧齿条8跟随发生倾斜,此时,转动凸盘10,使凸盘10的斜面11将侧齿条8松开,随后将侧齿条8向右移动,并将侧齿条8重新卡合在主齿条7的右部上,随后反向转动转柄12,使凸盘10上的斜面11将侧齿条8和主齿条7抵紧固定,以对主套筒1和侧套筒2进行稳定支撑。侧齿条8在右移的过程中,带动侧套筒2的右端右移,从而将向下生长的竹鞭14收入至侧套筒2内而限定其生长深度,避免烂鞭烂芽。当母竹13长歪时,可通过移动主齿条7,拉动主套筒的上端移动而对母竹13进行支撑,从而对其生长方向进行调节,以保证母竹13与竹鞭14同时正向生长,利于雷竹的成活。采用上述方法进行50株雷竹的种植,出笋后,对雷竹的成活率、每株出笋量、笋长、竹鞭长度、竹鞭弯曲程度进行平均量统计,同时采用常规的不对竹鞭进行鞭向处理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出笋后,同样对上述五项内容进行平均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实验统计数据竹鞭成活率每株出笋量(株)笋长(cm)竹鞭长度(cm)竹鞭弯曲程度经过鞭向处理93%272848距轴心±5cm未经过鞭向处理76%192435距轴心±10cm根据上述统计能够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对竹鞭进行鞭向处理后的雷竹成活率具有明显提升,增加了22%,雷竹笋的产量也由每株19株上升至每株27株,为现有技术中未经过鞭向处理的1.4倍,且笋形和笋长均得到了明显优化,出笋质量更好。此外,通过对比竹鞭长度和弯曲程度,也能够明显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对竹鞭生长的促进效果。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对竹鞭进行鞭向处理后,不仅能够较好限定竹鞭的生长深度,促进雷竹成活,还能够提高出笋量,并促进出笋质量的提升,对雷竹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