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大量快速繁育技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08742发布日期:2018-06-30 04: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大量快速繁育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提倡环保、健康和绿色食品的时代,人们更希望通过利用害虫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来保证农作物的安全高产优质。因此,发展害虫生物防治已成必然趋势。蚜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多种作物、蔬菜、果树、林木,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药残毒、害虫抗性、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人类健康,所以对蚜虫的生物防治措施也更显迫切,褐带蚜小蜂是生物防治蚜虫的重要天敌。

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 Yasnosh是2016年发现的一种蚜虫寄生蜂,为我国新纪录种,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和内蒙古。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生物学、人工饲养、利用等均无记载,只有形态描述。雌性褐带蚜小蜂的形态特征:体长0.88mm~1.02mm,浅黄色,复眼和单眼浅褐色,触角第一、第二节小,第三节近正方形,棒节长为宽2.6倍。前翅浅黄色,具一条深褐色纵带。雄性褐带蚜小蜂的形态特征:体长0.96mm左右,触角棒节长为宽的4.1倍。

褐带蚜小蜂对蚜虫的寄生率很高,经我们的研究发现1头褐带蚜小蜂能够寄生60~120头蚜虫,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寄生性蚜小蜂,特别是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虽然我国已商品化的寄生蜂较多,如丽蚜小蜂(主要寄生温室白粉虱类),但至今褐带蚜小蜂的繁育技术没有任何报道,也尚未实现商品化生产。

国内现有技术中有些科研机构或许能实现褐带蚜小蜂的饲养,但均在实验室中进行,处于小规模饲养阶段,小规模饲养的月产蜂量仅能满足试验用蜂,现在还没有研究出大规模饲养的方法,使褐带蚜小蜂还不能够用于野外大田蚜虫的防治,所以褐带蚜小蜂人工大量繁育的生产流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大量快速繁育技术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大量快速繁育技术方法,该繁育方法依次包括叶片扦插与水培、接种蚜虫、蚜虫培育、繁蜂室繁蜂、繁育小蜂、收集僵蚜和收集成蜂的步骤,寄生蜂为褐带蚜小蜂,各步骤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叶片扦插与水培:从市场出售的小油菜或小白菜购买的小油菜或小白菜,从外层叶开始依次掰下叶片,掰下的叶片最好带有部分茎皮组织,分别单叶插入水培槽的矩形孔中;水培槽为蜂巢式,规格为30x30x5cm的塑料盒,水培槽的大小依据繁蜂量而定,盒盖采用开有成行的矩形孔的盒盖,矩形孔的长3~5cm,宽1.5~2.5cm;向水培槽内加入培养液,培养液的多少以淹没叶基部1~1.5cm为宜;培养液的配方为:1000mL的自来水中加入0.2克硫酸钙、0.1克磷酸氢二钾、0.01克硝酸钙、0.05克柠檬酸铁和0.1克50%可湿性百菌清粉剂;在该培养液中3天左右,小油菜叶或小白菜叶基部会长出白色细根。

(2)接种蚜虫;摘取带有蚜虫的叶或嫩芽,用毛笔轻轻将蚜虫移到插入水培槽内的水培叶片的背面,每个叶片接5~10头蚜虫,之后移入蚜虫繁育室繁育蚜虫;

(3)蚜虫培育:接蚜后将装有水培叶的水培槽摆放在蚜虫繁育室的光照培养架上,每个培养架分3层,每层有6个长1.1米的24wLED灯管,包括3个红光灯管和3个蓝紫光灯管,每天的光照时间为光照∶黑暗=14∶10;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30~50%;培育7天后每个水培叶片能够繁育蚜虫150~200头,每个成蚜平均每天产7~10只小蚜虫,5天小蚜虫发育为成蚜,后移入繁蜂室繁蜂;

(4)繁蜂室繁蜂:繁蜂室内每个光照培养架的每一层等距离放置寄生蜂补充营养器3个,3层共9个,在繁蜂室内按蜂∶蚜=1∶60的比例接入寄生蜂,接蜂4天后,当水培叶片上的蚜虫有80~90%被寄生,即出现带黑点或黑色僵蚜时,将插有水培叶片的水培槽移出,移出时用手轻轻晃动叶片,惊扰叶片上的寄生蜂成虫,能够使80%的寄生蜂成虫飞离叶片;

(5)繁育小蜂:将上述带有被寄生的蚜虫的水培叶片及水培槽移入小蜂繁育室的光照培养架上,继续培养2~3天,80%被寄生的蚜虫体色变黑,成为僵蚜,用剪刀将水培叶片剪下,摆放在垫有报纸的托盘内,放置1~2天,未被寄生的蚜虫会离开叶片,爬行,收集未被寄生的蚜虫接入蚜虫繁育室继续繁育或杀灭;

(6)收集僵蚜:室温下离体叶片2天后变干,叶片变干后用手轻轻将叶片搓揉为碎末,用小风扇轻吹,将僵蚜和叶片碎末分开,或者室温下待离体叶片变半干时,用毛刷轻刷,将被寄生的僵蚜刷下,保存僵蚜于小网袋或小瓶内,每袋或每瓶内僵蚜的数量为200~400个,于4℃冷藏待用;

(7)收集成蜂:步骤(4)后,在23~25℃下继续培育小蜂6~7天,使小蜂成蜂羽化,收集成蜂。用成蜂收捕器收集成蜂,成蜂收捕器由2个15mL、直径为1.2cm、高8cm的指型管或平底试管组成,一个为棕色,另一个透明;将被寄生的僵蚜转入棕色管内,与透明管口对口,用封口膜将两管紧密连接,透明管向上、向光放置,利用小蜂的向光性和向上性,羽化的小蜂会聚集在透明管的顶部,打孔封口膜,快速取下透明管,管口向下封口即可,放蜂时打开封口,管口向上,小蜂飞出。

在步骤(4)中,寄生蜂补充营养器为4mL的塑料离心管,加入10%蜂蜜水4mL,插入一根宽1cm、长7cm的滤纸条,使滤纸条在管内5cm,管外2cm,再用保鲜膜封管口,以防止蚜小蜂掉入管内,而且使滤纸条的外露部分向下弯;取细铁丝15cm,一端缠绕离心管的管盖基部,即管盖与管体连接处,另一端与光照培养架固定;滤纸条将蜂蜜水吸到露在管口外的部分,供小蜂补充营养,以延迟寿命、增加产卵量,3~5天更换一次滤纸条,以保证蜂蜜水新鲜。

繁蜂室、小蜂繁育室和蚜虫繁育室是由不锈钢做框架,粘贴和压封80目尼龙纱制成,每个繁育室的尺寸为长2.7米、宽1.7、高2.4米,面积为5平米,每个繁育室都安装有推拉门。

褐带蚜小蜂的寄主为蚜虫,蚜虫的生活史为:室温25℃~27℃的条件下卵期1~2天,幼虫期3~4天,预蛹期3~4天,蛹期3~4天,完成一个生活周期需10~14天。蚜虫从被褐带蚜小蜂寄生到虫体完全变黑大约需6~7天,从完全变黑到寄生蜂褐带蚜小蜂羽化大约需5~7天。本发明从播种苗木到收获小蜂成虫需50天左右,可繁育小蜂20~22万头,也可按计划分批次繁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繁育方法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快速、大量、简单,现有技术中培育苗木较慢而且费事,本发明繁育方法中的亮点就是改用扦插和水培菜叶养蚜虫,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简便、操作简单和节省时间等优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简单易行,特别适合大量快速繁育,容易形成规模化饲养,饲养成本较低,不仅降低了农民防治害虫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等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繁育出的褐带蚜小蜂在蚜虫危害严重区释放,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的繁育方法可实现褐带蚜小蜂的全年不间断繁殖,不仅可满足试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实现向蚜虫危害严重的省或市提供大量虫源,以减轻蚜虫对白菜、甘蓝、枸杞或苜蓿等农作物造成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本发明不仅提供了褐带蚜小蜂的繁育方法,同时也提供了扦插水培菜叶大量繁育蚜虫的方法及水培培养液,而且还提供了褐带蚜小蜂僵蚜和成蜂的收集方法,本发明首次为寄生蜂褐带蚜小蜂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完整的生产工艺,能够为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大量的天敌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繁育方法中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快速大量繁育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褐带蚜小蜂的人工大量快速繁育技术方法,该繁育方法依次包括叶片扦插与水培、接种蚜虫、蚜虫培育、繁蜂室繁蜂、繁育小蜂、收集僵蚜和收集成蜂的步骤,寄生蜂为褐带蚜小蜂,各步骤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叶片扦插与水培:菜叶为菜市场出售的小油菜或小白菜,将买回的小油菜或小白菜从外层叶开始依次掰下叶片,掰下的叶片最好带有部分茎皮组织,分别单叶插入水培槽的矩形孔中;水培槽为蜂巢式,规格为30x30x5cm的塑料盒,水培槽的大小依据繁蜂量而定,盒盖采用开有成行的矩形孔的盒盖,矩形孔的长3~5cm,宽1.5~2.5cm;向水培槽内加入培养液,培养液的多少以淹没叶基部1~1.5cm为宜;培养液的配方为:1000mL的自来水中加入0.2克硫酸钙、0.1克磷酸氢二钾、0.01克硝酸钙、0.05克柠檬酸铁和0.1克50%可湿性粉剂;

(2)接种蚜虫;摘取带有蚜虫的叶或嫩芽,用毛笔轻轻将蚜虫移到插入水培槽内的水培叶片的背面,每个叶片接5~10头蚜虫,之后移入蚜虫繁育室繁育蚜虫;

(3)蚜虫培育:接蚜后将装有水培叶的水培槽摆放在蚜虫繁育室的光照培养架上,每个培养架分3层,每层有6个长1.1米的24wLED灯管,包括3个红光灯管和3个蓝紫光灯管,每天的光照时间为光照∶黑暗=14∶10;温度为23~25℃、相对湿度30~50%;培育7天后每个水培叶片能够繁育蚜虫150~200头,每个成蚜平均每天产7~10只小蚜虫,5天左右小蚜虫发育为成蚜,后移入繁蜂室繁蜂;

(4)繁蜂室繁蜂:繁蜂室内每个光照培养架的每一层等距离放置寄生蜂补充营养器3个,3层共9个,在繁蜂室内按蜂∶蚜=1∶60的比例接入寄生蜂,接蜂4天后,当水培叶片上的蚜虫有80~90%被寄生,即出现带黑点或黑色僵蚜时,将插有水培叶片的水培槽移出,移出时用手轻轻晃动叶片,惊扰叶片上的寄生蜂成虫,能够使80%的寄生蜂成虫飞离叶片;寄生蜂补充营养器为4mL的塑料离心管,加入10%蜂蜜水4mL,插入一根宽1cm、长7cm的滤纸条,使滤纸条在管内5cm,管外2cm,再用保鲜膜封管口,以防止蚜小蜂掉入管内,而且使滤纸条的外露部分向下弯;取细铁丝15cm,一端缠绕离心管的管盖基部,即管盖与管体连接处,另一端与光照培养架固定;滤纸条将蜂蜜水吸到露在管口外的部分,供小蜂补充营养,以延迟寿命、增加产卵量,3~5天更换一次滤纸条,以保证蜂蜜水新鲜;

(5)繁育小蜂:将上述带有被寄生的蚜虫的水培叶片及水培槽移入小蜂繁育室的光照培养架上,继续培养2~3天,80%被寄生的蚜虫体色变黑,成为僵蚜,用剪刀将苗木叶片剪下,摆放在垫有报纸的托盘内,放置1~2天,未被寄生的蚜虫会离开叶片,爬行,收集未被寄生的蚜虫接入蚜虫繁育室继续繁育或杀灭;

(6)收集僵蚜:室温下离体叶片2天后变干,叶片变干后用手轻轻将叶片搓揉为碎末,用小风扇轻吹,将僵蚜和叶片碎末分开,或者室温下待离体叶片变半干时,用毛刷轻刷,将被寄生的僵蚜刷下,保存僵蚜于小网袋或小瓶内,每袋或每瓶内僵蚜的数量为200~400个,于4℃冷藏待用;

(7)收集成蜂:步骤(4)后,在23~25℃下继续培育小蜂6~7天,使小蜂成蜂羽化,收集成蜂;用成蜂收捕器收集成蜂,成蜂收捕器由2个15mL、直径为1.2cm、高8cm的指型管或平底试管组成,一个为棕色,另一个透明;将被寄生的僵蚜转入棕色管内,与透明管口对口,用封口膜将两管紧密连接,透明管向上、向光放置,利用小蜂的向光性和向上性,羽化的小蜂会聚集在透明管的顶部,打孔封口膜,快速取下透明管,管口向下封口即可,放蜂时打开封口,管口向上,小蜂飞出。

繁蜂室、小蜂繁育室和蚜虫繁育室是由不锈钢做框架,粘贴和压封80目尼龙纱制成,每个繁育室的尺寸为长2.7米、宽1.7、高2.4米,面积为5平米,每个繁育室都安装有推拉门。从播种苗木到收获小蜂成虫需20天左右,可繁育小蜂20~22万头,也可按计划分批次繁育。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