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麻蜥蜴捕食机场优势昆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96511发布日期:2018-08-31 19:2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态安全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采用麻蜥蜴捕食机场优势昆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机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一般位于远离市中心的城郊结合部。昆虫作为机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数量变化与鸟类的种类数量变化密切相关,所以机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在机场生态环境中有重要的意义。且随着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对鸟击事故安全的重视,机场昆虫群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机场有关昆虫的研究涉及较多,主要包括机场昆虫群落特征研究、机场昆虫与植被关系研究、机场昆虫与鸟类关系研究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昆虫生态学就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研究昆虫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很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依赖于昆虫生态学,同时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又促进了昆虫生态学的发展。而且,昆虫生态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指导害虫管理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主要在昆虫分子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信息生态学以及昆虫种群生态学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机场昆虫的群落特征一般是科学家进行机场研究的主要领域,大部分机场昆虫的调查都围绕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来进行分析。机场昆虫群落的研究主要包括昆虫的数量、种类、生物量、margalef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等。通过对昆虫群落动态变化和各个特征指数的分析,能较好地探究机场昆虫种类、活动规律及其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合理的生态学方法和具体措施来控制昆虫数量,为机场鸟击防范工作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有关国内机场昆虫群落的研究涉及较多,发展较成熟。有人对大连国际机场内昆虫的调查结果表明,大连机场内招引鸟类较多的昆虫主要是直翅目的蝗虫类和鳞翅目的蛾类等,是鸟类的主要捕食对象。有人对太原武宿机场春季草丛昆虫调查表明,机场吸引鸟类的主要原因是草地生境和草丛昆虫的分布,应该着重研究昆虫的种类及生物量。有人对中川机场内外环境的昆虫群落调查发现,主要优势类群为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且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组成有所差异。机场草地动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未碾压草地的草丛动物数量明显高于碾压草地和绿化带。对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内草地昆虫与鸟类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10月机场草地昆虫数量较多,8月份数量达到峰值,且鸟类数量与昆虫数量密切相关。对昆明国际机场昆虫调查研究表明,昆虫群落组成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昆虫种类在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对昆明国际机场昆虫种群动态调查发现,机场昆虫种群的综合指标偏低,且种群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均发生在秋季。国内有关机场昆虫群落调查方法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成熟,有人对大连机场昆虫采用网捕法、挖掘样方法、灯诱法来采集。有人对抚远东极机场传粉昆虫资源调查采用网捕法、黄盘法收集传粉昆虫标本。有人对上海江湾机场昆虫调查通过捕网、扫网、手采、肉眼观察、陷阱和灯光诱集等方法获取昆虫。较成熟的调研方法为昆虫的采集和鉴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推动了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国外有关机场昆虫研究的文献涉及较少,主要与鸟类的食性、机场需防范的优势节肢动物等有关。有人对温哥华国际机场出现较多的食虫鸟--家燕进行取食性分析,通过解剖发现主要的昆虫食物来源于膜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且家燕喜欢取食4-8mm长的昆虫。有人对美国纽约国际机场调查研究表明,机场飞行区内节肢动物种类丰富,数量巨大,是机场需重点防范的物种。有人对纳米比亚机场鸟撞事故分析发现,高危鸟出没的主要原因是受机场食物植被和昆虫等的吸引。有人对南非国际机场的昆虫调查中指出,机场的优势类群为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需重点防范和控制这些昆虫类群。有人对肯尼迪国际机场4个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研究发现,半天然草地的昆虫数量最多,丰富度最高,且机场内半翅目昆虫类群最多。有人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机场蚯蚓的研究发现,对土壤进行酸性处理,能有效控制蚯蚓的数量,进而减少机场鸟撞的危害。有人对美国机场鸟撞分析发现,在机场减少啮齿动物的数量可能会减少该地区猛禽的数量,从而减少猛禽对飞机造成的危险。有人利用dna测序技术对机场鸟类的肠胃分析发现,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是蝗虫。研究机场鸟类食性与昆虫的关系,对机场昆虫的防治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种昆虫实施防范措施,进而减少它们对肉食性鸟类的吸引。植食性昆虫与植物是一个共同协调进化的过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植物在受到昆虫取食后产生直接的防御反应;另一方面,昆虫也会通过多种方式对植物的防御作出抵抗或产生适应;此外,害虫危害植物后,还将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天敌,间接的防御害虫。有研究表明,外来植物的建植能对本土食草性动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入外来植物相比本土植物能降低对昆虫的吸引力,对专食性昆虫的抗性下降,但对大多数昆虫耐性增强,减少昆虫对其的取食,进而抑制昆虫的数量。非本土植物对当地昆虫种群产生间接影响,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本地植物并不适合许多本地食草昆虫的取食或寄生。昆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与植物状况密切相关,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生产力等对昆虫多样性有重要影响。植物多样性决定了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根据植物物种丰富度可以准确预测节肢动物的丰富度。对纳米比亚机场内外环境调查研究,捕获的小型动物与生境密切相关,植被种类越复杂,动物的种群密度越高。有人对本地草坪、非本地草种草坪和混合草坪的昆虫数量对比发现,非本地草种草坪昆虫数量和申农指数明显低于其它草坪。有人研究表明,增加植物多样性会影响地上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但也有研究结果相反的,有人探究苜蓿套种与单种对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发现,两种模式下苜蓿草地中昆虫种类与数量差异很大,单种的苜蓿草地中害虫发生量普遍高于套种的苜蓿草地。目前,有关机场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涉及较多,而对机场内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较少。有人认为,飞行区草地植被的多样性,导致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有人对伊宁机场植物多样性与鸟击研究表明,种植单一植物薰衣草,有效减少了昆虫的数量,进而控制和减少了鸟类数量。引入昆虫天敌能有效减少昆虫数量,国际上越来越多地采用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来进行生物防治。有人综合分析了全世界124种植食性昆虫的530个生命表,结果表明,天敌、气候、竞争、植物因子和内在发育受阻5类致死因子中,天敌是最强的致死因子。由于杀虫剂、农药等对环境破坏、威胁人类健康等原因,采用保护环境的生态调控技术来防治昆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利用昆虫天敌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国内外有关昆虫天敌的研究较多,发展比较成熟。天敌昆虫依据取食特点分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两大类群。有人对半翅目捕食性天敌昆虫评价研究表明,半翅目捕食性天敌昆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天敌资源,在生态调控防治虫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也非常重要。我国天敌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利用前景广阔,尤其针对蝗科的天敌昆虫种类丰富,且其对蝗科的控制作用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广泛重视。有人研究我国蝗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蝗虫天敌在减少和控制蝗总科昆虫种群密度及增长速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皮金龟科、蜂虻科、丽蝇科、食虫虻科、步甲科、拟步甲科和麻蝇科等天敌昆虫在治理蝗虫中存在较大的潜在能力。有人对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研究表明,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对这些昆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有人研究释放天敌瓢虫和施用化学农药对麦田蚜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释放天敌技术对天气等要求较高,实施生物防治要严格掌握其使用方法、使用量等技术要求,否则效果不明显。有人对烟盲蝽及天敌蜘蛛的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相似,蜘蛛种群在较大程度上与烟盲蝽种群存在跟随关系。有人对蚜虫天敌寄生蜂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蜂能有效控制蚜虫的数量。有人研究外来捕食者对草食动物的控制结果表明,相比本地蜘蛛,引入外来蜘蛛更能减少葡萄园内的叶蝉类数目。有人人研究表明,在柑桔园引入柑橘蓟马的天敌螨类(mesostigmata)能有效减少柑橘园害虫蓟马的数量。机场内特殊的环境及其周边复杂的生境,使得昆虫种类、数量繁多,对鸟类起到很大的吸引作用。机场地形开阔平坦,广阔的面积、丰富的植物和昆虫等条件为鸟类的栖息、繁殖、取食、嬉戏、隐藏等需求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容易发生鸟击事故,严重威胁了航空安全和人类的健康。所以,机场昆虫的防治研究亟待解决。目前国内外机场昆虫防治方面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人工定期割草、喷洒化学试剂和除虫剂等方法。机场进行定期刈割管理,将草地高度控制在15里面以下,不仅可以减少植物开花和结籽量,而且也减少了昆虫、鸟类的食物源,就会使昆虫的数量减少。灭虫和控虫管理应在昆虫数量高峰期前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对鸟类的吸引。如4月份在成虫产卵前,喷洒杀虫剂和化学试剂,从而达到减少昆虫下一代的数量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抑食麟,来治理地下害虫。国内有关机场昆虫防治的研究已发展比较成熟,其中一些措施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大多从控制机场的生境入手,有人针对南充高坪机场草丛土壤动物的防治提出定期修剪草地、及时清除腐草和废弃物以及适当喷洒农药的措施。有人对昆明机场生境控制提出清理排水沟和杂草、填平低洼地等措施,有利于减少蚊蝇等的滋生,进而减少对杂食性、肉食性等鸟类的吸引。应尽量降低机场原生境的多样性,破坏一些鸟类食物资源和栖息环境,可以避免一些肉食性鸟类的出没频率有人。有人对桂林两江国际机场鸟击防治提出,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采取种植单一草种、控制草高、进一步改善机场的排水系统等措施来减少昆虫等的数量。有人对上海虹桥机场草丛动物分析发现,草丛动物和鸟类的种群密度变化与季节月份变动存在同步性,且草丛动物活动在夏、秋季达到高峰期,要注重这两个季节的积极防控。要动态监测机场水体中的植被及昆虫等,加强围界内昆虫和土壤动物的治理和驱赶有人。国外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生态学方法来解决鸟击事故,有关机场昆虫防治方面也有一些进展。如有人提出可以通过在机场覆盖草地来减少鸟类的食物来源,降低对鸟类的吸引力。有人对机场乌鸦调查发现,蝗虫是吸引乌鸦的主要昆虫类群,而控制草高在15厘米左右可有效减少蝗虫的数量。有人对纳米比亚机场趋光性的昆虫调查提出,白色光源是食虫鸟类主要的引诱剂,而黄色和橙色光可以减少对一些节肢动物的吸引,可通过更换黄色或橙色灯来减少对鸟类的吸引。有人认为,机场杀虫剂的过量使用严重污染了水流和土壤,提出用一种新型的独特内生菌-avanex,有助于减少机场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而控制鸟类数量。近年来,防范机场鸟击事故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重视。而鸟类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的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应在保护鸟类的前提下去减少和避免鸟撞事故的发生。而机场草地的生态环境对鸟类的吸引作用主要表现在食物链的关系上。机场昆虫在机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许多肉食性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对鸟类的吸引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较传统的杀虫控虫技术,比如喷洒杀虫剂、化学试剂,或人工割草等措施,虽然一定程度上对减少昆虫数量有一定效果,但这种做法严重污染了机场土壤、水源等环境,且耗时耗财,加上时间一久,部分昆虫具有抗药性,很难再消除掉。机场发生鸟撞的根源在于机场环境对鸟类的吸引,从食物角度出发,主要是机场内多种多样的昆虫吸引鸟类来觅食。因此我们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从鸟类食物链入手,减少和切断部分肉食性鸟类的食物来源,降低机场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对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被昆虫群落的调查,提出昆虫的生态防治方法,在保护环境条件下采取一些人工调控措施,探究其对机场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的影响,从而减少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为后期机场昆虫生物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生物防治昆虫的方法包括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治虫、抗虫转基因的植物治虫等等。生物防治相比传统的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如环境安全风险小、防治作用持久、节约能源和易于与其他植物保护技术相协调等,被公认为是防治机场昆虫综合治理中一项环境友好的、最节约的方法。目前,天敌昆虫防治方法的使用比较普遍,效果显著。天敌昆虫依据取食特点分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两大类群。捕食性天敌较寄生性天敌能够快速杀死害虫,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害虫,且寿命较长,一次释放能对害虫造成连续性的控制。我国昆虫天敌资源丰富,对害虫具有较大的生态调控作用。捕食性天敌如瓢虫类、捕食性蝽类、草蛉类、蜘蛛类等对棉田害虫即具有较大的控制作用,特别是对小型害虫以及隐蔽取食的害虫的控制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蝗虫是一类重要的世界性害虫,每年有一些国家为控制蝗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由于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引起了明显的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等“3r”问题。自然界中蝗虫的天敌繁多,主要有蛙类、蜥蜴、壁虎、禽类、鸟类、真菌、螨类、微孢子虫等。有人研究天敌昆虫对农业景观结果表明,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昆虫可以有效降低农业中的害虫数量。有人研究外来捕食者和本土捕食者对猎物的影响发现,外来捕食者比本土捕食者对猎物的危害更大,引进的捕食者对猎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目前有关机场昆虫的防治方法一般较传统,如人工定期割草、喷洒化学试剂、除虫剂等方法,对新型方法的研究涉及较少。所以我们从食物链角度出发,引入昆虫天敌,利用天敌控虫的方法来抑制昆虫数量。技术实现要素:一种采用麻蜥蜴捕食机场优势昆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选取用1m×1m的草地,制作尼龙网罩,网罩边框用细绝缘棒固定,大小为1m×1m×0.4m,底部将尼龙网纱布埋进土里约20cm,顶部用40目的尼龙网罩住,用订书机固定住,留一个小口,方便食物的投放;(2)共制备9个尼龙网罩,根据天敌种类的不同,设2个处理,1个对照,两个处理组分别放入昆虫天敌蜈蚣和蜥蜴,且对照组与处理组均放入相同数量大小的机场优势昆虫,鞘翅目的豆蓝金龟子、直翅目的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3)每天观察记录天敌的活动和昆虫的数量变化,每隔5-6天补充一次食物。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采用麻蜥蜴捕食机场优势昆虫的方法用于机场防虫治虫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减少机场昆虫中华蚱蜢、东亚飞蝗和黄脸油葫芦数量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从机场土壤环境入手,进行适当的人工调控,来调节和控制地被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及多样性,对减少机场鸟类活动和防鸟击事故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发明更加详细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如下:1研制材料与方法1.1实验地概况实验区地理坐标39°03′n,117°7′e,海拔10m。土壤质地为砂质粘土,其性质为:ph7.44,有机质含量4.68%,全氮0.21%,全钾45.61g·kg-1,有效磷22.03mg·kg-1,饱和含水量0.58ml·g-1。空气湿度保持60%-80%,温度20℃-25℃。主要优势植被为泥胡菜(hemisteptalyrata)、狗尾草(setairaviridis)、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和夏至草(lagopsissupina)等。1.2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包括网目为40目的尼龙纱布、直径为12mm的黑色绝缘棒、细铁丝、订书机、剪刀等。实验天敌选择食性广的红头蜈蚣、麻蜥蜴、大腹圆蛛和黑猫跳蛛。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红头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如蝗虫、蟋蟀、金龟子、家蝇、蜜蜂以及它们的幼虫、卵等。麻蜥蜴(eremias)为蜥蜴科麻蜥属的爬行动物。山地麻蜥是华北地区一种习见的蜥蜴类动物。主要栖息于岩石裸露的砾质山坡以及长有稀疏的荆蒿杂草和阔叶树。活动范围广,灵活性强,以各种昆虫为食,食量较大。大腹圆蛛(araneusventricosus),为蜘蛛目,圆蛛科,圆蛛属。体型较大,长约15-25mm,灰褐色。喜欢在屋檐、草丛和树丛间结大型车轮状垂直圆网。夜间居网的中心,白天在网旁的缝隙或树叶丛中隐蔽来捕食猎物,多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直翅目的昆虫。黑猫跳蛛(carrhotusxanthogramma),体多短粗而稍扁平,步足粗短强壮,善蹦跳。跳蛛多用跳跃方式捕捉昆虫,一般不结网,它们吐的丝是起到“保险绳”的作用,喜欢捕食苍蝇、蚊子等双翅目的昆虫。昆虫选择机场6月份主要的优势种,鞘翅目的豆蓝金龟子、直翅目的中华蚱蜢、东亚飞蝗、黄胫小车蝗4种。1.3实验方法2017年6月8日-7月8日,每个处理选取用1m×1m的草地,制作尼龙网罩,网罩边框用细绝缘棒固定,大小为1m(长)×1m(宽)×0.4m(高),底部将尼龙网纱布埋进土里约20cm,顶部用40目的尼龙网罩住,用订书机固定住,留一个小口,方便食物的投放。共制备9个尼龙网罩,根据天敌种类的不同,设2个处理,1个对照,各3次重复。两个处理组分别放入昆虫天敌蜈蚣和蜥蜴,且对照组与处理组均放入相同数量大小的机场优势昆虫,主要是鞘翅目的豆蓝金龟子、直翅目的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等。每天观察记录天敌的活动和昆虫的数量变化。每隔5-6天补充一次食物。2017年7月10日-7月25日和8月5日-8月20日,在室内进行天敌模拟实验。取长、宽、高为1m×0.5m×0.5m的透明无罩玻璃钢,顶部用纱布封好,里面放入新鲜的植物叶子,供昆虫取食。每个玻璃钢内放入机场优势种昆虫,蝗科的东亚飞蝗、中华蚱蜢、黄胫小车蝗、短星翅蝗和蟋蟀科的黄脸油葫芦,每种5只,一组不放天敌,设为对照,另一组放入天敌大腹园蛛或黑猫跳蛛5只,2次重复。每天早上更换玻璃钢内的植物,观察并记录蜥蜴的活动及昆虫数量的变化。2研制结果与分析2.1户外模拟实验研究结果由图1可知,对照组曲线波动不大,两个实验组昆虫数量变化曲线波动较大。引入天敌蜈蚣和蜥蜴使昆虫数量有所减少。在30天内投放食物共有5次,第一次(1-5天)对照组昆虫死亡数较多,可能刚开始部分昆虫不适应新的环境。随着天数的增加,两个实验组昆虫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蜥蜴组数量减少的最多,且在31天时样方内昆虫数量达到最低,为7只,相比对照组减少了66.7%。把每6天投放一次食物看做一个重复,则30天内有5次重复,分析5次内不同种类昆虫数量变化可知(见表20),蜥蜴组和蜈蚣组相比对照组各个种类的昆虫数量都有所下降,且均差异显著(p<0.05)。三个样方内中华蚱蜢的数量下降的均最快,蜥蜴组和蜈蚣组的中华蚱蜢数量平均最少,仅为9只和11只,相比对照组减少了31.8%和19.7%,其次为黄脸油葫芦、豆蓝金龟子等。黄胫小车蝗的数量减少的最慢,相比其他种类昆虫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少。表1不同种类昆虫数量变化组别东亚飞蝗中华蚱蜢黄胫小车蝗黄脸油葫芦豆蓝金龟子对照组14.2±0.20a13.2±0.20a14.6±0.40a13.8±0.49a14±0.71a蜥蜴组10.8±0.58b9±0.71b11.6±0.68b9.8±0.37b10.2±1.10b蜈蚣组11.6±0.60b10.6±0.81b12±0.89b11.8±0.58c12±1.87b2.2室内实验通过室内为期15天的天敌调控实验可知(见图2),放入天敌黑猫跳蛛和大腹园蛛明显抑制了机场优势种昆虫东亚飞蝗、中华蚱蜢和短星翅蝗等的数量。两个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昆虫数量都明显下降,且二者下降的幅度差异不大。每个实验组在三次重复中昆虫减少的数量越来越多,在都最后一天数量达到最低,黑猫跳蛛组和大腹园蛛组数量分别为7只和6只,相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65%和70%。由表2知,黑猫跳蛛组和大腹园蛛组相比对照组5种昆虫数量都减少了,除短星翅蝗无明显差异外,其他4种昆虫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黑猫跳蛛组5种昆虫数量有多到少的顺序为:短星翅蝗>黄胫小车蝗>东亚飞蝗>黄脸油葫芦>中华蚱蜢,大腹园蛛组为:短星翅蝗=黄脸油葫芦>黄胫小车蝗>东亚飞蝗>中华蚱蜢。可见短星翅蝗受天敌捕食较少,中华蚱蜢易受天敌的捕食。表2不同种类昆虫数量变化组别东亚飞蝗中华蚱蜢短星翅蝗黄胫小车蝗黄脸油葫芦对照组23.3±0.33a24.3±0.33a22.7±0.88a23.7±0.67a23.7±0.33a黑猫跳蛛组17.7±1.45b14.7±0.33b20.3±0.33a18.7±0.33b17.3±1.33b大腹园蛛组17.7±0.67b15.7±1.20b19.3±1.45a19±1.15b19.3±0.33b3研制结论校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蜥蜴对中华蚱蜢和黄脸油葫芦的抑制效果较好。综上,引入蜥蜴后,对机场优势种昆虫中华蚱蜢、东亚飞蝗和黄脸油葫芦等的数量有明显控制效果,捕食量较大。因此可以考虑在机场较大范围引入昆虫天敌,可以一次引入一种或几种不同类型的天敌,并实施围封、监测等措施,进一步观察对机场昆虫和鸟类的生态响应,对机场防虫治虫和鸟类控制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附图说明图1不同样方内昆虫数量变化;图2不同样方内昆虫数量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用原料及试剂均有市售。实施例1一种采用麻蜥蜴捕食机场优势昆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选取用1m×1m的草地,制作尼龙网罩,网罩边框用细绝缘棒固定,大小为1m×1m×0.4m,底部将尼龙网纱布埋进土里约20cm,顶部用40目的尼龙网罩住,用订书机固定住,留一个小口,方便食物的投放;(2)共制备9个尼龙网罩,根据天敌种类的不同,设2个处理,1个对照,两个处理组分别放入昆虫天敌蜈蚣和蜥蜴,且对照组与处理组均放入相同数量大小的机场优势昆虫,鞘翅目的豆蓝金龟子、直翅目的东亚飞蝗和中华蚱蜢;(3)每天观察记录天敌的活动和昆虫的数量变化,每隔5-6天补充一次食物。在详细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发明亦不受说明书中所举实例实施方式的限制。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