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渔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0788发布日期:2018-09-28 23:59阅读:26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渔具用品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渔筝。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捕鱼分为二种,一种是个人休闲式钓鱼,另一种是渔民使用捕鱼器进行捕鱼,渔民捕鱼通常是往湖里或池塘进行撒网捕鱼,这种捕鱼方式耗时、效率低、捕鱼量有限、耗体力和注意力、受捕的鱼存活率低,而且在恶劣天气下捕鱼,渔民存在安全隐患。专利号为201520201392.8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渔筝,包括主支撑杆、多个副杆、顶座和渔网,其还包括收网绳,与主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主支撑杆、多个副杆均为伸缩杆;主支撑杆的第一端与顶座转动连接;多个副杆的第一端与顶座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渔网可拆卸地连接,在收缩聚拢后可以轻松放入汽车后备箱,捕鱼时拉长并旋转主副杆再挂上渔网,回收时先取下渔网然后将主副杆均收缩后向上折。尽管该装置可拆卸折叠,随身携带方便,但是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捕鱼范围小,捕鱼量低,受捕的鱼存活率较低;

二、手动式机械捕鱼,自动化程度低,捕鱼劳动量大,消耗捕鱼者体力和精力;

三、捕鱼过程妨碍船舶行驶,复杂天气下,捕鱼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大型渔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渔筝,安装好所述渔筝后,渔网的高度可实时调整,方便船舶行驶,渔网通过定滑轮组及电机控制装置进行收网与下网,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体力,渔网遍布河道,增大捕鱼范围,渔网的几何中心位置的下方有一鱼护,鱼护延伸至河岸,鱼护的尾端位置高于河面位置,与空气接触,方便取鱼,受捕的鱼存活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大型渔筝,包括渔网、固定于河岸上的支撑机构和传动设备;

所述渔网为规则的四边形,第一尼龙绳围绕所述渔网的四边闭环穿过,所述渔网的几何中心位置的下端设有鱼护,所述鱼护的一端向河岸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承重杆,所述渔网的四周固定于所述承重杆上,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于河岸上;

所述传动设备包括电机、输出轴、电机控制盒、定滑轮组、第二尼龙绳和第三尼龙绳,所述第二尼龙绳的一端系在所述渔网横截河流的一边的中心上,所述第二尼龙绳的另一端系在所述渔网横截河流的另一边的中心上,所述第三尼龙绳的一端系在所述第二尼龙绳的中心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所述定滑轮组,所述第三尼龙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定滑轮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盒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承重杆的数量为4根,河流两岸分别固定2根所述承重杆,所述渔网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每一所述承重杆的顶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杆、所述定滑轮组、所述鱼护、所述电机、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电机控制盒皆位于河岸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鱼护的尾部设有泡沫,所述鱼护的尾部系在木棍上,所述木棍固定于河岸边,所述鱼护的尾部位于高于河面的位置且与空气接触。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机控制盒上设有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正转收网按钮和反转下网按钮,所述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正转收网按钮和反转下网按钮分别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有摇把,所述摇把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摇把的表面刻有波浪形防滑纹路。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的渔网铺设于水下,渔网的两端横跨河流,渔网固定于河流两岸的承重杆上,增大捕鱼流域面积,提高捕鱼量;

二、本发明渔网几何中心位置的下端设有鱼护,鱼护的尾部设有泡沫并系在高于水面的木棍位置,木棍固定在靠近河岸的河里,增加鱼护含氧量,提高被捕鱼的存活率,方便取鱼;

三、本发明的电机带有输出轴并位于河岸上,电机的通过电机控制盒控制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收网和反转下网,当电机或电机控制盒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摇把摇动输出轴进行收网和下网的作业,自动化水平高,节省体力,规避突发机械故障,作业效率高;

四、本发明的电机控制盒控制电机转动,实现拉升或下沉渔网直至方便船舶行驶,同时整个过程在岸上操作,恶劣天气下能够很好地规避安全隐患。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渔网1、第一尼龙绳2、鱼护3、支撑杆4、承重杆5、电机6、输出轴7、电机控制盒8、启动按钮8-1、停止按钮8-2、正转收网按钮8-3、反转下网按钮8-4、定滑轮组9、第二尼龙绳10、第三尼龙绳11、泡沫12、木棍13和摇把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大型渔筝,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渔网1、固定于河岸上的支撑机构和传动设备;

所述渔网为规则的四边形,第一尼龙绳2围绕所述渔网的四边闭环穿过,所述渔网的几何中心位置的下端设有鱼护3,所述鱼护的一端向河岸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4和承重杆5,所述渔网的四周固定于所述承重杆上,所述支撑杆垂直固定于河岸上;

所述传动设备包括电机6、输出轴7、电机控制盒8、定滑轮组9、第二尼龙绳10和第三尼龙绳11,所述第二尼龙绳的一端系在所述渔网横截河流的一边的中心上,所述第二尼龙绳的另一端系在所述渔网横截河流的另一边的中心上,所述第三尼龙绳的一端系在所述第二尼龙绳的中心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所述定滑轮组,所述第三尼龙绳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定滑轮组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盒电连接。

所述承重杆的数量为4根,河流两岸分别固定2根所述承重杆,所述渔网的四个角分别固定在每一所述承重杆的顶部。

所述支撑杆、所述定滑轮组、所述鱼护、所述电机、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电机控制盒皆位于河岸的同一侧。

所述鱼护的尾部设有泡沫12,所述鱼护的尾部系在木棍13上,所述木棍固定于河岸边,所述鱼护的尾部位于高于河面的位置且与空气接触。

所述电机控制盒上设有启动按钮8-1、停止按钮8-2、正转收网按钮8-3和反转下网按钮8-4,所述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正转收网按钮和反转下网按钮分别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有摇把14,所述摇把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摇把的表面刻有波浪形防滑纹路。

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渔网的四角固定在四根承重杆上,渔网铺设在河流正上方,将第二尼龙绳的两端分别系在渔网横截河流的两边的几何中心位置,第三尼龙绳的一端系在第二尼龙绳的几何中心处,第三尼龙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组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电机连接;

其次,按下电机控制盒上的启动按钮,电机通电,再按下反转下网按钮,电机反转,与输出轴连接的第三尼龙绳在定滑轮组的带动下逐渐放绳,渔网开始下降,直至降到水面下方;

最后,当渔网上方水域出现鱼群时,按下正转收网按钮,电机开始正转,第三尼龙绳通过定滑轮组的作用下,被绕进输出轴上,电机保持转动直至渔网全部提起,此时渔网内的鱼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位于渔网几何中心的鱼护里。

更佳的是,当有船只行驶至捕鱼区域时,可按下电机的反转下网按钮或正转收网按钮,将渔网由上往下继续下沉或由下往上进一步提升,直至不影响船舶行驶,改善河道交通;

更佳的是,渔网几何中心位置的下端设有鱼护,鱼护的尾部设有泡沫并系在高于水面的木棍位置,木棍固定在靠近河岸的河里,增加鱼护含氧量,提高被捕鱼的存活率,方便取鱼;

另,河岸上的电机和输出轴转动连接,通过电机控制盒控制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收网和反转下网,当电机或电机控制盒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摇把摇动输出轴进行收网和下网的作业,自动化水平高,节省体力,规避突发机械故障,作业效率高;

更佳的是,渔网铺设于水下,渔网的两端横跨河流,渔网固定于河流两岸的承重杆上,增大捕鱼流域面积和捕鱼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