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场粮食扫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076发布日期:2018-08-21 19:0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晒场粮食扫装车。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中,粮食及油料作物,如谷类、麦类、豆类、花生、玉米等,收获后都往往要在晒场中晾晒一段时间,待干燥后再从晒场扫成堆撮装在筐中或袋中倒入粮库中。晒场往往是石板铺成的地面或水泥地面,都很平整、宽阔。随着现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很多农场、农户扩建的晒场越来越宽阔,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粮食在晒场晾晒时,在地面铺上很薄一层才便于尽快晒干。这就造成晒场粮食在收装时费时费力太多,需要人工用扫帚先把铺得很薄的粮食扫成堆,再人工撮装入库。农民劳动强度大,工效很低。特别是夏天,太阳大,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晒场晒粮食,一旦打雷,要下雨时,男女老少都到晒场抢收粮食,是很劳累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晒场粮食收装过程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收装粮食的晒场粮食扫装车,以下简称扫装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晒场粮食扫装车,包括扫帚、扫帚控制机构、铲斗、铲斗控制机构、自卸车箱、车体。扫帚控制机构包括滑板、滑道板、电机、丝杆、螺母、旋转油缸、转轴、轴套、夹座、支架、液压缸、底板、靠柱、摆杆、拨杆、扫帚板架。扫帚是长排式带板架扫帚。二块滑道板分别安装在车体前方两边的机架上。滑板安装在滑道板的滑道中。滑道板与滑板之间安装有由电机、丝杆、螺母组成的升降装置。滑板上用轴套安装有一根转轴。转轴上端安装有一个控制转轴转动的旋转油缸,转轴下方固定有一个夹座。摆杆前端与扫帚板架中间铰连,摆杆后端铰连在夹座中。拨杆中间铰连在摆杆下方。拨杆前、后端和滑板下端都设置有扫帚拨正装置。铲斗控制机构包括斗臂、动臂、动臂液压缸、斗臂旋转油缸、齿轮。铲斗只有一头用斗臂连接支撑。二根动臂分别安装在车体后端两边的机架上,车体后边安装有二个铲斗。车体上安装有自卸车箱。晒场粮食扫装车工作时,前方扫帚放下在车体前方两边以外地带着地,扫帚从车体两边之外一幅地面把晒场上薄层粮食扫向车体前方,粮食在车体正前方堆成一条粮带,操作人员驾车以设定速度前进;扫帚在扫帚控制机构控制下向车体中间方向扫地时扫帚着地,向车体两边之外张开时扫帚提起离开地面设定高度,左、右扫帚连续扫薄层粮食;车体的车轮从扫帚扫出的空白地带通过;车体后边的二个铲斗交替着地随车前行而进行退步铲粮,二个铲斗互相错开,交替铲装车体后的粮带,交替倒入自卸车箱中。晒场粮食扫装车的扫帚扫粮食时,摆杆成扇形左右摆动,扫帚在扫帚拨正装置控制下能够在扫粮过程中保持与前进方向平行,使扫出的地面不是扇形而是二幅整齐的空白地带。晒场粮食扫装车不工作时,摆杆把扫帚提高,向车体两边转动,摆杆和扫帚靠在车轮上方的车架位置停止。升降装置中的电机安装在滑道板上方,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丝杆。升降装置中的螺母安装在滑板上方,丝杆安装在螺母中,控制滑板升降。扫帚板架上安装固定有一段轴销。扫帚拨正装置中,拨杆前方设置了槽口,扫帚板架上的轴销安装在槽口中。拨杆后方连接有一段折块,折块下端连接有一段尾块。滑板下端连接有底板,底板的支架上安装有二根靠柱,拨杆后端的尾块安装在二根靠柱之间。斗臂与铲斗之间、动臂与斗臂之间都安装有斗臂旋转油缸,通过齿轮带动铲斗、斗臂转动。摆杆上方安装有液压缸,控制摆杆上下转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在车体前方设置了二把长排式板架扫帚和扫帚控制机构。在车体后方设置了二个铲斗和铲斗控制机构。扫帚把车体前方地板上的粮食扫到车体正中间堆成一条粮带。二个铲斗在车体后边交替把粮带铲装,交替倒在车体上方的自卸车箱内。车体同时走,扫帚同时扫,铲斗同时铲装,可以连续不断作业,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车体前方设置了扫帚拨正装置,可以使扫帚在摆杆左右成扇形摆动情况下,能使长排扫帚都能以与车体前进方向平行状态扫地面。使车体两边出现一幅整齐的空白带。使车轮在地面两幅空白带行走,车轮不碾压和粘附粮食。3、被扫向车体前方的粮带正好可以从车体下方空位通到车体后方,提供了车体后方铲斗铲装的空间。4、车体上设置了自卸车箱,当自卸车箱装满后,可以直接开车到粮库中快速卸粮,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晒场粮食扫装车整体结构图。

图2是扫帚和扫帚控制机构结构图。

图3是扫帚拨正装置后方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扫帚从车体外扫到车体前方中间情况图。

图6是铲斗控制机构和铲斗结构图。

图7是动臂前方与斗臂后方连接传动图。

图8是斗臂前端与铲斗一头端板连接结构图。

图9是扫装车正在卸料时情况图。

附图中:动臂1、斗臂2、铲斗3、粮食4、滑道板5、液压缸6、摆杆7、扫帚板架8、帚刷9、拨杆10、转轴11、车轮12、驾驶室13、车架14、动臂液压缸15、机架16、自卸车箱17、丝杆18、滑道19、轴套20、夹座21、底板22、靠柱23、电机24、螺母25、滑板26、旋转油缸27、支架28、轴销29、垫圈套30、折块31、尾块32、边界线33、槽口34、齿轮35、斗臂旋转油缸36、轴销管37、小齿轮38、铆钉39、轴销板40、动臂壳体41、斗臂壳体42、车箱后门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是晒场粮食扫装车整体结构图。车体的车架14上面安装有自卸车箱17。驾驶室13前方,即车体前方两边的车架上都安装了一套扫帚控制机构,参看图2中放大图。扫帚控制机构包括滑板、滑道板5、电机、丝杆、螺母、旋转油缸、转轴11、轴套、夹座、支架、液压缸6、底板、靠柱、摆杆7、拨杆10、扫帚板架8。车体前边左右安装的扫帚控制机构各有一根摆杆7支撑一把长排式板架扫帚。图1中车体前方左、右的长排扫帚正在从车体两边以外向车体前方正中间扫晒场上的薄层粮食4。车体前方地面被左、右二把扫帚由外向内扫积的粮食堆积成一条比较周边地面厚的粮带。粮带从车体下方中间空位通过,出现在车体后方下边中间地面上。车体两边的车轮12正从两边扫帚已扫出的一幅空白地带上前进。车体后方的自卸车箱17两边连接有机架16。机架16上铰连了一根动臂1。动臂1前端铰连了一根斗臂2。两边的斗臂2前端各与一个长条形铲斗3的一头连接。二个铲斗3都只有一头用一根斗臂支撑。二个铲斗正在相互错开,交替着地,随车前进铲装粮食。铲斗交替举起把粮食倒在自卸车箱17中。斗臂、动臂的结构是现有技术,与挖掘机、装载机的斗臂、动臂一样。铲斗也是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只是改成每个铲斗只有一头用一根斗臂支撑。这种改变,可以使二个铲斗能相互错开,能交替作业。

图2中,是扫帚和扫帚控制机构结构图。扫帚控制机构包括滑板26、滑道板5、电机24、丝杆18、螺母25、旋转油缸27、转轴11、轴套20、夹座21、支架28、液压缸6、底板22、靠柱23、摆杆7、拨杆10、扫帚板架8。滑道板5中间开设有滑道19。滑道19中安装了一块滑板26。滑道板5上端安装了一台电机24,电机24下方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一根丝杆18。滑板26上方安装了一个螺母25。丝杆拧进螺母25中,用以控制滑板26升降。滑板26上用二个轴套20安装了一根转轴11。轴套20在转轴的上、下方,把转轴11支撑离开滑板26板面一定距离,便于转轴上的连接件的左、右转动一个角度。滑板26上安装了一个旋转油缸27。旋转油缸27的输出轴与转轴11上端连接,用以控制转轴的左、右转动。转轴11下方连接固定有一个夹座21。一根摆杆7左端用轴销29安装在夹座21中。夹座21是二块夹板结构。摆杆被夹在二块夹板中间。液压缸6上方与转轴中段的支架28铰连,液压缸下方与摆杆上方连接。扫帚由扫帚板架8和帚刷9组成。扫帚板架中间位置安装固定了一根轴销29,轴销29上安装了一个垫圈套30。垫圈套30高度适当大于拨杆10厚度。拨杆、摆杆截面是矩形,不是圆形。摆杆前端与扫帚板架上的轴销29是活动连接,即扫帚板架与摆杆可以相互转动。拨杆10用轴销29铰连在摆杆下边。拨杆10前方即图2中右边设置有槽口34,槽口参看图4、图5中所示。图2中扫帚板架上的中间轴销左边安装了一根轴销29,该该轴销29安装在拨杆前方的槽口中。滑板下方比上方窄。图2中只看到转轴后面下方两边的滑板很窄,也是为了让开转轴上的支架和夹座的左右转动。滑板26下端连接有一块底板22。底板22上用支架安装了二根靠柱23,同时参看图3。

图3中,是扫帚拨正装置后方结构图。图3中滑板26上方未画出。滑板26下端连接有底板22。轴套20用支架28安装在滑板上。转轴11下端安装在轴套20中。底板右边连接的支架28上安装有二根靠柱23。摆杆后端安装在转轴11上的夹座中。拨杆10用轴销铰连在摆杆下边。拨杆10后方折弯成一段折块31。折块31下端再向后折弯成一段尾块32,即拨杆后段连接有一段折块,折块下端连接有一段尾块。尾块32安装在图3中的二根靠柱之间,与二根靠柱之间有适当间隔。

图4中,是图3中的a-a剖视图,即从转轴中段剖开向下看的视图,图中把底板、靠柱转动到上方,便于叙述。也是车体右边的扫帚放在车体右边以外地面上正开始向内扫地面的图形。图4中经过转轴11中心的一条竖直点划线是代表车体两边宽度的界限,是图4中的车体右边的车宽边界线33。边界线33左边地面属于车体前方地面,边界线33右边是车体两边以外地面。图4中,滑板26和转轴都是被剖断画的。滑板26下端连接有底板22,转轴11下端安装在轴套20中。轴套20用支架28支撑在滑板26上,使转轴11远离滑板26一定距离。底板前方的二块支架28上安装有二个靠柱23。摆杆7后端安装在夹座中。摆杆前端用轴销29与扫帚板架8中间固定的轴销29活动连接。拨杆10中部用轴销29与摆杆铰连。拨杆后方连接有尾块32。尾块安装在二根靠柱23之间,与每根靠柱有适当距离。拨杆10前方开设有槽口34。图4中,扫帚板架上靠下一点位置安装固定有一根轴销29,该轴销29安装在槽口34中。轴销与槽口宽度之间有较小的配合间隙。当拨杆左右摆动时,即拨动扫帚板架8绕摆杆与扫帚板架之间的连接轴销29左右摆动,即可改变扫帚与摆杆之前的夹角。而槽口中的轴销29可以在槽口中作相应滑动,使调整夹角顺利进行。

当摆杆7在图2中的旋转油缸27控制下,转动到图4中的边界线33位置时,则拨杆两头基本处于摆杆正下方。摆杆、拨杆、扫帚基本上在图4中边界线33位置。拨杆后端的尾块32基本处于底板上的二个靠柱中间位置。当摆杆在图2中的液压缸6作用下适当上转,把扫帚提高地面适当高度,再在旋转油缸作用下向图4中左边位置摆动到车体外边设定位置过程中,拨杆中部的铰连点随摆杆向右偏转,而拨杆后端的尾块则被图4中右边一根靠柱靠着即挡住。于是迫使拨杆前端的槽口右移,使扫帚板架8绕其中间与摆杆的铰连轴销转动,使扫帚与摆杆之间的夹角变化。图4中,摆杆转动到车体右边以外设定位置,而扫帚处于与边界线基本平行状态。扫地面粮食时,摆杆下转,扫帚着地。摆杆向图4中左方转动,扫帚即扫除一幅空白地面。

设置扫帚拨正装置的作用,是为了使扫帚在车体正前方和车体两边以外地面上扫出一幅无盲区的整齐空白地带。如果不设置扫帚拨正装置就会造成不管摆杆转动到什么角度,扫帚都与摆杆平行。而摆杆转动到图4、图5位置时,扫帚扫出的地面是一个扇形地面,会造成扇形以外的很大一些地面形成扫帚盲区,即根本扫不到位。如图4中,若从摆杆前端与扫帚板架的铰连点向下画出一条与边界线33平行的直线,则该直线与摆杆前端之间夹角区下方的地面全部扫不着。为了克服这一盲区现象,特设置扫帚拨正装置。

图5中,是图4中扫帚从车体外扫到车体前方中间情况图。当图4中摆杆在旋转油缸作用下从车体外边极限位置向车体中间转动到极限位置,则扫帚就从图4中的位置移动到图5中的位置。在摆杆转动过程中,拨杆中部的铰连点随摆杆一起向图5中左边移动。而拨杆后端的尾块始终被图5中左边那个靠柱挡靠住,使拨杆与摆杆发生角度变化。从而拨杆前方槽口拨动扫帚板架绕其与摆杆的铰连点向左移动一个角度,使扫帚的位置保持与边界线33平行。于是扫帚即从车体右边极限位置到车体前方中间设定的极限位置扫出了一幅整齐的空白地带。

图1中车体前边左边安装的扫帚控制机构和扫帚结构与图4中的相同。扫装车在晒场上工作时,左、右摆杆、拨杆、扫帚同时以相反的方向绕转轴转动,从车体两边外边把地面粮食扫向车体前方中间,形成一条粮带。图1中是表明左、右二根扫帚正在从外向内扫,但还未扫到车体中间设定极限位置。

扫帚扫粮食工作过程:扫帚控制机构中的电机、旋转油缸、液压缸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转轴上端的旋转油缸控制摆杆的左、右摆动。转轴上的支架与摆杆之间的液压缸控制摆杆的上转、下转,即提起与放下扫帚。电机、丝杆、螺母是车体不工作时,向上控制滑板提起,便于收折摆杆与扫帚。驾驶室13的操作台上,设置有操作面板,以下几个数据是由操作人员在作业前要在操作面板上输入程序的:

a、摆杆转动到车体两边之外的极限角度和转动到车体前方靠近中间的极限角度,即是安装在滑板上转轴上端头的旋转油缸正、反转动的角度。

b、摆杆向车体两边外边转动过程中,扫帚要提起离开地面一定高度,也是摆杆从车体两边外边向车体前方中间转动过程中扫帚要着地放下的高度,即是转轴上的支架与摆杆之间安装的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与收回的长度。

c、每分钟摆杆摆动次数即扫帚扫地次数。

以上参数输入程序后,多数晒场可以通用,个别晒场根据不同粮食种类,可以临时更改个别参数。

驾车前进有二种方式:a、连续前进。车体的前进速度,也是由程序控制的或驾驶员人为掌握的。车速要满足以下条件:摆杆带动扫帚左转、右转一次即扫帚扫地一次,该次扫帚扫出地面的长度,下一次再扫地时,还得重复扫上一次扫出路段的一定距离,即每次扫帚扫地路段都要对上一次已扫路段留出一定长度的搭接区即重复区。一般情况下,按每分钟扫帚扫地次数乘以扫帚长度的乘积所得长度的一半距离就是每分钟车体行走的距离,这就是速度,也可换算成每秒多少米。b、车体间歇式前进。扫帚每扫地一次,车体前进扫帚长度的一半的路段距离。但一般采用连续作业要方便快捷些。

扫帚扫地面粮食过程中,扫帚从内向外张开时,摆杆上方连接的液压缸活塞杆收回设定高度,摆杆上转,把扫帚提高地面,随即转轴上端的旋转油缸正转,转轴带动摆杆从车体前方中间向车体两边外边转动到位。随后,摆杆上方的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摆杆下转,扫帚落地。接着,转轴上端的旋转油缸反转,则转轴带动摆杆从外向内转动,扫帚从外向内扫粮食,到车体前方靠近中间位置。以下重复上述动作,扫帚扫粮次数一般每分钟六十至八十次。摆杆上方的液压缸提摆杆上转过程中,拨杆后端的尾块仍然处于二根靠柱之间。

当扫粮结束后,收放摆杆、扫帚时,摆杆上方的液压缸按程序使摆杆上转到一个设定极限位置。使拨杆后端的尾块立刻离开二个靠柱的高度,不再受靠柱挡阻。随即滑道板上方的电机即刻正转,带动丝杆转动,即带动滑板和螺母上升到转轴上的夹座轴心略高于车架。随即,转轴上端的旋转油缸按程序转动,转轴带动摆杆转动到靠在车架两边位置。摆杆上方的液压缸下转,把摆杆放至水平位置停止。于是,扫帚即收折在车体两边的车架上。

扫装车的扫帚帚刷比一般家用扫地扫帚的帚刷更具有刚性和韧性。扫帚长度一般都大于二米。

图6中,是铲斗控制机构和铲斗结构图。铲斗是用薄钢板制成的壳体。铲斗形状与现有装载机的铲斗形状相同,图6中是图1中车体后边右边即外边那一个铲斗和铲斗控制机构。铲斗控制机构包括斗臂2、动臂1、动臂液压缸15、斗臂旋转油缸36、齿轮35。铲斗、斗臂、动臂、动臂液压缸与现有挖掘机上的铲斗、斗臂、动臂、液压缸结构相同,是现有技术。本发明中是把铲斗做成只有一头用一根斗臂支撑。铲斗与斗臂之间,斗臂与动臂之间用斗臂旋转油缸36与齿轮配合作为动力传动。机架16安装在车体后方两边的自卸车箱17上。动臂1后端铰连在机架16上端。动臂与机架之间安装有动臂液压缸15,用以控制动臂转动。铲斗3外边一头的端板上用铆钉39安装固定有一个轴销板40。一根轴销29与轴销板40制成一体,斗臂2下端两边壳体铰连在该轴销29上。斗臂前端横向制成有一段占位壳体。铲斗上安装的轴销29穿过占位壳体和斗臂前端另一侧边壳板上的轴销孔,轴销端头用定位销锁住,参看图8。铲斗可以用工程塑料制成,定期更换,也可以用薄钢板制成壳体。铲斗用钢板制成的,铲斗除了安装有轴销板这端厚度在一点二至二毫米外,其他部分都在零点六至零点八毫米厚度范围。由于二个铲斗是安装在车体后方交替铲装粮食的,晒场粮食本来很薄,虽然前方有二把扫帚把车体两边的粮食扫到中间。但每一平方米内的粮食重量并不多,又是二个铲斗连续不停铲装粮食。每个铲斗每次铲粮重量仍不足三十至四十公斤。所以,铲斗的钢板厚度可以较薄,铲斗可以只要一头用一根斗臂支撑。

图7中,是动臂前方与斗臂后方连接传动图。图7中左方,斗臂2后端壳体与一个轴销管37连接成一体。轴销管一端安装连接有一个齿轮35。齿轮35中心也设置有轴销孔。该轴销管37连同齿轮35用轴销29连接安装在动臂1前端两边的动臂壳体41之间。轴销管37右边安装了一个斗臂旋转油缸36。斗臂旋转油缸36壳体安装在图7中动臂两边壳体中的上方壳板上。斗臂旋转油缸输出轴上安装了一个小齿轮38,小齿轮38与齿轮35啮合。斗臂旋转油缸的正、反转即带动斗臂正、反转。

图8中,是斗臂前端与铲斗一头端板连接结构图。铲斗在图8中下方这一头端板上安装了一个轴销板40,轴销板40与轴销29制成一体。图中,斗臂前端上方有一个占位壳体,占位壳体与斗臂前端侧边制成一体。占位壳体端板和相对的斗臂另外壳板上都开设了轴销孔。轴销29穿过斗臂前端二个轴销孔,把斗臂与铲斗连接在一起。轴销端头用定位销锁住。在斗臂壳体42内靠着图中下边壳板位置的轴销29上安装固定了一个齿轮35。在轴销29左边安装了一个斗臂旋转油缸36,斗臂旋转油缸上方固定在斗臂上边壳板上。斗臂旋转油缸输出轴上安装了一个小齿轮38,小齿轮38与齿轮35啮合。斗臂旋转油缸输出轴安装在斗臂下边壳体的轴销孔中。该斗臂旋转油缸36的正、反转,即可控制铲斗的左、右转动。斗臂旋转油缸即旋转油缸是现有技术,可以产生很大的扭矩,现在有的旋转油缸扭矩可达二十五吨每米,铲斗铲装三十至四十公斤以下重物,加上斗臂、铲斗重量,旋转油缸的扭转力矩是足以满足的。本发明采用旋转油缸是为了使铲斗与斗臂之间、斗臂与动臂之间转动一个较大角度。

铲斗铲装粮食过程中:如图1中所示,二个铲斗中任意一个铲斗,都能够在另一个铲斗的上方或处于空中时的下方绕过。以图1中右边即车体外边那个铲斗为例。该铲斗在斗臂、动臂、动臂液压缸、斗臂旋转油缸配合作用下,使铲斗在车体后边着地,铲斗的铲口下边贴着地面随车前进设定距离铲装车体下边中间的粮食,即前边所述二把扫帚扫往车体中间的粮带。该铲斗铲进到设定距离后,车体另一边安装的铲斗即正在自卸车箱上方卸料的铲斗立刻从图1中位置转动落下到现在地面铲斗的左边地面上,铲口下边贴着地面铲进。外边铲斗的斗臂前端的斗臂旋转油缸转动设定角度,使外边这个铲斗的铲口向上,随后,外边铲斗的斗臂、动臂、斗臂旋转油缸、动臂液压缸按程序相互配合,立即提起外边这个铲斗,举升铲斗到自卸车箱17上方。然后,该铲斗向下翻转,铲口向下,把粮食倒在自卸车箱中。铲斗在举升过程中,包括铲斗已进入自卸车箱上方,只要未卸料,斗臂前端的斗臂旋转油缸在程序控制下作相应转动,始终保持铲斗铲口向上,从铲斗举升到还未卸粮食过程中,铲斗中的粮食不能倒出来。二个铲斗交替落下铲粮食,交替举升到自卸车箱上方倒掉粮食,连续作业。

车体前方扫帚扫过,经车体后方铲斗铲过的地面上,会留下少许粮食。因为铲斗是铲不干净的,但剩下的粮食占晒场粮食的百分之二都不到。当晒场粮食都先按图1中方法扫装后,可以再把车体按原路线用车体前方扫帚再扫一次,即把二个铲斗举升起来离开地面,只用车体前方二根扫帚把地面稀少的粮食按上述方法再扫一次,把稀散的粮粒扫到车体前方中间,再由工人用扫帚、撮箕撮装。

图9中,是扫装车正在卸料时情况图。扫装车卸料时,车体前方的二个扫帚控制机构把二把扫帚提高。摆杆向车体两边转动到靠近两边车架。旋转油缸和摆杆上方的液压缸把二把扫帚靠在车架边停止。扫帚靠在车架侧边,不会偏摆。向车体后方自转的自卸车箱是工程上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有多种结构,这里只画出了一种自卸车箱后箱板卸货时下方出现卸货缝口空间的结构。扫装车的自卸车箱与现有自卸车箱及车架上液压缸结构相同。卸料时,二个铲斗在斗臂、动臂控制下都举升到车箱后门板后上方,也可以举升到车箱后方上方。自卸车箱在其下边安装的液压缸作用下向后翻转一定角度,自卸车箱后方两边安装的斗臂、动臂及铲斗都随自卸车箱一起翻转。车箱后门板43下边松开,向外张开。粮食即从车箱后门板下边与车箱之间的空隙中倒出来。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