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537发布日期:2018-10-16 19:25阅读:1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枇杷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枇杷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和桃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

枇杷生长在夏季,但其他季节想吃到枇杷只能靠大棚种植,但是市面上使用的枇杷种植用大棚不能对枇杷枝干进行支撑固定,枇杷结果时,枇杷枝干承重过大,会对枝干造成损害,且对大棚内部加热时热气有时会直接和枇杷接触,对其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种植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枇杷种植大棚,包括横向固定杆、弧形固定杆、导气管、安装板、加热器、防护罩、竖向固定杆、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固定环、连接绑带、浇水管、导水管、基座、固定锥和支腿,若干个弧形固定杆并列排列,所述若干个弧形固定杆的纵向中心轴相互重合,所述若干个弧形固定杆之间由一根纵向固定杆连接,所述纵向固定杆顶面和若干个弧形固定杆顶部底面连接,弧形固定杆两端分别和一个支腿顶部连接,支腿竖向设置,所述支腿绕弧形固定杆的竖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在两侧,支腿底部设置有固定锥,支腿下部设置有基座,基座是由混凝土材料制成,基座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两侧正面和背面的两个基座内侧面之间纵向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固定在底面上,两侧导水管的进水口分别用导管和水源连通,两侧导水管对向侧对称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所述若干个出水口分别和一根浇水管一端连接,浇水管横向设置在地面上,两侧浇水管的出水口都朝向竖向固定杆的方向。

所述两侧支腿正面和背面的两根支腿之间均设置一根横向固定杆,两侧支腿和弧顶固定杆连接处内侧对称设置有纵向固定杆,所述两侧纵向固定杆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支撑杆,若干根横向支撑杆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若干根横向支撑杆中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和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和纵向支撑杆的直径相对应,所述纵向支撑杆有四根,依次经若干个横向支撑杆上面的四个圆形通孔穿过将若干个横向支撑杆连接起来,两侧的两根纵向支撑杆之间的横向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直径大于横向支撑杆的直径,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杆之间的纵向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所述若干个固定环底部进和一根连接绑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固定杆顶部底面连接的纵向固定杆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根竖向固定杆,所述竖向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固定锥,所述竖向固定杆下部设置有基座,所述若干个竖向固定杆上部由安装板连接起来,所述安装板水平纵向设置,安装板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器,加热器的输出端向下,加热器的输出端外面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导管和导气管中部的进气口连接,导气管横向设置,导气管两侧对称开设有圆形通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相邻的两个支腿之间、相邻的两个弧形固定杆之间、相邻的一个弧形固定杆和一个横向固定杆之间均用防护板连接起来,所述防护板是由不锈钢玻璃制成,且正面和背面的防护板上均开设有进出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若干个固定环的个数为5-8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绑带是由植物纤维和金属纤维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固定杆的底面的水平面和支腿的底面的水平面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竖向中心轴和竖向固定杆的竖向中心轴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通口的直径和导气管的内直径相等,所述两侧的两根纵向支撑杆和相邻的两个横向支撑杆之间构成一个种植位,所述种植位的个数和浇水管的个数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连接绑带将枇杷枝干绑到支撑杆上,利用支撑杆避免枇杷结果时,果子重量过高对枝干造成损坏,利用固定环使绑带移动的方便,利用加热器对大棚里面进行加热,利用安装板、防护罩、导气管使加热器产生的热气在上方向两侧输出,避免热气直接和枇杷接触,对其造成损伤,利用导水管和浇水管直接对枇杷树的根部进行浇水,使浇的水直接被枇杷树吸收,避免水由高处下落,水珠四溅,浪费水资源,本装置能在枇杷结果时对枇杷枝干进行保护,提高枇杷产量和枇杷树的寿命,节约水资源,在冬天对枇杷树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枇杷种植大棚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枇杷种植大棚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枇杷种植大棚中加热器和安装板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横向固定杆1、弧形固定杆2、导气管3、安装板4、加热器5、防护罩6、竖向固定杆7、横向支撑杆8、纵向支撑杆9、固定环10、连接绑带11、浇水管12、导水管13、基座14、固定锥15、支腿16和防护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枇杷种植大棚,包括横向固定杆1、弧形固定杆2、导气管3、安装板4、加热器5、防护罩6、竖向固定杆7、横向支撑杆8、纵向支撑杆9、固定环10、连接绑带11、浇水管12、导水管13、基座14、固定锥15、支腿16和防护板17,若干个弧形固定杆2并列排列,所述若干个弧形固定杆2的纵向中心轴相互重合,所述若干个弧形固定杆2之间由一根纵向固定杆连接,所述纵向固定杆顶面和若干个弧形固定杆2顶部底面连接,弧形固定杆2两端分别和一个支腿16顶部连接,支腿16竖向设置,所述支腿16绕弧形固定杆2的竖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在两侧,支腿16底部设置有固定锥15,支腿16下部设置有基座14,基座14是由混凝土材料制成,基座14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两侧正面和背面的两个基座14内侧面之间纵向设置有导水管13,所述导水管13固定在底面上,两侧导水管13的进水口分别用导管和水源连通,两侧导水管13对向侧对称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所述若干个出水口分别和一根浇水管12一端连接,浇水管12横向设置在地面上,两侧浇水管12的出水口都朝向竖向固定杆7的方向,利用导水管13和浇水管12直接对枇杷树的根部进行浇水,使浇的水直接被枇杷树吸收,避免水由高处下落,水珠四溅,浪费水资源。

所述两侧支腿16正面和背面的两根支腿16之间均设置一根横向固定杆1,所述相邻的两个支腿16之间、相邻的两个弧形固定杆2之间、相邻的一个弧形固定杆2和一个横向固定杆1之间均用防护板17连接起来,所述防护板17是由不锈钢玻璃制成,且正面和背面的防护板17上均开设有进出口,两侧支腿16和弧顶固定杆2连接处内侧对称设置有纵向固定杆,所述两侧纵向固定杆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支撑杆8,若干根横向支撑杆8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若干根横向支撑杆8中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和第二圆形通孔的直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和纵向支撑杆9的直径相对应,所述纵向支撑杆9有四根,依次经若干个横向支撑杆8上面的四个圆形通孔穿过将若干个横向支撑杆8连接起来,两侧的两根纵向支撑杆9之间的横向支撑杆8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内部直径大于横向支撑杆8的直径,相邻两根横向支撑杆8之间的纵向支撑杆9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环10,所述若干个固定环10的个数为5-8个,所述若干个固定环10底部进和一根连接绑带11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绑带11是由植物纤维和金属纤维制成,所述弧形固定杆2顶部底面连接的纵向固定杆的底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根竖向固定杆7,所述竖向固定杆7的底面的水平面和支腿16的底面的水平面重合,所述竖向固定杆7底部设置有固定锥15,所述竖向固定杆7下部设置有基座14,所述若干个竖向固定杆7上部由安装板4连接起来,所述安装板4水平纵向设置,所述安装板4的竖向中心轴和竖向固定杆7的竖向中心轴重合,安装板4底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加热器5,加热器5的输出端向下,加热器5的输出端外面设置有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底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导管和导气管3中部的进气口连接,导气管3横向设置,导气管3两侧对称开设有圆形通口,所述圆形通口的直径和导气管3的内直径相等,利用加热器5对大棚里面进行加热,利用安装板4、防护罩6和导气管3使加热器5产生的热气在上方向两侧输出,避免热气直接和枇杷接触,对其造成损伤,所述两侧的两根纵向支撑杆9和相邻的两个横向支撑杆8之间构成一个种植位,所述种植位的个数和浇水管12的个数相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枇杷树种植在种植位里面,移动固定环的位置,然后用连接绑带对枇杷树的枝干进行支撑固定,利用支撑杆避免枇杷结果时,果子重量过高对枝干造成损坏,利用导水管和浇水管直接对枇杷树的根部进行浇水,使浇的水直接被枇杷树吸收,避免水由高处下落,水珠四溅,浪费水资源,天冷时,打开加热器,利用加热器对大棚里面进行加热,利用安装板、防护罩和导气管使加热器产生的热气在上方向两侧输出,避免热气直接和枇杷接触,对其造成损伤。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