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快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8293发布日期:2018-08-24 19:27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呈圆筒状(与线形动物的圆柱形区别),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在第十一节以后,每节的背部中央有背孔;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广西是我国木薯生产的大省,其木薯的总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60%。木薯主要被用于生产淀粉,据统计,每生产一吨淀粉会产生15-25吨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已对广西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木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其codcr一般在数千mg/l以上,最高可达20000mg/l。淀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因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促使水底的有机物质在厌氧的条件下分解,而产生臭氧,恶化水源,污染环境,以致于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必须进行治理。em菌种由双岐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菌等菌种组成,经混合发酵而形成em发酵液,广泛使用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但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em菌液需要混合发酵且大量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包括以下步骤为:(1)基床的准备: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60%~80%,然后垛堆,再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沤发酵,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5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腐熟牛粪,并将发酵腐熟牛粪保持ph中性、水分含量60%~80%,作为蚯蚓养殖基床使用;(2)饵料的制备:采用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预处理与发酵后制得污泥饵料;(3)选取60cm×40cm×25cm养殖框,框内垫一层纱网,网孔径为0.1cm,每框铺厚度为10~15cm的腐熟牛粪作为基床,并保持水分含量60%~80%;投放蚯蚓后,每天投放一次饵料,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养殖温度在20~30℃;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每隔3天淋一次菌发酵液,并统计蚯蚓每周的取食饵料量以及每日的产卵量。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70%,然后堆沤发酵,按一定形状堆垛后覆盖塑料薄膜,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牛粪,ph值为7.0,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可以作为蚯蚓基料铺床使用。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工业废水为木薯淀粉与酒精生产的废水,将废水先沉淀,清水作为生产用水循环使用,沉淀部分含有木薯渣;取新鲜木薯,加入木薯渣作为膨松剂、调节水分含量为60%~80%、调节ph至中性,堆沤发酵成熟,即制成蚯蚓饵料。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选取4个塑料框,增加透气性并防止蚯蚓外逃;每框铺15cm厚度的发酵牛粪作基床,每日淋水1次,连续3天;3个框内投放1月龄的若蚓,并设置一个框的水为空白对照;饵料为新鲜污泥,取500g污泥平分成10份,制成颗粒直径小于3厘米的饵料喂养,每天1份1次,24小时后将吃剩的污泥取出称重;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适宜的湿度,维持温度在25℃~30℃之间,养至大部分蚯蚓出现环带进入性成熟阶段为止。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每天所投放的饵料按蚯蚓与污泥饵料的质量比为1∶0.5~1进行;菌发酵液为蚯蚓共生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前均将菌发酵液进行稀释;其中,单一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或em菌的发酵原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混合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与em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1~5,临用前混合菌发酵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同时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使用菌发酵液喷淋前,采用醋酸与小苏打调节稀释液的ph=6.5~7.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利用木薯污泥单独作为基料来养殖蚯蚓,具有材料廉价、易得、大宗且本地化等特点,同时有效解决了木薯污泥带来的二次污染,保护了环境,实现变废为宝目的。(2)本发明通过使用对蚯蚓的繁殖有着正向影响的共生菌,不仅不会危害生物体的健康,反而能帮助生物体进行消化、生长和防御病虫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1)基床的准备: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70%,然后堆沤发酵,按一定形状堆垛后覆盖塑料薄膜,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牛粪,ph值为7.0,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可以作为蚯蚓基料铺床使用;(2)饵料的制备:采用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预处理与发酵后制得污泥饵料;(3)选取60cm×40cm×25cm养殖框,框内垫一层纱网,网孔径为0.1cm,每框铺厚度为10~15cm的腐熟牛粪作为基床,并保持水分含量60%~80%;投放蚯蚓后,每天投放一次饵料,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养殖温度在20~30℃;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每隔3天淋一次菌发酵液,并统计蚯蚓每周的取食饵料量以及每日的产卵量。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工业废水为木薯淀粉与酒精生产的废水,将废水先沉淀,清水作为生产用水循环使用,沉淀部分含有木薯渣;取新鲜木薯,加入木薯渣作为膨松剂、调节水分含量为60%~80%、调节ph至中性,堆沤发酵成熟,即制成蚯蚓饵料。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选取4个塑料框,增加透气性并防止蚯蚓外逃;每框铺15cm厚度的发酵牛粪作基床,每日淋水1次,连续3天;3个框内投放1月龄的若蚓,并设置一个框的水为空白对照;饵料为新鲜污泥,取500g污泥平分成10份,制成颗粒直径小于3厘米的饵料喂养,每天1份1次,24小时后将吃剩的污泥取出称重;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适宜的湿度,维持温度在25℃~30℃之间,养至大部分蚯蚓出现环带进入性成熟阶段为止。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每天所投放的饵料按蚯蚓与污泥饵料的质量比为1∶0.5~1进行;菌发酵液为蚯蚓共生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前均将菌发酵液进行稀释;其中,单一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或em菌的发酵原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混合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与em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1~5,临用前混合菌发酵液与水体积比为1∶5~25;同时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使用菌发酵液喷淋前,采用醋酸与小苏打调节稀释液的ph=6.5~7.0。实施例二: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木薯污泥养殖蚯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1)基床的准备:将新鲜牛粪摊开晾干至水分含量为70%,然后堆沤发酵,按一定形状堆垛后覆盖塑料薄膜,每天测量温度,待温度上升至最高后又开始降低时进行第1次翻堆补水,重复3次;然后进行后熟1个月即为发酵牛粪,ph值为7.0,水分含量在60%~70%之间,可以作为蚯蚓基料铺床使用;(2)饵料的制备:采用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经预处理与发酵后制得污泥饵料;(3)选取60cm×40cm×25cm养殖框,框内垫一层纱网,网孔径为0.1cm,每框铺厚度为10~15cm的腐熟牛粪作为基床,并保持水分含量60%~80%;投放蚯蚓后,每天投放一次饵料,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养殖温度在20~30℃;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每隔3天淋一次菌发酵液,并统计蚯蚓每周的取食饵料量以及每日的产卵量。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工业废水为木薯淀粉与酒精生产的废水,将废水先沉淀,清水作为生产用水循环使用,沉淀部分含有木薯渣;取新鲜木薯,加入木薯渣作为膨松剂、调节水分含量为60%~80%、调节ph至中性,堆沤发酵成熟,即制成蚯蚓饵料。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选取4个塑料框,增加透气性并防止蚯蚓外逃;每框铺15cm厚度的发酵牛粪作基床,每日淋水1次,连续3天;3个框内投放1月龄的若蚓,并设置一个框的水为空白对照;饵料为新鲜污泥,取500g污泥平分成10份,制成颗粒直径小于3厘米的饵料喂养,每天1份1次,24小时后将吃剩的污泥取出称重;在阴暗的房间养殖,保持适宜的湿度,维持温度在25℃~30℃之间,养至大部分蚯蚓出现环带进入性成熟阶段为止。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每天所投放的饵料按蚯蚓与污泥饵料的质量比为1∶0.5~1进行;菌发酵液为蚯蚓共生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使用前均将菌发酵液进行稀释;其中,单一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或em菌的发酵原液与水体积比为1∶20;混合菌发酵液使用时,蚯蚓共生菌与em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为1∶1~5,临用前混合菌发酵液与水体积比为1∶20;同时在蚯蚓养殖过程中使用菌发酵液喷淋前,采用醋酸与小苏打调节稀释液的ph=6.7。取5个养殖框,共生菌或em菌的发酵原液与水的稀释体积比分别以1:5、1:10、1:15、1:20、1:25进行预试验;混合原液中的共生菌:em菌=1:1、1:2、1:3、1:4、1:5进行预试验;混合原液与水的稀释体积比分别以1:5、1:10、1:15、1:20、1:25进行预试验。淋菌之前可用醋酸与小苏打调节稀释液的酸碱度ph在6.5~7.0之间。试验对象为步骤(3)中养成的性成熟蚯蚓;设计五框的产蛋试验,每框投放100条蚯蚓,其中两框施用共生菌发酵液,另外两框施用em菌发酵液,另外一框施用清水作对照。施用时,先在蚯蚓基料面上淋少量水,再投喂饵料,最后将配制好的菌液稀释液均匀地喷淋,控制湿度在60%~70%,每隔3天淋一次菌液,菌液即配即用。15天后分离每框蚯蚓与蚯蚓蛋,计算产蛋数量,计算繁殖率时一个蚯蚓蛋算作一条蚯蚓(实际上一个蚯蚓蛋不止一条蚯蚓),若有蚯蚓死亡,则以初始投放数量为准,施用得到最高值的比例1:20稀释比的共生菌试验15天,蚯蚓的繁殖率依然保持,各养殖框产蛋数量均相差不大,并未出现重大变化差值。作出平行试验后得到产蛋率结果平均值为569.8%,实验结果参见表3。经过试验结果得出:共生菌的发酵原液与水的稀释体积比为1:20产蛋最多;共生菌与em菌体积比1:2时产蛋最多。混合原液与水的稀释体积比为1:20时,得出的配比均为蚯蚓产蛋最高的框,并且在此配比下溶液ph6.5~7.0,平均值ph6.7,适合蚯蚓生长繁殖。蚯蚓生长繁殖及各项指标较恒定,蚯蚓的产蛋率持续创新高,持续时间久。em菌将ph调至6.0~7.0便可使用,使用简便。在此配比下蚯蚓的生长状态、产蛋率、污泥消耗量、ph以及蚯蚓的活跃度均很理想。共生菌的发酵原液与水的稀释体积比为1:20时,由表1可看出这个比例产蛋率最高。表1:单一施用共生菌试验15d蚯蚓数量(条)总重\g产蛋总数(颗)每天每条产蛋(条\天\颗)繁殖倍率产蛋率(%)污泥日消耗量(d\kg)共生菌100704720.314.72572%0.13对照100703000.23400%0.09单一施用使用em菌时,将ph值调为7.0的产蛋率最高,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单一施用em菌试验15d蚯蚓数量(条)总重\g产蛋总数(颗)每天每条产蛋(条\天\颗)繁殖倍率产蛋率(%)污泥日消耗量(d\kg)em菌100714500.304.50550%0.21对照100702980.1982.98398%0.11通过表1和表2的对比,em菌的产蛋率也很高,仅低于共生菌产蛋率572%-550%=22%。表3:共生菌单一多试验在共同施用共生菌和em菌的过程中,保持蚯蚓最适宜的繁殖条件:温度25±2℃,料床湿度60%~70%。两者共同施用,在不同的方面对蚯蚓产生影响,即对蚯蚓繁殖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单一施用效果更好,故两者结合对污泥养殖蚯蚓可促进蚯蚓繁殖,实验结果见如下表4表4:共同施用试验共同施用蚯蚓数量(条)总重/g产蛋总数(颗)每天每条产蛋(颗/条/天)繁殖倍率产蛋率(%)污泥日消耗量(kg/d)15d10073约7360.558.36836%0.1715d300220约22250.497.41842%0.22对照10070约3390.223.39439%0.1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