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耳培养基及银耳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7667发布日期:2018-09-14 21:12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培养基及银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又称白木耳,属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属,味甘、淡、性平、无毒,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滋阴润肺之功效,获“菌中之冠”的美誉,是我国一种极为珍贵的食用药兼用菌类。银耳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中蛋白质至少由17种氨基酸组成。

野生银耳数量稀少,在古代属名贵补品。银耳段木栽培对木材资源消耗巨大,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银耳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条件等可能对银耳产量及其营养、品质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在保证银耳营养、品质的前提下,缩短银耳生产周期、提高银耳产量。随着银耳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如何提高银耳产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提高银耳产量的同时保证银耳品质的银耳培养基及银耳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银耳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75~85份、麦麸15~25份和含cr3+水溶性化合物;

所述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添加后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18mg/k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银耳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料和水按照50~55:45~50的重量比混合配制成银耳培养基,所述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后混合而成:棉籽壳75~85份、麦麸15~25份和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所述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18mg/kg;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压实装袋后制成菌棒,菌棒灭菌后接入银耳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菌丝体培养于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30min,菌丝体培养包括以下生长阶段:

a、萌发期:接种15天内为萌发期,接种后头3天温度保持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从第4天到第15天温度保持在25~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b、成长期:第16天至35天,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c、成熟期:35天后,菌丝进入成熟阶段温度保持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采收银耳前1~2天停止喷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反复试验,本发明在培养料中添加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控制其浓度为12~18mg/kg,与棉籽壳和麦麸制成培养基,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备的培养基栽培银耳,银耳的产量提高了15%~22%,生产的银耳耳肉肥厚,通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银耳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对银耳的品质没有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培养基配料中添加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控制其浓度为12~18mg/kg,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备的培养基栽培银耳,银耳的产量提高了15%~22%,品质与常规栽培银耳没有差异。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耳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75~85份、麦麸15~25份和含cr3+水溶性化合物;

所述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添加后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18mg/kg。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80份、麦麸20份和氯化铬水溶液,所述氯化铬水溶液添加后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4~16mg/kg。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培养基配料中引入crcl3。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栽培出的银耳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品质与常规栽培银耳没有明显差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银耳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干料和水按照50~55:45~50的重量比混合配制成银耳培养基,所述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后混合而成:棉籽壳75~85份、麦麸15~25份和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所述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18mg/kg;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压实装袋后制成菌棒,菌棒灭菌后接入银耳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菌丝体培养于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30min,菌丝体培养包括以下生长阶段:

a、萌发期:接种15天内为萌发期,接种后头3天温度保持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从第4天到第15天温度保持在25~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b、成长期:第16天至35天,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c、成熟期:35天后,菌丝进入成熟阶段温度保持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采收银耳前1~2天停止喷水。

cr3+的生理作用:cr3+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在美国,吡啶甲酸铬(crpi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膳食补充剂。美国fda建议cr3+的日均摄入量,男性为35ug,女性为25ug。gb/t5009.195-2003《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中指出,crpic可顺利通过细胞膜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对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辅助作用。2012年《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用于特殊膳食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铬的化合物为硫酸铬(cr2(so4)3)和氯化铬(crcl3)。但随着食物精炼和加工,导致食物中cr3+的大量流失,可能影响核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代谢,饮食中适当地补充cr3+变得更加重要,膳食中补充cr3+对机体脂肪的流失增加,同时保持肌肉;克服胰岛素抵抗和改善糖尿病;抑制自由基的形成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生理反应,对机体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经反复试验,本发明在培养料中添加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控制其浓度为12~18mg/kg,与棉籽壳和麦麸制成培养基,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备的培养基栽培银耳,银耳的产量提高了15%~22%,生产的银耳耳肉肥厚,通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银耳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对银耳的品质没有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干料和水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配制成银耳培养基,所述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后混合而成:棉籽壳80份、麦麸20份和氯化铬水溶液,所述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4~16mg/kg。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氯化铬添加量在适宜范围时,可以显著提高银耳产量15~22%,且对银耳品质无显著性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菌丝体培养期间应检查有无杂菌,将带有杂菌的菌袋及时清除。

由上述描述可知,及时清除带有杂菌的菌袋,防止杂菌污染其他菌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进入成熟期的判断标准为子实体耳片全部伸展,生长停止,没有小耳蕊;颜色鲜白或米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每个菌棒的重量为1.5kg。

实施例1

一种银耳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0.63kg;麦麸0.12kg,添加氯化铬水溶液,氯化铬水溶液添加后中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mg/k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银耳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干料和水按照50~55:45~50的重量比混合配制成培养基,混匀后,以手微握成团但不流水为准,制成菌包后水分为60%~65%,所述干料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粉碎后混合而成:棉籽壳0.63kg;麦麸0.12kg,添加氯化铬水溶液,氯化铬水溶液添加后银耳培养基中cr3+的含量为12mg/kg;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压实装袋后制成菌棒,菌棒灭菌后接入银耳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菌丝体培养于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30min,菌丝体培养包括以下生长阶段:

a、萌发期:接种15天内为萌发期,接种后头3天温度保持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从第4天到第15天温度保持在25~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b、成长期:第16天至35天,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c、成熟期:35天后,菌丝进入成熟阶段,温度保持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采收银耳前1~2天停止喷水。

实施例2

一种银耳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0.6kg;麦麸0.15kg,添加硫酸铬水溶液,硫酸铬水溶液添加后中cr3+的含量为12mg/k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银耳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干料和水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配制成培养基,混匀后,以手微握成团但不流水为准,制成菌包后水分为60%~65%,所述干料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粉碎后混合而成:棉籽壳0.6kg;麦麸0.15kg,添加硫酸铬水溶液后菌包中cr3+的含量为12mg/kg;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压实装袋后制成菌棒,每个菌棒的重量为1.5kg,菌棒灭菌后接入银耳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菌丝体培养于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30min,菌丝体培养包括以下生长阶段:

a、萌发期:接种15天内为萌发期,接种后头3天温度保持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从第4天到第15天温度保持在25~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b、成长期:第16天至35天,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c、成熟期:35天后,菌丝进入成熟阶段,温度保持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采收银耳前1~2天停止喷水。

实施例3

一种银耳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棉籽壳0.58kg;麦麸0.17kg,添加硝酸铬水溶液,硝酸铬水溶液添加后中菌包麦麸cr3+的含量为12mg/kg。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银耳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干料和水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配制成培养基,混匀后,以手微握成团但不流水为准,制成菌包后水分为60%~65%,所述干料由如下重量的原料粉碎后混合而成:棉籽壳0.58kg;麦麸0.17kg,添加硝酸铬水溶液后菌包中cr3+的含量为12mg/kg;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压实装袋后制成菌棒,菌棒灭菌后接入银耳菌种进行菌丝体培养,菌丝体培养于黑暗通风条件下进行,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15~30min,菌丝体培养包括以下生长阶段:

a、萌发期:接种15天内为萌发期,接种后头3天温度保持在26~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从第4天到第15天温度保持在25~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

b、成长期:第16天至35天,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c、成熟期:35天后,菌丝进入成熟阶段,成熟期的判断标准为子实体耳片全部伸展,生长停止,没有小耳蕊;颜色鲜白或米黄,温度保持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采收银耳前1~2天停止喷水。

实验检测:

(1)供试银耳菌种:

白色银耳(tr21)、黄色银耳(tr01)。

(2)添加试剂

氯化铬(crcl3,分析纯,纯度>99.5%);

(3)培养料及配比

棉籽壳、麦麸(8:2);料水比约1:1。

(4)试验设计

采用常规袋栽技术,在拌料时,先将硝酸铬溶解于拌料用水中,再与栽培料充分拌匀后装入料袋,试验设置5个浓度梯度(ck、g1、g2、g3、g4),灭菌后,各组菌棒cr实际含量如表1示。栽培试验中5个添加水平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袋,2个品种,共计:5(处理数)×60(3个平行的袋数)×2(品种数)=600袋。该试验,共于2017年在同一工厂化银耳栽培中,重复3轮,结果如表1示。

表1栽培基质中氯化铬添加后菌棒含量(mg/kg)

n=3;

从表1可以看出,在栽培基质中添加硝酸铬,当菌包中cr含量达到14.75±1.05mg/kg时,银耳产量有显著性提高,分别为黄色银耳tr01产量提高22%,白色银耳tr21产量提高15%。品质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5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银耳培养基及银耳栽培方法,经反复试验,本发明在培养料中添加含cr3+水溶性化合物,控制其浓度为12~18mg/kg,与棉籽壳和麦麸制成培养基,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备的培养基栽培银耳,银耳的产量提高了15%~22%,生产的银耳耳肉肥厚,通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银耳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对银耳的品质没有影响。

当氯化铬添加量在适宜范围时,可以显著提高银耳产量15~22%,且对银耳品质无显著性影响。在菌丝体培养期间及时清除带有杂菌的菌袋,防止杂菌污染其他菌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