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坑式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0848发布日期:2018-11-07 07:1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坑式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植物,例如:果树、观赏树、玉米等,施肥时,现有的技术大多采用翻土后或者灌溉时进行施肥,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养分,而且持续性时间短,不利于作物对肥料进行吸收;而现有的挖坑式装置,结构复杂、挖坑后需要人工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下料、控制方便的旋坑式施肥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旋坑式施肥装置,包括料箱、汽油机、支架、叶轮和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斜杆,所述料箱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斜杆上,所述料箱通过导管与中继箱连接,所述汽油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汽油机通过转轴与中继箱连接,所述叶轮安装在竖轴上,所述中继箱内的转轴与竖轴连接,所述汽油机外接有输油管,所述中继箱上设置有闭合器,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料箱上设置有封盖。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输油管上设置有密封塞。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闭合器通过控制线与按钮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斜杆上端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竖轴上设置有排料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自动下料、控制方便;在使用时把搭配好的肥料放入料箱内,盖上封盖;通过输油管往汽油机内输入(93#)汽油,然后盖上密封塞,这样即可手持把手,行走到需要操作的位置后,按动按钮,汽油机运动,通过转轴连接,带动叶轮旋转;由于竖轴在中继箱内伸出,为此中继箱内的肥料通过竖轴上的排料孔带出,通过叶轮旋转到土里,实现了旋坑后施肥然后自埋的过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各种部件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并掌握的技术,在市场上很容易购得,取材方便。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旋坑式施肥装置,包括料箱1、汽油机8、支架、叶轮5和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7和斜杆9,所述料箱1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斜杆9上,所述料箱1通过导管与中继箱3连接,所述汽油机8安装在底座7上,所述汽油机8通过转轴与中继箱3连接,所述叶轮5安装在竖轴4上,所述中继箱3内的转轴与竖轴4连接,所述汽油机8外接有输油管,所述中继箱3上设置有闭合器,所述底座7底端设置有万向轮6。

所述料箱1上设置有封盖12。

所述输油管上设置有密封塞2。

所述闭合器通过控制线10与按钮13连接。

所述斜杆9上端设置有把手11。

所述竖轴4上设置有排料孔。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自动下料、控制方便;在使用时把搭配好的肥料放入料箱内,盖上封盖;通过输油管往汽油机内输入(93#)汽油,然后盖上密封塞,这样即可手持把手,行走到需要操作的位置后,按动按钮,汽油机运动,通过转轴连接,带动叶轮旋转;由于竖轴在中继箱内伸出,为此中继箱内的肥料通过竖轴上的排料孔带出,通过叶轮旋转到土里,实现了旋坑—施肥—自埋的过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旋坑式施肥装置,包括料箱、汽油机、支架、叶轮和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斜杆,所述料箱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斜杆上,所述料箱通过导管与中继箱连接,所述汽油机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汽油机通过转轴与中继箱连接,所述叶轮安装在竖轴上,所述中继箱内的转轴与竖轴连接,所述汽油机外接有输油管,所述中继箱上设置有闭合器,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下料、控制方便;由于竖轴在中继箱内伸出,为此中继箱内的肥料通过竖轴上的排料孔带出,通过叶轮旋转到土里,实现了旋坑后施肥然后自埋的过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永凤
技术研发日:2018.05.14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