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弹子的扦插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658发布日期:2018-10-12 19:48阅读:170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弹子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弹子的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金弹子又名瓶兰花,其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果美丽,宜植于庭园观赏;宜于制作树桩盆景,果经久不落,形似弹丸,故名为“金弹子”。不可以食用,有微毒。金弹子分大叶、中叶和小叶三种,大叶果小、中叶果大、小叶果中;有的小桩头栽培多年也难得开花结果。

金弹子因雌雄异株,所以金弹子有挂果和不挂果两种。也有雄株挂果的,但雌株挂雄花可能性很小。从树形、树干皮色、叶形、叶色、叶脉分析,都不能准确断定树桩的雌雄,只有观察金弹子的花朵,才能准确区别雌雄。金弹子挂果的一般为雌株或雌雄同株,雄株挂果极少;金弹子果实有球形、锥形、椭圆形、葫芦形,单果重5~20g,幼果绿色有银色绒毛,5月中旬坐果,9月果实开始成熟,果色由绿渐变黄,再变为橙红色,经久不落直至春节过后,挂果期长,红绿相映,生气盎然,喜庆丰硕,吉祥蕴意,是一种集观果、观叶、观形的好树种,深受人们喜爱。

目前,金弹子除种子繁殖外,还可以进行扦插繁殖,扦插繁殖的好处是能保证后代性状不变,同时明确雌雄株,有利于培育挂果盆景。常规的金弹子扦插方法主要是在四月中旬选取合适的金弹子插条进行扦插,然后将插床放置在全日照环境中,并在白天进行喷雾。或者将插床放在敞亮、通风、半阴半阳处,每天用喷雾器喷雾几次,以此来提高扦插枝的存活率。由于常规扦插时,一般直接将插条扦插在泥土内,泥土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温性难以保证,容易导致扦插后插条的根系短小纤细,不利于后期金弹子的生长,同时金弹子插条的扦插成功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金弹子的扦插育苗方法,以实现插床内泥土保温、保湿和透气的均衡性,进而提高金弹子扦插的成活率。

本方案中的一种金弹子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插条的挑选:选用1.5~2年生,径粗0.5cm以上且长势健壮的新枝作为插条;

步骤二:插条处理:剪切插条至6~7cm长;插条的上切口为垂直平面切口,下切口为斜面切口;

步骤三:扦插:将插条放入7~8cm深、内径6cm以上的扦插盆中,扦插盆的底部设有通孔;插条的下切口距离扦插盆的内底面3~4cm;然后向扦插盆内依次放入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的厚度比为0.9~1:1~1.3:0.8~0.9;其中,混合料由重量份数为50~60份的蛭石、10~13份的腐植酸、20~23份的老黄土和0.5~0.6份的泡沫粒混合而成;放置有机肥时,采用2~3kg/cm2的力量挤压,放置混合料时,采用5~8kg/cm2的力量挤压,放置椰糠时,采用8~10kg/cm2的力量挤压;

步骤四:育苗管理:插条扦插好后,使用生根粉兑水喷洒基料;育苗期间保持基料湿度为55~60%;温度为25~28℃;插条扦插好后,每5~7天从插条顶部喷洒一次温水,温水的温度高于培育室温度4~5℃;生根后60~70天生长为金弹子幼苗。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方案的金弹子插条在扦插时,通过在扦插盆底部放置有机肥,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的厚度比为0.9~1:1~1.3:0.8~0.9;使得插条的下切面处于有机肥与混合料的交界,有机肥能为插条的生根提供重组的营养物质;而混合料中含有较多的蛭石和老黄土,蛭石和老黄土对插条具有定根作用;同时,腐殖酸中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易被插条吸收,从而调节插条的生理作用,使插条的氧化酶和体内糖化酶活性提高,增加其呼吸强度,从而刺激生长,有利于插条的生根。另外,老黄土自身透气性较好,其在垂直方向上的透水性较强,而在水平方向上的透水性较弱,在老黄土的作用下,一方面加强了混合料层对插条的固定作用,而泡沫粒的加入,增加了混合料层的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进而使得混合料层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透气、透水的特性,有利于插条的生根,避免其腐烂。另外在育苗期间,每5~7天喷洒一次温水,有助于刺激和活化插条细胞,更有利于插条的生长。在放置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的过程中,放置有机肥采用2~3kg/cm2的力量挤压,适当增加了有机肥的紧密度,避免在后期有机肥坍塌,影响插条的生长;而椰糠采用8~10kg/cm2的力量挤压,将椰糠压实,在喷水以及后期管理过程中,避免水分直接冲刷混合料,另外,在挤压椰糠的同时,对混合料和有机肥也起到进一步挤压的作用,进而在保证插条紧实的同时,保证一定的透气性。

本方案通过对扦插盆内的基料进行改造,保证了对插条营养物质的供给,同时使基料的保温、保湿、透气、透水性能更佳均衡,避免插条腐烂的同时,有助于促使插条的生根,进而大大提高了插条的存活率。

进一步,插条扦插5~7天后,向扦插盆内喷洒木质素磺酸盐溶液,直至将基料浇透。5~7天后,随着插条下切面细胞的大量分裂,生根粉的效果减弱,通过添加木质素磺酸盐溶液,使得腐殖酸分解,有助于植株对其吸收,同时其促进插条的氧化酶和体内糖化酶活性提高,有利于插条的生根;另外,随着腐殖酸的分解,混合料层的下移,有助于对插条的进一步固定。

进一步,插条处理时,在插条剪切前用多菌灵稀释液对插条进行消毒。在插条剪切前对插条进行消毒,能有效杀灭病菌,避免病菌侵害插条切口,将病菌带入到基料中。

进一步,插条处理时,保持插条下切口处外皮完整。插条下切口外皮出现破皮,会影响营养元素的向上传输,造成插条营养元素缺失,不利于插条的生根成活。

进一步,所述混合料由重量份数为55份的蛭石、13份的腐植酸、23份的老黄土和0.6份的泡沫粒混合而成。

进一步,混合料由重量份数为60份的蛭石、10份的腐植酸、20份的老黄土和0.5份的泡沫粒混合而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金弹子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插条的挑选:选用2年生,径粗0.6cm且长势健壮的新枝作为插条;

步骤二:插条处理:用多菌灵稀释液对插条进行消毒,然后剪切插条至7cm长;插条的上切口为垂直平面切口,下切口为斜面切口;

步骤三:扦插:将插条放入8cm深、内径7cm的扦插盆中,扦插盆的底部设有通孔;插条的下切口距离扦插盆的内底面3.5cm;然后向扦插盆内依次放入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的厚度比为1:1.3:0.8;其中,混合料由重量份数为55份的蛭石、13份的腐植酸、23份的老黄土和0.6份的泡沫粒混合而成;插条处理时,保持插条下切口处外皮完整;放置有机肥时,采用2.5kg/cm2的力量挤压,放置混合料时,采用6kg/cm2的力量挤压,放置椰糠时,采用9kg/cm2的力量挤压;

步骤四:育苗管理:插条扦插好后,使用生根粉兑水喷洒基料;插条扦插6天后,向扦插盆内喷洒木质素磺酸盐溶液,直至将基料浇透;育苗期间保持基料湿度为55%;温度为28℃;插条扦插好后,每6天从插条顶部喷洒一次温水,温水的温度为32℃;生根后65天生长为金弹子幼苗。

实施例2:

一种金弹子的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插条的挑选:选用1.5年生,径粗0.7cm且长势健壮的新枝作为插条;

步骤二:插条处理:用多菌灵稀释液对插条进行消毒,然后剪切插条至6.5cm长;插条的上切口为垂直平面切口,下切口为斜面切口;

步骤三:扦插:将插条放入7.5cm深、内径6cm的扦插盆中,扦插盆的底部设有通孔;插条的下切口距离扦插盆的内底面4cm;然后向扦插盆内依次放入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有机肥、混合料和椰糠的厚度比为0.9:1:0.9;其中,混合料由重量份数为60份的蛭石、10份的腐植酸、20份的老黄土和0.5份的泡沫粒混合而成;插条处理时,保持插条下切口处外皮完整;放置有机肥时,采用3kg/cm2的力量挤压,放置混合料时,采用5kg/cm2的力量挤压,放置椰糠时,采用10kg/cm2的力量挤压;

步骤四:育苗管理:插条扦插好后,使用生根粉兑水喷洒基料;插条扦插7天后,向扦插盆内喷洒木质素磺酸盐溶液,直至将基料浇透;育苗期间保持基料湿度为60%;温度为25℃;插条扦插好后,每7天从插条顶部喷洒一次温水,温水的温度为30℃;生根后70天生长为金弹子幼苗。

对比例,采用常规方式扦插金弹子插条育苗,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选用普通的泥土作为基料。

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例的方式各扦插135枝金弹子插条,扦插60天后,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扦插育苗方式扦插的插条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比例,同时插条的长势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