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1679发布日期:2018-11-30 23:16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休眠是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胚或种壳的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休眠特性的农作物种子在高温多雨地区可防止穗发芽,某些沙漠植物的种子可以休眠状态度过干旱季节,以待适合的萌发条件。

经过长期低温存储的稻种都会进入休眠期,将存储过的稻种直接播种则极大的延长了稻种的出苗时间,同时对发芽率和成活率都有影响。因此,存储过的稻种在播种前都要进行处理,解除稻种的休眠期,缩短出苗时间。

生产上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除休眠:1)低温处理;2)干燥处理;3)曝光处理;4)冲洗处理;5)机械处理;6)药剂处理。以上这些方法虽然都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的休眠,缩短种子出苗时间,但是同时也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低温处理和干燥处理,处理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时间较长;曝光处理、冲洗处理和机械处理,不仅效率较低,同时咋处理过程中容易对种子造成损伤,严重时会导致种子死亡;药剂处理,使用的化学药剂进行处理时,药剂的浓度、用量和处理时间没有明确的指标,不容易掌握,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经过存储的稻种取出,铺放在室内的通风处,铺放厚度为1-3cm,通风处理2-5h,待种子表面温度达到室温即可;

2)将稻种放入25-30℃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水位没过稻种1-2cm,浸泡时间20-40min;

3)将浸泡后的稻种取出后晾干,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后通入氦气,将容器进行间歇性红外照射,每次间隔30-50min照射一次,每次照射时间10-20s,照射3-5次;

4)待照射结束后,将稻种放入容器中,加入缓冲液中,液面没过稻种5-8cm,然后将容器放入40-60℃的恒温水浴中,恒温浸泡10-30min;

5)将浸泡后的稻种放入辐射瓶中,将空气抽离后通入氩气,进行抽真空处理,使辐射瓶中压力为-50--100kpa,将辐射瓶放在等离子发生器中,置于射频两极的中间,打开射频电源,放电功率设置为300-500kw,使稻种在氩气形成的等离子体形态下处理10-30min;

6)将处理过的稻种放入由硝酸钾、硝酸钙、硼酸、硫酸镁、磷酸铵按照1:1:2:2:3-1:3:3:4:4的重量配比制备的营养液中浸泡20-50min即可。

优选地,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其中缓冲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20-30%的nacl溶液、20-40%的naoh溶液、10-20%的nh4cl溶液和20-30%的nh4no3溶液按照1:2:2:3-1:3:3:4的重量配比制备电导溶液;

2)取过氧化氢酶1-3份,超氧化物歧化酶2-5份,加入1)中的电导溶液中,振荡搅拌后即可制得一种缓冲溶液。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将存储后的稻种取出后铺放在室内进行通风处理,可以还稻种温度缓慢提升,避免温差多大造成稻种细胞损伤,将表面温度恢复到室温的稻种放入温水中进行浸泡,种子在吸收水分后,种皮膨胀软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随着水分子进入细胞,促进种子中酶的活化,从而恢复稻种的生理活动能力。将稻种进行间隙歇红外照射,在红外照射下,促进细胞组织温度升高,加快细胞液流动,增强新成代谢能力,提高组织细胞活力和细胞再生能力。将稻种用制备的缓冲液浸泡后,使稻种表面含有大量游离的阴阳离子,将稻种装入辐射瓶中,充入氩气后抽真空至-50--100kpa,然后放置在等离子发生器中,使瓶中的氩气形成等离子形态,在氩气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加快稻种表面阴阳离子的运动,形成闭合电路,促进细胞流动,同时使稻种表面出现细微的裂纹,表面孔道数量增加,孔径增大,细胞间的细胞间隙增大,提高稻种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加快稻种休眠期的解除,缩短发芽时间至1-2d,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至98.5%和97.2%,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经过存储的稻种取出,铺放在室内的通风处,铺放厚度为1cm,通风处理2h,待种子表面温度达到室温即可;

2)将稻种放入25℃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水位没过稻种1cm,浸泡时间20min;

3)将浸泡后的稻种取出后晾干,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后通入氦气,将容器进行间歇性红外照射,每次间隔30min照射一次,每次照射时间10s,照射3次;

4)待照射结束后,将稻种放入容器中,加入缓冲液中,液面没过稻种5cm,然后将容器放入40℃的恒温水浴中,恒温浸泡10min;

5)将浸泡后的稻种放入辐射瓶中,将空气抽离后通入氩气,进行抽真空处理,使辐射瓶中压力为-50kpa,将辐射瓶放在等离子发生器中,置于射频两极的中间,打开射频电源,放电功率设置为300kw,使稻种在氩气形成的等离子体形态下处理10min;

6)将处理过的稻种放入由硝酸钾、硝酸钙、硼酸、硫酸镁、磷酸铵按照1:1:2:2:3的重量配比制备的营养液中浸泡20min即可。

优选地,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其中缓冲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20%的nacl溶液、20%的naoh溶液、10%的nh4cl溶液和20%的nh4no3溶液按照1:2:2:3的重量配比制备电导溶液;

2)取过氧化氢酶1份,超氧化物歧化酶2份,加入1)中的电导溶液中,振荡搅拌后即可制得一种缓冲溶液。

实施例2

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经过存储的稻种取出,铺放在室内的通风处,铺放厚度为2cm,通风处理3h,待种子表面温度达到室温即可;

2)将稻种放入25-30℃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水位没过稻种1cm,浸泡时间30min;

3)将浸泡后的稻种取出后晾干,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后通入氦气,将容器进行间歇性红外照射,每次间隔40min照射一次,每次照射时间15s,照射4次;

4)待照射结束后,将稻种放入容器中,加入缓冲液中,液面没过稻种7cm,然后将容器放入50℃的恒温水浴中,恒温浸泡20min;

5)将浸泡后的稻种放入辐射瓶中,将空气抽离后通入氩气,进行抽真空处理,使辐射瓶中压力为-80kpa,将辐射瓶放在等离子发生器中,置于射频两极的中间,打开射频电源,放电功率设置为400kw,使稻种在氩气形成的等离子体形态下处理20min;

6)将处理过的稻种放入由硝酸钾、硝酸钙、硼酸、硫酸镁、磷酸铵按照1:1:2:3:4的重量配比制备的营养液中浸泡30min即可。

优选地,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其中缓冲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25%的nacl溶液、30%的naoh溶液、15%的nh4cl溶液和25%的nh4no3溶液按照1:2:3:3的重量配比制备电导溶液;

2)取过氧化氢酶2份,超氧化物歧化酶3份,加入1)中的电导溶液中,振荡搅拌后即可制得一种缓冲溶液。

实施例3

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经过存储的稻种取出,铺放在室内的通风处,铺放厚度为3cm,通风处理5h,待种子表面温度达到室温即可;

2)将稻种放入30℃的温水中进行浸泡,水位没过稻种2cm,浸泡时间40min;

3)将浸泡后的稻种取出后晾干,放入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后通入氦气,将容器进行间歇性红外照射,每次间隔50min照射一次,每次照射时间20s,照射5次;

4)待照射结束后,将稻种放入容器中,加入缓冲液中,液面没过稻种8cm,然后将容器放入60℃的恒温水浴中,恒温浸泡30min;

5)将浸泡后的稻种放入辐射瓶中,将空气抽离后通入氩气,进行抽真空处理,使辐射瓶中压力为-100kpa,将辐射瓶放在等离子发生器中,置于射频两极的中间,打开射频电源,放电功率设置为500kw,使稻种在氩气形成的等离子体形态下处理30min;

6)将处理过的稻种放入由硝酸钾、硝酸钙、硼酸、硫酸镁、磷酸铵按照1:3:3:4:4的重量配比制备的营养液中浸泡50min即可。

优选地,一种解除稻种休眠期的方法,其中缓冲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30%的nacl溶液、40%的naoh溶液、20%的nh4cl溶液和30%的nh4no3溶液按照1:3:3:4的重量配比制备电导溶液;

2)取过氧化氢酶3份,超氧化物歧化酶5份,加入1)中的电导溶液中,振荡搅拌后即可制得一种缓冲溶液。

对比例1:使用低温处理的方式。

对比例2:使用干燥处理的方式。

对比例3:使用曝光处理的方式。

对比例4:使用冲洗处理的方式。

对比例5:使用机械处理的方式。

对比例6:使用药剂处理的方式。

对比例7:使用公开号cn106941811a提供的方式。

实验例:稻种发芽时间、发芽率和成活率研究

实验组:使用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1:使用对比例1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2:使用对比例2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3:使用对比例3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4:使用对比例4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5:使用对比例5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6:使用对比例6提供的方法,

对照组7:使用对比例7提供的方法,

空白组:稻种不做处理。

实验过程和结果

选取存储一年的稻种9000粒,稻种要求是颗粒饱满,没有发芽或发霉的健康种子,平均分成9组,每组1000粒,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对照组1-7和空白组。实验组的稻种使用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对照组1-7的稻种则分别使用对比例1-7提供的方法,空白组的稻种不做处理。将稻种播种在预先准备好的土壤中,观察稻种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和成活率,记录如表一所示:

表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实验组的稻种仅需要1-2天即可发芽,发芽率和成活率分别高达98.5%和97.2%,明显优于对照组1-7和空白组。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除稻种的休眠期,缩短稻种的发芽时间,同时对稻种的发芽率和成活率都有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