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脚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7657发布日期:2018-09-14 21:12阅读:46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脚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大脚菇,野味十足,又称独脚菇,有白、黄、黑三种,因其单独一株又无法人工栽培故为菌中之珍品。每一朵大脚菇下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白蚁在忙碌,因些,大脚菇与“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椐资料介绍,它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口感鲜、嫩、脆、甜、滑、润。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大脚菇是一种腐生性真菌。鲜菇肉质肥嫩,风味鲜美,是宴席卜的美味佳肴。鲜大脚菇营养丰富,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分析,每100克鲜菇含量高达158一206毫克,远远超过一般蔬菜的维生素含量。大脚菇还含有多糖和异构蛋白,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并能预防癌症。因此,大脚菇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和高档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品既可以鲜售,也可以制罐、速冻和干制,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食用菌类,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脚菇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方法栽培出的大脚菇含有大脚菇原有的全部营养外,又增加降脂成分,长期食用可以起到降低血脂血压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脚菇栽培基,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

木屑60-65、核桃壳10-15、醋糟1-4、麦麸10-13、豆粕6-7、石膏粉1-2、蝉脱粉2-3、磷酸二氢钾0.3-0.5、柠檬酸渣1-2、天浆壳粉1-2、山楂粉0.7-1.0、枸橘叶粉2-3、改性沸石粉3-4;

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

将沸石在600-800煅烧3-4小时,然后研磨成粉末,再将沸石放入营养液中浸泡1-2小时,过滤干燥,即得到改性沸石粉。

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下列组分原料:

木屑60-65、核桃壳10-15、醋糟1-4、麦麸10-13、豆粕6-7、石膏粉1-2、蝉脱粉2-3、磷酸二氢钾0.3-0.5、柠檬酸渣1-2、天浆壳粉1-2、山楂粉0.7-1.0、枸橘叶粉2-3、改性沸石粉3-4;

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

将沸石在600-800煅烧3-4小时,然后研磨成粉末,再将沸石放入营养液中浸泡1-2小时,过滤干燥,即得到改性沸石粉;

所述的营养液的制备:

按重量份,将人参叶40-50份、山楂叶11-18份、荷叶10-15份、制首乌3-4份、制大黄5-7份、山药5-6份、地黄花8-10份、丝瓜花10-15份、用自来水浸泡1小时后,在加入土豆粉5-10份、海带粉2-4份,再添加固体物料总重2-3倍的水共煮,微沸40-50分钟,过滤去渣得浸煮液,滤渣加入到栽培料中,浸煮液里再加入浸煮液重量的1-2%的蔗糖、0.2-0.4%尿素、0.3-0.5%的钼酸铵、0.08-0.12%的硫酸亚铁、维生素a0.01-0.02%,溶解充分即可得到营养液;

(2)将木屑、核桃壳,切成4-5mm的颗粒,然后将其放入5-6%的石灰水中浸泡18-20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2-3遍,沥干,将磷酸二轻钾溶解到水里,再加入麦麸充分拌匀,最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8-72%;

(3)装袋: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稍闷20-30分钟,使料充分湿润,装入规格为15×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0.5-0.7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将料压实,上下松紧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净,以避免杂菌从袋口侵入,装满料后,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放入灭菌锅内灭菌;

(4)灭菌:在100℃-105℃的温度下常压,灭菌12小时-15小时后,停止加热,在灭菌锅内闷3-4小时,然后将料袋取出,让其自然冷却;

(5)接种、培养:当栽培料温度降低至29℃以下,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将接种后的菌袋送往已消毒的培养室进行避光培养,培养室的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2-24℃,第1周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4-23℃之间,第2周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1-22℃之间、第3周时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20℃之间,27-28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料袋,培养室要求避光、通气;

(6)催蕾:当菌丝可长满料袋后,在温度为15-20℃的培养室继续培养7-8天,然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12-15℃,湿度增加至80-85%,并用散射光照射,加强空气流通,保持4-5天,形成菇蕾,解开袋口,然后将料袋移至出菇房出菇;

(7)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料袋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照射,并进行立架出菇,严格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2℃-15℃,湿度为90%左右,用散射光保持菇房内光照明亮,每天早晚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通气约半小时;

(8)采收

大脚菇头生长7-10天,当大脚菇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以下,一次采收大脚菇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培养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大脚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比配制栽培基,以木屑、核桃壳、醋糟为主料,同时添加了保健中草药粉、改性沸石粉作为辅料,以改善大脚菇的营养成分,进一步提高了大脚菇的保健功能;配料中增加的改性沸石粉,不仅起到了吸收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还起到缓慢释放营养的改性,栽培出的大脚菇更健康;增加了大脚菇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原料中添加适量的石膏粉,提高了大脚菇的抗病和抗杂菌感染能力;在制备本发明的大脚菇的栽培方法的过程中,对大脚菇的栽培方法采用100摄氏度蒸汽持续十几个小时常压灭菌,有效地杀灭率杂菌和病毒,保证了大脚菇健康生长。

总之:本发明方法栽培出的大脚菇营养丰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钙的含量高,还具有降血脂、降压的保健功能。且大脚菇出菇期间抗感染能力强,大脚菇产量高,同时将废弃物变成可食用的物质,起到变废为宝的效果,为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脚菇栽培基,

1.包括下列重量(kg)的组分原料:

木屑68、核桃壳15、一枝黄花5、醋糟2、麦麸13、豆粕6、石膏粉1、蝉脱粉1、磷酸二氢钾0.2、柠檬酸渣1、天浆壳粉1、山楂粉0.6、枸橘叶粉2、改性沸石粉4;

2、用上述栽培基栽培大脚菇的方法:

(1)制备栽培基

a、首先制备营养液:按重量(g),将人参叶48、山楂叶15、荷叶14、制首乌3、制大黄6、山药5、地黄花9、丝瓜花13、用自来水浸泡1小时后,在加入土豆粉8、海带粉3,再添加固体物料重量3倍的水共煮,微沸40-50分钟,过滤去渣得浸煮液,滤渣加入到栽培料中,浸煮液里再加入浸煮液重量的2%的蔗糖、0.4%尿素,0.4%的钼酸铵、0.06%的硫酸亚铁、维生素a0.01%,溶解充分即可得到营养液;

b、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

将沸石在700℃下煅烧4小时,然后研磨成粉末,再将沸石粉放入沸石粉重量1.5倍上述制备好的营养液中浸泡,吸干液体,过滤干燥,即得到改性沸石粉;

c、按重量(kg)称取下列组分原料:

木屑65-70、核桃壳12-17、一枝黄花5-6、醋糟1-2、麦麸12-15、豆粕6-7、石膏粉1-2、蝉脱粉2-3、磷酸二氢钾0.3-0.5、柠檬酸渣1-2、绞股蓝粉1-2、天浆壳粉1-2、山楂粉0.7-1.0、枸橘叶粉2-3、改性沸石粉3-4,

(2)将木屑、核桃壳,切成4-5mm的颗粒,然后将其放入6%的石灰水中浸泡22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2遍,沥干,将磷酸二轻钾溶解到水里,再加入麦麸充分拌匀,最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得到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9%:

(3)装袋: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稍闷25分钟,使料充分湿润,装入规格为15×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湿料0.7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将料压实,上下松紧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净,以避免杂菌从袋口侵入,装满料后,从中央打上通气接种孔,每袋打5个孔,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放入灭菌锅内灭菌;

(4)灭菌:在100℃的温度下常压,灭菌13小时后,停止加热,在灭菌锅内闷4小时,然后将料袋取出,让其自然冷却;

(5)接种、培养:当栽培料温度降低至29℃以下,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将接种后的菌袋送往已消毒的培养室进行避光培养,培养室的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2-24℃,第1周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4-23℃之间,第2周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1-22℃之间、第3周时培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18-20℃之间,28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料袋,培养室要求避光、通气;

(6)催蕾:当菌丝可长满料袋后,在温度为1822℃的培养室继续培养78天,然后将培养室的温度降至15℃,湿度增加至85%,并用散射光照射,加强空气流通,保持4-5天,形成菇蕾,解开袋口,然后将料袋移至出菇房出菇;

(7)出菇管理

菌丝长满料袋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照射,并进行立架出菇,严格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6℃,湿度为9090左右,用散射光保持菇房内光照明亮,每天早晚开窗通风换气23次,每次通气约半小时;

(8)采收

大脚菇头生长8天,当大脚菇头菌刺约0.5cm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以下,一次采收大脚菇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培养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一般可以采收3-4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