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4489发布日期:2018-11-16 23:05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造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藤蔓植物,是指茎部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在其他物体(如树、墙等)或匍匐于地面上生长的一类植物,最典型的如葡萄、爬山虎、月季、玫瑰之类。利用构架布置的藤蔓植物,已成为园林绿化中的独立景观。如游廊、花架、拱门、灯柱、栅栏、阳台等。种植各种不同的藤蔓植物,构成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植物景观,既可以赏花观果,又提供了纳凉游园的场所。既美化了环境,又改善了生态。有些藤蔓植物可以建成独立景观,如木香,可独立种植,用圆形棚架设立柱,也可结合建筑物相互衬托,增加美观。用藤蔓植物装饰阳台,可增添许多生机,既美化了楼房,又把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藤蔓植物还是一种天然保护层,可以减少围护结构直接受大气的影响,避免表面风化,延缓老化。因此,藤蔓植物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美化作用,有着愈来愈大的绿化发展空间。设计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在苗圃中标准化批量化生产预先设计好最终形态,在绿化需要时转移至绿化地点,敲碎种植盆主体侧壁上的可拆除侧壁板,将种植盆整体放入种植穴中,使得植物根系通过可拆除侧壁板部位长入外部泥土中,吸取更多养分,满足藤蔓植物的营养需求,使用简单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造型设计: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合理的培育周期为客户提供短时见效、长效美化、高性价比的藤蔓类植物立体绿化造型产品;所述的藤蔓类植物采用的种植架包括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小伞种植架、大伞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屏状种植架;

2)苗圃地准备:包括圃地选择、地布铺设、支架架设、灌溉系统;

3)种植;

4)摆放固定:根据不同产品类型的培育目标,设置合理的株行距;上盆后的产品摆放至设定的株行距后,用园艺扎丝将植物种植架固定绑扎在支撑系统包塑钢丝绳上;

5)培育:确定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适宜温度,根据植株不同生长时期,相应调整水分的供应;根据需要施有机肥、缓释肥、速溶性复合肥及叶面肥;

6)修剪及牵引造型:剪除病虫枝、细弱枝,疏除平行枝、过密枝、内向枝,修剪分为生长培育期修剪和出圃期修剪,对主枝、侧枝培育造型;

7)除草及病虫害管理:全面清除容器杂草,一年除草3次~4次;病虫害管理要遵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8)苗木出圃:对符合出圃标准的产品进行标记;

9)装车运输:长途运输时,在出圃前1天将植株浇透水,天热时注意适当通风、透气;

10)场外绿化:种植造型产品运送至绿化地点,将种植架底部的种植盆整体放入种植穴中种植即可。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包括:

1)圃地选择:选择水源足、水质好、地势高的地块,要求排水通畅,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苗床南北朝向;苗床宽度20-30m,苗床坡度7-9‰,苗床间排水沟上宽35-45cm、下宽25-35cm、深25-35cm,整平压实、排水通畅;

2)地布铺设:苗床铺设园艺地布,用地布钉固定平整;

3)支架架设:

a.立柱排列

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小伞种植架的立柱间距为8m*1.5m-9m*1.8m;

大伞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的立柱的间距为8m*2m-9m*2.5m;

屏状种植架的立柱的间距为8m*2.5m-9m*3m;

b.立柱制作

选用直径45-55mm、壁厚2-3mm的镀锌钢管,在距顶部4-6cm处进行纵向、横向打孔,孔径0.8-1.2cm;其中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小伞种植架所用立柱管长180-220cm;大伞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所用立柱管长240-260cm;屏状种植架所用立柱管长280-320cm;

c.立柱固定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情况采用:直接打桩法或水泥桩法进行固定,

直接打桩法:将立柱竖直向下直接打入土中,入土深度45-55cm;

水泥桩法:将方形水泥桩埋入土中,周围灌注混凝土固定水泥桩,立柱底部焊接钢板,用膨胀螺丝与基础水泥桩连接,保持钢管直立整齐;

d.边柱设置

选用直径35-45mm、壁厚2-3mm的镀锌钢管,管长95-105cm,在距离首尾两根立柱外侧200cm处各立边柱一根,边柱向外倾斜,55-65度斜打入地下,入土深度75-85cm;

e.立柱连接

选用粗细合适的过塑钢丝绳通过纵向、横向对孔连接边柱与中间立柱,用紧绳器拉紧固定;

4)灌溉系统: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实施。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种植中:

1)选用一年生扦插苗或嫁接苗,3个一级分枝,第一分枝至第三分枝间距8-10cm内,一级分枝粗度为0.4-0.6cm;

2)种苗标准:整批外观整齐、均匀,苗木枝条色泽正常,株型完好,枝条充分木质化,芽饱满,根系完整,不带泥土;无检疫对象、无明显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无枯枝残叶、病根、撕裂根;

3)种苗修剪:主根统一截短至10-15cm,变态的主根截短至正常根系处;嫁接苗抹去砧木萌蘖芽;对一级分枝进行修剪,保持分枝整体平衡;

4)种苗消毒:种植前种苗需喷施500-8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

5)激素处理:种植前种苗用2000-2500ppm的iba溶液进行速蘸3-5s处理,对根部进行蘸泥浆处理,保证整个根系全部蘸上泥浆;

6)基质:使用藤蔓类植物种植基质,种植前基质充分湿润;

7)根据不同藤蔓类植物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培育中:

冬季:12月初要浇足防冻水,在越冬期需保持基质处于湿润状态,含水量约为50-60%;

春季:2月下旬浇足返青水,4-5月是玫瑰集中萌芽、展叶、开花的时期,需水量大,应充足灌水;

夏季:天气炎热,浇灌宜早晚进行,尽量避开9点后17点前高温时段;

秋季:适当减少灌水量,促进枝条木质化。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修剪及牵引造型中:

1)生长培育期修剪方法:新种植的裸根苗在第一年要培养健壮的主枝,将2-3个枝条拉直,保证枝条直立生长,其他枝条根据修剪原则进行修剪,并根据牵引、造型要求进行绑扎;生长季节则需将所有的开花枝剪除,促进下部芽点萌发形成新的营养枝;

2)出圃期修剪方法:控制徒长枝,保留花枝;花期结束后,剪掉花枝,促进下部芽点萌发形成新的花枝,冬季植株落叶后,对绑扎不到位的枝条进行重新绑扎;早春萌芽前,将每个枝条顶端2-3个芽点剪除,保留较强壮的芽点。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伞形种植架由一个种植盆、一根支架主管、一个辐条支架上固定座、一个辐条支架下固定座、3-8根伞撑支架、1-4组支架横管,每组支架横管有3-8根支架横管组成,共同构成分体式易拆装结构;支架主管底部与种植盆螺接或插接固定配合,支架主管顶部螺接或卡接固定安装辐条支架上固定座、辐条支架下固定座,伞撑支架根部设置上分支、下分支分别与辐条支架上固定座、辐条支架下固定座的上卡槽、下卡槽插接紧配并通过螺母锁紧配合,相邻伞撑支架之间设置支架横管并通过支架横管锁紧螺母锁紧配合构成伞面架。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组支架横管,分别为第一支架横管、第二支架横管、第三支架横管,每组支架横管之间连接构成环状结构,第一支架横管、第二支架横管、第三支架横管之间的间距相等;辐条支架上固定座设置上螺柱、3-8个上卡槽,辐条支架上固定座套接设置在支架主管顶部并通过上螺母与上螺柱锁紧配合;辐条支架下固定座设置下连柱、3-8个下卡槽,辐条支架下固定座套接设置在支架主管顶部并通过下锁扣与下连柱锁紧配合;伞撑支架的上分支、下分支之间设置斜向支撑杆,伞撑支架上设置支架螺柱,支架横管两端分别设置螺柱套,支架横管、伞撑支架通过支架螺柱、螺柱套套接并通过支架横管锁紧螺母锁紧配合构成伞面架。

所述的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盆包括种植盆主体,种植盆主体上设置3-4个支架固定孔,种植盆主体侧壁上设置一组边缘薄的可拆除侧壁板,支架固定孔下部的种植盆主体侧壁形成侧壁凹槽,支架固定孔上配合设置用于支架下部固定的支架固定螺栓、支架固定螺母,支架固定孔延伸到的种植盆主体底部配合设置支架固定底座卡槽,支架固定底座卡槽上配合设置用于支架底部固定的支架固定底座并通过螺丝固定;支架主管通过固定座与植盆主体配合连接,固定座中间设置支架主管通孔,支架主管与支架主管通孔穿接配合再通过锁紧螺帽固定,固定座设置3-4根固定支杆,固定支杆外端部配合设置与支架固定孔上下插接对应的连接管,支架固定孔、连接管通过支架固定螺栓、支架固定螺母锁紧固定;支架固定螺栓上设置挡板,挡板与支架固定孔下表面挡接配合;支架固定螺母上对应设置支架通孔ii;支架固定底座上设置支架插孔;种植盆主体底部中间设置支架固定凹槽;种植盆主体底部设置储水凹槽;种植盆主体底部设置一组透水孔。

上述一种藤蔓类植物造型产品培育生产方法,其在苗圃中标准化批量化生产预先设计好最终形态,在绿化需要时转移至绿化地点,敲碎种植盆主体侧壁上的可拆除侧壁板,将种植盆整体放入种植穴中,使得植物根系通过可拆除侧壁板部位长入外部泥土中,吸取更多养分,满足藤蔓植物的营养需求,使用简单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伞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支架横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发明支架横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发明支架横管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发明辐条支架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上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辐条支架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下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发明支架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发明种植盆的结构示意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以藤蔓类植物为玫瑰作为实施例。

1.造型设计: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通过合理的培育周期为客户提供短时见效、长效美化、高性价比的藤蔓类植物立体绿化造型产品;所述的藤蔓类植物采用的种植架包括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小伞种植架、大伞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屏状种植架;

所述的伞形种植架,由一个种植盆1、一根支架主管4、一个辐条支架上固定座7、一个辐条支架下固定座6、3-8根伞撑支架10、1-4组支架横管9,每组支架横管9有3-8根支架横管9组成,共同构成分体式易拆装结构;支架主管4底部与种植盆1螺接或插接固定配合,支架主管4顶部螺接或卡接固定安装辐条支架上固定座7、辐条支架下固定座6,伞撑支架10根部设置上分支10c、下分支10f分别与辐条支架上固定座7、辐条支架下固定座6的上卡槽7a、下卡槽6a插接紧配并通过螺母锁紧配合,相邻伞撑支架10之间设置支架横管9并通过支架横管锁紧螺母11锁紧配合构成伞面架。优选,含有3组支架横管9,分别为第一支架横管、第二支架横管、第三支架横管,每组支架横管9之间连接构成环状结构,第一支架横管、第二支架横管、第三支架横管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辐条支架上固定座7设置上螺柱7b、3-8个上卡槽7a,辐条支架上固定座7套接设置在支架主管4顶部并通过上螺母8与上螺柱7b锁紧配合;辐条支架下固定座6设置下连柱6b、3-8个下卡槽6a,辐条支架下固定座6套接设置在支架主管4顶部并通过下锁扣5与下连柱6b锁紧配合。优选,伞撑支架10的上分支10c、下分支10f之间设置斜向支撑杆10b,伞撑支架10上设置支架螺柱10a,支架横管9两端分别设置螺柱套9a,支架横管9、伞撑支架10通过支架螺柱10a、螺柱套9a套接并通过支架横管锁紧螺母11锁紧配合构成伞面架。优选,所述的种植盆1包括种植盆主体1a,种植盆主体1a上设置3-4个支架固定孔1c,种植盆主体1a侧壁上设置一组边缘薄的可拆除侧壁板1b,支架固定孔1c下部的种植盆主体1a侧壁形成侧壁凹槽1f,支架固定孔1c上配合设置用于支架下部固定的支架固定螺栓1g、支架固定螺母1h,支架固定孔1c延伸到的种植盆主体1a底部配合设置支架固定底座卡槽1k,支架固定底座卡槽1k上配合设置用于支架底部固定的支架固定底座1m并通过螺丝固定;支架主管4通过固定座2与植盆主体1a配合连接,固定座2中间设置支架主管通孔2b,支架主管4与支架主管通孔2b穿接配合再通过锁紧螺帽3固定,固定座2设置3-4根固定支杆2c,固定支杆2c外端部配合设置与支架固定孔1c上下插接对应的连接管2a,支架固定孔1c、连接管2a通过支架固定螺栓1g、支架固定螺母1h锁紧固定。支架固定螺栓1g上设置挡板1g-1,挡板1g-1与支架固定孔1c下表面挡接配合;支架固定螺母1h上对应设置支架通孔ii1h-1。支架固定底座1m上设置支架插孔1m-1。种植盆主体1a底部中间设置支架固定凹槽1j。种植盆主体1a底部设置储水凹槽1e。种植盆主体1a底部设置一组透水孔1d。安装时,将支架主管4插入固定座2的支架主管通孔2b,支架固定孔1c、连接管2a通过支架固定螺栓1g、支架固定螺母1h锁紧固定。所述的伞形种植架分为小伞种植架、大伞种植架,其结构相同。其他,如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屏状种植架的种植盆可以采用伞形种植架的种植盆;其他种植架的主体结构,可以是焊接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拆装结构。

2.苗圃地准备:

1)圃地选择:选择水源足、水质好、地势高的地块,要求排水通畅,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苗床南北朝向。苗床宽度25m,苗床坡度8‰,苗床间排水沟上宽40cm、下宽30cm、深30cm。整平压实、排水通畅。

2)地布铺设:苗床铺设园艺地布(克重70g/m2,使用年限3年),用地布钉(16cm)固定平整。

3)支架架设:

a.立柱排列

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小伞种植架的立柱间距为8m*1.5m-9m*1.8m;

大伞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的立柱的间距为8m*2m-9m*2.5m;

屏状种植架的立柱的间距为8m*2.5m-9m*3m;

b.立柱制作

选用直径45-55mm、壁厚2-3mm的镀锌钢管,在距顶部4-6cm处进行纵向、横向打孔,孔径0.8-1.2cm;其中柱形种植架、字母形种植架、心形种植架、小伞种植架所用立柱管长180-220cm;大伞种植架、链条形种植架、拱形种植架所用立柱管长240-260cm;屏状种植架所用立柱管长280-320cm;

c.立柱固定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情况采用:直接打桩法或水泥桩法进行固定,

直接打桩法:将立柱竖直向下直接打入土中,入土深度45-55cm;

水泥桩法:将方形水泥桩埋入土中,周围灌注混凝土固定水泥桩,立柱底部焊接钢板,用膨胀螺丝与基础水泥桩连接,保持钢管直立整齐;

d.边柱设置

选用直径35-45mm、壁厚2-3mm的镀锌钢管,管长95-105cm,在距离首尾两根立柱外侧200cm处各立边柱一根,边柱向外倾斜,55-65度斜打入地下,入土深度75-85cm;

e.立柱连接

选用粗细合适的过塑钢丝绳通过纵向、横向对孔连接边柱与中间立柱,用紧绳器拉紧固定;

4)灌溉系统: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实施。

3.种植:

1)种苗:选用一年生扦插苗或嫁接苗,3个一级分枝,第一分枝至第三分枝间距8-10cm内,一级分枝粗度为0.4-0.6cm;整批外观整齐、均匀,苗木枝条色泽正常,株型完好,枝条充分木质化,芽饱满,根系完整,不带泥土;无检疫对象、无明显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无失水风干现象;无枯枝残叶、病根、撕裂根;主根统一截短至10-15cm,变态(变形)的主根截短至正常根系处;嫁接苗抹去砧木萌蘖芽;对一级分枝进行修剪,保持分枝整体平衡;种植前种苗需喷施500-8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种植前种苗需用2000-2500ppm的iba溶液进行速蘸3-5s处理。对根部进行蘸泥浆处理,保证整个根系全部蘸上泥浆。

2)基质:使用玫瑰造型产品专用基质(ph5.5-6.5,ec值0.3-0.55ms/cm,容重0.13-0.15g/ml,总孔隙度60%,大小孔隙比1:1.4)。基质装填时严禁对基质进行挤压,美植袋下部要装填充实,不变形、无窝角。种植前基质要充分湿润。

3)最适宜玫瑰种植时间为每年冬季休眠期开始至次年2月中旬之前;玫瑰屏种植4株种苗,其余产品种植3株种苗;种苗的种植深度以完成定根水浇灌后根茎部位高于基质顶端2cm左右为宜;植株垂直站立,根系在基质内舒展、与基质充分结合,基质表面水平、低于容器上沿3cm;种植完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浇定根水后,若有倾斜、倒伏的植株要及时扶正压实并再次浇水;定根水浇透后,要对植株进行喷雾杀菌处理,可用800倍多菌灵叶面喷雾;种植后一周内要密切观察枝条的饱满程度,若出现肉眼可见的失水现象,应采取间歇喷雾的措施,使枝条处于湿润状态,以保证植株安全度过缓苗期。

4.摆放固定:根据不同产品类型的培育目标,设置合理的株行距;上盆后的产品摆放至设定的株行距后,用园艺扎丝将植物种植架固定绑扎在支撑系统包塑钢丝绳上;同时为了便于支架搭设的通用性,行距统一设置为1.5m、2m、2.5m;

5.培育:光照应充足,保证每天光照时间不小于6h,光照强度宜为25000-50000lux;玫瑰生长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0-27℃,夜间12-18℃,气温低于5℃时生长缓慢,植株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在夏季连续30℃以上的高温情况下玫瑰会进入半休眠状态;玫瑰对水分十分敏感,需要根据植株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需求量的不同而相应调整水分的供应;玫瑰灌溉水质的要求为:水质干净,ph值5.8-7,ec值<0.75,杂质粒度<80目;使用滴灌浇水时,要经常检查过滤器和滴灌管的使用情况,及时清除异物,以保证正常供水;冬季(12月-次年2月中下旬):12月初要浇足防冻水。在越冬期需保持基质处于湿润状态,含水量约为50%;春季(2月下旬-5月底):2月下旬浇足返青水,4-5月是玫瑰集中萌芽、展叶、开花的时期,需水量大,应充足灌水;夏季(6月-8月底):天气炎热,浇灌宜早晚进行,尽量避开9点后17点前高温时段;秋季(9月-11月):适当减少灌水量,促进枝条木质化。肥料种类主要有:有机肥、缓释肥、速溶性复合肥及叶面肥。

表1生长期既产品培育期施肥用量表

表2出圃期施肥用量表

6.修剪及牵引造型:修剪原则是要剪除病虫枝、细弱枝,疏除平行枝、过密枝、内向枝;修剪分为生长培育期修剪和出圃期修剪;

生长培育期修剪方法:新种植的裸根苗在第一年要培养健壮的主枝,将2-3个枝条拉直,保证枝条直立生长,其他枝条根据修剪原则进行修剪,并根据牵引、造型要求进行绑扎。

b出圃期修剪方法:控制徒长枝,保留花枝;花期结束后,剪掉花枝,促进下部芽点萌发形成新的花枝。

主枝培育:每株苗保留2-3个从基部萌发的强壮的芽点,培育直立向上的主枝并绑扎;当主枝顶芽长势较弱时,保留的芽点(第2-3个饱满芽)上部0.5cm处剪去顶部枝条,重新培育顶芽;当非顶端的萌条长势超过原有的主枝时,截去原有的主枝,引导该萌条培育新的主枝。

侧枝培育:方法一(生长季造型):每株苗的基部侧枝或主枝上的侧枝生长高度超过40cm时,需对其进行横向牵引绑扎,牵引角度为35-50度,绑扎点为枝条顶芽向下20cm处。如顶芽持续进行营养生长,持续向上绑扎;相邻高度的侧枝绑扎后,两根枝条间的间距为20-25cm;如相邻枝条间距小于20cm,应将其中一个枝条反向牵引绑扎;不同植株的侧枝帮扎时,保持枝条立面分布均匀。

方法二(冬季休眠期造型):在生长季将每株苗的基部侧枝或主枝上的侧枝直立向上绑扎固定在支架上,在冬季休眠期对侧枝进行牵引绑扎,牵引角度为35-50度,两根枝条间的间距为20-25cm,保持枝条立面分布均匀。

其他:砧木上的萌蘖枝一经发现,立即用手指掰除;去除并生芽中长势较弱的芽;如出现盲芽,则在盲芽向下2-3个芽点处修剪;冬季植株落叶后,对绑扎不到位的枝条进行重新绑扎;早春萌芽前,将每个枝条顶端2-3个芽点剪除,保留较强壮的芽点。

7.除草及病虫害管理:全面清除容器杂草,一年除草3次~4次。冬季裸根苗种植后,芽前可用丁草胺或金都尔等封闭除草,新芽展叶后在基质表层增加覆盖物(松鳞、稻草)防治杂草。病虫害管理要遵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应综合运用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等,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应加强养护管理,增强通风透光,及时降温除湿,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及时清理带病虫的枯枝、落叶,消灭病源、虫源,防止病虫害扩散、蔓延。在雨后尤其是高温季节要及时喷施保护性的杀菌剂;对于蛀根害虫可在基质底部使用毒死蜱等加以防治;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秋末冬初要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等),加速当年生枝条木质化;合理安排修剪时期和修剪量,提高植株抗寒能力;适时浇足防冻水。

8.苗木出圃:对符合出圃标准的产品进行标记,合格产品要注明产品名称、品种名称、规格、数量、苗龄、产地、生产单位、出圃时间等。

9.装车运输:长途运输时,在出圃前1天将植株浇透水,天热时注意适当通风、透气;

10.场外绿化:在绿化需要时转移至绿化地点,敲碎种植盆主体1a侧壁上的可拆除侧壁板1b,将种植盆整体放入种植穴中,使得植物根系通过可拆除侧壁板1b部位长入外部泥土中,吸取更多养分,满足藤蔓植物的营养需求,使用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