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7634发布日期:2018-09-11 16:4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长类动物使用设备与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



背景技术:

灵长类动物是具有一定灵智的动物,在对灵长类动物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笼子对灵长类动物进行盛装,在盛装灵长类动物时需要给灵长类动物充足的活动空间还有需要对笼子进行固定,传统的笼子虽然能够做到对灵长类动物进行盛装,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给与灵长类动物活动空间不足;2、在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对灵长类动物捕捉较为困难;3、在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笼子与笼子之间转移的过程中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包括笼体a及笼体b,笼体a底部与笼体b顶部连接,笼体a包括框架、前门、饮水瓶架、挤压装置、侧门板、食盒、放出口、顶网、背板、落水背包、侧门网、底网、托盘、代谢收集盒、固定件、前网及侧封板,所述的框架为长方体,框架顶面设有顶网,框架底侧面设有底网,框架后表面设有背板,框架前表面上设有前网,前网上开有放出口,放出口上设有前门,前网上设有饮水瓶架及食盒,框架左侧面设有侧门板及侧封板,侧门板与框架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右侧面设有侧门网及侧封板,侧门网与框架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内部设有挤压装置,框架设有托盘,托盘一端与代谢收集盒连接,托盘另一端与落水背包连接。

所述的笼体b包括框架、前门、饮水瓶架、挤压装置、侧门板、食盒、放出口、顶网、背板、落水背包、侧门网、底网、托盘、代谢收集盒、固定件、前网及侧封板,所述的框架为长方体,框架顶面设有顶网,框架底侧面设有底网,框架后表面设有背板,框架前表面上设有前网,前网上开有放出口,放出口上设有前门,前网上设有饮水瓶架及食盒,框架左侧面设有侧门板及侧封板,侧门板与框架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右侧面设有侧门网及侧封板,侧门网与框架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内部设有挤压装置,框架设有托盘,托盘一端与代谢收集盒连接,托盘另一端与落水背包连接。

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拉架、锁紧杆、移动网及凹壳网,所述的移动网位于框架内部,移动网上开有凹壳网,移动网两端各连接有一条拉架,拉架中间位置设有锁紧杆。

所述的锁紧杆包括固定壳a、加强筋、锁紧板、固定壳b及限位卡,所述的锁紧板一端与拉架连接,锁紧板另一端与移动网连接,锁紧板底部开有固定壳a、固定壳b及限位卡,所述的固定壳a与固定壳b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的限位卡的形状为锯齿形,所述的锁紧板顶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一端与拉架连接,加强筋另一端与移动网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此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设置了笼体a与笼体b两个笼子,在对灵长类动物运输或饲养的过程中,可以将灵长类动物放置在不同的笼子里,以保证灵长类动物充足的活动空间;2、在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转移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挤压装置,通过挤压装置迫使灵长类动物向放出口方向移动,使灵长类动物在笼子内部的活动空间减小,当灵长类动物在挤压装置的作用下移动到放出口位置时,此时对前门进行开启,就可以对灵长类动物进行抓取,并对其进行转移;3、当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笼子与笼子之间转移时,将两组笼子进行连接,此连接方式为连接卡,可以使两个笼子进行紧密连接,连接完成后,将位于左侧笼子的侧门网打开,然后再将位于右侧笼子的侧门板打开,此时两个笼子处于相通状态,将灵长类动物由左侧笼子赶至右侧笼子中,然后将侧门板与侧门网进行关闭,既完成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锁紧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灵长类动物专用笼子,包括笼体a1及笼体b2,笼体a1底部与笼体b2顶部连接,笼体a1包括框架101、前门102、饮水瓶架103、挤压装置104、侧门板105、食盒106、放出口107、顶网108、背板109、落水背包110、侧门网111、底网112、托盘113、代谢收集盒114、固定件115、前网116及侧封板117,所述的框架101为长方体,框架101顶面设有顶网108,框架101底侧面设有底网112,框架101后表面设有背板109,框架101前表面上设有前网116,前网116上开有放出口107,放出口107上设有前门102,前网116上设有饮水瓶架103及食盒106,框架101左侧面设有侧门板105及侧封板117,侧门板105与框架101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101右侧面设有侧门网111及侧封板117,侧门网111与框架101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101内部设有挤压装置104,框架101设有托盘113,托盘113一端与代谢收集盒114连接,托盘113另一端与落水背包110连接。

所述的笼体b2包括框架101、前门102、饮水瓶架103、挤压装置104、侧门板105、食盒106、放出口107、顶网108、背板109、落水背包110、侧门网111、底网112、托盘113、代谢收集盒114、固定件115、前网116及侧封板117,所述的框架101为长方体,框架101顶面设有顶网108,框架101底侧面设有底网112,框架101后表面设有背板109,框架101前表面上设有前网116,前网116上开有放出口107,放出口107上设有前门102,前网116上设有饮水瓶架103及食盒106,框架101左侧面设有侧门板105及侧封板117,侧门板105与框架101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101右侧面设有侧门网111及侧封板117,侧门网111与框架101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框架101内部设有挤压装置104,框架101设有托盘113,托盘113一端与代谢收集盒114连接,托盘113另一端与落水背包110连接。

所述的挤压装置104包括拉架401、锁紧杆402、移动网403及凹壳网404,所述的移动网403位于框架101内部,移动网403上开有凹壳网404,移动网403两端各连接有一条拉架401,拉架401中间位置设有锁紧杆402。

所述的锁紧杆402包括固定壳a201、加强筋202、锁紧板203、固定壳b204及限位卡205,所述的锁紧板203一端与拉架401连接,锁紧板203另一端与移动网403连接,锁紧板203底部开有固定壳a201、固定壳b204及限位卡205,所述的固定壳a201与固定壳b20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的限位卡205的形状为锯齿形,所述的锁紧板203顶部设有加强筋202,加强筋202一端与拉架401连接,加强筋202另一端与移动网403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此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此笼子可以对组笼子配合在一起进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件对其相互之间进行连接,连接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笼子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还能实现灵长类动物快速转移的效果;

在使用时,通过放出口107可以实现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自由放出,通过前门102对放出口107进行阻挡,使灵长类动物不能从放出口107中直接走出,通过底网112可以对灵长类动动物进行支撑,使灵长类动物不会发生掉落,在底网112上设置了两种不同的网格,两个网格开口大小不同,位于四侧壁的开口较小,位于中间位置开口较大,此种设置方式主要目的在于,在使用的过程种灵长类动物的固体代谢物会通过开口较大的区域漏下,开口较小区域适合灵长类动物站立,能够有效的避免固体代谢物在笼子内部出现残留,对笼子内部造成污染,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灵长类动物腿从开口较大区域掉落,给灵长类动物更加舒适的空间。

此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设置了笼体a1与笼体b2两个笼子,在对灵长类动物运输或饲养的过程中,可以将灵长类动物放置在不同的笼子里,以保证灵长类动物充足的活动空间;在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转移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挤压装置104,通过挤压装置104迫使灵长类动物向放出口107方向移动,使灵长类动物在笼子内部的活动空间减小,当灵长类动物在挤压装置104的作用下移动到放出口107位置时,此时对前门进行开启,就可以对灵长类动物进行抓取,并对其进行转移;当需要对灵长类动物进行笼子与笼子之间转移时,将两组笼子进行连接,此连接方式为连接卡,可以使两个笼子进行紧密连接,连接完成后,将位于左侧笼子的侧门网111打开,然后再将位于右侧笼子的侧门板105打开,此时两个笼子处于相通状态,将灵长类动物由左侧笼子赶至右侧笼子中,然后将侧门板105与侧门网111进行关闭,既完成转移。

在装置中还设置了托盘113,此托盘113的主要作用为对灵长类代谢物的收集,能够有效的避免代谢物对环境的污染,在收集的同时,可以将代谢物排带落水背包110及代谢收集盒114中,通过落水背包110及代谢收集盒114可以及时对代谢物进行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装置中还设置了食盒106及饮水瓶架103,食盒106与饮水瓶架103可以根据灵长类动物的数量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减少,放置位置也可随意放置。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