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29285发布日期:2018-09-14 21: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作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

按作用方式可分类为:

①胃毒剂。经虫口进入其消化系统起毒杀作用,如敌百虫等。

②触杀剂。与表皮或附器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虫体蜡质层,或堵塞气门而杀死害虫,如拟除虫菊酯、矿油乳剂等。

③熏蒸剂。利用有毒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挥发而发生蒸气毒杀害虫或病菌,如溴甲烷等。

④内吸杀虫剂。被植物种子、根、茎、叶吸收并输导至全株,在一定时期内,以原体或其活化代谢物随害虫取食植物组织或吸吮植物汁液而进入虫体,起毒杀作用,如乐果等。

按毒理作用可分类为:

①神经毒剂。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如滴滴涕、对硫磷、呋喃丹、除虫菊酯等。

②呼吸毒剂。抑制害虫的呼吸酶,如氰氢酸等。

③物理性毒剂。如矿物油剂可堵塞害虫气门,惰性粉可磨破害虫表皮,使害虫致死。

④特异性杀虫剂。引起害虫生理上的反常反应,如使害虫离作物远去的驱避剂,以性诱或饵诱诱集害虫的诱致剂,使害虫味觉受抑制不再取食以致饥饿而死的拒食剂,作用于成虫生殖机能使雌雄之一不育或两性皆不育的不育剂,影响害虫生长、变态、生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按来源可分为:

①无机和矿物杀虫剂。如砷酸铅、砷酸钙、氟硅酸钠和矿油乳剂等。这类杀虫剂一般药效较低,对作物易引起药害,而砷剂对人毒性大。因此自有机合成杀虫剂大量使用以后大部分已被淘汰。

②植物性杀虫剂。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植物对昆虫具有或多或少的毒力。广泛应用的有除虫菊、鱼藤和烟草等。此外有些植物里还含有类似保幼激素、早熟素、蜕皮激素活性物质。如从喜树的根皮、树皮或果实中分离的喜树碱对马尾松毛虫有很强的不育作用。

③有机合成杀虫剂。如有机氯类的ddt、六六六、硫丹、毒杀芬等,ddt,六六六曾是产量大、应用广的两个农药品种,但因易在生物体中蓄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许多国家禁用或限用;有机磷类的对硫磷、敌百虫、乐果等约400个品种以上,产量居杀虫剂的第一位;氨基甲酸酯类的西维因、呋喃丹等;拟除虫菊酯类的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等;有机氮类的杀虫脒、杀虫双等。

④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如多种保幼激素、性外激素类似物等(见昆虫激素类农药)。

少数传统药剂,如矿油乳剂等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体表起物理杀虫作用,而绝大多数有机合成杀虫剂都进入害虫体内,在一定部位干扰或破坏正常生理、生化反应。进入害虫体内的途径,有的是随取食通过口器进入消化道、渗入血液中,有的是通过表皮,也有的是通过气孔和气管,进入体内的药剂与害虫体内的各种酶系发生生化反应,一些反应使药剂降解失去毒力,但也有些药剂被活化使毒力增强,未被降解(或活化后的化合物)的药剂因作用机理不同而在一定部位发挥毒杀作用,如作用于神经系统或作用于细胞内呼吸代谢过程。

单一种类的杀虫剂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物杀虫剂,其中含有致死昆虫的生物碱、氢氯酸、皂苷、尼古丁、楝素、酮类等物质,能破坏昆虫肠壁使之穿孔,打断其营养物质的电子传递,体躯萎缩、痉挛、抽搐而厌食、停食饿死。并且含有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作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易于产业化生产,并且得到的杀虫剂便于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作物杀虫剂在杀菌中的应用,主要对咀嚼式口器昆虫和刺吸式昆虫具有显著的效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作物杀虫剂,主要由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白屈菜以及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制成;

按重量份计,茶饼18-25份、烟草7-10份、干辣椒1-2份、苦葛根4-7份、苦楝子4-7份、青蒿4-7份、飞机草4-7份、雷公藤0.8-1.5份、马钱子0.3-0.7份、臭梧桐0.8-1.5份、大黄草0.3-0.7份、白屈菜0.8-1.5份。

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中草药与化学物质联合应用,得到的杀虫剂中含有致死昆虫的生物碱、氢氯酸、皂苷、尼古丁、楝素、酮类等物质,能破坏昆虫肠壁使之穿孔,进入虫体后能打断其营养物质的“电子传递”(fe++),使之饿死或吸入后产生特异气味而外窜衰竭死亡。并且含有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喷雾后茎、叶能被快速吸收,作物叶色变绿、增厚、亮丽,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提高结实率;此外,还有修复冻伤植株及僵苗重新发芽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白屈菜以混合水提液的形式添加。

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白屈菜以混合水提液的形式添加也就是将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白屈菜一起水提得到的混合水提液。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水提液进行水提时,水的添加量为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和白屈菜总重量的8-15倍。适当含量的水提取以得到适当浓度的有效成分,便于后续试验的操作。

水提时,煮沸后保持1小时以内,一般保持在10-40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的添加量均为所述混合水提液重量的18%-25%。

氰马乳油是一种新型杀虫药。

氯氟醚菊酯化学名称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3s)-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是吸入和触杀型杀虫剂,对蚊、蝇等卫生害虫具有卓越的击倒和杀死活性。

添加一定的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与其他物质配合,增强杀虫效果,并降低杀虫剂的毒性。

进一步地,所述作物杀虫剂还包括防腐剂;

优选地,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所述防腐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混合水提液重量的0.8%-1.5%。

添加防腐剂,以便于保存,可常温保藏5年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作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是在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白屈菜的提取物中加入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混合即得;

若含有防腐剂,则加入混合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简便,易于产业化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物为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白屈菜一起加水煮沸提取的混合水提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作物杀虫剂在杀害有害昆虫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有害昆虫包括咀嚼式口器昆虫和刺吸式昆虫。

进一步地,所述咀嚼式口器昆虫包括青菜虫、烟青虫、茶毛虫、斜纹夜蛾;

所述刺吸式昆虫包括蚜虫、飞虱、叶蝉。

咀嚼式昆虫(如:菜青虫、烟青虫、茶毛虫等)是用嘴直接啃食叶片、叶杆,造成产品缺刻、穿孔使作物失去食用和商品价值,严重导致减产,失收。

刺吸式昆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等)其中蚜虫可以“雌雄繁殖”不需交配而大量繁殖,由于它会迁飞能避农药喷雾防治非常困难而不彻底。故须先喷周围后喷中间,使之无藏身之处。

另外,除喷雾触杀外,还可采用毒饵杀虫,如用叶片或面粉拌农药诱杀。

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以植物提取液为主要原料,经加热加工自然螯合后生成致死昆虫的生物碱、氢氯酸、皂苷、尼古丁、楝素、酮类等物质能破坏昆虫肠壁使之穿孔、不能进食,体躯萎缩、痉挛、抽搐而厌食、停食饿死;并辅以化学杀虫药物,进入虫体后能打断其营养物质的“电子传递”(fe++),如:动物赖以生存的“三磷酸腺苷,电子传递被打断,营养物不能吸收,使之饿死或吸入后产生特异气味而外窜衰竭死亡。杀虫效果更优越,但对脊椎动物无害。

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其中的作物包括农作物、果蔬、药材、茶叶、花卉、树木、食用菌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中药材有效成分与化学物质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并且无农药残留。

(2)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通过破坏虫体的完整性以及打断其体内的电子传递,达到杀死虫体的效果。

(3)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对脊椎动物无害。

(4)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并且含有微量元素和营养元素,喷雾后茎、叶能被快速吸收,作物叶色变绿、增厚、亮丽,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提高结实率;此外,还有修复冻伤植株及僵苗重新发芽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作物杀虫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按重量份计,取以下各原料备用:

茶饼18份、烟草7份、干辣椒1份、苦葛根4份、苦楝子4份、青蒿4份、飞机草4份、雷公藤0.8份、马钱子0.3份、臭梧桐0.8份、大黄草0.3份、白屈菜0.8份。

以上12种物质加水煮开,水量为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和白屈菜总重量的8倍,然后过滤,滤液即提取液中加入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的添加量均为滤液重量的18%,混合即得。

实施例2

一种作物杀虫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按重量份计,取以下各原料备用:

茶饼20份、烟草8份、干辣椒1.5份、苦葛根5份、苦楝子5份、青蒿5份、飞机草5份、雷公藤1份、马钱子0.5份、臭梧桐1份、大黄草0.5份、白屈菜1份。

以上12种物质加水煮开,水量为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和白屈菜总重量的10倍,然后过滤,滤液即提取液中加入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的添加量均为滤液重量的20%,混合即得。

实施例3

一种作物杀虫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按重量份计,取以下各原料备用:

茶饼25份、烟草10份、干辣椒2份、苦葛根7份、苦楝子7份、青蒿7份、飞机草7份、雷公藤1.5份、马钱子0.7份、臭梧桐1.5份、大黄草0.7份、白屈菜1.5份。

以上12种物质加水煮开,水量为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和白屈菜总重量的15倍,然后过滤,滤液即提取液中加入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的添加量均为滤液重量的25%,混合即得。

对比例1

一种作物杀虫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按重量份计,取以下各原料备用:

茶饼20份、烟草8份、干辣椒1.5份、苦葛根5份、苦楝子5份、青蒿5份、飞机草5份、雷公藤1份、马钱子0.5份、臭梧桐1份、大黄草0.5份、白屈菜1份。

以上12种物质加水煮开,水量为茶饼、烟草、干辣椒、苦葛根、苦楝子、青蒿、飞机草、雷公藤、马钱子、臭梧桐、大黄草和白屈菜总重量的10倍,然后过滤,滤液即为作物杀虫剂。

对比例2

一种作物杀虫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氰马乳油和氯氟醚菊酯以1:1的比例混合,具体使用时,用量同实施例2。

实验例1

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制得的作物杀虫剂进行实验。

具体用法为:

喷雾:幼嫩叶薄的作物,喷雾浓度为稀释350-400倍,第一次至第三次喷雾时间间隔7-10天,第四次间隔15天,晴天上午11点前,下午4点后,阴天全天可喷。咀嚼式昆虫正常喷雾,刺吸式昆虫先喷周围后喷中间。

毒饵杀虫:用叶片或面粉拌农药诱杀。

(1)青菜虫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小白菜、油菜有青菜虫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青菜虫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青菜虫,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青菜虫无法彻底清除。若加大对比例2的杀虫剂的用量,虽然能彻底杀死菜青虫,但是菜地出产的农作物有农药残留。

(2)烟青虫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辣椒、烟草有烟青虫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烟青虫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烟青虫,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烟青虫无法彻底清除。若加大对比例2的杀虫剂的用量,虽然能彻底杀死烟青虫,但是菜地出产的辣椒或烟草有农药残留。

(3)茶毛虫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茶叶、柑橘有茶毛虫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茶毛虫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茶毛虫,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茶毛虫无法彻底清除。加大对比例2的杀虫剂的用量,也无法彻底杀死茶毛虫,并且有农药残留。

(4)斜纹夜蛾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茄子、菜花、大豆、棉花等有斜纹夜蛾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斜纹夜蛾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斜纹夜蛾,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斜纹夜蛾无法彻底清除。若加大对比例2的杀虫剂的用量,虽然能彻底杀死斜纹夜蛾,但是田地出产的作物有农药残留。

(5)蚜虫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苹果树、甘蓝、玉米、棉花等有蚜虫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喷周围后喷中间,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蚜虫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蚜虫,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蚜虫无法彻底清除。若加大对比例2的杀虫剂的用量,虽然能彻底杀死蚜虫,但是产出作物有农药残留。

(6)飞虱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等有飞虱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喷周围后喷中间,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飞虱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飞虱,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飞虱无法彻底清除。

(7)叶蝉

实施例1-3制得的作物杀虫剂分别对番茄、甜瓜、黄瓜、菠菜、葡萄等有叶蝉的田地采用喷雾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喷周围后喷中间,同时以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杀虫剂分别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叶蝉量不同,喷雾的次数有差异,少的一般喷两次,多的喷3-4次即可彻底杀死叶蝉,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叶蝉无法彻底清除。若加大对比例2的杀虫剂的用量,虽然能彻底杀死叶蝉,但是产出的农作物有农药残留。

另外,根据观察发现,施用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后,作物叶色变绿、增厚、亮丽,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提高结实率;此外,还有修复冻伤植株及僵苗重新发芽的作用。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作物杀虫剂能有效杀死有害虫类,彻底清除有害虫类,并且,还具有促生长作用。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