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虫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76984发布日期:2020-01-14 16:4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虫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虫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害虫种类繁多,在农业生产中,每年因有害生物造成巨大损失。据fao统计,全世界农林业中每年因病虫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占37%,其中虫害占14%,病害占12%。国内病虫害也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据统计,即使在采用高强度的防治措施下,我国水稻由病虫害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仍达400-500万吨。各地蔬菜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也在20-30%,高的达50%以上。近年重大病虫暴发有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的趋势。

目前农业上采用防虫剂等农药对害虫进行灭杀,农药存在大量弊端;一、对环境,农药会进入河流,湖泊和池塘污染水源,令水质变质,导致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生病和死亡,尤其对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影响最严重。二、现在的防止病虫害的农药大都是化学成分组成,对农药使用者,如果使用不慎,会造成皮肤烧伤,腹泻呕吐,严重会威胁生命安全。三、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使用农药后,农作物带有农药残留,令农作物中含有毒素。四、对一般大众,使用农药目的是杀死害虫,但同样农药会令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病虫对农药产生了免疫机理,必须加大药剂,重新配置才能杀虫,陷入了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环境的危害。而且农药价格昂贵,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收入。农作物在自然状态下,其表面容易附着真菌,工作人员在接触到这部分真菌后容易感染皮肤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虫剂配方,采用中草药的配方制剂,能够有效的防治病虫害,且对环境的影响小,降低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能够避免工作人员感染皮肤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虫剂配方,包括以下组份:水55-65、陈艾25-35、桃叶15-25、青蒿5-15、苦参5-15、蒲公英10-20、大蒜5-15、香油2-4、醋1-5。

本基础方案的防虫原理在于:陈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们所产生的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桃叶中含有糖甙和羟基类及多种有机酸等,水解后产生氢氰酸,具有驱虫的作用。还可防治蚜虫、尺蠖及软体害虫等,桃叶切碎碾成粉末施人土中,可肪治蛴螬、蝼蛄、蚂蚁等地下害虫,因为桃叶的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这将成为一种很好的植物源生物农药材料。青蒿中的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的功能,让疟原虫得不到营养,加强防虫的功效。害虫接触苦参后可使其精神麻痹,蛋白质凝固,堵塞气孔,窒息而死亡,起到了防虫效果。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材,蒲公英可用于防治农作物表皮上的能对人体皮肤产生感染的部分真菌,避免工作人员以为长时间接触农作物而被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出现的皮肤病。大蒜可杀菌,防止农作物被病菌侵蚀。

进一步的,防虫剂配方包括以下组份:水55、陈艾25、桃叶15、青蒿5、苦参5、蒲公英10、大蒜5、香油2、醋1。

进一步的,防虫剂配方包括以下组份:水65、陈艾35、桃叶25、青蒿15、苦参15、蒲公英20、大蒜15、香油4、醋5。

进一步地,防虫剂配方包括以下组份:水60、陈艾30、桃叶20、青蒿10、苦参10、蒲公英15、大蒜10、香油3、醋3。

进一步的,所述苦参可以用等量的葱替代,葱的成本更低,更加便宜。

进一步的,醋为烤酒酿制,促进配方中的有效成分水解,使得药效更加明显,便于混合均匀,防虫效果更好。

该防虫剂配方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本配方的各个组份(陈艾、桃叶、青蒿、苦参、蒲公英)按照配比用医用纱布包裹住备用,避免后期熬制的时候原材料错散,难以操作;

b、在器皿中对水进行加热,快速加热使其达到20度,此时将a步骤中医用纱布连同纱布中的原材料放入水中,之后加热使其温度达到60度以上,保持30分钟,之后小火加热熬制40分钟,使得各个组份的原料的药效能够充分的混合进入水中,使得药效更加持久和杀虫效力更高;

c、在器皿中取出医用纱布以及其包裹的原材料,留下熬制后剩余的水备用,将b步骤中熬制后剩余的水静置,等待其冷却至室温,取上层清液备用;

d、将大蒜剁碎为蒜泥,将蒜泥侵泡至c步骤中的上层清液,搅拌混合,搅拌30分钟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液体静置30分钟,取上层清液备用,蒜泥可以抑菌,能够对药液中本身的细菌进行杀灭。保持药剂不会变质,使得药效更加持久;

e、将香油以及醋加入至d步骤中的上层清液中,将其混合均匀后可直接刷涂至植物表面,香油可保持在药液顶部,隔绝空气,防止部分有效成分被氧化,保持药效,促进配方中的有效成分水解,使得药效更加明显,便于混合均匀,防虫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虫剂配方,所述防虫剂配方包括以下组份:水60、陈艾30、桃叶20、青蒿10、苦参10、蒲公英15、大蒜10、香油3、醋3。

该配方采用以下步骤制作:

a、将本配方的各个组份(陈艾、桃叶、青蒿、苦参、蒲公英)按照配比用医用纱布包裹住备用;

b、在器皿中对水进行加热,快速加热使其达到20度,此时将a步骤中医用纱布连同纱布中的原材料放入水中,之后加热使其温度达到60度以上,保持30分钟,之后小火加热熬制40分钟;

c、在器皿中取出医用纱布以及其包裹的原材料,留下熬制后剩余的水备用,将b步骤中熬制后剩余的水静置,等待其冷却至室温,取上层清液备用;

d、将大蒜剁碎为蒜泥,将蒜泥侵泡至c步骤中的上层清液,搅拌混合,搅拌30分钟后过滤,将过滤后的液体静置30分钟,取上层清液备用;

e、将香油以及烤酒酿制的醋加入至d步骤中的上层清液中,将其混合均匀后可直接刷涂至植物表面。

实施例2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55、陈艾25、桃叶15、青蒿5、苦参5、蒲公英10、大蒜5、香油2、醋1。

实施例3

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水65、陈艾35、桃叶25、青蒿15、苦参15、蒲公英20、大蒜15、香油4、醋5。

实施例4

实施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水60、陈艾30、桃叶20、青蒿10、苦参10、蒲公英15、葱10、香油3、醋3。

对比例1

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醋为调味用醋。

对比例2

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a步骤中各个原材料直接放入器皿中与水混合。

对比例3

对比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b步骤中在器皿中对水进行加热,快速加热使其达到20度,此时将a步骤中医用纱布连同纱布中的原材料放入水中,之后加热使其温度达到80度以上,保持30分钟,之后小火加热熬制40分钟。

对比例4

对比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c步骤中未等待冷却至室温便取上层清液与d步骤中的蒜泥混合。

对比例5

对比例5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d步骤中大蒜整颗放入水中,并未剁碎为蒜泥。

分别对实施例1-4,对比例1-5进行试验测试,按编号对果园中同一种类的,同一批次的9租果树进行分组,每组10棵,每周对各组果树进行刷涂各个编号的下制备的防虫剂,培植3个月后对各组的果树进行树高、虫洞个数、果树存活率、虫洞增加量、以及采用五点法统计果树周围的死虫数量,以及工作人员患病的数量;上述指标均以实施例1的数值为单位1。

结果分析:

1、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实施例2的各项组份配比为水55、陈艾25、桃叶15、青蒿5、苦参5、蒲公英10、大蒜5、香油2、醋1;经过试验测试,各组份含量较少,对病虫害防止效果有所减弱。

2、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实施例3的各组分为水65、陈艾35、桃叶25、青蒿15、苦参15、蒲公英20、大蒜15、香油4、醋5,经过实验证明,蒲公英含量多,可用于防治农作物表皮上的能对人体皮肤产生感染的部分真菌,避免工作人员以为长时间接触农作物而被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出现的皮肤病,工作人员患皮肤病数量低。

3、实施例4和实施例1的区别,实施例4的各组份为:水60、陈艾30、桃叶20、青蒿10、苦参10、蒲公英15、葱10、香油3、醋3,经过实验得知,没有葱替代蒜泥后对药液中的细菌的杀灭效果降低,药液出现不同程度变质,使得药效下降,害虫增多,虫洞个数增多,存活率下降,杀灭害虫的死虫数量降低。

4、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1醋为调味用醋,经过实验可知,调味醋帮助各个原材料组份的有效成分水解的效果有限,使得药效下降,害虫增多,虫洞个数增多,存活率下降,杀灭害虫的死虫数量降低。

5、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2的a步骤中各个原材料直接放入器皿中与水混合,经过试验测试,发现药液中的杂质过多,过滤难以过滤清,使得防虫的药效下降,害虫增多,虫洞个数增多,存活率下降,杀灭害虫的死虫数量降低。

6、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3熬制药剂时,温度高至80°以上,经过试验测试,发现药液中的有效成分随水蒸发严重,药效下降。

7、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4的c步骤中未等待冷却至室温便取上层清液与d步骤中的蒜泥混合,药剂和蒜泥混合时因为温度过高,蒸发量大,防虫药效下降。

8、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5的d步骤中大蒜整颗放入水中,并未剁碎为蒜泥,经过试验测试,发现大蒜和药价混合不均,难以抑制药剂中的真菌繁殖,使得药价变质,药效下降虫洞个数增多,存活率下降,杀灭害虫的死虫数量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