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5213发布日期:2018-10-09 19:3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蒜既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食品加工、医药工业、化妆品制作、饮料配制及无公害生产方面的重要原料,也是出口创汇产品。大蒜的种植过程是占用劳动量较大的环节,目前我国大蒜几乎全为人工种植,面临着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播种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大蒜种植迫切需要机械化作业,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经济负担。大蒜的鳞芽朝上是阻碍大蒜播种及大蒜播种机设计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全自动大蒜播种机机构复杂庞大,而且存在单粒取种率低、蒜种鳞芽朝上直立播种率低等问题,影响大蒜的播种质量,推广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大蒜播种机,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鳞芽向上率低、机具适应性差等问题,机具简单、成本低,可以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本发明通过采用取种碗取种以及弹簧扶正的原理,实现大蒜播种过程中的单粒取种与蒜种扶正的工作,可实现连续、高效、精准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动力系统、种箱、提种系统、气压提升系统、弹簧扶正系统、鸭嘴式插播器、开沟器和支撑轮;

所述机架由位于前端的前机架、中部的动力机架和后部的播种机架组成;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减速器、座椅和驱动轮;所述发动机和减速器安装在动力机架上,发动机飞轮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座椅安装在减速器上方;驱动轮安装在动力机架上;所述驱动轮与减速器输出轴连接,用于驱动大蒜播种机运动;

所述支撑轮位于播种机架后端下方(播种机前进方向为前端),用于支撑机组前进;

所述种箱位于提种系统后方,安装在播种机架上,用于放置蒜种;

所述提种系统包括提种碗、提种挡板、主动链轮、从动链轮、提种链条、集种碗、集种碗固定板和提种底座;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提种链条连接;提种链条环套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所述提种链条转动速度与机组行进速度一致;所述提种链条上均匀设置提种碗上;每个提种碗只能容纳一粒蒜种,提种碗跟随提种链条环形转动,实现运动提种;向上运输的一侧提种链条位于种箱前侧内部,种箱前侧开口,种箱前侧不设侧板,呈开放设置;提种系统位于种箱前侧开口处;种箱后侧板底部向提种链条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用以使蒜种滑落至种箱底部;所述集种碗固定在集种碗固定板上;集种碗固定板紧邻种箱前侧设置;所述集种碗固定板固定在提种底座上,所述提种底座安装在播种机架上;所述集种碗和提种碗的碗底中心位于上下一条垂直线上;提种链带动提种碗从集种碗中穿过;种箱内的蒜种在自重以及种箱后侧板坡度的作用下落入位于种箱前侧底部的集种碗内,提种碗从集种碗中由下而上穿过时,只提取一粒蒜种,在提种链条的作用下向上运输;每个提种链条设有一个提种挡板;所述输送管道位于提种链向下运输一侧的正下方;所述提种挡板位于提种链条向下运输的一侧,保护蒜种落入输送管道内,实现提种工作;所述输送管道上端为倒圆台状,能接住掉落的蒜种,输送管道下端连接有扶正弹簧;

所述弹簧扶正系统包括扶正弹簧、弹簧底座、带弹簧板、连接管、连接方管和弹簧支撑板;所述连接方管与前进方向垂直固定在播种机架上;用于支撑弹簧扶正系统;连接方管上均匀设有弹簧支撑板;每个弹簧支撑板上前后设有两个弹簧孔;每个扶正弹簧上端固定在所述弹簧孔中,底部固定在弹簧底座上;所述扶正弹簧上端与输送通道连接,末端连接有鸭嘴式插播器;所述扶正弹簧为弯曲弹簧,扶正弹簧底部在弹簧底座支撑固定下保持一定的曲度,扶正弹簧上端在弹簧自身拉伸与压缩作用下,形成一定弯曲度;扶正弹簧运动时,上端固定不动,底部在连接方管的带动下运动;随着弹簧螺距增大,蒜种由输送通道进入扶正弹簧内,在弹簧丝之间的间隙对蒜种鳞芽挤压和蒜种的自重作用下,使得蒜种以鳞芽朝上的状态落入鸭嘴式插播器内;所述弹簧底座通过带弹簧板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可活动垂直固定在活动梁上;连接管上下位置可调,用于调节鸭嘴式插播器的插播深度;所述鸭嘴式插播器固定在弹簧底座上,用以将落入其中的蒜种插播入种沟内,每个弹簧支撑板上前后安装两个扶正弹簧;扶正弹簧呈双排线性前后对称排列在连接方管上;每个弹簧支撑板下方的前后两个弹簧底座连接在一起;扶正弹簧和鸭嘴式插播器在气压提升系统的带动下能上下前后运动,实现大蒜的插播工作。

所述气压提升系统包括贮气筒、气压泵、气压表、滤清器、气压管道、气缸i、气缸ii、上滑道、下滑道、下滑块、两侧滑块和活动梁;所述贮气筒和气压泵安装在前机架,贮气筒用于存贮气体;气压泵与滤清器通过气压管道连接,气压泵和滤清器之间的气压管道上安装有气压表,用于显示实时气压;气压泵通过皮带与发动机飞轮连接;贮气筒中的气体依次经气压泵、气压表、滤清器分别进入气缸i和气缸ii;所述上滑道呈门字型对称位于活动梁两侧,作为气压提升系统的上下运动轨道,每个上滑道上各设有一个两侧滑块;所述下滑道与活动梁垂直安装在后播种机架下方横梁上,两个下滑道对称位于气缸ⅱ两侧,作为气压提升系统的前后运动轨道,每个下滑道上各设有一个下滑块;上滑道与下滑块固定连接;活动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两侧滑块上;气缸ⅰ通过挂耳与活动梁连接,控制其上下运动,气缸ⅱ通过挂耳与活动梁连接,控制其前后运动。

所述固定板下端连接在弯转轴长度方向的中点上,上端固定在现有大蒜播种机的机架上,用以固定弯转轴;所述开沟圆盘由两个开沟圆盘组成;两个开沟圆盘对称设置在弯转轴两端;两个开沟圆盘后端同时向内侧倾斜并相交;两个开沟圆盘后端形成12°-17°的夹角;开沟圆盘内侧面为一个平面,开沟圆盘外侧表面为圆弧面,能减少土壤黏结力,从而降低土壤对开沟圆盘的阻力;所述开沟圆盘外表面圆心安装圆盘毂,用以连接弯转轴;所述清土犁呈u型,其u型面与地面平行;清土犁固定在两个开沟圆盘后方内侧且位于圆盘毂下方,用于将开沟圆盘切下的土块抛出沟外,坚固沟壁,保证开沟质量。

本发明中,优选的,多个提种系统紧邻呈一排挡住种箱前侧开口处;每个提种链条下方对应设有一个输送管道,每个输送管道末端连接一个扶正弹簧,每个扶正弹簧末端连接一个鸭嘴式插播器;所有的扶正弹簧呈前后双排对称设置,实现双行播种;所有的弹簧扶正系统通过一个连接方管在同一个气压提升系统的控制下共同运动,实现大蒜的扶正工作。

采用上述的设计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扶正与插播一体化工作,保证蒜瓣在下落与插播过程中鳞芽朝上的效果,既不伤蒜又可以保证竖直种植,土壤适应性好,可以适用于不同土壤作业。

2.本发明采用气压提升系统控制扶正与插播工作,工作安全可靠,不易出现故障。

3.本发明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工作时占地面积小,在田间转向灵活,工作效率高,播种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前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种系统与种箱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压提升系统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气压提升系统与扶正弹簧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扶正弹簧与插播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开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机架,2.气压泵,3.气压表,4.滤清器,5.发动机,6.减速器,7.座椅,8.气压提升系统,9.播种机架,10.提种系统,11.种箱,12.支撑轮,13.扶正弹簧,14.鸭嘴式插播器,15.清土犁,16.开沟圆盘,17.驱动轮,18.飞轮,19.动力机架,20.贮气筒,21.主动链轮,22.提种链条,23.提种碗,24.集种碗,25.集种碗固定板,26.从动链轮,27.提种底座,28.输送通道,29.提种挡板,30.下滑道,31.气缸ⅰ,32.上滑道,33.活动梁,34.两侧滑块,35.两侧支板,36.气缸ⅱ,37下滑块,38.连接方管,39.弹簧支撑板,40.连接管,41.带弹簧板,42.开沟圆盘固定板,43.弯转轴,44.清土犁固定板,45弹簧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大蒜播种机,整机尺寸长×宽×高为2.5m×1.1m×1.3m。

一种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种箱11、提种系统10、气压提升系统8、弹簧扶正系统、鸭嘴式插播器14、开沟器以及支撑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包括前机架1、动力机架19和播种机架9,前机架1安装在播种机前端,用于固定气压提升系统的动力元件;动力机架19安装在播种机中部,用于支撑播种机的动力驱动部件;后播种机架安装在播种机后方,用于固定种箱11、提种系统10、弹簧扶正系统、鸭嘴式插播器13、开沟器以及支撑轮12;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5、减速器6、座椅7、驱动轮17,动力系统主要部件安装在动力机架19上,所述发动机5安装在动力机架19前方,发动机飞轮18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皮带相连,所述座椅7安装在减速器6上方,便于驾驶者操控播种机的机组控制,所述驱动轮23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用于驱动机组前进;

所述开沟器固定在播种机架9前横梁上,包括开沟圆盘固定板42、开沟圆盘16、弯转轴43、清土犁15、清土犁固定板44,所述开沟圆盘支撑板42与播种机架9相连,用于固定开沟器,所述开沟圆盘16通过弯转轴43连接在开沟圆盘支撑板42末端,所述清土犁15为类u型的犁板,通过清土犁固定板44固定在开沟圆盘16后方,用于清除开沟圆盘16切下的土块并抛出沟外,保证开沟质量;

所述支撑轮12位于播种机架9末端下方(播种机前进方向为前),用于支撑播种机组前进;

所述种箱11位于提种系统后上方,用于放置蒜种;

所述提种系统包括提种碗23、提种挡板29、主动链轮21、从动链轮26、提种链条22、集种碗24、集种碗固定板25、提种底座27,主动链轮21经提种链条22传递动力给从动链轮26,所述提种链条22转动速度与机组行进速度一致,所述提种碗23沿环形按一定间距阵列固定在环形提种链条22上;提种碗23在提种链条22上的间距根据大蒜播种行距和提种链条转动速度确定;每个提种碗23内的空间只能容纳一粒蒜种,提种碗23跟随提种链条22环形转动,实现运动提种;向上运输的一部分提种链条22位于种箱11前侧内部,种箱11前侧为开放性设置;多个提种系统紧邻并排安装在种箱11前侧,将种箱前侧开口堵住,防止蒜种从种箱11前侧掉出;种箱11后侧板底部向提种链条22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用以使蒜种滑落至种箱11前侧底部;所述集种碗24固定在集种碗固定板25上,所述集种碗固定板25固定在提种底座27上,所述提种底座27安装于播种机架9上,种箱11内的蒜种在自重以及种箱侧板坡度的作用下落入位于种箱前侧底部的集种碗14内,提种碗23从集种碗24中穿过,只提取一粒蒜种,在提种链条22的作用下向上运输;所述提种挡板29位于提种链条22向下运输的一侧,保护蒜种可以落入输送管道28内,实现提种工作;所述输送管道28上端为倒圆台状,用以保证接住掉落的蒜种,下端与扶正弹簧13相连接;

所述弹簧扶正系统包括扶正弹簧13、弹簧底座45、带弹簧板41、连接方管38和弹簧支撑板39,扶正弹簧13上端与输送通道28连接,末端与鸭嘴式插播器14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板39固定在连接方管38上,用以固定扶正弹簧上端;所述连接方管38固定在播种机架9上,用于支撑弹簧扶正系统;所述扶正弹簧13为弯曲弹簧,扶正弹簧13底部在弹簧底座45支撑作用下保持一定的曲度,扶正弹簧13上端在自身拉伸与压缩作用下,形成一定弯曲度,扶正弹簧13运动时,上端固定不动,下端在连接管40的带动下进行运动;扶正弹簧13螺距增大,蒜种由输送通道28进入扶正弹簧13内,在弹簧丝之间的间隙对蒜种鳞芽的挤压作用以及蒜种的自重作用下,使得蒜种以鳞芽朝上的状态落入鸭嘴式插播器14内;所述带弹簧板41与连接管40相连,用以带动扶正弹簧13与鸭嘴式插播器14运动;所述弹簧扶正系统的扶正弹簧13呈双排线性排列布置于连接方管38上,前后两个弹簧底座45连接在一起,在气压提升系统8的带动下上下前后一起运动。

所述鸭嘴式插播器14安装在扶正弹簧13下方,与弹簧末端的弹簧底座45相连接,用以将落入其中的蒜种插播入种沟内,完成大蒜播种工作,所述鸭嘴式插播器呈双排线性排列在弹簧末端,与每一个扶正弹簧一一对应,并与弹簧扶正系统共同进行上下前后运动,实现大蒜的插播工作。

所述气压提升系统包括贮气筒20、气压泵2、气压表3、滤清器4、气缸ⅰ31、气缸ⅱ36、上滑道32、下滑道30、下滑块37、两侧滑块34、活动梁33和两侧支板35;所述贮气筒20安装在前机架1首端,用于存贮气体;所述气压泵2安装在前机架1上方,与滤清器4通过气压管道相连接,管道中央安装有气压表3,用于显示实时气压,气压泵2通过皮带与发动机飞轮18相连接;所述上滑道32呈门字型对称位于活动梁33两侧,作为气压提升系统的上下运动轨道,每个上滑道30上各设有一个两侧滑块34;所述下滑道30与活动梁33垂直安装在后播种机架下方横梁上,两个下滑道30对称位于气缸ⅱ36两侧,作为气压提升系统的前后运动轨道,每个下滑道30上各设有一个下滑块37;上滑道32与下滑块37固定连接;活动梁33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两侧滑块上;气缸ⅰ31通过挂耳与活动梁33连接,控制活动梁33沿上滑道32上下运动;气缸ⅱ36通过挂耳与活动梁33连接,控制活动梁33沿下滑道32前后运动。所述连接管40上端可活动安装在活动梁33上,下端与带弹簧板41相连,用以带动扶正弹簧13与鸭嘴式插播器14运动;连接管40的上下位置可调,用于调节大蒜播种深度。

每个提种系统下方对应设有一个弹簧扶正系统,两者通过输送通道连接;所有的扶正弹簧13为双排前后对称设置,以实现双行播种。

由于扶正弹簧上端都固定在同一根连接方管上,所有的弹簧扶正系统在同一个气压提升系统的控制下共同运动,实现大蒜的扶正工作。

本机器的工作过程:

准备调试阶段:在保证机器安装无误后,将其放置收获地头,整机的中心轴线与种植中间垄沟重合,根据不同地区土壤和种植习惯设置机器前进的最佳速度,来保证的最优的种植效果。

种植阶段:当完成准备调试阶段后,开始进行蒜种播种,在机器的前进推力的作用下,机器的各个部件开始运转,开沟器在田间开出种沟,提种碗在种箱中提取蒜种,经提种链条的带动作用,蒜种进行环形运输,经提种挡板后落入输送通道内,蒜种经输送通道进入对应的扶正弹簧内,在气压提升系统的带动下,弹簧扶正系统对蒜种进行扶正工作,经扶正后的蒜种进入鸭嘴式插播器,最终,鸭嘴式插播器将蒜种插播入开沟器开好的种沟内,完成蒜种的播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