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及配合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0492发布日期:2018-12-14 21:28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及配合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园林树木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景观树木护栏,还涉及一种与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配合的树木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在现有园林景观树移栽过程中,景观树移栽后的成活率是尤为重要的关键。许多用于绿化的树木为较难成活的树木,需要人工细心呵护与培植,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人为破坏,天气环境等问题,会导致树木晃动,使用支架易使的树木整体不美观,与园林环境格格不入,且树木初栽时水分和营养尤为重要,人工操作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及配合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包括支柱、固定架、护板和雾化喷头,所述支柱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且在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上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柱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支柱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架,四组所述支柱间均安装有护板,四组所述支柱间护板的下方均安装有栏杆,所述支柱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开设有供雾化喷头安装的安装槽,所述雾化喷头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支柱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相通的管路配合孔,所述管路配合孔为螺纹孔,且管路配合孔与连通管相通,所述支柱的安装槽底端部分为地埋部分。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顶端中心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支柱与限位柱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限位柱的外缘构造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柱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限位块朝向支柱朝向内侧的棱,所述支柱朝向内侧的棱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护板至少包括卡接块和透明板,所述卡接块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且在护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护板与卡接块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配合,所述护板的外侧通过多组活页铰接有透明板,多组所述活页在护板和透明板间等距设置,所述透明板的底端开设有凸棱配合槽,所述护板内构造有广告板,所述广告板的底端构造有凸棱,所述凸棱与透明板的底端开设的凸棱配合槽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至少包括连杆、压缩弹簧、抵接块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为圆柱形结构,且上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与限位柱的直径一致,且轴心与限位套的轴心一致,所述限位孔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大小与限位块的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外缘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且与限位套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连杆的右侧铰接安装有多组压缩弹簧,所述连杆通过铰接在其上的多组压缩弹簧与抵接块连接,所述抵接块的一侧构造有弧面。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卡接槽与安装槽间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为矩形槽,所述栏杆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且两端与支柱的插接槽插接配合。

一种与园林景观树木护栏配合的树木栽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机械挖出能容纳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的坑,并在坑内植入景观树;

s2、在坑的四角设置支柱,并填入土壤压实;

s3、在支柱间安装护板和栏杆,并埋设通水管道,将通水管道与支柱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两侧开设的管路配合孔螺纹连接;

s4、在四组支柱的限位柱上装接固定架,并将固定架的抵接块的弧面与景观树的主干相互抵接,使得景观树栽种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及配合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支柱底部构造的地脉部分深埋土壤下,且管路配合孔设置在安装槽以下的地埋部分,使得与管路配合孔连接的通水管道能与地埋部分一同埋于地下,受到保护,安装槽内的雾化喷头内可将通水管道内的水或营养液喷洒出来,为树木提供必要的水分与营养,支柱间均安装有护板,护板内的广告板上可贴附文明标语或广告内容,美化护栏的同时也能提供广告方面的收入,支柱上端安装的固定架的抵接块的弧面与景观树的主干相互抵接,使得景观树栽种稳定,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及配合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护栏结构合理,易于使用,且与景观树配合安装中能有效稳固景观树,同时浇水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护板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柱、2固定架、3护板、4限位柱、5卡接块、6雾化喷头、7限位套、8透明板、9栏杆、10活页、11广告板、12凸棱、101地埋部分、201连杆、202压缩弹簧、203抵接块、401限位块、501卡接槽、601安装槽、602连通管、603管路配合孔、701限位孔、702限位槽、801凸棱配合槽、901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包括支柱1、固定架2、护板3和雾化喷头6,所述支柱1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且在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上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柱1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支柱1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架2,四组所述支柱1间均安装有护板3,四组所述支柱1间护板3的下方均安装有栏杆9,所述支柱1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开设有供雾化喷头6安装的安装槽601,所述雾化喷头6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602,所述支柱1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相通的管路配合孔603,所述管路配合孔603为螺纹孔,且管路配合孔603与连通管602相通,所述支柱1的安装槽601底端部分为地埋部分101。

具体的,所述支柱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限位柱4,所述支柱1与限位柱4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限位柱4的外缘构造有限位块401,所述限位块401与限位柱4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限位块401朝向支柱1朝向内侧的棱,所述支柱1朝向内侧的棱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501。

具体的,所述护板3至少包括卡接块5和透明板8,所述卡接块5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且在护板3的两端对称设置,所述护板3与卡接块5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卡接块5与卡接槽501卡接配合,所述护板3的外侧通过多组活页10铰接有透明板8,多组所述活页10在护板3和透明板8间等距设置,所述透明板8的底端开设有凸棱配合槽801,所述护板3内构造有广告板11,所述广告板11的底端构造有凸棱12,所述凸棱12与透明板8的底端开设的凸棱配合槽801配合。

具体的,所述固定架2至少包括连杆201、压缩弹簧202、抵接块203和限位套7,所述限位套7为圆柱形结构,且上端开设有限位孔701,所述限位孔701的直径与限位柱4的直径一致,且轴心与限位套7的轴心一致,所述限位孔70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702,所述限位槽702的大小与限位块401的大小一致。

具体的,所述限位套7的外缘设置有连杆201,所述连杆201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且与限位套7为一体成型构造,所述连杆201的右侧铰接安装有多组压缩弹簧202,所述连杆201通过铰接在其上的多组压缩弹簧202与抵接块203连接,所述抵接块203的一侧构造有弧面。

具体的,所述支柱1的卡接槽501与安装槽601间开设有插接槽901,所述插接槽901为矩形槽,所述栏杆9为长方体杆状结构,且两端与支柱1的插接槽901插接配合。

一种与园林景观树木护栏配合的树木栽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机械挖出能容纳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的坑,并在坑内植入景观树;

s2、在坑的四角设置支柱1,并填入土壤压实;

s3、在支柱1间安装护板3和栏杆9,并埋设通水管道,将通水管道与支柱1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两侧开设的管路配合孔603螺纹连接;

s4、在四组支柱1的限位柱4上装接固定架2,并将固定架2的抵接块203的弧面与景观树的主干相互抵接,使得景观树栽种稳定。

具体的,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安装时首先使用机械挖出能容纳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的坑,并在坑内植入景观树,在坑的四角设置支柱1,并填入土壤压实,并在支柱1间安装护板3和栏杆9,栏杆9的设置能防止动物从护板3下钻入,支柱1上端构造的限位柱4和限位块401与固定架2的限位套7配合安装,并将固定架2的抵接块203的弧面与景观树的主干相互抵接,使得景观树栽种稳定,护板2内的广告板11上可贴附文明标语或广告内容,美化护栏的同时也能提供广告方面的收入,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护栏结构合理,易于使用,且与景观树配合安装中能有效稳固景观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具体的,配合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首先使用机械挖出能容纳该园林景观树木护栏的坑,并在坑内植入景观树,在坑的四角设置支柱1,并填入土壤压实,并在支柱1间安装护板3和栏杆9,并埋设通水管道,将通水管道与支柱1朝向内侧的棱的底端两侧开设的管路配合孔603螺纹连接,管路配合孔603设置在安装槽601以下的地埋部分,使得与管路配合孔603连接的通水管道能与地埋部分一同埋于地下,受到保护,当需要浇水时,工作人员打开与通水管道连接的水阀,水流通入所有连通的通水管道,也可按需求通入营养液,该配合护栏的树木栽种方法,护栏与景观树配合安装中能有效稳固景观树,同时浇水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