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及其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7657发布日期:2018-11-27 21:24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及其栽培方法,属于黑小麦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黑粒小麦一般是指种子颜色呈深紫(种皮紫色)、深蓝(胚乳糊粉层蓝色)、紫黑(紫皮+蓝糊粉层)品种的统称。此类小麦具有蛋白质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比例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部分有益矿物质元素等特点,比普通小麦含有更多的营养及保健成分,故可以部分代替普通小麦,生产出各种营养保健食品。黑小麦作为一种理想的优质天然黑色食品新资源,以其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低热能的营养特点,决定其发展方向符合未来食品市场的需求。

但是目前在黑小麦的生产和发展中存在一些“瓶颈”因素,制约了黑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

一是新近育成的黑小麦新品种依然存在着高产与优质营养的矛盾,兼具优质和高产的品种少、适应性不强、抗病性较弱等问题,尤其是产量水平与优良的白粒小麦品种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二是由于黑小麦在生产应用中出现较晚,出现了其配套种植技术相对滞后等问题。目前生产上对黑小麦地生产管理,主要依靠经验性措施,根据普通小麦的管理经验来管理黑小麦,结果常导致误差较大、管理滞后,致使生产上较为普遍的肥水利用率低,品质下降,成本高、肥料累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从而影响黑小麦均衡化高效生产,十分不利于黑小麦的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及其栽培方法,其培育出的黑小麦兼具优质和高产的优点,同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

所述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黑05-0391为母本,以淄麦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5穗,当年秋播,行长为1.5m,行距为25cm;

(2)第二年混合收获f1代种子,秋播为f2,行长为3-5m,行距为25cm,共种植5-10行;

(3)第三年收获黑色籽粒单穗,秋播为f3穗行,行长为1.5-3.0m,行距为25cm;

(4)第四年选择粒色为黑色无分离、表现一致性好的穗行,每行收获10个单穗,室内考种,每行保留5-10个籽粒黑色、饱满的单穗,当年秋播为穗行群;

(5)第四年收获期,淘汰分离较重的穗行群,选择整齐一致、抗寒性、丰产性好、紫粒性状稳定一致的穗行群,5-10行混合收获,秋播为品系鉴定;

(6)第五年经过田间观察、测产及室内考种,品系为半冬性、抗寒性强、株高75-85cm、长方形大穗、籽粒角质、紫黑色、硬度高、千粒重41-43g的符合育种目标,中选出圃。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肥地力: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一般每亩施用纯n14-16公斤、p2o57.5公斤,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砂1公斤。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全部底施,氮肥50%底施、50%春季追施。

(2)精细整地:玉米收获后先秸秆还田一遍,深耕一遍,起到掩埋粉碎的玉米秸秆,杂草等,可疏松耕层,松散土壤,改善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再旋耕一遍,做到地面平整。

(3)精选种子:用风选、筛选、水选等方法,清除杂质、病粒、秕粒,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打破种子后熟,做好发芽试验,应保证发芽率在85%以上;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甲基异硫磷500g加水25~35kg,可拌种250~350kg,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2.5kg,加细土25kg,撒于地表,然后耕地。

(4)适期播种:鲁中黑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10日,播种深度为3~5cm,种植模式为宽幅精播,畦面1.5米,播种6行黑小麦。要求播量精确,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低头底边播种整齐,播种时后面带镇压轮进行镇压。

(5)灌溉:用微喷带喷灌方式进行灌溉,与畦面垂直方向铺设直径10cm的pvc主管道,每畦中间铺设一条微喷带,直径5cm,每条微喷带长40m,微喷带连接到主管道,根据潜水泵的压力确定一次开启的微喷带数量,一般一次可以开启10条微喷带。

(6)冬前管理:

浇好跟种水:播种后应迅速浇好跟种水,确保出苗齐全。

及时查补苗:小麦出苗后进行查补苗,三叶后及时定苗,确保基本苗符合要求。

运用好越冬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浇好越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小麦越冬前用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盐混合防除田间杂草。

(7)春季管理:适时运用春季第一肥水。小麦春季第一肥水应推迟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运用,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左右,促进分蘖两级分化,提高成穗率,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化控控旺防冻:3月中旬至4月上旬,喷施壮丰安、天达2116等植物生长调节剂1遍,控制小麦旺长,提高小麦抗倒春寒能力。

(8)后期管理:

浇好扬花灌浆水: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浇好扬花灌浆水,提高小麦千粒重。严禁在大风大雨前浇水,杜绝大水漫灌,以防倒伏。

4月中旬孕穗期和4月下旬抽穗期喷施一次10~25g/hm2亚硒酸钠以改善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

一喷三防:4月下旬5月上旬,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

适时收获:黑小麦成熟分为三个时期,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蜡熟期又分三个时期,即蜡熟初期、蜡熟中期、蜡熟后期。若采用人工收割,应在蜡熟中期。若采用机械收割时,应在完熟期。黑小麦收打晒干后(含水小于13%)即可收贮。防止收脱、晾晒、贮运中的混杂,加强对现代化机械作业过程中造成混杂的漏洞管理,保证黑小麦的纯度和自然性。

在以上栽培过程中,孕穗期和开花期对黑小麦叶面各喷施硒1次10~25g/hm2亚硒酸钠或560g/hm2硒酵母,可以延缓黑小麦生长后期叶片衰老,从而增大了后期叶面积指数,扩大了光合面积;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能力和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积累的比例,从而显著提高了产量水平。

经过试验表明,孕穗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cc和dta-6有利于维持黑小麦生育后期叶片功能,使得黑小麦花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有利于降低茎秆+叶鞘+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提高了籽粒的干物质分配量和比例;有利于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能力,增加了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的比例。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过量活性氧,而过量的活性氧能够氧化生物膜,引起光合机构的光系统i和光系统ii失活以及包括保护酶在内的某些蛋白的降解。cc能提高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的“防氧化酶”类的活性,明显地保护作物的细胞膜脂,减轻其被过氧化程度。dta-6在低浓度下对多种植物有调节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物质积累,显著提高产量,并能改善作物品质。这应该是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cc和dat-6后,黑小麦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孕穗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cc可以显著提高黑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指数、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而喷施dat-6虽然能够显著提高黑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但对黑小麦籽粒蛋白质量影响不显著;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cc和dat-6显著提高了黑小麦硒含量。说明叶面喷施cc和dat-6分别可以改善黑小麦的几个品质性状。

经过雨养和灌溉条件试验证明,与灌溉处理相比,雨养处理主要降低了黑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降低。雨养条件下,黑小麦灌浆持续时间、最大灌浆速度、平均灌浆速率、快增期灌浆速率、慢增期灌浆速率显著少于灌溉处理,最终导致千粒重降低;雨养条件下黑小麦花后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叶面积指数较灌溉处理减少量分别为:13.51%、16.03%、29.15%、50.71%和45.06%,说明水分胁迫对黑小麦生长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影响更大;雨养条件下总生物量减少,降低了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能力,减少了籽粒中来自开花后干物质的比例,以上几点是雨养条件下黑小麦产量降低的生理基础。

一般认为在小麦生育期间如遇水分不足,则籽粒产量下降,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随之增加(曹广才等,1994)。本研究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黑小麦籽粒粗蛋白、湿面筋、面筋指数、沉淀指数、吸水量、稳定时间分别达到16.16%、44.8%、61、40.7ml、65.4ml/100g和7.6min,达到了国家强筋小麦标准。雨养条件下黑小麦形成时间为5.9min,面筋指数为61,两项指标均达到了面包小麦标准。

本发明所育种的黑小麦的特性如下:

半冬性,抗寒性强。幼苗半匍匐,苗色浓绿,长势健壮,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旗叶下披,株型较紧凑,株高80~85cm左右,茎秆柔韧粗壮,后期颜色变紫,抗倒性好。长方形大穗,多花多实,长芒。白壳、粒紫黑色。角质,硬度高,千粒重42g左右。较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成熟期同济麦22,属中晚熟品种,熟期落黄好。

产量表现如下:

穗粒数一般在36粒左右,千粒重一般在40g左右。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较好。产量水平一般在500~550kg/hm2。连续两年进行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518.7kg/亩和506.3kg,较对照济麦22减产3.5%和4.1%。在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槐务村种植100亩高产攻关示范田,经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553.7kg/亩。

品质表现如下: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检测,籽粒粗蛋白14.22%、湿面筋37.7%、面筋指数53.5、沉淀指数30.35ml、吸水量,64.4ml/100g、形成时间3.5min,稳定时间3.5min。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检测,其主要指标达到了中强筋标准(gb/t17320-2013)。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其籽粒硒含量为0.056mg/kg,达到gb/t22499-2008富硒稻谷的标准。

通过本发明选出的为中高肥品种,要求排灌条件较好、产量500kg/667m2以上地块种植。播种前多施基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667m2基本苗15万为宜。整个生育期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当调整浇水时间和次数,一般浇水3~4次。年后顶凌划锄松土提温保墒,消灭田间杂草。春季重视拔节肥,4月中下旬抽穗前后防治白粉病和锈病。蜡熟末期适时收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培育出的黑小麦兼具优质和高产的优点,同时适应性强、抗病性强,利于产业化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实施例1

所述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亲本组合是:黑05-0391和淄麦12;

(1)当年杂交,得到42粒种子,当年秋播,编号为711088;

(2)第二年混合收获f1代种子,秋播为f2,行长3m,行距25cm,共种植5行,编号为821001-821005;

(3)第三年收获50个黑色籽粒单穗,秋播为f3穗行,行长1.5m,行距25cm,编号为931551-931600;

(4)第四年选择粒色为黑色无分离,表现一致性好的3个穗行931555、931574和931587,每行收获10个单穗,室内考种,每行保留5个籽粒黑色、饱满的单穗,当年秋播为穗行群,编号分别为041001-041005、041006-041010和041011-041015;

(5)第四年收获期,淘汰分离较重的041001-041005,041006-041010和041011-041015两个穗行群体整齐一致、抗寒性、丰产性好,紫粒性状稳定一致,5行混合收获,秋播为品系鉴定,代号j041006和j041010;

(6)第五年经过田间观察、测产及室内考种,j041010品系半冬性,抗寒性强,株高75-85cm,长方形大穗,籽粒角质,紫黑色,硬度高,千粒重41-43g;符合育种目标,中选出圃。

步骤(1)所述的秋播中行长为1.5m,行距为25cm。

步骤(2)所述的秋播中行长为3m,行距为25cm,共种植5行。

步骤(3)所述的秋播中行长为1.5m,行距为25cm。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肥地力: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每亩施用纯n14-16公斤、p2o57.5公斤,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砂1公斤。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全部底施,氮肥50%底施、50%春季追施。

(2)精细整地:玉米收获后先秸秆还田一遍,深耕一遍,起到掩埋粉碎的玉米秸秆,杂草等,可疏松耕层,松散土壤,改善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再旋耕一遍,做到地面平整。

(3)精选种子:用风选、筛选、水选等方法,清除杂质、病粒、秕粒,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打破种子后熟,做好发芽试验,应保证发芽率在85%以上;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甲基异硫磷500g加水25~35kg,可拌种250~350kg,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2.5kg,加细土25kg,撒于地表,然后耕地。

(4)适期播种:鲁中黑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10日,播种深度为3~5cm,种植模式为宽幅精播,畦面1.5米,播种6行黑小麦。

(5)灌溉:用微喷带喷灌方式进行灌溉,与畦面垂直方向铺设直径10cm的pvc主管道,每畦中间铺设一条微喷带,直径5cm,每条微喷带长40m,微喷带连接到主管道,根据潜水泵的压力确定一次开启的微喷带数量,一次可以开启10条微喷带。

(6)冬前管理:

浇好跟种水:播种后应迅速浇好跟种水,确保出苗齐全。

及时查补苗:小麦出苗后进行查补苗,三叶后及时定苗,确保基本苗符合要求。

运用好越冬水:在11月底浇好越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小麦越冬前用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盐混合防除田间杂草。

(7)春季管理:小麦春季第一肥水于3月下旬运用,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促进分蘖两级分化,提高成穗率,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化控控旺防冻:3月中旬喷施壮丰安植物生长调节剂1遍,控制小麦旺长,提高小麦抗倒春寒能力。

(8)后期管理:

浇好扬花灌浆水: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浇好扬花灌浆水,提高小麦千粒重。

4月中旬孕穗期和4月下旬抽穗期喷施一次10~25g/hm2亚硒酸钠以改善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

一喷三防:4月下旬,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

适时收获:黑小麦成熟分为三个时期,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蜡熟期又分三个时期,即蜡熟初期、蜡熟中期、蜡熟后期。在蜡熟中期采用人工收割黑小麦收打晒干后(含水小于13%)即可收贮。防止收脱、晾晒、贮运中的混杂,加强对现代化机械作业过程中造成混杂的漏洞管理,保证黑小麦的纯度和自然性。

实施例2

所述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亲本组合是:黑05-0391和淄麦12;

(1)当年杂交,得到45粒种子,当年秋播,行长为1.5m,行距为30cm,编号为711088-2;

(2)第二年全部混合收获,秋播为f2,行长3m,行距50cm,共种植5行,编号为821001-2、821002-2、821003-2、821004-2、821005-2;

(3)第三年收获50个黑色籽粒单穗,秋播为f3穗行,行长1.5m,行距30cm,编号为931551-2、931552-2、931553-2、、、、、、、931600-2;

(4)第四年选择粒色为黑色无分离,表现一致性好的3个穗行931555-2、931574-2和931587-2,每行收获10个单穗,室内考种,每行保留5个籽粒黑色、饱满的单穗,当年秋播为穗行群,编号分别为041001-2~041005-2、041006-2~041010-2和041011-2~041015-2;

(5)第四年收获期,淘汰分离较重的041001-2~041005-2,041006-2~041010-2和041011-2~041015-2两个穗行群体整齐一致、抗寒性、丰产性好,紫粒性状稳定一致,5行混合收获,秋播为品系鉴定,代号j041006-2和j041010-2;

(6)第五年经过田间观察、测产及室内考种,j041010-2品系半冬性,抗寒性强,株高85cm,长方形大穗,籽粒角质,紫黑色,硬度高,千粒重43g;符合育种目标,中选出圃。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肥地力: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每亩施用纯n16公斤、p2o57.5公斤,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砂1公斤。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全部底施,氮肥50%底施、50%春季追施。

(2)精细整地:玉米收获后先秸秆还田一遍,深耕一遍,起到掩埋粉碎的玉米秸秆,杂草等,可疏松耕层,松散土壤,改善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再旋耕一遍,做到地面平整。

(3)精选种子:用风选、筛选、水选等方法,清除杂质、病粒、秕粒,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打破种子后熟,做好发芽试验,应保证发芽率在85%以上;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甲基异硫磷500g加水35kg,可拌种350kg,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5kg,加细土25kg,撒于地表,然后耕地。

(4)适期播种:鲁中黑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3~5日,播种深度为5cm,种植模式为宽幅精播,畦面1.5米,播种6行黑小麦。

(5)灌溉:用微喷带喷灌方式进行灌溉,与畦面垂直方向铺设直径10cm的pvc主管道,每畦中间铺设一条微喷带,直径5cm,每条微喷带长40m,微喷带连接到主管道,根据潜水泵的压力确定一次开启的微喷带数量,一次可以开启10条微喷带。

(6)冬前管理:

浇好跟种水:播种后应迅速浇好跟种水,确保出苗齐全。

及时查补苗:小麦出苗后进行查补苗,三叶后及时定苗,确保基本苗符合要求。

运用好越冬水:在11月底浇好越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小麦越冬前用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盐混合防除田间杂草。

(7)春季管理:小麦春季第一肥水于3月下旬运用,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促进分蘖两级分化,提高成穗率,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化控控旺防冻:3月中旬喷施壮丰安植物生长调节剂1遍,控制小麦旺长,提高小麦抗倒春寒能力。

(8)后期管理:

浇好扬花灌浆水: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浇好扬花灌浆水,提高小麦千粒重。

4月下旬孕穗期和5月上旬抽穗个喷施一次25g/hm2亚硒酸钠以改善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

一喷三防:4月下旬,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次,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

适时收获:黑小麦成熟分为三个时期,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蜡熟期又分三个时期,即蜡熟初期、蜡熟中期、蜡熟后期。在蜡熟中期采用人工收割黑小麦收打晒干后(含水小于13%)即可收贮。防止收脱、晾晒、贮运中的混杂,加强对现代化机械作业过程中造成混杂的漏洞管理,保证黑小麦的纯度和自然性。

实施例3

所述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亲本组合是:黑05-0391和淄麦12;

(1)当年杂交,得到40粒种子,当年秋播,行长为1.5m,行距为28cm,编号为711088-3;

(2)第二年全部混合收获,秋播为f2,行长4m,行距28cm,共种植5行,编号为821001-3、821002-3、821003-3、821004-3、821005-3;

(3)第三年收获50个黑色籽粒单穗,秋播为f3穗行,行长1.5m,行距28cm,编号为931551-3、931552-3、931553-3、、、、、、、931600-3;

(4)第四年选择粒色为黑色无分离,表现一致性好的3个穗行931555-3、931574-3和931587-3,每行收获10个单穗,室内考种,每行保留5个籽粒黑色、饱满的单穗,当年秋播为穗行群,编号分别为041001-3~041005-3、041006-3~041010-3和041011-3~041015-3;

(5)第四年收获期,淘汰分离较重的041001-3~041005-3,041006-3~041010-3和041011-3~041015-3两个穗行群体整齐一致、抗寒性、丰产性好,紫粒性状稳定一致,5行混合收获,秋播为品系鉴定,代号j041006-3和j041010-3;

(6)第五年经过田间观察、测产及室内考种,j041010-3品系半冬性,抗寒性强,株高80cm,长方形大穗,籽粒角质,紫黑色,硬度高,千粒重42g;符合育种目标,中选出圃。

所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肥地力: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每亩施用纯n15公斤、p2o57.5公斤,k2o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硼砂1公斤。磷肥、钾肥、锌肥和硼肥全部底施,氮肥50%底施、50%春季追施。

(2)精细整地:玉米收获后先秸秆还田一遍,深耕一遍,起到掩埋粉碎的玉米秸秆,杂草等,可疏松耕层,松散土壤,改善通透性,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再旋耕一遍,做到地面平整。

(3)精选种子:用风选、筛选、水选等方法,清除杂质、病粒、秕粒,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打破种子后熟,做好发芽试验,应保证发芽率在85%以上;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甲基异硫磷500g加水30kg,可拌种320kg,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2kg,加细土25kg,撒于地表,然后耕地。

(4)适期播种:鲁中黑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5~8日,播种深度为4cm,种植模式为宽幅精播,畦面1.5米,播种6行黑小麦。

(5)灌溉:用微喷带喷灌方式进行灌溉,与畦面垂直方向铺设直径10cm的pvc主管道,每畦中间铺设一条微喷带,直径5cm,每条微喷带长40m,微喷带连接到主管道,根据潜水泵的压力确定一次开启的微喷带数量,一次可以开启10条微喷带。

(6)冬前管理:

浇好跟种水:播种后应迅速浇好跟种水,确保出苗齐全。

及时查补苗:小麦出苗后进行查补苗,三叶后及时定苗,确保基本苗符合要求。

运用好越冬水:在11月底浇好越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年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小麦越冬前用苯磺隆、二甲四氯钠盐混合防除田间杂草。

(7)春季管理:小麦春季第一肥水于3月下旬运用,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促进分蘖两级分化,提高成穗率,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

化控控旺防冻:3月中旬喷施壮丰安植物生长调节剂1遍,控制小麦旺长,提高小麦抗倒春寒能力。

(8)后期管理:

浇好扬花灌浆水:5月上旬视天气情况浇好扬花灌浆水,提高小麦千粒重。

4月下旬孕穗期和5月上旬抽穗个喷施一次18g/hm2亚硒酸钠以改善黑小麦籽粒品质和硒含量。

一喷三防:4月下旬,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施,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次,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

适时收获:黑小麦成熟分为三个时期,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蜡熟期又分三个时期,即蜡熟初期、蜡熟中期、蜡熟后期。在蜡熟中期采用人工收割黑小麦收打晒干后(含水小于13%)即可收贮。防止收脱、晾晒、贮运中的混杂,加强对现代化机械作业过程中造成混杂的漏洞管理,保证黑小麦的纯度和自然性。

对制备得到的品质优良的黑小麦千亩示范田进行实测,平均亩穗数42.56万,穗粒数34.64,千粒重40.5g,八五折后平均亩产507.52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公测6个点,平均亩穗数43.68万,穗粒数36.82,千粒重40.5g,八五折后平均亩产553.7公斤。

通过专家测产验收,百亩示范方亩产553.7kg。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检测,其主要指标达到了中强筋标准(gb/t17320-2013)。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其籽粒硒含量为0.056mg/kg,达到gb/t22499-2008富硒稻谷的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