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微胶囊悬浮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2137发布日期:2018-12-08 05:4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农药制剂,尤指一种以植物藜、酢浆草、狗尾草、荇菜提取物为杀虫活性成分,经微胶囊化工艺处理后制成植物源微胶囊悬浮制剂,属于植物源农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源农药中植物提取物是构成植物农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指利用植物中能够杀灭害虫的有效并且较为稳定的活性成分,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后能够制成杀灭作物虫害的一种植物制剂。随着传统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农药残留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农业生产领域中绿色生态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传统化学农药弊端渐渐凸显,对比之下植物提取物制成的农药则由于其绿色环保、不易残留、安全系数要比传统化学农药高、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众多优点成为农药领域的新力军,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开发和推广。植物源农药常规剂型虽然具有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但是,也有极易热分解、光分解等特点,从而影响其药效。微胶囊悬浮制剂是农药的一种新剂型,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农药活性物质包覆在囊壁材料中形成的微小囊状制剂,与常规农药剂型相比,微胶囊制剂具有延长持效期、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或避免农药因外界环境造成的分解流失,降低对环境污染等特点。将植物源农药与微胶囊技术结合起来制备的微胶囊悬浮剂,既具备植物源农药的优点,又具备微胶囊制剂的优点。与常规剂型农药相比,植物源微胶囊杀虫剂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绿色环保、不易残留、安全系数较高、不易产生害虫抗药性;其次,提高了农药的稳定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如光照、空气、土壤、微生物及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的有效成分分解、氧化和流失等;再次,脲醛作为囊壁材料,它本身是一种缓释氮肥,可以起到补充氮肥的效果;最后,延长了农药的持效期,减少施药数量和频率,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节约农药使用量和人力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一种植物农药制剂,尤指一种以植物藜、酢浆草、狗尾草、荇菜提取物为杀虫活性成分,经微胶囊化工艺处理后制成植物源微胶囊悬浮制剂。一种植物源微胶囊悬浮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粉碎,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提取溶剂,常温浸泡,超声提取,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得到第一物料;s2.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和乳化剂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s3.将尿素和甲醛溶液以一定比例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后,加入碱性ph调节剂混合均匀,调节ph至8-9加热搅拌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s4.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中加热搅拌,加入酸性ph调节剂混合均匀,调节ph至2-3加热搅拌反应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其中所述第三物料与第二物料的重量比为1:0.1-1。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粉碎成40-60目颗粒;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的混合比例为:藜10-30份、狗尾草10-20份、酢浆草10-20份、荇菜5-15份;提取溶剂为95%乙醇、石油醚、氯仿中一种或多种组合;提取溶剂的加入量为植物粉末质量的10倍;浸泡时间为10-30小时,超声浸提的条件,超声频率20-60khz,超声时间35-45min,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助溶剂包括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吐温2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0.1-5):(0.01-0.2):(8-12),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000-1500r/min。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1.5-2.1,其中所述甲醛溶液的浓度为37%甲醛溶液,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质量比1:0.03-0.1,所述碱性ph调节剂为质量分数1%至5%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转速1000-3000r/min,反应温度:50-70℃,反应时间:1-3h。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第三物料和第二物料混合时的条件为搅拌转速500-1500r/min,混合温度:30-50℃;所述酸性ph调节剂为盐酸、硫酸、磷酸和乙酸中的至少一种,质量分数1%至10%的溶液;所述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70℃,反应时间:2-6h。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的优选但又不局限为以下三种比例:(1)藜14份、狗尾草20份、酢浆草18份、荇菜10份;(2)藜20份、狗尾草12份、酢浆草14份、荇菜15份;(3)藜30份、狗尾草18份、酢浆草10份、荇菜5份。本发明中所述的藜(chenopodiumalbuml.)是藜科藜属植物,又名灰灰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灰藜、金锁天等。灰灰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山区普遍分布,喜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灰灰菜性味苦、凉,有清热、泻火、去湿、解毒等作用。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本发明中所述的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为禾本科植物,又名莠、光明草、阿罗汉草、狗尾半支、犬尾草等。生长于荒野、道旁、田间。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性味凉、淡,无毒。具有除热、去温、消肿之功。通常人们认为狗尾草是杂草,危害农作物,无任何药用价值,而实际上却不尽然,在民间将狗尾草作为药物应用非常广泛。本发明中所述的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l.)为酢浆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三叶草、幸运草、酸浆草、酸味草。酢浆草广布于全国各地,酢浆草全草均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它“主小便诸淋,赤白带下”,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散瘀止痛作用,主治尿路感染、肝炎、跌打损伤、疮节肿痛诸症。本发明中所述的荇菜(nymphoidespeltatum(gmel.)o.kuntze)为龙胆科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生于池塘或不甚流动的河溪中、植株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根茎可入药。有发汗、透疹、清热、利尿等功效,外用治毒蛇咬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藜、狗尾草、酢浆草等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植物资源丰富,因而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2)植物提取物具有易分解,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原料;(3)本植物源微胶囊农药不易残留、安全系数较高、不易产生害虫抗药性;(4)采用原位聚合法,利用脲醛树脂对植物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通常农药使用的乳油剂型所带来的有机溶剂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问题;(5)本植物源微胶囊农药提高了植物源农药的稳定性,有效的避免了因环境因素如光照、空气、土壤、微生物及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的有效成分分解、氧化和流失等;(6)延长了农药的持效期,减少施药量和频率,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节约农药使用量和人力成本。(7)脲醛作为囊壁材料,它本身是一种缓释氮肥,可以起到补充氮肥的效果。本植物源微胶囊农药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特别适用于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干燥后粉碎成40目粉末,按藜14份、狗尾草20份、酢浆草18份、荇菜10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体积浓度为95%乙醇提取溶剂,常温浸泡10小时,超声频率20khz,超声提取35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得到第一物料。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三氯甲烷和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4:0.04:8,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500r/min。将尿素和浓度为37%甲醛溶液以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1.7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其中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质量比1:0.05,然后加入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加热到70℃,搅拌转速1500r/min,反应1.5h,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中加热到35℃,搅拌转速700r/min,以重量比为1:0.3混合均匀,并加入质量分数10%的乙酸溶液、调节ph至3,加热到60℃,搅拌转速700r/min,反应5h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实施例二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干燥后粉碎成50目粉末,按藜20份、狗尾草12份、酢浆草14份、荇菜15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常温浸泡20小时,超声频率40khz,超声提取4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得到第一物料。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二氯甲烷和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其中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3:0.05:12,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200r/min。将尿素和浓度为37%甲醛溶液以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1.8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其中的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质量比1:0.03,然后加入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加热到50℃,搅拌转速1000r/min,反应2h,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加热到40℃,搅拌转速800r/min,以重量比为1:0.7混合均匀,并加入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2,加热到60℃,搅拌转速800r/min,反应3h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实施例三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干燥后粉碎成60目粉末,按藜30份、狗尾草18份、酢浆草10份、荇菜5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氯仿为提取溶剂,常温浸泡30小时,超声频率60khz,超声提取45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得到第一物料。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石油醚和乳化剂吐温20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0.1:0.2:12,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000r/min。将尿素和浓度为37%甲醛溶液以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1.8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其中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量的质量比1:0.1,然后加入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加热到60℃,搅拌转速2000r/min,反应3h,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加热到35℃,搅拌转速1000r/min,以重量比为1:0.6混合均匀,并加入质量分数1%的磷酸溶液、调节ph至3,加热到60℃,搅拌转速1000r/min,反应4h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实施例四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干燥后粉碎成40目粉末,按藜14份、狗尾草20份、酢浆草18份、荇菜10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体积浓度为95%乙醇为提取溶剂,常温浸泡25小时,超声频率25khz,超声提取35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得到第一物料。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乙酸乙酯和乳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1:0.05:10,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500r/min。将尿素和浓度为37%甲醛溶液以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2.1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其中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量的质量比1:0.05,然后加入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加热到70℃,搅拌转速3000r/min,反应1h,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加热到50℃,搅拌转速1500r/min,以重量比为1:1混合均匀,并加入质量分数10%的硫酸溶液、调节ph至3,加热到70℃,搅拌转速1500r/min,反应6h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实施例五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干燥后粉碎成50目粉末,按藜20份、狗尾草12份、酢浆草14份、荇菜15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常温浸泡20小时,超声频率35khz,超声提取40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得到第一物料。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三氯甲烷和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2:0.05:10,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200r/min。将尿素和浓度为37%甲醛溶液以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1.5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其中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量的质量比1:0.06,然后加入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加热到70℃,搅拌转速1000r/min,反应2.5h,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加热到40℃,搅拌转速500r/min,以重量比为1:0.1混合均匀,并加入质量分数5%的盐酸溶液、调节ph至2,加热到50℃,搅拌转速500r/min,反应2h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实施例六将藜、狗尾草、酢浆草和荇菜干燥后粉碎成60目粉末,按藜30份、狗尾草18份、酢浆草10份、荇菜5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氯仿提取溶剂,常温浸泡20小时,超声频率45khz,超声提取45min,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浓缩制成浓度为1g/ml的溶液,得到第一物料。向所述第一物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石油醚和乳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下乳化,制备水油乳化液,即植物农药原药,得到第二物料,所述第一物料、助溶剂、乳化剂和水的重量比为1:5:0.2:12,常温下搅拌,搅拌转速为1000r/min。将尿素和浓度为37%甲醛溶液以尿素与甲醛溶液的摩尔比为1:1.8混合,加入少量水溶解,其中尿素甲醛混合液与加入水的量的质量比1:0.08,然后加入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加热到70℃,搅拌转速2000r/min,反应3h,反应生成脲醛预聚体,得到第三物料。将第三物料缓慢加入到第二物料加热到30℃,搅拌转速1000r/min,以重量比为1:0.5混合均匀,并加入质量分数5%的乙酸溶液、调节ph至3,加热到60℃,搅拌转速1200r/min,反应5h生成脲醛树脂微胶囊。将上述制得的植物源微胶囊制剂,分别进行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测试,稀释10倍液,以清水作对照,对萝卜蚜进行药效试验,以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测试实施例1本测试实施例用于测试实施例1-6以及植物源农药原药,通过植物源农药微胶囊制剂和植物源农药原药的对比,检验植物源农药微胶囊制剂的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测试:将实施例1-6和植物农药原药对比,通过植物源农药微胶囊制剂和植物源农药原药分别装入容器中,密封后放置于(54±2)℃的恒温烘箱中,静置14天后取出,根据gb/t14825-2006标准,测定悬浮率,结果见表1。低温稳定性测试:将实施例1-6和植物农药原药对比,通过植物源农药微胶囊制剂和植物源农药原药分别装入容器中,密封后置于(0±2)℃的恒温制冷器中,保持1h,每间隔15min搅拌一次,每次15s,观察外观有无变化,在(0±2)℃继续放置7天,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恢复后,根据gb/t14825-2006标准,测定悬浮率,结果见表1。表1药剂处理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实施例一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5.2%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7.6%实施例二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6.1%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8.2%实施例三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4.5%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6.1%实施例四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4.4%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6.6%实施例五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7.0%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8.9%实施例六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3.5%流动性良好,无分层结块,悬浮率为96.5%对照组流动性稍差,悬浮率为82.5%流动性稍差,悬浮率为83.8%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植物源农药微胶囊悬浮制剂与植物源提取液相比具有更好的热贮稳定性和低温贮存稳定性。测试实施例2本测试将实施例1-6,稀释10倍液,以清水作对照,对萝卜蚜的杀虫活性药效进行田间试验,其结果见表2。试验在郑州市西四环的蔬菜地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土质肥沃。蔬菜品种为长圆形白萝卜,在2017年9~11月萝卜蚜成虫开始盛期进行试验。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d分别调查残留活虫量,计算校正防效。调查采用3点取样法,进行定点定株调查。校正防效(%)=[1-(处理区药后活虫数×对照区药前活虫数)/(处理区药前活虫数×对照区药后活虫数)]×100表2药剂处理对照重复次数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校正防效(%)施药后3天校正防效(%)施药后7天校正防效(%)实施例一39039.875.596.2实施例二38842.680.698.8实施例三39340.579.497.3实施例四39239.474.896.6实施例五39543.582.399.8实施例六39341.879.797.6对照组3901.33.87.6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对萝卜蚜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