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6858发布日期:2019-02-01 18:4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由葡萄单轴霉属(plasmoparaviticola(berk.etcurtis)berletdetoni)引起,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叶片被害,初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者叶片变褐干枯,提前落叶,还可以引起枝梢扭曲,植株生长发育受阻,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及品质。该病发生后,轻则减产30%~50%,重则达到80%以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除了农业防治外,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果农一般采用波尔多液、百菌清、甲霜灵、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但由于生产中用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频繁性,常导致病原抗药性上升,防治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源提取物3-5份,肉硅油0.2-0.5份,丁香油0.3-0.6份,增溶剂0.1-0.3份,乳化剂0.1-0.2份,蒸馏水10-20份;

所述植物源提取物是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混合提取物,刺槐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重量比为:2-4:1-3:1-2:2-4。

优选地,所述增溶剂是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上述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混合粉碎,加入5-10倍重量的乙醇水溶液,在70-90℃下搅拌回流3-4h,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2,将步骤1的残渣加入5-10倍重量的去离子水,重复步骤1再提取一次,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的滤液合并,浓缩,得到植物源提取物;

步骤4,将植物源提取物、肉硅油、丁香油、增溶剂、乳化剂和蒸馏水混合,分散,即得。

优选地,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60-80%v/v。

优选地,在加热回流过程中施加超声波,每间隔30-40min超声一次,每次超声震荡10-15min。

本发明的防治药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持效期也比较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源提取物3份,肉硅油0.2份,丁香油0.3份,增溶剂0.1份,乳化剂0.1份,蒸馏水10份;

所述植物源提取物是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混合提取物,刺槐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重量比为2:1:1:3。

所述增溶剂是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80的混合物,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80的重量比为1:1:1。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上述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按重量比混合粉碎,加入8倍重量的60%v/v乙醇水溶液,在70℃下搅拌回流4h,在加热回流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具体为每间隔30min超声一次、每次超声震荡15min,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2,将步骤1的残渣加入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在70℃下搅拌回流4h,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的滤液合并,浓缩,得到植物源提取物;

步骤4,将植物源提取物、肉硅油、丁香油、增溶剂、乳化剂和蒸馏水混合,分散,即得。

以夏黑作为试验品种,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药剂稀释100倍后剂喷施在葡萄叶片的正反面,以药液不下淌为宜,连续使用2次,前后间隔15天。以不喷药喷清水为对照。

用药前,植株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0-25%,第一次用药后7天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3-15%,第二次用药后7天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0-12%。

实施例2

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源提取物4份,肉硅油0.4份,丁香油0.5份,增溶剂0.2份,乳化剂0.2份,蒸馏水15份;

所述植物源提取物是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混合提取物,刺槐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重量比为3:2:1:2。

所述增溶剂是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80的混合物,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80的重量比为2:1:2。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上述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按重量比混合粉碎,加入5倍重量的70%v/v乙醇水溶液,在80℃下搅拌回流3h,在加热回流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具体为每间隔30-40min超声一次、每次超声震荡10-15min,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2,将步骤1的残渣加入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在80℃下搅拌回流3h,在加热回流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具体为每间隔30min超声一次、每次超声震荡15min,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的滤液合并,浓缩,得到植物源提取物;

步骤4,将植物源提取物、肉硅油、丁香油、增溶剂、乳化剂和蒸馏水混合,分散,即得。

以红提作为试验品种,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药剂稀释100倍后剂喷施在葡萄叶片的正反面,以药液不下淌为宜,连续使用2次,前后间隔15天。以不喷药喷清水为对照。

用药前,植株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3-28%,第一次用药后7天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5-17%,第二次用药后7天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2-14%。

实施例3

一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植物源提取物5份,肉硅油0.5份,丁香油0.6份,增溶剂0.3份,乳化剂0.2份,蒸馏水20份;

所述植物源提取物是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混合提取物,刺槐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的重量比为4:3:2:2。

所述增溶剂是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80的混合物,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吐温80的重量比为1:2:1。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上述葡萄霜霉病的防治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刺槐枝叶、黄檀枝叶、马尾松枝叶和苦参按重量比混合粉碎,加入5倍重量的80%v/v乙醇水溶液,在90℃下搅拌回流3h,在加热回流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具体为每间隔30-40min超声一次、每次超声震荡10-15min,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2,将步骤1的残渣加入5倍重量的去离子水,在90℃下搅拌回流3h,在加热回流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具体为每间隔30min超声一次、每次超声震荡15min,回流结束过滤,保留滤液;

步骤3,将步骤1和步骤2的滤液合并,浓缩,得到植物源提取物;

步骤4,将植物源提取物、肉硅油、丁香油、增溶剂、乳化剂和蒸馏水混合,分散,即得。

以乒乓葡萄作为试验品种,将本实施例得到的药剂稀释100倍后剂喷施在葡萄叶片的正反面,以药液不下淌为宜,连续使用2次,前后间隔15天。以不喷药喷清水为对照。

用药前,植株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4-30%,第一次用药后7天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7-19%,第二次用药后7天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3-1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