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及配制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5408发布日期:2019-01-18 23:14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及配制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嫁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及配制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有性繁殖后代的经济性状分离比较明显,因此生产上主要采取芽苗砧嫁接或扦插进行油茶种苗繁育和推广应用。油茶扦插繁殖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但目前油茶扦插育苗没有解决早期富根技术,根系不发达,造林成活率低。因此,长期以来,在油茶扦插育苗及其造林的作用和意义上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议,在生产上的应用仍较少。目前,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油茶芽苗砧嫁接一般集中在2-4月份,季节性强,接穗的周年利用率不高,也极易出现季节性缺工;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嫁接口离基部仅1-1.5cm左右,种植时易回土覆盖接口,加之接口常出现愈合不充分现象,这使得小苗种植后极易感茎腐或根腐病而死亡。小苗嫁接技术可以提高嫁接口,且不受嫁接季节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受季节限制,嫁接口低的问题。但是油茶小苗嫁接切口愈合慢,一般需要60天左右才能切口接合,成活率在80%左右,这就增加了嫁接愈合不完全或嫁接失败的风险和嫁接的管护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油茶芽苗砧嫁接季节性强、接穗的周年利用率低、嫁接口低极易感茎腐或根腐病而死亡;油茶小苗嫁接能解决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缺欠,但其接口愈伤组织形成慢或难以形成愈伤组织以致愈合慢,植物的嫁接愈合过程受环境和自身的生长特性影响。其中自身的生物特性,包括愈伤组织形成慢或难以形成愈伤组织,嫁接过程中形成层薄,难以对齐等。油茶小苗嫁接就是因为愈伤组织形成慢或难以形成愈伤组织,以致愈合慢需要60天左右才能切口接合,难以形成愈伤组织则不能成活;愈伤组织形成慢,时间长,增加了接口受病菌感染的风险、以及增加了温湿度影响愈伤组织形成的风险,这些都是成活率低的原因,且成活率在80%左右。接口难以形成愈伤组织,或愈合时间长,均增加了嫁接愈合不完全或嫁接失败的风险和嫁接的管护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植物的嫁接愈合过程受环境和自身的生长特性影响。其中自身的生物特性,包括愈伤组织形成慢或难以形成愈伤组织,嫁接过程中形成层薄,难以对齐等。油茶小苗嫁接就是因为愈伤组织形成慢或难以形成愈伤组织,以致愈合慢或嫁接不成功。因此必须促进油茶小苗嫁接接口快速形成愈伤组织。通过生长激素处理嫁接口的方法,是加快愈伤组织形成的途径。但是不同植物,愈伤组织形成对生长激素的响应不一样;不同生长激素及组合、不同用量等,均对植物愈伤组织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本发明是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促进油茶小苗嫁接口愈合的最佳激素配方,以及它简单的使用方法。通过该配方的处理,可加快小苗嫁接愈合的时间,以提高油茶小苗嫁接的成功率,降低嫁接的管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及配制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所述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由25mg/l萘乙酸钠、25mg/l吲哚丁酸钾和0.05mg/l2,4-d钠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配制方法,所述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1l的清水中,依次加入25mg萘乙酸钠、25mg吲哚丁酸钾和0.05mg2,4-d钠;

步骤二,加入后,搅拌溶解;放置在低温条件下冷藏4-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使用方法,所述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舌接或贴接方式嫁接,当削好砧木和接穗后,以砧木切口速醮配方溶液,转移砧木至接穗切口,通过砧木带来配方溶液充分涂满接穗切口;砧木切口速醮配方溶液,重复转移两次即可;配方溶液涂满接穗切口后,使砧木与接穗接合,砧木切口的形成层至少一边与接穗切口形成层对齐,以植物嫁接夹子固定,完成嫁接;完成嫁接的小苗放苗床上,通过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湿,南方5-8月份苗床的遮荫度保持在85%以上,其他月份50-70%;南方5-8月份每隔7天掀膜浇水一次,其他月份不需要掀膜浇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砧木和接穗大小为0.2-0.4cm的油茶小苗嫁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小苗嫁接技术可以提高嫁接口,且不受嫁接季节影响,可以较好地解决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受季节限制,嫁接口低易感病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多种生长激素的配比使用,可以在25天左右达到切口愈合的效果,比未经配方处理提高了30天左右,显著缩短了嫁接成活的时间,降低了嫁接管理成本和嫁接失败的风险;成功率达到95%以上,较未经配方处理提高了8%-10%。此外,由25mg/l萘乙酸钠、25mg/l吲哚丁酸钾和0.05mg/l2,4-d钠组成,均是可溶于水,且处理嫁接口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因此,本发明生产使用方便,易于接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配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油茶小苗嫁接切口愈合慢,需要60天左右才能切口接合,成活率在80%左右,增加了嫁接愈合不完全或嫁接失败的风险和嫁接的管护成本的问题。本发明为了加快小苗嫁接愈合的时间,通过多种生长激素的配比使用,可以在25天左右达到切口愈合的效果,显著提高了嫁接成活的时间,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此段要重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由25mg/l萘乙酸钠、25mg/l吲哚丁酸钾和0.05mg/l2,4-d钠组成;均为分析纯。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1l的清水中,依次加入25mg萘乙酸钠、25mg吲哚丁酸钾和0.05mg2,4-d钠;

s102:加入后,搅拌溶解;放置在低温条件下冷藏4-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的适用于砧木和接穗大小为0.2-0.4cm的油茶小苗嫁接。嫁接方式为舌接或贴接。当削好砧木和接穗后,以砧木切口速醮配方溶液,快速转移砧木至接穗切口,通过砧木带来配方溶液充分涂满接穗切口。一般砧木切口速醮配方溶液,重复转移两次即可。配方溶液充分涂满接穗切口后,使砧木与接穗接合,砧木切口的形成层至少一边与接穗切口形成层对齐,以植物嫁接夹子固定,即可完成嫁接。完成嫁接的小苗放苗床上,通过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湿,南方5-8月份苗床的遮荫度保持在85%以上,其他月份50-70%。南方5-8月份每隔7天掀膜浇水一次,其他月份不需要掀膜浇水。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快油茶小苗嫁接愈合的药物、配制与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圃要求

应选择不易积水的开阳地块作为苗圃。苗圃需为顶部铺设有85%-90%遮阳度黑色遮阳网的高平顶或拱形简易遮阳棚。在棚下起垄为苗床,苗床垄高10-15cm,宽120-150cm,垄面覆盖地膜。

2.砧木培育

采用52×28cm、32或50穴的林木育苗盘进行砧木容器育苗。育苗基质为轻基质。砧木应选择与接穗亲和力好的本地油茶品种。砧木品种植株上采集的种子,经800倍多菌灵药剂浸泡消毒10分钟后,播种于将好基质的林木育苗盘中。待小苗长至10cm以上主干直径2mm-4mm时可用于嫁接。

3配方的配制

3.1实验材料与试剂

萘乙酸钠、吲哚丁酸钾、2,4-d钠,均为分析纯。

3.2配方的配制

配方为含有20mg/l萘乙酸钠、20mg/l吲哚丁酸钾和0.05mg/l2,4-d钠的混合溶液。配制例子:在1l的清水(ph值中性)中,依次加入20mg萘乙酸钠、20mg吲哚丁酸钾和0.05mg2,4-d钠,加入后一种药品时,应充分搅拌溶解前一种药品。配制好的配方可放置在低温条件下冷藏(4-10℃),但必须在7天内使用。

4.嫁接及配方处理过程

本发明应在气温高于10℃的气候条件下。嫁接方式为舌接。

4.1穗条采集与削穗

穗条应为当地推广的本地油茶良种,且与砧木有较好的亲和力。选择一年或二年生腋芽饱满且直径大小在2mm-4mm的枝条。将枝条剪成长2-4cm接穗,接穗一(腋)芽一叶,上端距腋芽处2mm-3mm,在下端腋芽对面一侧斜切成一个长为1.5cm左右的斜面;然后,约在斜面中间处,与穗条平行切入深度1.0cm左右,开一个长1.0cm左右的缺口。穗条腋芽应饱满。剪好穗条应立即放入清水中或用湿布盖上保湿,并在1.0左右小时内进行嫁接。

4.2削砧

小苗应达到砧木要求。剪除小苗上部主干,仅保留10-20cm基部作为砧木。主干上的叶片如不影响削砧操作可保留。在砧木上端斜削,切成一个长为1.5cm左右的斜面;然后,约在斜面中间处,与砧木平行切入深度1.0cm左右,开一个长1.0cm左右的缺口。

4.3接合与配方处理

当削好砧木和接穗后,以砧木切口速醮配方溶液,快速转移砧木至接穗切口,通过砧木带来配方溶液充分涂满接穗切口。一般砧木切口速醮配方溶液,重复转移两次即可。配方溶液充分涂满接穗切口后,使砧木与接穗接合,砧木切口的形成层至少一边与接穗切口形成层对齐,以植物嫁接夹子固定,即可完成嫁接。

4.4嫁接后管理

将装有已完成嫁接小苗的育苗盘,整齐地放在已备好的苗床上。对嫁接小苗喷施8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农用链霉素溶液,防止嫁接口感染腐烂。在苗床上架起高50cm左右的小拱棚,盖上透明的塑料膜,密封,以保持拱棚内高湿度。南方5-8月份苗床的遮荫度保持在85%以上,其他月份50-70%。南方5-8月份每隔7天掀膜浇水一次,其他月份不需要掀膜浇水。

嫁接1-2个月左右,当嫁接苗腋芽展开时,可检查嫁接苗的接口愈合情况。如90%以上完全愈合,可掀膜。

愈合前不应对接嫁苗施用水肥。愈合后,逐步去除遮阳网,可适当喷施或浇灌以氮肥为主的水肥,以促进腋芽萌发。当苗高3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下面结合实验对本发明的应用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一、实验方法与材料

实验时间:分别在2017年9月3日、2018年1月5日和2018年5月1日进行三批嫁接。

实验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苗圃。

实验材料:穗条为经过省级认定的油茶良种“琼科优1号”,砧木为同一株海南本地油茶树的种子育苗而来。

实验设计:以舌接的方式进行,以不经过配方处理为对照。每个嫁接方式设三个重复。每个重复50株油茶。

记录与统计:每七天观察一次,记录开始愈合的时间和全部愈合的时间。最后统计成活株数,计算嫁接成活率。

实验的所有步骤均按本发明进行。

二、实验结果

(1)配方处理对愈合时间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处理后的愈合时间显著加快,较清水处理,愈合时间提前26-29d。经配方处理切口后,完成愈合的时间在20-26d之间。而未经配方处理,完成愈合的时间48-55d之间。

此外,嫁接季节也会影响嫁接愈合时间;与棚内温度有一定的关系,5-7月份为海口市的高温月份,气温在25-38℃之间,膜内最高温度在38-47℃之间;而1-2月份海口气温全年最低,气温在10-18℃之间,膜内最高温度在16-27℃之间。表明一定范围的高温有利于加速本发明中嫁接口的愈合。但是不管在哪个季节嫁接,配方处理后的愈合时间均要比未经配方处理提前。

表1嫁接实验结果

(2)配方处理对嫁接成功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中,配方处理的成活率均比清水处理的高出8%-10%之间,其中配方处理的成活率在96%-100%之间,而清水处理的成活率在88%-96%之间。此外,5月份高温,嫁接的成活率均最低;而1月份海口的温度为10-18℃,此时的棚内温度较为合适,嫁接的成活率也较高,可达到100%。可见,高温季节嫁接会降低嫁接成活率。究其原因,可能是高温会使切口干枯,或病原菌繁殖,增加入侵切口的机率。

综上所述,配方处理可缩短嫁接愈合时间26-29d,提高嫁接成活率8%-10%。适当高温可以加快愈合,但也相应降低嫁接的成活率。本专利配方的使用,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切口感染坏死的机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