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17582发布日期:2019-03-15 23:28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种植与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适宜在长江流域高温高湿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苎麻又称"中国草",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苎麻纤维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苎麻植株采收纤维后,其顶部嫩茎叶纤维化、木质化程度相对较低,富含粗蛋白,是优良的植物源蛋白饲料,其嫩茎叶粗蛋白含量高达20%以上(干物质),可以和“牧草之王”——苜蓿相媲美。长江流域地区,夏季高温高湿,不适宜苜蓿等北方优质牧草生长,导致蛋白饲料紧缺。因此,适合该区生态条件、在该区域广泛栽培的苎麻的饲料化利用也因之引起高度关注。目前,已开展了苎麻(叶)干粉、干草、青贮料加工饲喂等利用方式的研究与应用,但还没有苎麻鲜草饲喂的研究与应用。

苎麻鲜草饲喂,没有干料加工后维生素、叶绿素、生物酶等物质的损失,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加工设备和设施,成本低廉,方法简便;但人工栽培苎麻4000多年来(《麻类作物育种学》,熊和平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不仅没有青绿饲用的成功先例,反而还有“苎麻喂牛,越喂越瘦”的民谚。主要原因是,传统纤用苎麻蛋白质含量低,作为饲料主要是利用其加工副产物,纤维化、木质化程度高,加上利用时期和饲喂量不当,造成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越喂越瘦。从牧草利用角度,可以把饲用苎麻分为三个生长时期,即幼苗期、鲜草期、老化期。幼苗期植株脆嫩多汁,粗蛋白含量低,生物产量低;鲜草期苎麻韧皮纤维开始形成、茎杆木质化程度低,蛋白质含量高,生物产量高;老化期苎麻植株木质化、纤维化程度较高,蛋白质含量降低。因此,幼苗期和老化期的饲用苎麻营养价值不高,长期饲喂会因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导致越喂越瘦。另一方面,虽然鲜草期饲用苎麻蛋白质含量高,但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如果饲喂量占日粮比例过高,也会因能量供给不足导致越喂越瘦。传统纤维苎麻,每年收三季纤维,收获时间相对固定,其嫩茎叶产出时间集中并短促,不能规模化用于鲜饲;青贮用苎麻原料、干粉(草)用苎麻原料,均需在鲜草期内及时刈割完毕,才利于规模化加工、处理。而鲜饲,需要持续不断的、均衡供应苎麻鲜草。因此,均衡供应数量充足、品质优良(主要是粗蛋白含量高)的苎麻鲜草并与常规牧草合理搭配,成为鲜饲苎麻种植利用的技术难点。草食畜禽产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随着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草食畜禽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将保持较快增长。为此,开展了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技术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达到了苎麻利用年限长、供草期长、供应均衡,鲜草产量高、品质好,饲喂方法简便、效果良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其技术构思是:选用饲用苎麻专用品种,为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通过麻田准备、新麻栽培、麻田管理和留茬刈割实现高产优质栽培;通过规模控制结合分区循环刈割,实现鲜草的均衡供应;配合切碎饲喂、控制投喂数量以提高饲喂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所述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包括:

步骤一: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耐肥、耐刈割的饲用苎麻专用品种;

步骤二:麻田准备:确定种植规模,选择麻田,理沟排水和施足基肥;

步骤三:栽培新麻:早育早栽,合理密植,适时破杆、收获和追施氮肥;

步骤四:麻田管理:中耕培土、重施冬肥做到加强冬管,及时追肥和做好抗旱防涝措施;

步骤五:刈割利用:分区循环刈割、留茬刈割、切碎饲喂和控制投喂数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耐肥、耐刈割的饲用苎麻专用品种川饲苎2号。

所述川饲苎2号,是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蛋白高产饲用苎麻新品种,耐肥力强,在高肥水条件下更能发挥增产潜力,前期生长快,适宜一年多次刈割,在长江流域年收割7-9次。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确定种植规模具体包括:

根据畜禽养殖场规模,按川饲苎2号年产10吨/667m2苎麻鲜草、苎麻鲜草占当年4月至10月牧草(鲜草)饲喂总量的25%计算饲用苎麻种植面积。

所述牧草(鲜草),主要是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象草、皇竹草、甜高粱、青贮玉米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牧草。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选择麻田具体包括:

选择土层较厚,松土层50cm、肥力中上、排水良好、3-5年未种植苎麻、转运方便的土壤栽培。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理沟排水具体包括:

定植前,理好主沟、支沟、小沟,做到排水畅通、雨后无积水。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施足基肥具体包括:

新栽麻定植前,每667m2以有机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作底肥,采用开穴深施、开沟深施和撒施方法。

所述有机肥,为畜禽粪尿(如牛羊粪、兔粪、鹅粪等)充分发酵而成的厩肥,富含有机质,营养成分复杂。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早育早栽具体包括:

长江中下游,于1月中旬到3月上旬采用双膜覆盖种子育苗方式育苗,于5月至6月移栽定植。

所述双膜覆盖种子育苗方式,为冬季、早春播种后,在苗床上贴地膜、拱膜结合使用,以保证水份充足、提高膜内温度的苎麻种子育苗繁殖方式。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合理密植具体包括:

移栽前,浇湿浇透苗床,带土取苗,随取随栽;每667m2栽3000-4000穴,每穴2株;移栽成活后,查苗补缺;

所述步骤三中,适时破杆、收获二麻具体包括:

新栽麻头麻、二麻按传统纤维用麻方法收获,头麻破杆、二麻收获在植株黑杆1/2-2/3、下部有催蔸芽长出时进行;

所述破杆,即新栽麻第一次收获纤维用麻。

所述步骤三中,追施氮肥具体包括:

新栽麻破杆后,每667m2施5-10kg尿素。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加强冬管:每年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进行冬管,具体包括:

中耕培土:中耕深度20cm,要求不伤龙头根、扁担根、萝卜根,粘土深,沙土浅,行间深,蔸边浅,培土厚度3cm,同时培好边蔸、疏通排水沟、厢面略呈龟背形;

重施冬肥:结合中耕培土,每667m2有机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0kg混合穴施、沟施后覆土;

所述步骤四中,及时追肥具体包括:

在春季出苗后、每次刈割后3-5日内追施尿素10-15kg;

所述步骤四中,抗旱防涝具体包括:

麻园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及时灌水,淹水时间不超过36-48小时;在夏秋多雨季节,经常清理麻园内排水沟,保持畅通,做到雨住沟干。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分区循环刈割具体包括:

在饲用苎麻首茬麻生长至60cm时即开始刈割;将苎麻全田平分为25个片区,每天刈割1个片区,首茬麻全部刈割完后,二茬麻进入适收期,即可进入全田循环刈割模式,直至生长季刈割完毕;

所述步骤五中,留茬刈割具体包括:

第2-3年饲用苎麻刈割期间,留茬高10-15cm;

所述步骤五中,切碎饲喂具体包括:

饲喂牛、羊等牲畜,切碎长度为8-10cm;饲喂兔、鹅等畜禽,切碎长度为1-2cm;

所述步骤五中,控制投喂数量具体包括:

饲用苎麻鲜草饲喂量占每天牧草(鲜草)投放数量的25%,苎麻鲜草数量不足或过剩时,投喂数量可在15%~35%范围内调节。避免饲喂幼苗期苎麻和老化期苎麻。

所述幼苗期苎麻,即生长期短、株高60cm以下的新生苎麻植株;

所述老化期苎麻,即黑杆20cm以上、徒手剥制带壳青皮长度100cm以上的苎麻植株。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年限长。新栽麻头麻、二麻均按传统方法收获韧皮纤维,配合留茬刈割、加强冬管、理沟排水等措施,有利于麻根养分积累和生长,降低了缺蔸率,延长了刈割年限,降低了种植成本。

(2)产草期长、供应均衡;产量高、品质好。通过高产优质栽培和分区循环刈割,在每年4月上、中旬到10月下旬、11月上旬的7个月时间内,均可持续不断供应鲜草;麻田年产鲜草达11.76t/667m2,粗蛋白平均达23.35%。

(3)饲喂方法简便。加工简单,仅需切碎即可搭配饲喂。按照畜禽日粮青粗料饲喂量的一定比例替换为苎麻,即可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从而显著提高畜禽的增重水平。

(4)饲喂效果好。试验结果表明,搭配15%、25%、35%苎麻饲喂肉牛,日增重分别较常规牧草提高9.32%、11.11%、8.96%;搭配25%苎麻饲喂山羊,日增重较常规牧草提高7.53%。在蛋白饲料缺乏的情况下,饲喂效果更加显著。在饲料中不添加豆粕、酒糟等蛋白饲料,搭配25%苎麻鲜草饲喂肉牛,日增重较常规牧草提高达22.98%。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基于畜禽鲜饲的苎麻种植利用方法包括:

s101: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耐肥、耐刈割的饲用苎麻专用品种;

s102:麻田准备:确定种植规模,选择麻田,理沟排水和施足基肥;

s103:栽培新麻:早育早栽,合理密植,适时破杆、收获和追施氮肥;

s104:麻田管理:中耕培土、重施冬肥做到加强冬管,及时追肥和做好抗旱防涝措施;

s105:刈割利用:分区循环刈割、留茬刈割、切碎饲喂和控制投喂数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1中,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耐肥、耐刈割的饲用苎麻专用品种川饲苎2号。

所述川饲苎2号,是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蛋白高产饲用苎麻新品种,耐肥力强,在高肥水条件下更能发挥增产潜力,前期生长快,适宜一年多次刈割,在长江流域年收割7-9次。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2中,确定种植规模具体包括:

根据畜禽养殖场规模,按川饲苎2号年产10吨/667m2苎麻鲜草、苎麻鲜草占当年4月至10月牧草(鲜草)饲喂总量的25%计算饲用苎麻种植面积。

所述牧草(鲜草),即主要是禾本科牧草,如黑麦草、象草、皇竹草、甜高粱、青贮玉米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牧草。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2中,选择麻田具体包括:

选择土层较厚,松土层50cm、肥力中上、排水良好、3-5年未种植苎麻、转运方便的土壤栽培。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2中,理沟排水具体包括:

定植前,理好主沟、支沟、小沟,做到排水畅通、雨后无积水。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2中,施足基肥具体包括:

新栽麻定植前,每667m2以有机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作底肥,采用开穴深施、开沟深施和撒施方法。

所述有机肥,为畜禽粪尿(如牛羊粪、兔粪、鹅粪等)充分发酵而成的厩肥,富含有机质,营养成分复杂。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3中,早育早栽具体包括:

长江中下游,于1月中旬到3月上旬采用双膜覆盖种子育苗方式育苗,于5月至6月移栽定植。

所述双膜覆盖种子育苗方式,为冬季、早春播种后,在苗床上贴地膜、拱膜结合使用,以保证水份充足、提高膜内温度的苎麻种子育苗繁殖方式。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3中,合理密植具体包括:

移栽前,浇湿浇透苗床,带土取苗,随取随栽;每667m2栽3000-4000穴,每穴2株;移栽成活后,查苗补缺;

所述步骤s103中,适时破杆、收获二麻具体包括:

新栽麻头麻、二麻按传统纤维用麻方法收获,头麻破杆、二麻收获在植株黑杆1/2-2/3、下部有催蔸芽长出时进行;

所述破杆,即新栽麻第一次收获纤维用麻。

所述步骤s103中,追施氮肥具体包括:

新栽麻破杆后,每667m2施5-10kg尿素。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加强冬管:每年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进行冬管,具体包括:

中耕培土:中耕深度20cm,要求不伤龙头根、扁担根、萝卜根,粘土深,沙土浅,行间深,蔸边浅,培土厚度3cm,同时培好边蔸、疏通排水沟、厢面略呈龟背形;

重施冬肥:结合中耕培土,每667m2有机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0kg混合穴施、沟施后覆土;

所述步骤s104中,及时追肥具体包括:

在春季出苗后、每次刈割后3-5日内追施尿素10-15kg;

所述步骤s104中,抗旱防涝具体包括:

麻园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及时灌水,淹水时间不超过36-48小时;在夏秋多雨季节,经常清理麻园内排水沟,保持畅通,做到雨住沟干。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5中,分区循环刈割具体包括:

在饲用苎麻首茬麻生长至60cm时即开始刈割;将苎麻全田平分为25个片区,每天刈割1个片区,首茬麻全部刈割完后,二茬麻进入适收期,即可进入全田循环刈割模式,直至生长季刈割完毕;

所述步骤s105中,留茬刈割具体包括:

第2-3年饲用苎麻刈割期间,留茬高10-15cm;

所述步骤五中,切碎饲喂具体包括:

饲喂牛、羊等牲畜,切碎长度为8-10cm;饲喂兔、鹅等畜禽,切碎长度为1-2cm;

所述步骤s105中,控制投喂数量具体包括:

饲用苎麻鲜草饲喂量占每天牧草(鲜草)投放数量的25%,苎麻鲜草数量不足或过剩时,投喂数量可在15%~35%范围内调节。避免饲喂幼苗期苎麻和老化期苎麻。

所述幼苗期苎麻,即生长期短、株高60cm以下的新生苎麻植株;

所述老化期苎麻,即黑杆20cm以上、徒手剥制带壳青皮长度100cm以上的苎麻植株。

以下实施案例中,肉牛基础浓缩料(粉状,主要成分为喷浆玉米皮、豆饼、豆粕、碳酸氢钙、氯化钠、小苏打、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干玉米粉、白酒糟(酒厂附产物)均可从市场上直接购得。

实施例1在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根据肉牛养殖场规模,选择合适土壤种植饲用苎麻川饲苎2号。定植的苎麻幼苗采用双膜覆盖种子育苗方式育成。2012年6月定植,定植前,每667m2施用有机肥100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作底肥,采用开穴深施。每667m2定植3000窝,每窝2株。新栽麻植株黑杆1/2-2/3、下部有催蔸芽长出时头麻破杆、二麻收获苎麻纤维。新栽麻破杆后每667m2施10kg尿素。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进行冬管,结合中耕培土,每667m2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10kg混合穴施、沟施后覆土。在春季出苗后、每次刈割后3-5日内追施尿素10-15kg。在饲用苎麻首茬生长至60cm时即开始收获;将苎麻全田平分为25个片区,每天刈割1个片区,首茬麻全部收获完后,二茬麻进入适收期,即可进入全田循环刈割模式,直至生长季收获完毕。第2、3年饲用苎麻每茬收获时,留茬高10-15cm。

2017年4月,选用体型接近、体况良好、15-18月龄的3头育肥期杂交肉牛。每天投放牧草(鲜草)饲喂总量15%的苎麻鲜草,切碎长度8-10cm;参考《肉牛饲养标准(ny/t815-2004)》,统一添加其他饲料,包括肉牛基础浓缩料、干玉米粉及白酒糟。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每天投放牧草(鲜草)饲喂总量25%的苎麻鲜草。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每天投放牧草(鲜草)饲喂总量35%的苎麻鲜草。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每天投放牧草(鲜草)饲喂总量45%的苎麻鲜草。

实施例5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2018年4月,选用体型接近、体况良好、12月龄的4头育肥期杂交肉牛进行试验。统一添加的其他饲料中,包括肉牛基础浓缩料和干玉米粉,无白酒糟。

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2016年5月定植川饲苎2号在涪陵区珍溪镇杨在伦山羊养殖场。2018年5月选用体型接近、体况良好的山羊30只,每天投放牧草(鲜草)饲喂总量25%的苎麻鲜草。同时,统一添加干玉米粉。

表1川饲苎2号不同刈割时期苎麻鲜草产量及粗蛋白含量结果表

表2苎麻鲜草不同搭配比例饲喂效果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