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5648发布日期:2018-12-19 05:2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育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增长,大家对农畜产品的需求由过去的吃饱转为当前的吃好,追求变得更加自然、风尚。人们获取高品质农、畜产品的愿望变得极为迫切,尤其对于优质土鸡,无公害的高品质土鸡肉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们最青睐的家禽食品之一,这也使得如何集约化生产土鸡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目前认为在优质土鸡的生产过程中,品种问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长久以来,在鸡的品种选育过程中,业界人士通常采用多系配套杂交技术方法,但杂交技术多用于选育新品种和新品系,杂交后代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性状分离。不仅如此,多系配套技术程序繁杂,育种过程缓慢,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杂种优势的表现及高端商品优质土鸡产业发展对品种的需求。东兰乌鸡是广西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因原产于广西东兰县而得名,其毛、皮、肉、骨、内脏均为黑色,故称为“乌鸡”,乌鸡肉质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低,且具有觅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点。东兰乌鸡在2009年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库,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记认证。但是由于外来品种或新引入品种的冲击,以及饲养人员对专业技术掌握的不足,未对现存乌鸡采取较好的种质资源保护措施,让其随机交配,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近交衰退现象。万寿谷位于东兰县隘洞镇的乌鸡养殖核心区域,该产区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县内河流系珠江流域红河水系,地表水源丰富,位于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有利于优质土鸡的养殖,从而使其在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在良好生长环境中得以突出表现。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利用同质交配、纯种繁育技术对地方优良品种东兰乌鸡品种种源进行纯化,保留其优良基因和遗传多样性,提高生长率和产蛋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种母本选择:体表特征:正常羽型(h基因),乌鸡羽毛呈片状散开,羽色呈黑色(i基因),冠型为桑葚冠,羽速长势相对较慢(k基因),羽毛紧贴体躯,头清秀,鸡冠及肉髯大,胸深、向前突出,胸骨长而直,背长腹大,耻骨间宽,皮薄、软、有弹性,皮下脂肪少。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年产蛋数的遗传力在0.20,蛋重的遗传力在0.60以上,耗料比的遗传力在0.25以上,受精率遗传力在0.05以上,孵化率0.20以上,抗马立克氏病的遗传力须达到0.4以上,球虫抗性遗传力达到0.28以上的鸡只。父本选择:体表特征上的选择要求跟母本一致;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遗传力0.18以上,采食量的遗传力在0.80以上,学习能力的遗传力在0.28以上的鸡只。s2、交配将步骤s1选择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交配,所产蛋根据蛋性、蛋重、蛋壳强度以及蛋壳色泽进行选择和孵化。具体选择标准如下:①筛选蛋型指数≥0.3的种鸡蛋。②蛋重选择55~60g左右的鸡蛋。③色泽选择白色。将所选合格鸡蛋孵化得到得到f1代,采用步骤s1所述方法对f1代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别,筛选出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s3、群体扩繁从步骤s2筛选出的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中选择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f2均为纯合子,实现快速扩繁群体。s4、集约化规模生产将步骤s3所扩繁的群体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高产东兰乌鸡的集约化规模生产。优选的,步骤s1中,母本和父本的体型选择标准为:选择轻巧、活泼敏捷的;体质上选择骨骼坚强而不粗,皮紧而有弹性,厚薄适中,皮下脂肪不过多,鸡肉发达的结实型;行为表现上选择摄食行为正常,有特定典型的身体照料行为,性反射行为明显的。优选的,所述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场地消毒、专业育雏、免疫接种、林下放养和饲料配制;⑴场地消毒:将饲养场地内外进行消毒,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⑵专业育雏:鸡苗出壳后,在专业育雏室内育雏,育雏期为35天;育雏期的环境要求①温度:第一周,32~35℃,前三天不得低于33℃,第二周28~32℃,第三周25~28℃,第四周20~25℃,第五周,脱温;②湿度:第1~3天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以后每三天下降3%~5%,直到相对湿度达到45~55%;③密度:采用平地育雏,30~40只/平方米。⑶免疫接种:①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②5~7日龄点眼滴鼻新支h120;③12~14日饮水/滴口龄法氏囊疫苗;④20~22日龄,肌注新支h52/禽流感;⑤26~28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⑥30日龄,鸡痘刺种;⑦60日龄,肌注新支流感三联苗;⑧120日龄,肌注新城疫i系。⑷林下放养:①放养场地的选择:选择远离城区、村寨以避免污染,包装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清洁,有树木遮阴;②鸡棚搭建:选择放养地内,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地方搭建“一”字形或“人”字形的棚舍,距地面30~50公分。③鸡苗经35天育雏脱温后可转入放养鸡棚3~5天适应性饲养,然后转群,转群前后三天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以防刺激;选择晴天放养以适温;饲喂期间训练鸡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管理。⑸饲料配制:1~30日龄采用全价配合小鸡料,30~50日龄采用全价配合中鸡料,50日龄后让鸡在林下自由活动,采食野草昆虫,早晚进行补饲全价配合大鸡料。优选的,步骤(1)中,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饲养场地内外喷洒均匀,进行消毒。优选的,步骤(2)中,育雏过程中,初饮使用温开水,并在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杆菌肽;在初饮后1~2小时即可喂食。优选的,步骤(2)中,育雏过程中,雏鸡前两周给以每天24h光照,第三周开始每天减少1h光照,第四周开始采用自然光照,光照以40w灯泡照明。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全价配合小鸡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玉米(2级7.8%)600~630份、大豆粕(2级43%)270~300份、虫粉30~50份、桑叶10~30份、大豆油5~15份、山羊豆5~15份、石粉10~20份、磷酸氢钙8~12份、食盐1~5份、预混料8~12份。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全价配合中鸡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玉米(2级7.8%)650~680份、大豆粕(2级43%)180~210份、小麦麸(2级14.3%)15~25份、米糠(2级)25~30份、玉米蛋白粉(60%)15~25份、虫粉15~25份、桑叶10~30份、大豆油5~10份、山羊豆5~15份、石粉10~20份、磷酸氢钙8~12份、食盐1~5份、预混料8~15份。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全价配合大鸡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玉米(2级7.8%)650~680份、大豆粕(2级43%)180~200份、小麦麸(2级14.3%)25~40份、米糠(2级)25~40份、玉米蛋白粉(60%)15~25份、桑叶10~30份、大豆油15~25份、山羊豆5~15份、石粉10~20份、磷酸氢钙8~12份、食盐1~5份、预混料15~25份。优选的,所述预混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赖氨酸0.8~1.5份、蛋氨酸1~1.5份、甘氨酸0.5~1份、茶多酚0.5~2份、壳多糖0.3~1份、大豆异黄酮0.05~0.2份、氯化胆碱0.6~0.8份、复合维生素0.5~1份、复合微量元素1~1.5份、百香果1~3份、肉桂1~2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涉及的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所用育种技术是纯种繁育技术,而非杂交繁育技术,纯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和措施——选种,分别在体表特征、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母本和父本,然后进行交配,所产蛋根据蛋性、蛋重、蛋壳强度以及蛋壳色泽等择优进行孵化,从而筛选出具有纯合家系血缘。并在选育后的培养过程利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充分保留东兰乌鸡的遗传特性,培育出体型外貌优美、长势较快、抗病力强,肉品质好,具有高端优质鸡肉质和口感风味的高产东兰乌鸡。运用高品质绿色禽类养殖技术在高山林下无抗放养土鸡,使其在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在良好生长环境中得以突出表现。2.本发明的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在饲养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营养结构均衡、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东兰乌鸡特有的生理情况以及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为此日龄段的鸡类提供较佳的配合饲料,能够促进免疫力、降低患病率和促进东兰乌鸡的健康生长。添加有预混料,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酚、大豆异黄酮和壳多糖,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东兰乌鸡的生长。3.本发明的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采用科学的培养方法和选择方法,选择健康优良的母本和父本交配,为特性的稳定遗传提供可有利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高产东兰乌鸡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母本选择:体表特征:正常羽型(h基因),乌鸡羽毛呈片状散开,羽色呈黑色(i基因),冠型为桑葚冠,羽速长势相对较慢(k基因),羽毛紧贴体躯,头清秀,鸡冠及肉髯大,胸深、向前突出,胸骨长而直,背长腹大,耻骨间宽,皮薄、软、有弹性,皮下脂肪少。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年产蛋数的遗传力在0.20,蛋重的遗传力在0.60以上,耗料比的遗传力在0.25以上,受精率遗传力在0.05以上,孵化率0.20以上,抗马立克氏病的遗传力须达到0.4以上,球虫抗性遗传力达到0.28以上的鸡只。具体如下表1和表2所示。表1生产性能遗传力参数表2抗病性能遗传力参数遗传参数马立克病罗斯肉瘤球虫抗性纽卡斯病遗传力0.40.280.300.32父本选择:体表特征上的选择要求跟母本一致;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遗传力0.18以上,采食量的遗传力在0.80以上,学习能力的遗传力在0.28以上的鸡只。具体如下表3所示。表3抗病性能遗传力参数遗传参数性行为采食量学习能力遗传力0.190.820.28s2、交配将步骤s1选择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交配,所产蛋根据蛋性、蛋重、蛋壳强度以及蛋壳色泽进行选择和孵化。具体选择标准如下:①筛选蛋型指数≥0.3的种鸡蛋。②蛋重选择55~60g左右的鸡蛋。③色泽选择白色。将所选合格鸡蛋孵化得到得到f1代,采用步骤s1所述方法对f1代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别,筛选出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s3、群体扩繁从步骤s2筛选出的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中选择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f2均为纯合子,实现快速扩繁群体。s4、集约化规模生产将步骤s3所扩繁的群体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高产东兰乌鸡的集约化规模生产。实施例2母本选择:选择家系血缘选择152118的种鸡作为母本。体表特征:正常羽型(h基因),乌鸡羽毛呈片状散开,羽色呈黑色(i基因),冠型为桑葚冠,羽速长势相对较慢(k基因),羽毛紧贴体躯,头清秀,鸡冠及肉髯大,胸深、向前突出,胸骨长而直,背长腹大,耻骨间宽,皮薄、软、有弹性,皮下脂肪少。体型选择标准为:选择轻巧、活泼敏捷的;体质上选择骨骼坚强而不粗,皮紧而有弹性,厚薄适中,皮下脂肪不过多,鸡肉发达的结实型;行为表现上选择摄食行为正常,有特定典型的身体照料行为,性反射行为明显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年产蛋数的遗传力在0.20,蛋重的遗传力在0.60以上,耗料比的遗传力在0.25以上,受精率遗传力在0.05以上,孵化率0.20以上,抗马立克氏病的遗传力须达到0.4以上,球虫抗性遗传力达到0.28以上的鸡只。具体如下表4和表5所示。表4生产性能遗传力参数表5抗病性能遗传力参数遗传参数马立克病罗斯肉瘤球虫抗性纽卡斯病遗传力0.40.280.280.35父本选择:父本选择家系血缘是152142种公鸡。体表特征和体型特征上的选择要求跟母本一致;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方面:选择遗传力0.18以上,采食量的遗传力在0.80以上,学习能力的遗传力在0.28以上的鸡只。具体如下表6所示。表6遗传力参数遗传参数性行为采食量学习能力遗传力0.180.800.28s2、交配将步骤s1选择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交配,所产蛋根据蛋性、蛋重、蛋壳强度以及蛋壳色泽进行选择和孵化。具体选择标准如下:①筛选蛋型指数≥0.3的种鸡蛋。②蛋重选择55~60g左右的鸡蛋。③色泽选择白色。将所选合格鸡蛋孵化得到得到f1代,采用步骤s1所述方法对f1代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别,筛选出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s3、群体扩繁从步骤s2筛选出的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中选择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f2均为纯合子,实现快速扩繁群体。s4、集约化规模生产将步骤s3所扩繁的群体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高产东兰乌鸡的集约化规模生产。实施例3s1、选种母本选择:同实施例2。父本选择:同实施例2。s2、交配将步骤s1选择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交配,所产蛋根据蛋性、蛋重、蛋壳强度以及蛋壳色泽进行选择和孵化。具体选择标准如下:①筛选蛋型指数≥0.3的种鸡蛋。②蛋重选择55~60g左右的鸡蛋。③色泽选择白色。将所选合格鸡蛋孵化得到得到f1代,采用步骤s1所述方法对f1代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别,筛选出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s3、群体扩繁从步骤s2筛选出的具有纯合家系血缘的东兰乌鸡中选择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f2均为纯合子,实现快速扩繁群体。s4、集约化规模生产将步骤s3所扩繁的群体利用生态养殖技术实现高产东兰乌鸡的集约化规模生产。优选的,步骤s1中,优选的,所述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场地消毒、专业育雏、免疫接种、林下放养和饲料配制;⑴场地消毒:将饲养场地内外进行消毒,并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消毒;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饲养场地内外喷洒均匀,进行消毒。⑵专业育雏:鸡苗出壳后,在专业育雏室内育雏,育雏期为35天;育雏期的环境要求①温度:第一周,32~35℃,前三天不得低于33℃,第二周28~32℃,第三周25~28℃,第四周20~25℃,第五周,脱温;②湿度:第1~3天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以后每三天下降3%~5%,直到相对湿度达到45~55%;③密度:采用平地育雏,30~40只/平方米。④雏鸡前两周给以每天24h光照,第三周开始每天减少1h光照,第四周开始采用自然光照,光照以40w灯泡照明⑤通风:育雏的第一周不可开窗,一周以后逐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⑥育雏过程中,初饮使用温开水,并在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杆菌肽;在初饮后1~2小时即可喂食。⑶免疫接种:①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疫苗;②5~7日龄点眼滴鼻新支h120;③12~14日饮水/滴口龄法氏囊疫苗;④20~22日龄,肌注新支h52/禽流感;⑤26~28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⑥30日龄,鸡痘刺种;⑦60日龄,肌注新支流感三联苗;⑧120日龄,肌注新城疫i系。⑷林下放养:①放养场地的选择:选择远离城区、村寨以避免污染,包装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清洁,有树木遮阴;②鸡棚搭建:选择放养地内,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地方搭建“一”字形或“人”字形的棚舍,距地面30~50公分。③鸡苗经35天育雏脱温后可转入放养鸡棚3~5天适应性饲养,然后转群,转群前后三天在饮水中添加复合维生素,以防刺激;选择晴天放养以适温;饲喂期间训练鸡只形成条件反射,便于管理。⑸饲料配制:1~30日龄采用全价配合小鸡料,30~50日龄采用全价配合中鸡料,50日龄后让鸡在林下自由活动,采食野草昆虫,早晚进行补饲全价配合大鸡料。所述全价配合小鸡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玉米(2级7.8%)620份、大豆粕(2级43%)280份、虫粉40份、桑叶20份、大豆油10份、山羊豆10份、石粉15份、磷酸氢钙10份、食盐3份、预混料10份。所述全价配合中鸡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玉米(2级7.8%)660份、大豆粕(2级43%)200份、小麦麸(2级14.3%)20份、米糠(2级)28份、玉米蛋白粉(60%)20份、虫粉20份、桑叶20份、大豆油8份、山羊豆10份、石粉15份、磷酸氢钙10份、食盐4份、预混料12份。所述全价配合大鸡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玉米(2级7.8%)660份、大豆粕(2级43%)190份、小麦麸(2级14.3%)35份、米糠(2级)30份、玉米蛋白粉(60%)20份、桑叶20份、大豆油20份、山羊豆10份、石粉15份、磷酸氢钙10份、食盐3份、预混料20份。所述预混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赖氨酸1份、蛋氨酸1.2份、甘氨酸0.6份、茶多酚1份、壳多糖0.5份、大豆异黄酮0.1份、氯化胆碱0.7份、复合维生素0.6份、复合微量元素1.2份、百香果2份、肉桂1.5份。各选取100只经过实施例1-3育种的高产东兰乌鸡进行实验,选择健康状况相同的乌鸡从育雏期进行喂养,分成3组,分别为实验组1-3,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为普通东兰乌鸡品种,喂养次数和重量相同,其他饲养环境和方法相同。饲养到200日龄,对增重、产蛋率和产蛋绿壳率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7所示。表7结果统计从实施例1-3和表7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育种方法利用同质交配、纯种繁育技术对地方优良品种东兰乌鸡品种种源进行纯化,保留其优良基因和遗传多样性,提高了生长率和产蛋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运用高品质绿色禽类养殖技术在高山林下无抗放养土鸡,使其在经济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在良好生长环境中得以突出表现。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