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循环鱼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3347发布日期:2019-01-14 18:10阅读:5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循环鱼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循环鱼池。



背景技术:

在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鱼类的粪便、残料及其他有机碎屑沉积量很大,现有的排污装置中有些排污口设置不合理,难以将污物排尽,排污时需要反复冲水,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污物沉积影响水质,容易引起鱼类疾病,如果选择频繁换水,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现有的鱼池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比较简单,不能自循环式运行,浪费人力,并且水质不稳定,不利于鱼类生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可自循环鱼池,能实现水循环并保持水质稳定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可自循环鱼池,包括鱼池主体和水处理设备,所述鱼池主体底面设有向下呈45度角的梯形池底,所述梯形池底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出水管与水处理设备连通,所述水处理设备通过进水管与鱼池主体连通。

优选的,上述水处理设备包括生物球处理层、排管、澄清层、连通层、精处理管网、净水室。

优选的,上述净水室下部设有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鱼池主体下部设有隔板。

优选的,上述隔板上设置有圆孔。

优选的,上述隔板上方设有进气管。

优选的,上述进气管连接气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能实现高效排污,鱼池主体下部装有隔板,鱼粪与残料可通过隔板上的圆孔沉积到梯形池底,方便鱼粪与残料的汇集,排污泵能把汇集在池底的污物通过出水管抽到水处理设备,对鱼池水进行多层次水处理,自循环运行,稳定了水质,节约人力。而鱼类因隔板阻隔只能栖息在水质较好的上层,不会接触底部的污物,为鱼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且流动的水有助于鱼类生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池主体,2-水处理设备,3-梯形池底,4-循环水泵,5-出水管,6-进水管,7-生物球处理层,8-排管,9-澄清层,10-连通层,11-精处理管网,12-净水室,13-隔板,14-圆孔,15-进气管,16-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可自循环鱼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鱼池主体1和水处理设备2,所述鱼池主体1底面设有向下呈45度角的梯形池底3,所述梯形池底3底部设有循环水泵4,所述循环水泵4通过出水管5与水处理设备2连通,所述水处理设备2通过进水管6与鱼池主体1连通,所述水处理设备2包括生物球处理层7、排管8、澄清层9、连通层10、精处理管网11、净水室12,所述净水室12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鱼池主体1下部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上部设有圆孔14,所述隔板13上方设有进气管15,所述进气管15连接气泵16。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循环鱼池,包括鱼池主体和水处理设备,所述鱼池主体底面设有向下呈45度角的梯形池底,所述梯形池底底部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出水管与水处理设备连通,所述水处理设备通过进水管与鱼池主体连通。本发明能实现高效排污,排污泵能把汇集在池底的污物通过出水管抽到水处理设备,对鱼池水进行多层次水处理,自循环运行,稳定了水质,节约人力。而鱼类因隔板阻隔只能栖息在水质较好的上层,不会接触底部的污物,为鱼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且流动的水有助于鱼类生存。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云
技术研发日:2018.10.25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