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35685发布日期:2019-01-28 12:3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菊糖甙,其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国外已用来代替糖精做低热食品,不但无副作用,而且能治疗某些疾病,如治糖尿病,降血压,对肥胖症、心脏病、小儿虫齿等也有疗效,并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身体的作用,目前栽培甜叶菊的基质种类繁多,如沙土、泥炭、河沙等,普通基质上种植的甜叶菊长势一般,通常情况下由于基质组成不合理,致使甜叶菊的产量与品质不理想,很难满足甜叶菊生长需求,因此,选择经济实用、营养均衡的基质和科学的育苗方法才能保证甜叶菊幼苗的健壮成长,也是保证甜叶菊高产丰收的基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制作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的平坦地块,撒施石灰粉消毒暴晒2-3天,然后调节土壤ph值为6.5-7,然后按照每亩地施入800-1200kg的细沙,农家肥1500-1800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3kg,深翻30cm入土,翻匀耙平做畦,制成1.2m×15m的畦床;

(2)拱形温室的制作

在畦床外搭建棚膜、拱棚,铺设灌溉设施,在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畦面,覆盖薄膜闷1-2天,然后掀开薄膜通风晾晒;

(3)种子的处理

育苗前将选择好的种子在阳光下晒1-2d,然后用高猛酸钾5000倍液浸泡种子10-15min,捞出用清水洗净,再用温水浸泡12h,捞出后和草木灰、高岭土按照比例混合拌种;

(4)播种

播种前将畦面上浇湿,然后将上述处理后的种子撒到小畦苗床内,不能撒的过厚和过薄,然后覆盖塑料薄膜,用土轻压在薄膜两侧,确保不通风漏气;

(5)苗床管理

当第一对叶长出时揭开塑料薄膜,通风见光,保持棚内温度在20-25℃,在气温高时要覆盖遮阳网,保持棚内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干时避免晴天中午浇水,在幼苗出现2-3对真叶期,浅耕除草;

(6)病虫害预防

在甜菊叶子平展时,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5-7天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1次,重复操作一次;

(7)移栽前准备

在幼苗出现3-5对真叶时施肥,每平方米用腐熟的沼液3-4.5kg兑水0.8-1.4kg混匀后喷洒,在移栽前控水,使拱棚内的温度逐渐保持在12-18℃,湿度保持在30-40%,待长到5-6对真叶时即可移栽。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石灰粉用量为每亩6-8kg。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拌种比例为甜菊叶种子:草木灰:高岭土1.6-2:2.6-3:1-1.4。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播种厚度为3-4mm。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揭开薄膜透风透光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天揭开薄膜30min,待风吹干幼苗叶片上的结露后再打开覆盖在拱棚上的塑料薄膜,见光1h,然后覆盖薄膜和拱棚薄膜,第二天通风1h,见光1h,逐渐加大通风时间和见光时间,以至全部去除薄膜,避免中午揭开薄膜死苗。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步骤(5)中所述的浅耕深度为2-4cm。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拱棚进行甜叶菊育苗,通过苗床的二次消毒确保无病虫害感染,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浸泡催芽、利用草木灰和高岭土拌种撒施,使种子充分的与苗床接触,避免了出苗不齐的现象,消毒后的种子进一步避免了感染病害的可能,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合理的水肥控制避免了烧苗、烂苗的情况发生,并且严格的控制揭膜通风见光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使茎状叶绿,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简单可行,幼苗长势齐、苗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性高,适宜大规模栽培,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制作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的平坦地块,亩撒施6kg石灰粉消毒暴晒2天,然后调节土壤ph值为6.5,然后按照每亩地施入800kg的细沙,农家肥1500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3kg,深翻30cm入土,翻匀耙平做畦,制成1.2m×15m的畦床;

(2)拱形温室的制作

在畦床外搭建棚膜、拱棚,铺设灌溉设施,在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畦面,覆盖薄膜闷1天,然后掀开薄膜通风晾晒;

(3)种子的处理

育苗前将选择好的种子在阳光下晒1d,然后用高猛酸钾5000倍液浸泡种子10min,捞出用清水洗净,再用温水浸泡12h,捞出后和草木灰、高岭土按照1.6:2.6:1比例混合拌种;

(4)播种

播种前将畦面上浇湿,然后将上述处理后的种子撒到小畦苗床内,播种厚度为3mm,不能撒的过厚和过薄,然后覆盖塑料薄膜,用土轻压在薄膜两侧,确保不通风漏气;

(5)苗床管理

当第一对叶长出时揭开塑料薄膜,通风见光,第一天揭开薄膜30min,待风吹干幼苗叶片上的结露后再打开覆盖在拱棚上的塑料薄膜,见光1h,然后覆盖薄膜和拱棚薄膜,第二天通风1h,见光1h,逐渐加大通风时间和见光时间,以至全部去除薄膜,避免中午揭开薄膜死苗,保持棚内温度在20℃,在气温高时要覆盖遮阳网,保持棚内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干时避免晴天中午浇水,在幼苗出现2对真叶期,浅耕2cm除草;

(6)病虫害预防

在甜菊叶子平展时,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5天用10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1次,重复操作一次;

(7)移栽前准备

在幼苗出现3对真叶时施肥,每平方米用腐熟的沼液3kg兑水0.8kg混匀后喷洒,在移栽前控水,使拱棚内的温度逐渐保持在12℃,湿度保持在30%,待长到5对真叶时即可移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叶菊的温室育苗栽培方法,通过拱棚进行甜叶菊育苗,通过苗床的二次消毒确保无病虫害感染,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浸泡催芽、利用草木灰和高岭土拌种撒施,使种子充分的与苗床接触,避免了出苗不齐的现象,消毒后的种子进一步避免了感染病害的可能,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合理的水肥控制避免了烧苗、烂苗的情况发生,并且严格的控制揭膜通风见光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使茎状叶绿,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简单可行,幼苗长势齐、苗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性高,适宜大规模栽培,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汪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汪琴
技术研发日:2018.10.31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