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3165发布日期:2019-06-11 21:2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属于番茄种植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是挑选穴盘中番茄壮苗定植于垄沟内,定植株距30cm-40cm,定植时先在垄沟内用小铲挖定植穴,再将番茄壮苗根坨放入穴内,封严定植穴,然后浇定植水。在之后植株生长过程中,根须与土壤接触,从无土栽培到土壤栽培需要缓慢适应过程,导致植株根系生长缓慢,根须长出根坨时间较长,影响植株生长进度,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缓慢,结果期推迟。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番茄定植时根须生长缓慢的问题,促进番茄根系从无土栽培环境快速适应土壤栽培,加速在土壤中根须的生长,使植株生长健壮,提早始收期并延长采收期,有效增产增收。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坨去基质将番茄壮苗从育苗穴盘中选出,用清水浸没根坨,浸泡2-3次,每次浸泡5min-10min,去除根坨中的基质,得到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步骤2:根坨消毒用质量百分数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质量百分数为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步骤1得到的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进行消毒,得到消毒后的番茄苗;步骤3:营养土配制配制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菌渣复配发酵料20%-25%、蚯蚓粪20%-25%、育苗基质25%-30%、土壤20%-25%、水稻根段2%-3%、大豆根段2%-3%;其中,所述菌渣复配发酵料是取1吨菌渣,加入发酵菌700g、菜籽45kg、珍珠岩80kg、硫酸镁200g、磷酸二氢钾1000g和鸡粪150kg,混匀,再加水至含水量为60%-75%,建堆,盖膜,发酵后所得;所述育苗基质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草炭土15%-20%、木质泥炭15%-20%、椰壳粉5%-10%、蛭石20%-25%、珍珠岩20%-25%和腐熟牛粪15%-20%,混合均匀后所得;步骤4:整地定植前10d-20d,在种植地施基肥后,深翻土,做成畦床;定植前1d-3d,在畦床上施沟肥,整平后覆盖地膜,得到覆盖地膜的畦床;步骤5:植株定植在步骤4得到的覆盖地膜的畦床上,开挖定植坑,并在每个定植坑里均匀撒施0.5kg-0.8kg步骤3配制的营养土,将步骤2得到的消毒后的番茄苗的根部放入定植坑内,覆土密封,淋定根水。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步骤1,通过将根坨去基质,可以促使内部根系向外发展寻找营养,从而提早始果期、始收期,延长终收期,且提高单果重量,获得增产增收。本发明的步骤2,可以有效杀害根系的真菌。本发明的步骤3,可以补充缓释肥,使根系适应纯土壤有过度空间,有效增添根系有益微生物。其中,菌渣又被称为菌糠,是人工栽培食用菌之后剩余的渣状基料,通常含有秸秆、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原料以及残留的食用菌菌丝,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且这些原料已经经过了食用菌菌丝的分解利用,有一部分已经被食用菌分泌的酶分解转化成更易被吸收利用的形式。本发明以菌渣复配发酵基质作为营养土的原料之一,可以有效增加营养土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透气透水性能,从而促进根际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单果重量,抑制病害发生,获得增产增收。以水稻根段和大豆根段作为营养土的原料之一,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可以有效防治病害,获得增产增收。本发明的步骤4,在定植前10d-20d,在种植地施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补充植物所需缓释肥。定植前1d-3d,在畦床上施沟肥,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营。覆盖地膜,可以保水保温。本发明的步骤5,可以有效补充营养、融合根系与土壤生长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番茄壮苗为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色,茎杆粗壮,无病虫害的番茄苗。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菌渣为羊肚菌菌渣、平菇菌渣、金针菇菌渣、姬菇菌渣、猴头菇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菌渣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菌渣废弃物。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发酵的时间为20d-30d,每天揭膜1-2次,每隔5d-7d翻堆一次。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种植地的前茬作物为豆科和/或禾本科。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力。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施基肥具体为每667m2施入腐熟粪肥1000kg-1500kg。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畦床的宽度为110cm-120cm、高度为25cm-30cm,相邻畦床之间的间距为35cm-45cm。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施沟肥为在畦床的畦面中央撒施复合肥100kg-150kg。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施用复合肥,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营养。更进一步,所述复合肥中,n、p2o5和k2o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为≥45%,n、p、k的质量比为15:15:15。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定植坑为每个畦床开挖2行定植坑,株距为35cm-45cm,行距为65cm-70cm。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淋定根水具体为在植株根系半径10cm-15cm范围内,浇灌清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番茄定植时根须生长缓慢的问题,促进番茄根系从无土栽培环境快速适应土壤栽培,加速土壤中根须的生长,使植株生长健壮,提早并延长采收期,有效增产增收。(2)本发明以菌渣复配发酵基质作为营养土的原料之一,可以有效增加营养土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透气透水性能,从而促进根际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单果重量,抑制病害发生,获得增产增收。以水稻根段和大豆根段作为营养土的原料之一,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可以有效防治病害,获得增产增收。(3)本发明的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坨去基质将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色,茎杆粗壮,无病虫害的番茄苗从育苗穴盘中选出,用清水浸没根坨,浸泡2次,每次浸泡5min,去除根坨中的基质,得到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步骤2:根坨消毒用质量百分数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质量百分数为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步骤1得到的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进行消毒,得到消毒后的番茄苗。步骤3:营养土配制配制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菌渣复配发酵料20%、蚯蚓粪20%、育苗基质30%、土壤20%、水稻根段2%、大豆根段3%。其中,所述菌渣复配发酵料是取1吨羊肚菌菌渣,加入发酵菌700g、菜籽45kg、珍珠岩80kg、硫酸镁200g、磷酸二氢钾1000g和鸡粪150kg,混匀,再加水至含水量为60%,建堆,盖膜,发酵20d,每天揭膜1次,每隔7d翻堆一次后所得。所述育苗基质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草炭土15%、木质泥炭15%、椰壳粉5%、蛭石25%、珍珠岩20%和腐熟牛粪20%,混合均匀后所得。步骤4:整地取前茬作物为豆科的种植地。定植前10d,每667m2施入腐熟粪肥1000kg作为基肥,深翻土,做成畦床。畦床的宽度为110cm、高度为25cm,相邻畦床之间的间距为35cm。定植前1d,在畦床的畦面中央,撒施复合肥100kg作为沟肥。所述复合肥中,n、p2o5和k2o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为≥45%,n、p、k的质量比为15:15:15。整平后覆盖地膜,得到覆盖地膜的畦床。步骤5:植株定植在步骤4得到的覆盖地膜的畦床上,开挖定植坑。每个畦床开挖2行定植坑,株距为35cm,行距为65cm。并在每个定植坑里均匀撒施0.5kg步骤3配制的营养土,将步骤2得到的消毒后的番茄苗的根部放入定植坑内,覆土密封,在植株根系半径10cm范围内,浇灌清水作为定根水。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坨去基质将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色,茎杆粗壮,无病虫害的番茄苗从育苗穴盘中选出,用清水浸没根坨,浸泡3次,每次浸泡8min,去除根坨中的基质,得到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步骤2:根坨消毒用质量百分数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质量百分数为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步骤1得到的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进行消毒,得到消毒后的番茄苗。步骤3:营养土配制配制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菌渣复配发酵料22%、蚯蚓粪23%、育苗基质28%、土壤22%、水稻根段2.5%、大豆根段2.5%。其中,所述菌渣复配发酵料是取1吨金针菇菌渣,加入发酵菌700g、菜籽45kg、珍珠岩80kg、硫酸镁200g、磷酸二氢钾1000g和鸡粪150kg,混匀,再加水至含水量为68%,建堆,盖膜,发酵20d,每天揭膜2次,每隔6d翻堆一次后所得。所述育苗基质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草炭土17%、木质泥炭17%、椰壳粉7%、蛭石22%、珍珠岩22%和腐熟牛粪15%,混合均匀后所得。步骤4:整地取前茬作物为豆科的种植地。定植前15d,每667m2施入腐熟粪肥1000kg作为基肥,深翻土,做成畦床。畦床的宽度为115cm、高度为28cm,相邻畦床之间的间距为40cm。定植前2d,在畦床的畦面中央,撒施复合肥125kg作为沟肥。所述复合肥中,n、p2o5和k2o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为≥45%,n、p、k的质量比为15:15:15。整平后覆盖地膜,得到覆盖地膜的畦床。步骤5:植株定植在步骤4得到的覆盖地膜的畦床上,开挖定植坑。每个畦床开挖2行定植坑,株距为40cm,行距为68cm。并在每个定植坑里均匀撒施0.6kg步骤3配制的营养土,将步骤2得到的消毒后的番茄苗的根部放入定植坑内,覆土密封,在植株根系半径12cm范围内,浇灌清水作为定根水。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番茄穴盘育苗定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坨去基质将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色,茎杆粗壮,无病虫害的番茄苗从育苗穴盘中选出,用清水浸没根坨,浸泡2次,每次浸泡10min,去除根坨中的基质,得到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步骤2:根坨消毒用质量百分数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质量百分数为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步骤1得到的去除基质的番茄苗根坨进行消毒,得到消毒后的番茄苗。步骤3:营养土配制配制营养土,所述营养土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菌渣复配发酵料25%、蚯蚓粪25%、育苗基质25%、土壤20%、水稻根段3%、大豆根段2%。其中,所述菌渣复配发酵料是取1吨平菇菌渣,加入发酵菌700g、菜籽45kg、珍珠岩80kg、硫酸镁200g、磷酸二氢钾1000g和鸡粪150kg,混匀,再加水至含水量为75%,建堆,盖膜,发酵20d,每天揭膜1次,每隔7d翻堆一次后所得。所述育苗基质是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草炭土20%、木质泥炭20%、椰壳粉5%、蛭石20%、珍珠岩20%和腐熟牛粪15%,混合均匀后所得。步骤4:整地取前茬作物为豆科的种植地。定植前20d,每667m2施入腐熟粪肥1000kg作为基肥,深翻土,做成畦床。畦床的宽度为120cm、高度为30cm,相邻畦床之间的间距为45cm。定植前3d,在畦床的畦面中央,撒施复合肥150kg作为沟肥。所述复合肥中,n、p2o5和k2o三者的质量百分含量总和为≥45%,n、p、k的质量比为15:15:15。整平后覆盖地膜,得到覆盖地膜的畦床。步骤5:植株定植在步骤4得到的覆盖地膜的畦床上,开挖定植坑。每个畦床开挖2行定植坑,株距为45cm,行距为70cm。并在每个定植坑里均匀撒施0.8kg步骤3配制的营养土,将步骤2得到的消毒后的番茄苗的根部放入定植坑内,覆土密封,在植株根系半径15cm范围内,浇灌清水作为定根水。对比例1跟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比例1中没有步骤1,即番茄苗根坨带有基质,其余步骤都相同。番茄品种均为奥特,定植时间均为2018年3月20日。对比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果对比,如表1所示。表1对比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果对比对比例1实施例2定植期到始果期的平均天数/d5350定植期到始收期的平均天数/d7976定植期到终收期的天数/d131136单果平均重量/g183.4192.7平均果长/cm7.57.8平均果宽/cm7.68.0果形苹果型苹果型果色大红大红667m2番茄平均产量/kg72688046枯萎病%1.451.45由表1可知,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2的始果期提早3d,始收期提早3d,终收期延长5d,单果重量增重5.1%,果长增长4%,果宽增宽5%,番茄产量增产10.7%。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将根坨去基质,可以促使内部根系向外发展寻找营养,从而提早始果期、始收期,延长终收期,且提高单果重量,获得增产增收。对比例2跟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比例2的步骤3中,营养土的原料中缺少菌渣复配发酵料,即营养土由如下重量百分的原料制成:蚯蚓粪25%、育苗基质30%、土壤35%、水稻根段5%、大豆根段5%。其余步骤都相同。番茄品种均为奥特,定植时间均为2018年3月20日。对比例2和实施例2的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表2对比例2和实施例2的结果对比对比例2实施例2定植期到始果期的平均天数/d5050定植期到始收期的平均天数/d7676定植期到终收期的天数/d130136单果平均重量/g180.6192.7平均果长/cm7.57.8平均果宽/cm7.88果形苹果型苹果型果色大红大红667m2番茄平均产量/kg76008046枯萎病%1.51.45由表2可知,与对比例2相比,实施例2的终收期延长6d,单果重量增重6.7%,果长增长4%,果宽增宽2.6%,番茄产量增产5.9%,枯萎病降低0.05%。由此可见,本发明以菌渣复配发酵基质作为营养土的原料之一,可以有效增加营养土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透气透水性能,从而促进根际营养物质吸收,提高单果重量,抑制病害发生,获得增产增收。对比例3跟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比例3的步骤3中,营养土的原料中缺少水稻根段和大豆根段,即营养土由如下重量百分的原料制成:菌渣复配发酵料25%、蚯蚓粪25%、育苗基质25%和土壤25%。其余步骤都相同。番茄品种均为奥特,定植时间均为2018年3月20日。对比例3和实施例2的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表3对比例3和实施例2的结果对比对比例3实施例2定植期到始果期的平均天数/d5050定植期到始收期的平均天数/d7676定植期到终收期的天数/d136136单果平均重量/g186.9192.7平均果长/cm7.87.8平均果宽/cm7.88果形苹果型苹果型果色大红大红667m2番茄平均产量/kg78968046枯萎病%2.10.9由表3可知,与对比例3相比,实施例2的单果重量增重3.1%,果宽增宽2.6%,番茄产量增产1.9%,枯萎病降低1.2%。由此可见,本发明以水稻根段和大豆根段作为营养土的原料之一,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可以有效防治病害,获得增产增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