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6933发布日期:2019-03-13 22:5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是浙南地区越冬栽培主栽的茄果类蔬菜之一,生产面积大,已突破5万余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复种指数高,导致番茄连作障碍问题十分突出,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日益严重,造成种植基地番茄生产大面积死亡,给蔬菜生产和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已经成为设施番茄生产的主要瓶颈。嫁接作为一种有效克服番茄连作造成的土传病害危害的有效方法,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但由于浙南地区番茄生产以越冬长季节设施栽培为主,番茄嫁接育苗一般在9月~10月份进行,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按照现有的番茄嫁接育苗技术,嫁接苗容易出现徒长、气生根严重、死苗等现象,使得嫁接苗成活率低、商品性差,给番茄集约化嫁接育苗带来困难与风险,阻碍了浙南地区番茄嫁接育苗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影响了番茄嫁接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传统的番茄嫁接技术,通常采用劈接法,将切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两者紧密吻合,再用嫁接夹固定。此方法嫁接成活率较高(80%左右),但是该方法操作过程复杂,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效益不明显。嫁接夹固定时易损害嫁接砧木和接穗的茎,影响愈合及嫁接苗的后期培育生长,番茄嫁接育苗还会出现种苗大小参差不齐,整齐度低,种苗不健壮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08184465a公开了一种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基质;(2)砧木接穗播种及管理;(3)嫁接;(4)嫁接苗管理。但是此发明中,对番茄嫁接后育苗管理方面光照不及时,容易成活率容易下降。

中国专利cn105766397a公开了一种番茄种苗嫁接技术及其管理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番茄种苗嫁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育苗温棚的设置、育苗基质的选用、砧木的选用、种子前处理与播种、嫁接方法与操作规程及嫁接后的管理方法。但是,此发明中,嫁接苗抗病性较差,成活率较低,同时后期管理方法中没有及时补充光照,对嫁接苗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进而影响果实产量、果肉颜色和口感品质。

中国专利cn107493993a公开了一种番茄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幼苗预处理,包括砧木准备和番茄苗准备;s2、套管嫁接;s3、育苗管理,包括温湿度控制和光照控制;s4、水肥管理。但是该专利中,对选择的砧木和接穗没有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嫁接部位腐败死苗,影响嫁接成活率,同时嫁接苗后期管理中,前三天通风时间较短,不能有效保证有利于嫁接苗生长环境。

中国专利cn107896673a公开了一种番茄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砧木的选择:应选择抗性较为全面番茄砧木;(2)接穗品种的选择:根据栽培的季节、气候等条件番茄品种;(3)嫁接材料:嫁接针为长10mm,直径0.2mm的钢针;(4)育种:将接穗和砧木同时播种,采用基质穴盘育苗;(5)嫁接:嫁接时选砧木和接穗粗细一致的苗子,先用刀片在砧木向上斜切,去掉上部,然后用嫁接针在砧木切面的中心沿轴线将接针插入;用同样的方法将接穗向下斜切,将切下的接穗插在砧木上;(6)嫁接后管理:苗子接好后进行底部供水,吸足水后摆放在小拱棚中,扣棚保湿,但是,此发明中番茄嫁接工艺复杂,人为干扰较多,对嫁接后的番茄苗的生长状况影响较大,不利于其茁壮生长。

中国专利cn105766397a公开了一种番茄种苗嫁接技术及其管理方法,所述番茄种苗嫁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育苗温棚的设置、育苗基质的选用、砧木的选用、种子前处理与播种、嫁接方法与操作规程及嫁接后的管理方法。但是此发明中,嫁接后管理方法中,前三天没有进行适当的光照和防风,容易造成死苗严重,影响成活率,降低嫁接的效率。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办法,在番茄嫁接苗管理过程中,通过人工补光,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补偿番茄嫁接苗嫁接后第1天~第3天的光照,改善番茄嫁接苗的成活率,提高番茄嫁接苗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改善目前传统番茄嫁接技术存在的缺点,具有较高的嫁接效率,可以加快番茄嫁接砧木和接穗的伤口愈合速度,并且嫁接苗成活率高,抗病性强,嫁接苗成品的品质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基质准备:选用市场上的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其中,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基本成分为泥炭、蛭石和珍珠岩;育苗基质的通气孔隙、持水孔隙、最大含水量、肥力水平均符合砧木和番茄种苗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全过程。

s20,砧木及接穗准备:选用苗龄25天~27天,高度15cm-18cm,茎粗2.5mm~3.0mm的番茄苗为砧木,选用苗龄22天~25天,茎粗2.0mm-2.5mm,长出3片~4片真叶的番茄苗为接穗,其中,砧木品种为浙砧一号,接穗品种为瓯秀201;

s30,嫁接过程:当s20中选用的砧木子叶上部茎粗2.5mm~3.0mm,接穗子叶下部茎粗2.0mm~2.5mm时,采用套管贴接法对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得到番茄嫁接苗,其中,在嫁接之前,分别对s20中选用的砧木和接穗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s40,嫁接苗管理:

s41,嫁接后第1天~第3天将s30中的番茄嫁接苗置于带有补光和移动功能的育苗货架上,育苗货架用塑料薄膜包裹,置于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连续3天给予30μmol/m2/s~50μmol/m2/s弱光照,其中,愈合室由彩钢夹芯板做成,内配温度调控设备;采用塑料薄膜将育苗货架包裹,可以防止水分流失,不需要补充湿度,可以减少人为干扰和成本投入;

s42,第4天~第7天将番茄嫁接苗移至育苗大棚的苗床架上,苗床架上面覆盖无纺布,根据天气情况,早上8:00~9:00和下午16:00~17:00分别揭布放风25min~45min,晚上揭开无纺布;育苗货架上覆盖的无纺布为湿润的无纺布,含水量在75%~85%,可以为番茄嫁接苗生长保持湿度均匀的环境,另外,夜间揭开无纺布,不用覆盖育苗货架,番茄嫁接苗处于相对开放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番茄嫁接苗茁壮成长;

s43,第8天之后去除苗床架上的无纺布,对番茄嫁接苗喷施1次1000倍稀释的矮壮素溶液控制生长,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矮壮素溶液的用量为15升/亩;

s44,嫁接后第10天~第12天之后,番茄嫁接苗培育完成,即可将番茄嫁接苗取出进行定植或者销售。

进一步的,s30中,套管贴接法的具体过程为:先用切削刀片在s20选用的砧木下胚轴距离基部位置6cm~7cm处,呈35°~45°角度向上斜切,切面平整光滑,从砧木切削面顶部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使砧木切削面下部位于塑料软质套管中间高度位置,从s20选用的接穗中选择与砧木直径相同的接穗幼苗,在下胚轴部位,呈35°~45°角度向下斜切,将切取好的接穗幼苗切削面向下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中,使砧木和接穗的两个斜切面紧密对合,得到番茄嫁接苗。

更进一步的,套管规格为:高0.6mm~0.8mm,管径2.5cm~3.0mm。

进一步的,s30中,消毒灭菌处理具体为:对s20中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喷洒2次消毒灭菌剂,间隔时间为3h~4h。消毒灭菌剂中还有少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番茄嫁接苗嫁接伤口快速愈合,提高成活率,同时对番茄嫁接砧木和接穗进行消毒和灭菌可以改善嫁接环境,降低死苗率,避免细菌滋生,影响成活率。

更进一步的,消毒灭菌剂的用量为10升/亩~15升/亩。

更进一步的,消毒灭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00份去离子水,3.5份~4.5份乙醇,0.05份~0.08份次氯酸,0.03份~0.06份柠檬酸,0.03份~0.05份丙森锌,0.06份~0.08份硫酸链霉素,4.5份~5.5份恶霉灵,1.2份~2.4份细胞分裂素。

进一步的,s41中,育苗货架底部设有移动轮。移动轮可以帮助育苗货架移动自由,稳定性好,可以避免移动番茄嫁接苗对嫁接伤口的愈合产生不利影响,方便使用。

更进一步的,育苗货架的规格参数为:宽60cm,长110cm,高150m,层高35cm。

更进一步的,育苗货架每层货架隔板上布有一端接有插头的led灯带。led灯带用于番茄嫁接后第1天~第3天的弱光补充,光强度和光照时间可以控制,为番茄嫁接苗提供适中的弱光环境,促进嫁接伤口愈合,提高成活率和番茄嫁接苗品质。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嫁接工序简单,操作速率快,省时省工,节约人工成本,所用的套管为软质套管,与嫁接夹相比不会对嫁接伤口愈合造成伤害,可以嫁接伤口贴合的更加紧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提高成活率;

2.本发明公开的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在嫁接愈合的前三天进行早期弱光补光和放风更加有利于嫁接伤口愈合,相比传统的嫁接技术前三天的黑暗管理,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3.本发明公开的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采用的自制的带有补光和移动功能的育苗货架,具有补光和可移动功能,省时省力,便于嫁接苗的转运,同时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育苗货架后,可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发出水汽和热量,来保证湿度和温度,减少人为干涉,更有利前期的嫁接伤口的愈合;

4.本发明公开的番茄嫁接育苗管理办法,在育苗架上覆盖无纺布,与传统的薄膜覆盖相比,既可以实现保湿作用,又具有透气功能,可以有效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烂苗,从而提高番茄嫁接苗的成活率;

5.本发明公开的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在嫁接前对砧木喷洒消毒灭菌剂既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又能促进砧木及接穗的生长及伤口的愈合,为后续嫁接奠定基础。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

s10,基质准备:选用市场上的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其中,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基本成分为泥炭、蛭石和珍珠岩;

s20,砧木及接穗准备:选用苗龄25天,高度15cm,茎粗2.5mm的番茄苗为砧木,选用苗龄22天,茎粗2.0mm,长出3片真叶的番茄苗为接穗,其中,砧木品种为浙砧一号,接穗品种为瓯秀201;

s30,嫁接过程:当s20中选用的砧木子叶上部茎粗2.5mm,接穗子叶下部茎粗2.0mm时,先用切削刀片在s20选用的砧木下胚轴距离基部位置6cm处,呈35°角度向上斜切,切面平整光滑,从砧木切削面顶部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使砧木切削面下部位于塑料软质套管中间高度位置,从s20选用的接穗中选择与砧木直径相同的接穗幼苗,在下胚轴部位,呈35°角度向下斜切,将切取好的接穗幼苗切削面向下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中,使砧木和接穗的两个斜切面紧密对合,得到番茄嫁接苗,其中,在嫁接之前,分别对s20中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喷洒2次消毒灭菌剂,间隔时间为3h;

上述操作中,套管规格为:高0.6mm,管径2.5cm;消毒灭菌剂的用量为10升/亩;消毒灭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10000g去离子水,350g乙醇,5g次氯酸,3g柠檬酸,3g丙森锌,6g硫酸链霉素,450g恶霉灵,120g细胞分裂素。

s40,嫁接苗管理:

s41,嫁接后第1天~第3天将s30中的番茄嫁接苗置于带有补光和移动功能的育苗货架上,育苗货架用塑料薄膜包裹,置于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4℃,连续3天给予30μmol/m2/s弱光照,其中,愈合室由彩钢夹芯板做成,内配温度调控设备;

上述操作中,育苗货架底部设有移动轮;育苗货架的规格参数为:宽60cm,长110cm,高150m,层高35cm;育苗货架每层货架隔板上布有一端接有插头的led灯带。

s42,第4天~第7天将番茄嫁接苗移至育苗大棚的苗床架上,苗床架上面覆盖无纺布,根据天气情况,早上8:00和下午16:00分别揭布放风25min,晚上揭开无纺布;

s43,第8天之后去除苗床架上的无纺布,对番茄嫁接苗喷施1次1000倍稀释的矮壮素溶液控制生长,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矮壮素溶液的用量为15升/亩;

s44,嫁接后第10天之后,番茄嫁接苗培育完成,即可将番茄嫁接苗取出进行定植或者销售。

实施例2

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

s10,基质准备:选用市场上的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其中,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基本成分为泥炭、蛭石和珍珠岩;

s20,砧木及接穗准备:选用苗龄27天,高度18cm,茎粗3.0mm的番茄苗为砧木,选用苗龄5天,茎粗2.5mm,长出4片真叶的番茄苗为接穗,其中,砧木品种为浙砧一号,接穗品种为瓯秀201;

s30,嫁接过程:当s20中选用的砧木子叶上部茎粗3.0mm,接穗子叶下部茎粗2.5mm时,先用切削刀片在s20选用的砧木下胚轴距离基部位置7cm处,呈45°角度向上斜切,切面平整光滑,从砧木切削面顶部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使砧木切削面下部位于塑料软质套管中间高度位置,从s20选用的接穗中选择与砧木直径相同的接穗幼苗,在下胚轴部位,呈45°角度向下斜切,将切取好的接穗幼苗切削面向下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中,使砧木和接穗的两个斜切面紧密对合,得到番茄嫁接苗,其中,在嫁接之前,分别对s20中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喷洒2次消毒灭菌剂,间隔时间为4h;

上述操作中,套管规格为:高0.8mm,管径3.0mm;消毒灭菌剂的用量为15升/亩;消毒灭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10000g去离子水,450g乙醇,8g次氯酸,6g柠檬酸,5g丙森锌,8g硫酸链霉素,550g恶霉灵,240g细胞分裂素。

s40,嫁接苗管理:

s41,嫁接后第1天~第3天将s30中的番茄嫁接苗置于带有补光和移动功能的育苗货架上,育苗货架用塑料薄膜包裹,置于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6℃,连续3天给予35μmol/m2/s弱光照,其中,愈合室由彩钢夹芯板做成,内配温度调控设备;

上述操作中,育苗货架底部设有移动轮;育苗货架的规格参数为:宽60cm,长110cm,高150m,层高35cm;育苗货架每层货架隔板上布有一端接有插头的led灯带。

s42,第4天~第7天将番茄嫁接苗移至育苗大棚的苗床架上,苗床架上面覆盖无纺布,根据天气情况,早上9:00和下午17:00分别揭布放风45min,晚上揭开无纺布;

s43,第8天之后去除苗床架上的无纺布,对番茄嫁接苗喷施1次1000倍稀释的矮壮素溶液控制生长,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矮壮素溶液的用量为15升/亩;

s44,嫁接后第12天之后,番茄嫁接苗培育完成,即可将番茄嫁接苗取出进行定植或者销售。

实施例3

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

s10,基质准备:选用市场上的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其中,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基本成分为泥炭、蛭石和珍珠岩;

s20,砧木及接穗准备:选用苗龄27天,高度16cm,茎粗2.6mm的番茄苗为砧木,选用苗龄23天,茎粗2.2mm,长出4片真叶的番茄苗为接穗,其中,砧木品种为浙砧一号,接穗品种为瓯秀201;

s30,嫁接过程:当s20中选用的砧木子叶上部茎粗2.6mm,接穗子叶下部茎粗2.2mm时,先用切削刀片在s20选用的砧木下胚轴距离基部位置6.8cm处,呈37°角度向上斜切,切面平整光滑,从砧木切削面顶部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使砧木切削面下部位于塑料软质套管中间高度位置,从s20选用的接穗中选择与砧木直径相同的接穗幼苗,在下胚轴部位,呈37°角度向下斜切,将切取好的接穗幼苗切削面向下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中,使砧木和接穗的两个斜切面紧密对合,得到番茄嫁接苗,其中,在嫁接之前,分别对s20中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喷洒2次消毒灭菌剂,间隔时间为3.2h;

上述操作中,套管规格为:高0.8mm,管径2.6mm;消毒灭菌剂的用量为12升/亩;消毒灭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10000g去离子水,380g乙醇,6g次氯酸,4g柠檬酸,5g丙森锌,8g硫酸链霉素,480g恶霉灵,160g细胞分裂素。

s40,嫁接苗管理:

s41,嫁接后第1天~第3天将s30中的番茄嫁接苗置于带有补光和移动功能的育苗货架上,育苗货架用塑料薄膜包裹,置于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5.5℃,连续3天给予42μmol/m2/s弱光照,其中,愈合室由彩钢夹芯板做成,内配温度调控设备;

上述操作中,育苗货架底部设有移动轮;育苗货架的规格参数为:宽60cm,长110cm,高150m,层高35cm;育苗货架每层货架隔板上布有一端接有插头的led灯带。

s42,第4天~第7天将番茄嫁接苗移至育苗大棚的苗床架上,苗床架上面覆盖无纺布,根据天气情况,早上8:45和下午16:15分别揭布放风40min,晚上揭开无纺布;

s43,第8天之后去除苗床架上的无纺布,对番茄嫁接苗喷施1次1000倍稀释的矮壮素溶液控制生长,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矮壮素溶液的用量为15升/亩;

s44,嫁接后第12天之后,番茄嫁接苗培育完成,即可将番茄嫁接苗取出进行定植或者销售。

实施例4

一种番茄嫁接育苗管理方法

s10,基质准备:选用市场上的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其中,蔬菜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基本成分为泥炭、蛭石和珍珠岩;

s20,砧木及接穗准备:选用苗龄26天,高度17cm,茎粗2.8mm的番茄苗为砧木,选用苗龄24天,茎粗2.4mm,长出3片真叶的番茄苗为接穗,其中,砧木品种为浙砧一号,接穗品种为瓯秀201;

s30,嫁接过程:当s20中选用的砧木子叶上部茎粗2.8mm,接穗子叶下部茎粗2.4mm时,先用切削刀片在s20选用的砧木下胚轴距离基部位置6.5cm处,呈40°角度向上斜切,切面平整光滑,从砧木切削面顶部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使砧木切削面下部位于塑料软质套管中间高度位置,从s20选用的接穗中选择与砧木直径相同的接穗幼苗,在下胚轴部位,呈40°角度向下斜切,将切取好的接穗幼苗切削面向下插入塑料软质套管中,使砧木和接穗的两个斜切面紧密对合,得到番茄嫁接苗,其中,在嫁接之前,分别对s20中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喷洒2次消毒灭菌剂,间隔时间为3.5h;

上述操作中,套管规格为:高0.7mm,管径2.8mm;消毒灭菌剂的用量为14升/亩;消毒灭菌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10000g去离子水,420g乙醇,7g次氯酸,5g柠檬酸,4g丙森锌,7g硫酸链霉素,510g恶霉灵,210g细胞分裂素。

s40,嫁接苗管理:

s41,嫁接后第1天~第3天将s30中的番茄嫁接苗置于带有补光和移动功能的育苗货架上,育苗货架用塑料薄膜包裹,置于愈合室内,温度控制在25.2℃,连续3天给予36μmol/m2/s弱光照,其中,愈合室由彩钢夹芯板做成,内配温度调控设备;

上述操作中,育苗货架底部设有移动轮;育苗货架的规格参数为:宽60cm,长110cm,高150m,层高35cm;育苗货架每层货架隔板上布有一端接有插头的led灯带。

s42,第4天~第7天将番茄嫁接苗移至育苗大棚的苗床架上,苗床架上面覆盖无纺布,根据天气情况,早上8:30和下午16:10分别揭布放风30min,晚上揭开无纺布;

s43,第8天之后去除苗床架上的无纺布,对番茄嫁接苗喷施1次1000倍稀释的矮壮素溶液控制生长,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矮壮素溶液的用量为15升/亩;

s44,嫁接后第11天之后,番茄嫁接苗培育完成,即可将番茄嫁接苗取出进行定植或者销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实验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