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7457发布日期:2019-03-13 23:0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组合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含有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杀菌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inpyrfluxam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为广谱吡唑甲酰胺类杀菌剂。inpyrfluxam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防效,同时对葡萄白粉病以及苹果黑星病有防治效果,可适用于棉花、甜菜、水稻、苹果、玉米和花生等作物。cas登录号为1352994-67-2,其结构式为:

dichlobentiazox为苯并噻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在30g/hm2使用剂量下,对稻瘟病和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在1mg/l质量浓度下对黄瓜炭疽病防效达90%以上。cas登录号为957144-77-3,其结构式为:

水稻纹枯病是当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纹枯病可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由于目前农药的不规范使用,造成了病害对农药的抗性越来越强,致使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高,以至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合理的使用农药以及制备组合物的杀菌剂来降低用量、扩大杀菌谱和降低病害的抗性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其包含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10~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5~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3)∶(3~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0∶1、7∶1、5∶1、3∶1、2∶1、1∶1、1∶2、1∶3、1∶5、1∶7或1∶1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99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0~80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20~70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8质量%、10质量%、20质量%、24质量%、30质量%、36质量%、40质量%、50质量%、60质量%、66质量%、70质量%、80质量%或90质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由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制备的制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剂的剂型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或微胶囊剂。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或稻瘟病中的用途;或者在防治葡萄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或黄瓜炭疽病中的用途。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在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或稻瘟病中的用途;或者在防治葡萄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或黄瓜炭疽病中的用途。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或稻瘟病或者防治葡萄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或黄瓜炭疽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和/或本发明所述的制剂施用于禾谷类作物或者瓜果类和蔬菜类作物。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结合,其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如本发明所述。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10)∶(10~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5)∶(5~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3)∶(3~1)。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0∶1、7∶1、5∶1、3∶1、2∶1、1∶1、1∶2、1∶3、1∶5、1∶7或1∶10。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辅助剂结合,其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如本发明所述。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1~99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10~80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20~70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8质量%、10质量%、20质量%、24质量%、30质量%、36质量%、40质量%、50质量%、60质量%、66质量%、70质量%、80质量%或90质量%。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将所述制剂制备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或微胶囊剂。

详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或制剂,包括dichlobentiazox与inpyrfluxam,该杀菌组合物或制剂对水稻纹枯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不但可以降低有效成分用量,减少使用成本,还可以延缓病害抗性的产生。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7~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2~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2~1)∶(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3~1)∶(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5~1)∶(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7~1)∶(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7~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2~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7)∶(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3)∶(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2)∶(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7)∶(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3)∶(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3)∶(2~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2)∶(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质量比为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或1∶1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99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0~80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10~70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20~70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杀菌组合物中的总含量为8质量%、10质量%、20质量%、24质量%、30质量%、36质量%、40质量%、50质量%、60质量%、66质量%、70质量%、80质量%或90质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由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制备的制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剂的剂型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或微胶囊剂。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或稻瘟病中的用途;或者在防治葡萄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或黄瓜炭疽病中的用途。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制剂在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或稻瘟病中的用途;或者在防治葡萄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或黄瓜炭疽病中的用途。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纹枯病或稻瘟病或者防治葡萄白粉病、苹果黑星病或黄瓜炭疽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和/或本发明所述的制剂施用于禾谷类作物或者瓜果蔬菜类作物。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结合,其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如本发明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10)∶(10~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5)∶(5~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3)∶(3~1)。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质量比为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或1∶10。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本发明所述的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辅助剂结合,其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如本发明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1~99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10~80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10~70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20~70质量%。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在制剂中的总含量为8质量%、10质量%、20质量%、24质量%、30质量%、36质量%、40质量%、50质量%、60质量%、66质量%、70质量%、80质量%或90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制剂制备为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或微胶囊剂。

术语“包含”、“包括”或“含有”为开放式表达,即包括本发明所指明的内容,但并不排除其他方面的内容。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的农业使用加工成适宜的各种剂型,包括:水悬浮剂、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和水乳剂等。典型的制剂剂型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微胶囊剂、水分散颗粒剂、颗粒剂、水剂、悬浮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剂、种衣剂或烟剂。

制剂中,除活性成分外,通常还含有农药上常用的辅助剂。辅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添加的,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辅助剂通常本身基本无生物活性,但是能影响防治效果。其中辅助剂可以是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防腐剂、稳定剂等,根据制剂的需要可适当添加。

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二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morwetefw、gy-ws10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萘磺酸盐缩聚物、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丙烯酸均聚物钠盐、马来酸二钠盐、eo-po嵌段共聚物(例如ethylanns-500lq)、聚羧酸盐分散剂(例如2500)、磷酸酯类分散剂(例如jr-p)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萘磺酸盐、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增稠剂选自白炭黑、高岭土、膨润土、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崩解剂选自尿素、膨润土、氯化铝、硫酸铵、丁二酸、碳酸氢钠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防冻剂选自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消泡剂选自有机硅酮类消泡剂、有机硅类消泡剂、c8~10的脂肪醇类消泡剂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环己酮、芳烃溶剂、甲醇、乙酸乙酯、大豆油、环氧大豆油蓖麻油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醋酐、环氧氯丙烷、间苯二酚、柠檬酸钠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钾、卡松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所述制剂的各种剂型的加工工艺,采用已知的方法设备,是农药制剂加工工艺中常用的方法。

粉剂(dp)是在活性物质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粉,如黏土、高岭土、滑石粉等,经机械加工成的粉末状物,粉粒直径在100微米以下。

可湿性粉剂(wp)是指将组合物按一定比例与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和惰性物质(高岭土粉末)的混合物。可湿性粉剂是能均匀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其中除了活性成分和惰性物质(高岭土粉末)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阴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润湿利)。

微胶囊剂(mc)是先将活性物包覆在粘合剂、成膜剂等中形成微小的囊状制剂,然后再加工成需要的剂型;分为微胶囊悬浮剂(capsulesuspensions,cs)与微胶囊粒剂(encapsulatedgranule,cg)、微胶囊干悬浮剂(capsulateddryflowable,cdf)等。

水分散(颗)粒剂(wdg)是指将组合物按一定比例与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和惰性物质(高岭土)粉末的混合物。经气流粉碎,使粉粒细度达到要求,并使用双螺旋型混合机和犁刀式混合机经多次混合使产品混合均匀。再通过常规方法造粒得到,如流化床造粒、喷雾造粒、盘式造粒。

颗粒剂(gr)是指将组合物按一定比例与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稀释剂和惰性物质(高岭土粉末)的混合物。通过造粒机造粒,例如流化床造粒法,是使粉体保持流动状态下,喷雾粘结剂溶液,使之凝集的造粒方法。该方法使混合、捏合、造粒、干燥、分级等工序均在一个装置中,在密闭状态下短时间完成。

水剂(as)是利用某些原药能溶解于水中而又不分解的特性,直接用水配制而成的液体。

悬浮剂(sc)是指将组合物按一定比例与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水或有机溶剂混合、经胶体磨均匀磨细,再经砂磨机研磨1至2次到一定细度而制成。

乳油(ec)是指将组合物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苯、甲苯、二甲苯、环己酮,并加入一定量的阴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的混合物中制备的。

微乳剂(me)一般由液态农药、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水、稳定剂等组成;其特点是以水为介质,不含或少含有机溶剂。微乳剂中的液滴尺寸一般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小于可见光波长的四分之一。水乳剂是将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得的液体农药原药以0.5-1.5微米的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外观为乳白色牛奶状液体。

水乳剂(ew)是不溶于水的原药液体或原药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所得溶液分散于水中的一种农药剂型。

超低容量喷雾剂是指喷到把标作物上的药液,以极细的雾滴,极低的用量喷出,是供超低容量喷雾施用的一种剂型。

种衣剂(sd)是将有效成分和助剂经研磨混合而成,可直接或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

烟剂(fu)又称烟雾剂,是将有效成分与可燃性物质等混合在一起,经燃烧,使农药气化后冷凝成烟雾粒或直接把农药分散成烟雾粒的一种药剂。

关于各种辅助剂、各种制剂的含义,由于表述上的差异,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公开的各种辅助剂、制剂都属于本申请涵盖的范围,例如《农药制剂加工技术》,骆焱平,宋薇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农药制剂学》,王开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刘广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农药剂型与制剂及使用方法》,屠豫钦,金盾出版社,2008;《中国农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中所描述的那些。各种制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但绝不限于本申请所描述的那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制剂的有益效果为以下之一或多个:不仅可以扩大杀菌谱,而且还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能够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了对作物的安全性,也降低了用药成本,节省劳动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凡在本发明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原药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均为自制。

室内生测试验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各药剂对病原菌的ec50值。

活化菌种:

从试管中挑取菌种(购买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36246),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中间,置于26℃培养箱培养2d后,再从培养的菌落中挑取菌种,置于新的pda培养基中间,置于26℃培养箱培养2d。

样品的称量配制:

称取一定量的单剂或一定比例的组合物(见表1),用溶剂二甲基亚砜溶解后,加入含有0.1%吐温-80无菌水,混合均匀后配成至5mg/l、2.5mg/l、1.25mg/l、0.625mg/l、0.3125mg/l、0.15625mg/l的溶液各5ml,备用。

平板加入法:

采用化合物与培养基制成含毒平板:在超净工作台中,向45mlpda培养基(冷却至45-50℃)中加入已灭好菌的化合物溶液5ml(灭菌方式:紫外灭菌),混合均匀,倒入平板(直径90mm),冷却,重复3平板。以加入等量含相同溶剂乳化剂的无菌水代替化合物溶液的pda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挑取接种菌块(直径6mm)倒放于平板中央,于26℃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d(培养时间应根据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为空白对照中菌落直径生长至70-80mm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菌落扩展直径(mm)=菌落平均直径(mm)–6(mm)

生物统计几率值根据相对抑制率查表可得。以浓度对数作为横坐标,根据《生物统计机率值换算表》,把抑制百分率换算成生物几率值作为纵坐标,绘制毒力回归方程。利用方程求得几率值为5时的质量浓度即为ec50(millotm,girardotm,dutreixl,etal..antifungalandanti-biofilmactivitiesofacetonelichenextractsagainstcandidaalbicans.[j].molecules,2017,22(4):651.)。

采用孙云沛介绍的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1不同配比的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对水稻纹枯病共毒系数的测定结果

由表1可知,本发明包含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杀菌组合物,其质量比例在(1~10)∶(10~1)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对水稻纹枯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包含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杀菌组合物可成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理想药剂。

实施例1:36%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悬浮剂

1.粉碎浆料的制备

在36.6g水中分散磷酸酯类分散剂(商品名:jr-p,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2g、梳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剂(商品名:tersperse2500,huntsman)1.5g、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ethylanns-500lq,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1.5g、润湿剂(商品名:gy-ws10,北京广源益农)2g和高效有机硅消泡剂(etxp-40,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0.4g,在其中分散dichlobentiazox原药27g,inpyrfluxam9g,使用玻璃珠(浙江金琨锆业有限公司),用砂磨机(沈阳新微电机厂)进行湿法粉碎2.0h,获得粉碎浆料80g。

2.分散介质的调制

在水13.8g中分散黄原胶(阿拉丁试剂)0.3g、白炭黑(阿拉丁试剂)0.4g、乙二醇(阿拉丁试剂)5g和苯甲酸钠(阿拉丁试剂)0.5g,获得分散介质20g。

3.水性悬浮状农药组合物的调制

将上述粉碎浆料80g和分散介质20g进行混合,获得水性悬浮状农药组合物100g,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36%的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悬浮剂。

实施例2:24%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水乳剂

1.油相制备

将dichlobentiazox原药6g、inpyrfluxam18g加入到环己酮(阿拉丁试剂)8g和二甲苯(阿拉丁试剂)8g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将乳化剂(农乳1601#,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邢台市燕诚化学助剂有限公司)3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商品名:emulponco-360,huntsman)5g加入并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

2.水相制备

将乙二醇(阿拉丁试剂)3g、黄原胶(阿拉丁试剂)0.1g、高效有机硅消泡剂(etxp-40,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0.4g、水加48.5g搅拌均匀。

3.农药组合物水乳剂调配

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并不断搅拌,直至完全加入后在高速分散机(商品名:tg25,德国ika)高剪切下(8000转/分钟)15分钟,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24%的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水乳剂。

实施例3:66%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水分散粒剂

将dichlobentiazox原药22g、inpyrfluxam44g,梳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剂(商品名:tersperse2500,huntsman)2g、木质素c(广州丛中笑化工有限公司)3g、硫酸铵(阿拉丁试剂)5g、硅酸镁铝(阿拉丁试剂)0.4g、白炭黑(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0.3g、wjb-20(上海万金有限公司)0.2g、高岭土(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加至100g,先预粉碎混匀,再经气流粉碎(昆山优纳克机械有限公司)至所需粒径(0-5微米)、再采用旋转制粒机造粒,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66%的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60%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可湿性粉剂

将dichlobentiazox原药30g、inpyrfluxam30g,萘磺酸盐缩聚物(商品名:morwetd-425,阿克苏诺贝尔)5g、木质素c(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3g、硫酸铵(阿拉丁试剂)5g、黄原胶(阿拉丁试剂)0.5g、有机硅酮(商品名:dowcorningantifoamcemulsion,dowcorning)0.2g、高岭土(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加至100g,先预粉碎混匀,再经气流粉碎(昆山优纳克机械有限公司)至所需粒径(0-5微米),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60%的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8%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微乳剂

1.油相制备

将dichlobentiazox原药2g、inpyrfluxam6g加入到环己酮(阿拉丁试剂)8g和ag-1705(环保型溶剂,huntsman)5g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将乳化剂termul200(烷基酚嵌段聚醚共聚型乳化剂,huntsman)10g、农乳1601#(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邢台市燕诚化学助剂有限公司)14g加入并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

2.水相制备

将正丁醇(阿拉丁试剂)4g、高效有机硅消泡剂(etxp-40,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0.2g、去离子水50.8g搅拌均匀。

3.组合物水乳剂调配

将油相缓慢加入水相中,并不断搅拌直至透明状,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8%的dichlobentiazox·inpyrfluxam微乳剂。

对照例1:40%dichlobentiazox悬浮剂

1.粉碎浆料的制备

在32.7g水中分散非烷基酚类高效分散剂(商品名:tersperse4894,huntsman)2g、梳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剂(商品名:tersperse2500,huntsman)2g、润湿剂(商品名:gy-ws10,北京广源益农)3g和高效有机硅消泡剂(etxp-40,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0.3g,在其中分散dichlobentiazox原药40g,使用玻璃珠,用砂磨机(沈阳新微电机厂)进行湿法粉碎1.5h,获得粉碎浆料80g。

2.分散介质的调制

在15.2g水中分散黄原胶(阿拉丁试剂)0.2g、硅酸镁铝(阿拉丁试剂)0.5g、乙二醇(阿拉丁试剂)4g和苯甲酸钠(阿拉丁试剂)0.1g,获得分散介质20g。

3.水性悬浮状农药组合物的调制

将上述粉碎浆料80g和分散介质20g进行混合,获得水性悬浮状农药组合物100g,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40%的dichlobentiazox悬浮剂。

对照例2:40%inpyrfluxam可湿性粉剂

将inpyrfluxam40g,萘磺酸盐缩聚物(商品名:morwetd-425,阿克苏诺贝尔)5g、木质素c(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3g、硫酸铵(阿拉丁试剂)5g、黄原胶(阿拉丁试剂)0.5g、有机硅酮(商品名:dowcorningantifoamcemulsion,dowcorning)0.2g、高岭土(杭州左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加至100g,先预粉碎混匀,再经气流粉碎(昆山优纳克机械有限公司)至所需粒径(0-5微米),制得有效成分质量含量为40%的inpyrfluxam可湿性粉剂。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处理:根据表2中的供试药剂试验设计,对实施例1-3的试验药剂分别设定三个有效成分用量。对照药剂分别是对照例1中的40%dichlobentiazox悬浮剂和对照例2中的40%inpyrfluxam可湿性粉剂及空白清水。

表2.供试药剂田间药效试验设计

小区设置: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

施药方法:药剂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叶面喷雾处理,喷液量以不滴水滴为主。

施药次数:3次,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不施药。首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以后每隔7天施药1次,第3次施药后7天调查防效。

调查时间和次数:施药后1天进行基数调查,药后7天、14天进行病情指数调查。

调查方法: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危害症状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检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记录总叶数、病叶数,病级数。分级标准方法如下: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药效计算:

试验结果详见下表3。

表3.供试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本发明dichlobentiazox和inpyrfluxam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有一个很长的持效期。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与单剂相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优于对照单剂,两者复配后能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水稻有药害产生,表明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作物安全性好,可以推广应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